第73章 運夏市三中的運動會,從來都是三中學子走上社會幾十年後,依然津津樂道的回憶
第73章 運夏市三中的運動會,從來都是三中學子走上社會幾十年後,依然津津樂道的回憶
下午放學後, 靳文蕾接到苗龍韻的電話,安心了不少。
苗龍韻去了趟治安部後,傷者的親屬就氣勢洶洶跑上來想打苗龍韻, 被治安部的人隔開了。
苗龍韻和媽媽在治安部裏接受問訊, 但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她可以繼續上課,而且多半沒什麽大事。
治安部那位很和藹的阿姨表示, 看監控錄像,苗龍韻那腳應當沒那麽大力道, 一般情況下不會造成粉碎性骨折。
不過, 對方既然實打實去了醫院, 還拿出了醫院開出的驗傷報告, 治安部依然會配合調查。
主要是調查者粉碎性骨折是怎麽來的。如果對方為了誣告苗龍韻而僞造證據,還會遭到更嚴重的懲處。
法律方面,和馮仁傑說的相去無幾;痕跡分析方面,還是丁悅所說更詳盡。靳文蕾可算長舒一口氣。
兩星期後, 就是同學們十分期待的校運動會了。
作為全國素質教育的先鋒軍,運夏市三中的運動會,從來都是三中學子走上社會幾十年後, 依然津津樂道的回憶。
每年,三中都會花費重金,租用大學裏的專業體育場來開運動會。
運動會項目也是精彩紛呈,除了中學裏常規的田徑比賽, 還有一些創意集體項目。
比如運動會上人氣最高的“雙胞胎足球”項目。
與普通足球比賽不同的是,場上除守門員之外, 十位球員兩人一組,男女不限。比賽期間, 組內兩人需要把一條腿綁起來,一起行動。
由于時間緊張,這個項目不可能像常規足球比賽那樣,先進行小組循環,再依次淘汰。三中采取的辦法是,先将每個年級各班分成四組混戰,比賽時間內淨勝球最多的隊伍晉級淘汰賽。
這淘汰賽還不是當場進行的。由于三中實行跑班制,高二分科不分班,高一年級進入淘汰賽的四支球隊,在高二時再進行決賽。
Advertisement
到了高三,沒進高二決賽的班級再次抽簽混戰,決出兩個最強的“攻擂班”,與高二決賽時的冠亞軍進行“巅峰之戰”。
一開始的分組完全靠抽簽決定,随機性拉滿,同學們為了取勝,在比賽中合縱連橫、遠交近攻、落井下石、背刺反水……
兩人綁腿的設定,也給比賽增添了更多滑稽的樂趣,令人捧腹的場面源源不斷地出現。
五年前,一位畢業生在省體育臺當記者,還給三中的“雙胞胎足球”項目做過專題報道,更讓這項比賽火出圈了,無數學校跟風效仿。
但三中的創意項目還不止于此。每年運動會,三中還會和運夏市多家游戲館合作,将游戲館裏的項目搬到運動會裏。
去年游戲項目是“接力投籃+問答”。每班派出10人,在限定時間內接力投籃,連續投完三個球不管進不進,都站到隊伍末尾。
聽起來挺無趣,但投籃的同時,籃筐上會出現一些簡單的問題,諸如兩位數四則運算、古詩文名句填空等。
投籃進筐只能得到基本分,而一邊投籃一邊答對題目,則能讓投籃分數加倍。參加比賽的同學不光準心要好,還得反應快、多線程工作。
前年的游戲項目則是“模拟打靶”,和街機廳裏的打靶游戲大同小異,卻要求全班至少80%的同學同時參與,最後取平均分作為班級分數。
三十多個人同時對着一個屏幕裏的目标打靶,很容易出現幾個人一起瞄準同一個目标的情況,這就要考驗班裏同學的默契程度了。
今年的特殊游戲項目,三中還沒公布,但這不影響同學們熱火朝天讨論運動會報名。
運動會大概是10班同學唯一能在高一其它班級面前秀一把優越的地方,10班別的不多,活力四射的同學紮堆。
當然,這是好聽的說法,難聽一點的話,就是10班幾乎全員精力過剩。
——大概除了昏昏欲睡的田潼曦吧。
高松然帶班一個月以來,所有老師都覺得,10班學生的學習動力略有加強——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是系統的功勞。
但更明顯的進步,是整個班級的凝聚力。
高松然信任班裏的“問題生”,善于發掘每個人的閃光點。
盧浩在同學們中間有號召力,高松然為他當衆平反,不知不覺間也讓班裏同學同仇敵忾。讓記過兩次的盧浩當紀律委員這事兒,別的老師壓根不會去想,但盧浩在這個崗位上幹得極好。
班級凝聚力的提升,最直觀體現在運動會報名上。運動會前兩周的班會,學校專門留出來給各班班主任播放過往校運會精華視頻,動員同學們報名。
10班連動員都不用。根本不用等到下午的班會,周一早晨,潘夢影拿到報名表。大課間時,10班同學就把能填的填上了。
韋閑仲和孫志亮還因為報名吵了起來。男子1500米每班限報兩人,一個名額歸了體育生沈建,另一個名額他們都想要,就在潘夢影的座位旁喋喋不休。
和潘夢影隔着一條過道的是田潼曦。雖說睡着後連林老師上課的聲音都喊不醒她,可這兩人吵架讓本來就還沒睡着的她難以入眠。
“我去,你們兩個吵了有十分鐘了吧,有什麽用啊?争出個結果了嗎?”田潼曦一臉怨氣。
韋閑仲本來就吵得火大,此時也怼起了田潼曦:“你睡你的,沒事別搗亂。來,我們再說說理,我中考1000米滿分!”
孫志亮不甘示弱:“1000米滿分也能拿來吹,你跑過1500麽?”
潘夢影嘴上沒說什麽,心裏也有點煩這兩人。還有別的同學想報名呢,你們老堵這兒幹嘛呢?
“你們在這兒打嘴炮,別人都沒法報名了,有本事去樓下比試比試啊?再不濟扔個硬幣,讓命運決定這個名額歸屬好了。”田潼曦道。
操場距離教學樓不算近,現在下去跑步,肯定沒法在下節課上課之前趕回來。于是,兩人約好,今天放學後去操場比試1500米。
10班這一次也有劣勢,原本被人寄予厚望的長跑特長生朱家榮受傷了。由于不願意打封閉針去強行跑省隊選拔賽,朱家榮和之前帶他的教練處于冷戰狀态,随時可能鬧掰。
學到按摩的新本事,朱家榮覺得自己的傷已經好了七七八八,可以報名少量跑步項目。
“高老師,我只想報一個項目,其它時候保證留在看臺上給同學們加油。真的,上初中的時候,我從來都是包攬我們班200米到1500米比賽的。這次,我只報一個1500米,就讓我去吧。”
高松然覺得,朱家榮連關乎前途的省隊選拔賽都放棄了,為了一個只有所謂榮譽、沒有實質好處的校運會比賽,搭上可能影響一生的風險,不值得。
“你的集體榮譽心,老師非常欣賞。不過,即使你不參加跑步項目,你也可以做點別的貢獻嘛。”
朱家榮想說,他除了跑步也沒什麽別的特長了,總不能把他關在看臺上寫加油稿吧?這可比坐牢還難受。
不過朱家榮話不多,即使心裏有想法,也沒有表露出來,繼續聽高松然說。
“班上有的同學報名了好幾個項目,中間幾乎沒有休息時間。這下,你剛學的康複科知識不就派上用場了?當然,你不是正經醫生,我不會同意你在班裏同學身上試驗按摩手法的,但你也可以教教他們如何有效拉伸、放松肌肉嘛。”
朱家榮從輸出變輔助,對10班是個損失,但如果他能把真正的天賦發揮出來,無論從他自己的角度還是10班同學的角度,長遠意義上說,反倒是好事。
他不能跑,不代表10班的男子田徑就全軍覆沒了。沈建是個練跳高的體育生,一米九五的大高個,兩條腿粗壯卻靈活,身體素質優良,跑起步來也是虎虎生風。
朱家榮無法參賽,沈建自然而然,将大部分田徑項目包攬到了自己手上。
除了沈建,盧浩、韋閑仲、孫志亮、舒惠靜,乃至成天琢磨化學知識以及如何将藥品從化學實驗樓偷出來玩的劉二明,也都是體育高手。
陳默同樣躍躍欲試。好多項目他都想報,卻被體育委員潘夢影勸了回去。
最終,陳默想起高松然那天晚上對自己的諄諄教誨,選擇報名了廣播室志願者,可以念誦各班同學傳來的加油稿,也可以參與部分高關注度比賽的解說。
女生方面,體育特長生只有一個即将轉行搞藝術的潘夢影。雖然體操和大部分運動會項目放在一起,似乎有點專業不對口,但練體操也需要兼顧持久力和爆發力。
身為體育委員的她帶頭報了女子800米長跑。
班上另外幾個女生趙華楓、王笛、楊陶璐,雖然都不是體育生,但也有極強的運動能力,紛紛在報名表上寫下自己的名字。
更別說靳文蕾了,校運會沒有格鬥項目,她還沒有報名的唯一原因,是還沒想好選什麽項目。
與10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5班。
5班名義上不是實驗班,但5班的學生大多是有意文科的尖子生。三中高二往後實施類似大學裏的跑班制,如果放在一所實施分班制的學校,5班就是妥妥的文科實驗班了。
別的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而5班的構成卻是29個女生,11個男生。
5班班主任正是10班的歷史老師儲梅。運動會将至,每次去10班上課,哪怕只是路過10班,都能聽見同學們熱火朝天地讨論報名事宜。
收作業時,她的課代表範高謙還興致勃勃地講了前一天下午,班裏兩個同學為了争一個1500米名額,專門留下來比賽的趣事。
5班11個男生也為運動會報名而争吵。不同的是,他們和10班完全是反向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