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合作養雞 這是鴿子看到催更編輯的本能……
第88章 合作養雞 這是鴿子看到催更編輯的本能……
長安西街, 徐家攤位。
“最後十份田螺,賣完沒有了。”
李娘子熟練的吆喝着,臉上是兩團常年不散的高原紅。
“給我來兩份, 一份蒜香一份爆炒,今天怎麽賣的這樣快?”
一位客人邊遞銅錢邊随口問道,他是徐家攤子的常客, 在嘗試了一次田螺以後便驚為天人,時常來買回去下酒。
“明天就不賣田螺啦。”
李娘子笑眯眯的說道,她有着一把明亮的好嗓子,即使說出了這樣的噩耗也沒法讓人生氣。
“……這田螺好像才賣了半個月吧?”
客人不是第一個聽到消息的,但心痛的感覺卻跟前面的人一模一樣。
“田螺要下崽子了, 且過了這段時間吧。”
田螺的繁殖期在春秋,徐墨陽不缺這一道菜的錢,況且下崽的田螺因為缺乏營養味道也不好,在葉娘子跟秦娘子商量後, 兩人都決定停上一段時間。
“這大街小巷,哪一個有你們這裏的好滋味啊。”
客人聽到這個出乎意料的回答,也沒有再糾纏下去, 只是深深的嘆了口氣,然後又加了兩份田螺打包帶走, 用他的話說,就是反正都最後一天了,他得多吃點。
不全買了不是因為錢不夠, 而是怕被後面的人套麻袋。
好這一口田螺的人可不少呢。
Advertisement
“那再買些鹵味回去就是了, 這個是一年四季都有的。”
李娘子的聲音柔和,卻一點沒有走後門的意思,客人不甘心的等了一小會兒, 只能長籲短嘆的買了個鹵雞腿,帶着田螺回家去了。
他家一周能吃上一兩回肉,娘子卻是個節儉的,有什麽好東西總是先給老人孩子吃,雞腿買回去撕碎了放到粥裏,妻子多少也能沾點葷腥。
“今天也沒工夫做法,你們湊合着吃吧。”
興許是被田螺明天下架的消息刺激到了,今天的客人來了一波又一波,大部分都還要的是豪華版煎餅果子,一直折騰到了敲鐘聲響才算營業結束,店裏準備的食材大多都空了,面糊倒是還有一些。
葉娘子和各位娘子都累得不輕,在簡單征求意見後,直接用現有的材料做了些煎餅果子,一人先發一個填飽肚子,再拿一個帶回家去。
煎餅用幹淨的葉子包好,揣在懷裏熱乎乎的,娘子們結伴趕路,臉上是藏不住的喜悅,人生在世,不過吃喝二字,世間百姓,向來只求一日三餐。
“田螺沒了,用竹筍頂上行嗎,用做泡菜的法子做的筍,味道可好呢。”
葉娘子跟秦娘子商量着,不是不想弄些肉食出來,實在是春天萬物生長繁衍,但凡不是實在過不下去日子的,都不會在這個時候入山林殺生,而蟲子之類的又實在不怎麽能登大雅之堂,那能拿出來的也就是春筍野菜之類的了。
“明天先擺一壇子過去,再給我帶一竹筒粥。”
想到泡竹筍那種特殊的口感,葉娘子的喉嚨不明顯的動了一下。
“行,還要其他的小菜嗎,野菜餅領的人越來越少了。”
春耕的時候到處都要勞動力,男人只要肯賣力氣,怎麽都能活下來,現在還在堅持領野菜餅子的已經很少了,畢竟徐墨陽這邊的吃食實在是很差勁。
“先做些野菜餅和野菜包子出來,我看看哪個更受歡迎。”
能賣出去最好,實在賣不出去喂豬也是一條路,葉娘子看着只在春雷的時候淺淺下了幾滴雨的天,想過年時從他鄉的商人口中得知的鬧蝗災的消息,琢磨着今年應該多養些雞鴨。
說來也怪,葉娘子幼年也是見過鬧蝗蟲的,密密麻麻飛舞的一片黃色 ,輕易便将農人一年的辛苦吞噬殆盡,可這次的蝗災卻沒傳出什麽風聲,也不知是上天有靈還是怎樣,雖然吃了百姓的一些莊稼,卻終究沒成氣候。
但葉娘子不敢奢望今年也有去年的好運氣。
現在已是貞觀三年。[1]
***
“要不今年多養幾頭豬?”
徐墨陽在紙上勾勾畫畫許久,才想出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若不是去歲傳出太宗吞蝗蟲的消息,他也不敢這麽做。[2]
“怎麽做?”
葉娘子知道自家郎君的腦回路一向彎彎繞,但從除蟲到養豬是不是有什麽不對勁?
“蝗蟲聚集起來會變成黃色,黃色蝗蟲有毒性,人不能多吃。”
對蟲災徐墨陽是真的沒有什麽好辦法,如果早知道他會來到這個時代,那他當年選大學的時候肯定選中醫或者農業,他能給出的經驗其實也就是在小說中看到的那些,至于真實性……做些什麽總比什麽都不做要好。
“蝗蟲喂雞鴨其實比較好,但它們來得快去的也快,雞鴨一天就吃那麽多,趕不上。”
徐墨陽不是沒想過出動家禽大隊,但其中有着一個最大的問題——養多少只才合适,什麽規模的雞鴨集群不會生病?
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徐墨陽是想做貢獻,不代表他樂意自己血本無歸。
“把蝗蟲抓了,磨成粉喂豬,每次放豬食的時候舀兩瓢進去,好歹是個吃食。”
徐墨陽沒說什麽油炸蝗蟲之類不切實際的話,這種吃法唐代九成九的人吃不起,以前看古代小說的時候總說蝗蟲抵不過吃貨的力量,後來查閱了數據才知道抛開數量一切都是耍流氓。
“收蝗蟲的價錢不會太高,但好歹是個進項。”
徐墨陽能想到的點都寫在了紙上,說起來不多,但看着也是密密麻麻的一大片,葉娘子鄭重的接過了紙張,想要确定徐墨陽說法的真實性。
“我不能保證,因為我也沒有試過。”
徐墨陽對質疑表現的很坦然,畢竟他從小到大,蝗蟲也就在網絡上看到過圖片,要不是以前還會看一些小說,他一個字都憋不出來。
“但不管怎麽樣,結果總不會更壞了。”
徐七郎細細的跟葉娘子分析:若是蝗蟲粉真的有用,徐家養的豬便能多上幾斤肉;即使蝗蟲粉沒什麽用甚至有害,損失的也不過是一些豬崽子,這個損失以徐家現在的經濟實力可以承擔,而只要他們放出收蝗蟲的風聲,或許便有不少人家能夠活命。
“人命是很貴重的。”
徐墨陽不記得這句話自己說過多少次,但每一次他說的都很認真。
“……要不再養些雞鴨。”
葉娘子沉默了一會兒,問道,這是她心裏早就有了的念頭,現在說出來也只是通知,而不是向徐墨陽征求意見。
“當然要,不過最好不要養太多,容易生疫病……”
徐墨陽說着說着,眼睛便越來越亮。
“你說我們能不能在附近的村子裏養一批雞鴨,然後讓村裏的孩童捉蟲過來換東西?”
徐墨陽越說越激動,合作養豬是沒什麽搞頭了,但雞鴨便宜,百來只也不需要多大的成本,自家養上一批,再讓村裏的每家每戶養上三兩只,也是很大的一筆數目了。
“這倒是可以試試。”
葉娘子琢磨了一會兒,也覺得此事大有可為,雞鴨價賤,但喂蟲子便能長大,村裏人只要三只能養活一只就能賺錢,等到蝗蟲來的時候也長到半大,到時候也能吃上幾只蝗蟲,小孩在村裏讀不起書也幹不了什麽活,若是能靠捉蟲換些吃食,家裏也不會反對。
“試試看吧。”
即使對蝗災造不成什麽影響,這些村人至少也能收獲蛋和肉。
“我去列計劃……對了,郎君,你的《畢玉傳》寫完了嗎?”
出門的時候,葉娘子突然想起了什麽,轉身問道,然後就看到徐墨陽的笑容漸漸凝固了。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我出去……”
“快寫完……”
兩人同時張嘴又同時閉上,徐墨陽看着掩飾不住表情的葉娘子,控制着自己腳趾挖別墅的本能,揮揮手讓葉娘子趕緊去做事,見葉娘子跟逃命一樣消失在門後,才用雙手捂住了臉。
太尴尬了!
少年郎的耳垂紅的滴血。
《畢玉傳》是徐墨陽寫完《唐娘傳》後的另一個腦洞,已經跟掌櫃那邊簽好了分成,現在離下冊的交稿還有三天,但徐墨陽至少還有兩千字沒寫完。
別小看這兩千字,即使徐墨陽用的是半白話文寫作,寫起來的時候也相當費時費力,他的速度一般是一天三百字左右,多了就感覺大腦被掏空,不然也不至于一年才寫一本書。
綜上所述,徐墨陽已經在截稿的死線上掙紮。
“叩叩叩叩叩——”
敲門聲很柔和,徐墨陽卻渾身一抖,很想不顧形象的把自己栽到被子裏去,裝作一只睡着了的,什麽都沒聽見的大鹌鹑。
“叩叩叩叩叩——徐七郎,我知道您在家——”
門口的說話聲打破了徐墨陽最後一絲僥幸,他把臉上比哭還難看的笑給收起來,勉強挂上面無表情的面具,一步一挪的到門口開了門,在看到那個矮矮的熟悉身影的時候,情不自禁的眼前一黑。
夭壽了!
催稿人真的上門了!!
救命!!!
“徐七郎,書坊那邊已經準備印刷了,敢問您的稿子……”
來的人身形瘦削其貌不揚,說話的時候也是語氣溫和言語得當,但在徐墨陽的眼中卻只有六個字——截稿死線來了!
“還差一些潤色。”
徐墨陽努力控制着自己不要後退,真的不是他膽小,這是每個咕咕看到催稿編輯的本能反應,在現代的時候好歹有網線隔着千山萬水,在這裏的催更是真的上門啊!
哪只鴿子頂得住啊!
“……那三日後我再來。”
象征性的寒暄幾句,确定徐墨陽會按時交稿,來人便腳步輕快的出去了,徐七郎在原地呆站了一會兒,立刻回到房間開始奮筆疾書。
啊啊啊啊怎麽還有這麽多情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