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錢六娘吃飯 豬耳鹵肉面,配料要豆芽……
第38章 錢六娘吃飯 豬耳鹵肉面,配料要豆芽……
錢六娘是錢家好不容易得來的女孩兒, 因為嘴甜又有些乖巧,家中也略有薄産,從小便被嬌寵着長大, 平生最好搜尋佳肴,看在每次她都沒忘了帶上婢女男仆保護的份上,家中對她出去也是睜一只眼閉一眼, 只要不出河州衛就當沒看見。
最近,錢六娘發現了一個吃早餐的好地方!
“我出門啦。”
看着女兒帶着仆從風一樣的跑出去,錢家夫婦有些無奈的對視一眼,然後……
“帶個豬耳朵回來做菜——”
吃貨的耶娘,怎麽可能對美食不感興趣?
“你們就縱着她吧。”
錢祖母從廚房出來, 瞪了錢家夫婦一眼,盡管頭發已經花白,步子卻還是像年輕人一樣穩當。
她乖巧的孫女,就是被這兩個不着調的給帶壞了。
“……記得讓她帶些鹵豆幹回來, 老頭子喜歡就着下酒。”
得,一家子吃貨,誰都別說誰。
錢六娘歡歡喜喜的出了門, 撒腿就往青竹街跑,當然了, 作為一個接受過一點點所謂貴女教育的小娘子,速度并不影響她上半身的平穩,步搖只是微微的晃動。
做個誇張些的比喻, 錢六娘現在的行走姿勢, 就像是貓和老鼠裏面的湯姆,上半身平穩不動,兩條腿跑成了車輪狀的小旋風, 她阿娘倒是想教成一個走路似踩雲,兼具速度和美感的女兒,可惜不知道從哪一步開始跑偏,在糾正了無數次後,也只能眼不見為淨。
“給我一碗湯餅,骨頭湯,扯第二細,配菜要豆芽,澆頭要鹵肉和豬耳的套餐。”
錢六娘的額頭還帶着點薄汗,運動過後的臉紅潤潤的,她熟練的扯開椅子坐下,張嘴就是一長串的要求,顯然已經是熟客了。
Advertisement
“好。”
“來一份第二細的面條。”
第一句話是回答錢六娘的,第二句話是通知旁邊擺面攤的女郎。
現在的攤位已經不是剛開始的簡陋模樣,光是徐家攤位就占了小半條街,一長串墊了草席的桌椅整齊的排列着,剛開張沒多久上座率就到了六成還多,免費供人使用的碗筷高高堆起,一罐罐的泡菜醬料層層疊疊。
“做好了。”
面攤上的女娘把拉好的細長面條放到陶碗裏,讓一個七八歲的女童送了過去,她是廚娘的女兒,專門負責半成品的運輸問題,單獨算一份工錢,廚娘的手藝只能說是平平,但火候的掌握卻是極好,所以葉娘子在權衡以後,只讓她負責煮面之類的事情。
雖然工錢比之前下降了些,但工作強度減輕不少,女兒也名正言順的帶在了身邊,母女兩人的份額加起來也并沒有比之前的收入少太多,廚娘在确定沒辦法改變葉娘子的決定後,也沒有在這方面多糾結,只是盡心盡力的把本職工作做好。
徐家攤位旁邊多了三個主食攤位,像是馎饦蒸餅之類的直接從旁邊買,除了可以直接吃的包子饅頭,需要過水的湯餅馎饦都是根據要求現場制作,然後放到廚娘這邊煮,等早上的生意結束以後統一算錢,因為都是一份一份買的,也不怕算錯賬。
至于會不會有人故意把自己這邊單獨賣出去包子饅頭的錢收起來一部分,然後說這些是在徐家攤子上賣的……徐家專門定了些木盒子和小鎖,客人直接把錢從盒子上面的縫隙裏放進去,雙方都不沾手。
因為借了這邊的人氣,需要過水的食物也省了柴火費用,所以這些主食的價錢會比去攤子上買要稍微低一點,但也因為不需要煮熟,所以餡料之類的都可以在家準備好了帶過來,也不需要傳授什麽控制火候的秘方,才讓小娘子們有了掙錢的機會。
是的,因為葉娘子這邊的強烈要求,在徐家攤子附近的主食攤位上做工的都是女子,有那已經嫁人生子的媳婦,也有那還未成婚的女郎,總之是清一色的娘子軍,幹的活計未必輕松,家境也未必富裕,但都是幹幹淨淨不惹人眼的模樣。
“去烏娘子那邊,說要鹵肉豬耳朵,配面吃的。”
廚娘利落的把面條下了鍋,拿出一個幹淨的小碗,對女兒說道,葉娘子在食物方面的規定着實嚴格,夾配菜都要用專門的碗來裝,而且都是一次性的,用完直接扔到旁邊的大木盆裏,統一收回去洗幹淨了才能再次使用。
“好。”
小女郎這幾天已經熟悉了自己的工作,應了一聲便邁着小短腿噠噠噠的跑了過去,在這個十多歲就要出嫁的年代,七八歲已經不能被稱為孩子了,她知道自己的工作是多麽難得,幹起活來的時候也很賣力。
“請問,耳* 朵和鹵肉要切嗎?”
錢六娘還在發呆,卻被敲了敲面前的桌子,她擡頭一看……什麽都沒看到。
“我在這邊,低頭。”
錢六娘往旁邊一低頭,就看到一個鼓着腮幫子的小女郎,長得不算玉雪可愛,但看着幹幹淨淨的,也還算招人稀罕,至少錢六娘就很想捏捏小女郎的臉。
“請問,耳朵和鹵肉要切嗎?”
小女郎在心裏嘆了口氣,重複了一遍問題,也不知道為什麽,大部分人在她第一遍問話的時候都不會回答,非要浪費許多口水。
“要切,都切成薄片。”
這次錢六娘總算是聽了進去,趕忙回答道,小女郎她不是第一次見,但到目前為止,她都沒敢上手捏臉,畢竟人家阿娘就在旁邊看着。
有些人就喜歡一大口把豬耳朵咬下去的快樂,在他們看來,大口吃肉才是生活的标配,但錢六娘被家中自小拘着,也有些偶像包袱,在家裏還能毫無顧忌的啃肘子,在外面卻是要些形象的。
“你在外面得裝出個姑娘樣子,不然以後沒人敢娶的。”
錢母不止一次這麽說,每次錢六娘都會在心裏默默的反駁——憑什麽姑娘家就該“有個樣子”?為什麽大口吃肉的女郎就嫁不出去?
雖然有些憤憤不平,但世道就是如此,女子要做得了活,生的了娃,省的了錢,吃的要少,能喝西北風填飽肚子最好,錢六娘也知道錢母是為了她好,所以在外面從來都聽話。
“找個好人家嫁了,以後就不用顧忌這麽多了。”
錢母花了十幾年都沒改掉錢六娘的性子,只能對不起未來的親家了。
“為什麽?”
只是嫁人,又不是投胎,為什麽會有那麽多的變化?錢六娘很不解,甚至有些恐懼長大,結婚生子似乎是個很遙遠的詞彙,但很多時候似乎又近在眼前。
“娶都娶了,還能離了咋地?”
她們這種人家夠不着富貴的邊,家務活大都可以交給仆人去做,所以成婚以後只要不犯什麽大錯,一般也不會被休棄,頂多就是丈夫不喜找小妾回來,但自己養的女兒自己知道,若是女婿真的那樣做了,他們頂多也就剩下一點養孩子的情分了。
真心喜歡錢六娘的人,貪吃根本不算太大的缺點;只是為了利益的丈夫,六娘也不會對他付出真心,到時候關門過自己的小日子就是了,錢母遇上了不納妾的錢父,卻不敢奢望女兒也會這麽好運,畢竟世間男子大多薄情。
“總之你記住了,裝模作樣兩三年,平安生活一輩子。”
錢母最後語重心長的叮囑道,她是不打算将女兒嫁去高門大戶的,家境跟錢家差不多,小富即安才是最穩定的。
……
“好的。”
小女郎利落的答應了,最近吃得好睡得好,在這邊到處端面端菜也回回都要出些汗,運動量夠了,營養跟上去了,小孩子幾乎是一天一個樣,雖然身上還是瘦巴巴的,但臉上卻多了些招人的嬰兒肥,說話的時候脆生生的童音聽的人心裏發軟。
“豆芽要生的還是熟的?”
面條連着骨頭湯倒出來,切成薄片的豬耳朵和鹵肉放上去,現在只差豆芽了。
“熟的。”
錢六娘沒有多猶豫,豆芽用水燙熟以後是鮮甜的口感,除了數量少了點沒別的毛病,也就是這個時候錢六娘才會羨慕那些大戶人家,他們可以拿出許多錢帛,把豆芽按籃子買回去慢慢享用,她只能跟屯食的冬鼠一樣,一根根數着吃。
發豆芽沒什麽難度,當年的黃豆泡上一天,把浮到水面的爛黃豆挑掉,然後瀝幹水分,用幹淨的濕布把黃豆包好放到不見光的地方,然後早晚澆水,四五天就能吃了。
豆芽在漢代的《神農本草經》裏面就有記載,徐墨陽當時沒覺得有多稀奇,只是為了給自己冬天的餐桌上添一道菜,被葉娘子抓着科普了一通才知道這個在唐朝也是個少見的玩意,然後就被當成特色給推了出去,居然也挺受歡迎。
冬日的蔬菜少,大戶人家吃一口綠色的菜葉子也不容易,況且有些人家眼光還高,根本看不上便宜的泡菜,這回白白淨淨又沒定價的豆芽倒是入了眼,在第一個殷實人家伸出試探的爪爪後,豆芽每天都能賣出十幾籃甚至幾十籃子去,連帶着還擴展了其他的生意。
面做好了,挑一筷子細細長長,吃一口軟軟滑滑,美的錢六娘都不願往下咽。
“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不遠處突然傳來了一個蒼老的聲音,錢六娘轉頭發現是有人耍猴戲,索性整個身子轉了過來,端着碗邊吃邊欣賞。
或許是這邊收入不高,耍猴戲的老人耍了一場就走了,沒一會兒,一個娘子又帶着一位郎君走了過來,問清楚耍猴戲的老人往哪邊走了以後,便快步追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