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鎮上吃火鍋 吸引的不只有孩童,還有老……
第15章 鎮上吃火鍋 吸引的不只有孩童,還有老……
名聲打出去了,生意就好做了,葉娘子和徐墨陽兩人每天做了多少茶葉蛋就能賣多少出去,也就是提前說明他們在這邊只待上兩三天,不然光靠商隊的名聲可護不住這方子。
除了做生意,徐墨陽還買了不少可以長期保存的調料,這邊的物價要比之前的小鎮貴上一些,按照生活成本和人口密集程度成正比的關系,這些被歸為藥材的調料大部分只會越來越貴,至少也不會比這裏便宜。
加上一些大部分人可能不太重視,但徐墨陽卻覺得有用的生活必需品,等再次上路的時候,他們的車不但沒有輕下去,反而又重了不少。
“只要能長出兩棵辣椒,我們就不算白種。”
徐墨陽看着車上增加的幾個小盆,只覺得自己的種植欲得到了空前的滿足,他也懶得去想明清時期才會出現的辣椒種子為什麽現在能買到了,反正左右不過是種田文主角的标配,或者歷史上的小蝴蝶又扇翅膀了。
葉娘子沒有吃過辣椒,自然不知道這種植物能給飲食帶來多大的變化,但看徐墨陽這樣鄭重其事,她心裏也多了些期待。
中午吃飯的時候,因為方便面還不确定成不成功,他們吃的依舊是白面餅子,只不過裏面加了兩個切片的茶葉蛋,徐墨陽吃着還好,牙齒磨損不少的葉娘子卻是吃的有些艱難。
“等到了下個鎮子,我們再吃一次火鍋。”
徐墨陽計算着辣椒的生長時期和種子數量,咬了一口沒肉的餅子,低聲對葉娘子說道,不過彼此也保持着适當的距離,絕不給別人瓜田李下的機會。
在古代,人們對名聲的要求更重于生命,對女性的苛刻也遠大于男性。
“真的?”
葉娘子一聽眼睛就亮了起來,前兩天徐墨陽費心思倒騰了一堆料,清湯的那鍋子少了些滋味,但紅湯的那鍋吃到嘴裏跟火燒一樣還有些發苦,可就是讓人停不下嘴,要不是徐墨陽攔着,葉娘子非得把火鍋底料都喝到肚子裏去。
可就算是這麽管着了,葉娘子的腸胃還是受不住這麽多油脂,晚上跑了好幾趟茅房,弄得後面兩天只能喝點肉粥清腸胃。
“這次我們吃蝦滑羊肉鍋!”
徐墨陽就不是個虧待自己的性子,他第一次從頭到尾DIY火鍋沒經驗,這次把清湯鍋多做些,紅油鍋子少做點,保證葉娘子全吃完了也能扛得住就行,不過他是真的沒想到,葉娘子居然是個辣鍋愛好者。
Advertisement
上次他們幾乎把所有的食材都到鍋子裏走了一圈,能經住考驗又味道不錯還常見的肉類,就這兩種勉強合格,徐墨陽索性專制一回,直接定下火鍋的主旋律。
想想切成薄片的羊肉在火鍋裏滾一滾,出來的時候往料汁裏一蘸……徐墨陽毫不客氣的說,光靠他自己一個人就能幹掉三斤羊肉!
“到時候你去找些手巧的女子,我們一氣吃個痛快。”
徐墨陽把最後一口餅子塞到嘴巴裏,抖抖衣服起身上車,莫名其妙的來到另一個時空就算了,虧了自己的嘴巴肯定是不行的。
商隊依舊是差不多的規模,只是少了幾個人又多了幾個人,徐墨陽琢磨着按照這個輪換速度,沒等到河州衛人就得換個遍。
流水的商隊前往長安,鐵打的墨陽總在其中。
哦,還有一個葉娘子。
跟着商隊繼續沿着官道走,又是七八天過去,徐墨陽他們總算是到了嘉運鎮,這個鎮子比清水鎮還要繁華一些,勉強夠得着中型鎮的邊。
徐墨陽第一時間就去找了附近的商業街,重點關注了賣吃食的攤位,确定沒有跟茶葉蛋類似的産品後才放下了心。
很好,可以放心賺錢了。
這邊的物價又要更貴一些,不過貴的也有限,徐墨陽琢磨着後面估計還要經歷幾次漲價,但生活成本肯定不會到特別誇張的水平,倒是房價更值得擔心。
有名如白居易都曾說過“京城居,大不易”的話呢。
熟練的找到牙人單租院子住下,熟練的找了幾個生活困苦的女子幫忙做事,熟練的去藥鋪問價格順便找攤位,熟練的摸索出附近的飲食地形圖,熟練的采取一些營銷手段……好像有哪裏不太對勁?
算了不重要。
徐墨陽看着面前鮮活的河蝦,悄悄咽了咽口水,賣魚的老伯有着一張老實人的憨厚臉龐,葉娘子砍價的時候卻沒有一點猶豫,語速跟機關槍一樣又快又急,徐墨陽仔細去聽,也只能聽懂幾個數字。
最後不出意料的以低價成交,葉娘子還享受了一把免費送貨上門的服務,這才前往下一個蔬菜攤位。
“本來還可以再壓壓價的。”
聽到葉娘子有些可惜的感嘆,徐墨陽險些一個趔趄摔下去,如果他沒看錯的話,剛剛那個老伯都快哭了啊。
“他計算的時候,是連水帶蝦一起算的。”
這也是一種小把戲了,讓蝦的平面高過水位,買的時候也故意濺起水花增加重量,增減之中的差值就是額外的利潤,這種把戲在現代的海鮮市場依舊常見,只不過蝦的水換成了冰。
真要論起來,葉娘子給的價錢其實就是比正常利潤要低一些,但河蝦葉娘子可是包圓的大客戶,批發價和送貨上門本來就是應該的。
“……我們去看看羊肉?”
唐朝的小販都這麽狡詐了嗎?徐墨陽真的被震驚到了。
他在現代沒少買菜,但基本都是超市或者網絡的明碼标價,這種小花招要是沒人點出來,徐墨陽還真的看不出來。
“上次吃火鍋其實沒選上什麽好羊肉,這次我們挑些好的回去。”
羊身上适合做火鍋的主要有八個部位,也就是平常說的羊上腦黃瓜條什麽的,徐墨陽不指望能拿到羊腱子這種一頭羊三兩的好肉,他只想買到個羊三叉(羊腿)。
“……就是要那刀工厲害的,把肉切成透光的薄片,才能嘗出那份好滋味。”
徐墨陽說着就開始犯饞,想着等到了長安一定要大力推廣劁動物,沒了生理欲望發情期,動物才能心無旁骛的長肉,也不會有要用重料才能壓下去的腥臊味。
對,沒錯,說的就是你,匹格獸!
身為天蓬元帥下凡的同類,你們養一年居然只有一百多斤,好意思嗎?!
“郎君可去書肆看看。”
處理食材的味道不會特別好聞,與其讓徐墨陽躲在房間裏,倒不如出去找個合适的地方坐坐,回來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吃飯。
“要開飯了就派人來叫我。”
徐墨陽已經把材料都準備好了,到時候按順序放下去就能得到及格線以上的鍋底,葉娘子雇傭幹活的也大多是女性,他摻進去也不怎麽自在。
“會的。”
葉娘子笑着點了點頭,于是兩人便暫時分開了。
唐朝的官方字體是楷體,其他字體在民間也有按照喜好私下使用的,但書肆這種地方肯定用楷體,這個鎮子也不算大,徐墨陽到處轉了兩下便準确找到目标。
沒有狗眼看人低的打臉事件,沒有敬羅衫不敬人的反派人物,徐墨陽進去的時候只得到掌櫃的一瞥,應該是店小二的年輕男子把他帶到書架面前,就默默退到一邊了。
徐墨陽仔細辨認着書名,發現這邊大多都是童子的啓蒙用書,偶爾還有一些話本子,可惜裏面的故事沒什麽新意。
徐墨陽過了認字的階段,也不打算考什麽科舉(有沒有還不知道),索性專心在游記話本中翻找,因為動作很輕,也沒有人過來阻止。
翻翻找找挑挑揀揀,徐墨陽最後從舊書堆裏找到了三本合心意的書,雖然看着有些破爛,但內容還是很有價值的。
回去換個書皮,實在不行重新謄抄一遍,書就又是嶄嶄新的了。
“要是能買到《齊民要術》就好了。”
徐墨陽結完賬,身上的銅錢一下便少了大半,他簡單跟現代的價格做了個換算,再次懷念起互聯網時代廉價的知識成本。
如果早知道他會莫名其妙來到這個時代,當年他就應該把四大農書都背下來,把唐朝的官話學好然後學習各種手工業,多陪陪家人,再把意外險全部拉滿。
文藝青年不是徐墨陽的标簽,所以他雖然覺得遺憾,卻并沒有太多的沉溺在回憶中,等葉娘子那邊叫跑腿的孩子過來的時候,便興沖沖的回去吃火鍋了。
河蝦去頭去殼挑掉蝦線,蝦仁用菜刀拍扁用刀刃粗剁幾下,再換上刀背繼續輕砸到起膠質,一小塊焯了蔥姜水的肥肉細細剁碎,肉和蝦的比例大概是一比二十。
蔥姜碎放幾小勺進去,捏一撮鹽和糖,加一點自己磨好的胡椒粉入味,再把蝦滑邊攪邊摔出粘稠的膠質,加一個蛋清進去繼續順着一個方向攪拌,再放置一會兒蝦滑就算完成。
本來還應該加些土豆澱粉的,但還在趕路的徐墨陽不打算花太多精力在制作替代品上,索性就不放了,這個年代食物匮乏,火鍋湯根本留不下來,散掉的蝦滑也不會浪費。
徐墨陽就着清湯鍋吃的心滿意足,葉娘子辣的滿頭大汗卻還是止不住筷子,火鍋的香味尤其霸道,吸引來的不只有大街小巷的孩童,還有那暗中的坎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