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7章
中午吃得有點多,晚飯姜寧就只吃了六分飽,稍微養下生。
晚上她還是堅持不做傷眼睛的事。
上午林如海在,不好偷懶,姜寧抄的經已經遠遠超過計劃工作量了,剩下的明天白天再抄。
她指揮人調整了幾個家具的位置,正要洗漱時,正院卻有人來,說賈敏叫她吃完了飯就過去。
她只好把摘下來的簪子再戴上,披了件薄披風,帶人出去。
前後四盞燈籠圍着她。
桃嬷嬷堅持要跟着,小聲念叨:“這麽晚了,太太有什麽事?”
是啊,賈敏都免了她所有晚上請安了,又晚上叫她去,是有什麽事?
姜寧不想耽誤睡覺,便加快腳步。
孟绮霜照舊住在賈敏後院的廂房裏,西跨院只住了姜寧一個。
從明光院出來到正院這一路,路邊寂無人聲。
夜風一吹,樹葉摩擦的聲音仿佛就在人的耳邊,夜空卻澄淨明亮。
向上看,星河在夜裏蜿蜒。
能每天自由看星星,不用擔心朝不保夕的日子可真好。
見姜寧忽然停下了擡頭看,桃嬷嬷以為她害怕,忙道:“住的日子短,還沒什麽人氣,過段日子就好了。”
Advertisement
姜寧一笑,沒解釋,答應着:“嗯!”
正院門口,隔着南北寬夾道,向南便是林如海書房的後牆。
姜寧沒往書房看,腳下不停邁進正院,沿着抄手游廊走得飛快,提燈籠的婆子都差點跟不上。
——是快走!運動好快樂!
她微·喘着進了正房:“太太?”
賈敏就在堂屋,看她這樣,忙笑道:“是有件事想和妹妹商議,倒不是什麽大事,必是傳話的人沒說清楚,讓妹妹這麽急。”
“來,到裏面坐,快歇歇。”賈敏命人,“快上茶。”
姜寧行禮,摘下鬥篷到東次間坐了:“是我怕太太等急了,不怨她們。”
等她捧起茶,賈敏才說:“老太太……要安葬了,八個丫頭服侍有功,原該放出去,可如今還在孝期,大張旗鼓辦喜事也不大好。所以我想,不如再留她們兩年,等出孝時再賞嫁銀,那時她們尋到好婆家,便能好生熱鬧了,家裏也添些喜氣。”
姜寧忙道:“太太想得周全。”
她有點明白賈敏為什麽叫她來了,拂雲和抱月還在她院裏呢。
賈敏笑道:“只是家裏總不能讓她們空閑着兩三年,總要有個說法。不如每人月錢翻倍,輪流去給老太太守靈,既是咱們的孝心,也不算虧待了人。妹妹看呢?”
姜寧還是誇:“我原不懂這些,聽太太一說,沒有比這更好的了。想必她們也都願意再服侍老太太兩年。”
賈敏便道:“若說輪流守靈,有四五個人也夠了。妹妹是不是還在給老太太抄經?”
姜寧忙答:“今日是抄了幾筆,只是身上不大好,抄的不多……”
賈敏嘆道:“我知道妹妹的孝心難得。若妹妹還抄着,不如就讓拂雲和抱月留在妹妹身邊服侍,妹妹也不必太勉強,能兩三日供上一卷,也算替老爺和我盡心了。”
姜寧心裏快速算着利弊。
答應賈敏,會将她個人的孝心行為上交到賈敏和林如海的領導下,并且有至少三天抄一卷的任務指标。但她同時會收獲兩個由林老太太親手培養出來的、最能幹的大丫頭,兩年!還不用自己開工資!
和輪流去守靈比,應該是個人都會更願意在她身邊,服侍她抄經吧?
守靈期間可是戒葷……
拂雲抱月這樣服侍過侯夫人的大丫頭比普通人家的姑娘還體面,放出去至少也會嫁個中等商人做太太,有些土地的小鄉紳和八·九品或不入流的小官吏也巴不得來求娶。
人的命運難說,現在結下情分,說不定以後就是一條人脈,一條出路呢?
姜寧答應了:“多謝太太疼我。”又說了幾句一定不會懈怠,不會辜負了太太雲雲。
她本來就想好了要兩三天抄一卷的嘛。
這麽一看,工作量沒變,功勞放在明處,有額外福利,只是把功勞和兩位大領導共享,是她賺了。
回到明光院,姜寧把這事和拂雲、抱月一說,兩人都喜得念佛,約定了明早一起去給太太謝恩,又笑道:“以後我們就跟着姨娘了。”
姜寧也高興,一邊一個摟着她們倆:“我還要厚着臉求姐姐們多教教歲雪她們呢。”
兩人都笑道:“這原是應該的。”
大家說笑一回,便洗漱準備睡覺。
今天本來是歲雪和白棠守夜,因桃嬷嬷有話想和姜寧商量,便讓白棠回房去睡,她和歲雪來守。
白棠極有眼色,沒多問,看姜寧已經躺好要睡了,便阖上門出去。
姜寧打個哈欠:“嬷嬷要說什麽?”
桃嬷嬷坐在床邊,低聲問:“姑娘,寒哥兒也大了,和這兩位姑娘,是不是——”
姜寧甩走睡意,坐了起來:“嬷嬷是想說大哥的婚事?”
“是呀。”桃嬷嬷拿不準主意,“姑娘說,這事能不能成?”
姜寧問:“嬷嬷取中了哪位姐姐?”
桃嬷嬷忙道:“阿彌陀佛,不拘哪一位能成,我都要燒高香了。”
姜寧靠在枕上細想。
原身的眼光可以說很不錯。謝寒不但生得很好,人也有擔當,還不怕吃苦。新年才過,天還沒暖和,他就和林老太太嫁妝鋪子裏的掌櫃夥計走商販貨去了,說是去了南洋口岸,今年還沒着家。
但那份感情是原身的,并不是她的。她和謝寒也早已沒有可能了。
現在桃嬷嬷想給謝寒娶妻,她樂見其成,也希望謝寒能家庭幸福。
他雖然身份和大丫頭們的最佳擇偶對象有差距,但那張臉就能加不少分。
“大哥若要成家,或買或賃,自然要先置房舍,嬷嬷和歲雪也有去處了。”姜寧說,“到那時,嬷嬷歲雪就出去和嫂子作伴罷,我這裏不會少人的。”
姜寧是笑着說的,桃嬷嬷卻聽得掉淚:“歲雪有她哥哥嫂子呢,姑娘卻是自己一個。我就不出去了,我陪姑娘一輩子。”
歲雪聽了半日,一開始還高興哥哥快娶嫂子了。
聽得要讓她出去,她才忙下炕跑過來:“姑娘……娘!我不出去!”
姜寧早就是“姨娘”,不能再被人叫“姑娘”了,可桃嬷嬷和歲雪私下裏還是總叫她“姑娘”。
她知道這是她們不喜歡、不願意讓她做妾,哪怕再是高門大戶,再是錦衣玉食,她們也覺得她受了委屈。
這些真摯的感情本都屬于原身。
姜寧揉了一把歲雪的臉:“好丫頭,真把你留一輩子,我還哪有臉見嬷嬷和大哥?”又笑:“你的事咱們以後再說,先說大哥的。”便和桃嬷嬷說:“婚姻大事,嬷嬷還是等大哥回來了,先問大哥的意思。不然若大哥不願意,兩位姐姐卻有意,豈不尴尬?”
反過來,如果是謝寒願意,拂雲或抱月不願意,且有她從中說和的話,誰都不會傷面子。
還有個問題,就是拂雲和抱月都認為“她”和謝寒曾經有情。
不過,離她逃到景文侯府都快過去一年了,自從“進門”後,她和謝寒再也沒見過面,在別人眼裏,她應該是一心孝順林老太太、服侍林如海的形象,和謝寒只是奶兄妹關系。
就算這次不成,謝寒的婚事也可以再慢慢打算。
如果按原著來,林如海應該至少還能活十五年……
謝寒背靠林家做生意,不說做出什麽名堂來,不出意外的話,十五年總夠在一地站穩腳跟了吧?
到時她可以在謝家旁邊買個小院子,沒事串個門,和桃嬷嬷歲雪一起吃頓飯——
姜寧暢想着未來的美好生活,又叮囑一句:“嬷嬷、歲雪,你們可千萬別在兩位姐姐面前露出意思來,都等大哥回來再說。”
桃嬷嬷答應着,站起來和歲雪一起給姜寧掖床帳:“他還敢挑三揀四的,我就錘他的腿!”
一個月後。
謝寒和林老太太嫁妝鋪子裏的管事在林宅門前下車,要給林如海請安。
林如海在書房見了他們。
回禀完一年的事,謝寒大着膽子求道:“小的快一年沒見母親妹妹了,不知能否給母親請安,也……給姨娘問個好。”
一聲“母親”觸動了林如海的心腸。
他本不是苛刻的人,當即便要答應,讓謝寒去找林安進內宅。
可看着謝寒年輕的臉,他話到嘴邊卻變了:“去明光院,請姜姨娘和謝小爺的母親妹子過來。”
謝寒十分欣喜,連聲道謝。
見他神色坦蕩,無半分遮飾,林如海在心內嘲笑自己多心,怎麽竟拈酸吃醋起來了。
兩人一同長大,有親兄妹一般的情分,謝寒想見姜妹妹一面也是常情。
若有私心,謝寒年輕氣盛,如何還願意依附林家做事?也不會直接向他提起想見姜妹妹了。
明光院。
聽得謝寒在林如海書房等着,桃嬷嬷喜得掉淚,又罵:“真是個沒規矩的!如今姨娘也是他随意能見的?虧得老爺沒怪罪!”
拂雲和抱月悄悄對視了一眼。
姜寧卻很淡定:“好容易見一面,嬷嬷別罵大哥,好好說說話。”
說完,她站起來看看衣裳不失禮,沒沾墨點兒,便叫歲雪:“走,咱們見大哥去。”
坦坦蕩蕩才不會讓人多想。
便是真有人懷疑什麽,想給她和謝寒定罪,也要拿出實證來。無憑無據,害的只會是她自己。
說到底,也只是見面而已。
初冬已至,姑蘇的冬日比京中多了幾分溫柔。
今日又天晴,姜寧只穿着碧青的銀鼠襖和月白棉裙便不覺得冷,沒穿鬥篷,也沒拿手爐便出了門。
搬回老宅一個多月了,這還是她第一次到林如海書房來。
其實住在景文侯府時,她也沒去過林如海書房,免不得有些好奇。
林如海便看到姜寧儀态端莊、步伐不慢地進了院子,先對他一笑,發現謝寒不在外面也沒着急,而是東看一眼松柏,西看一眼竹子,還時不時露出想點評一二的表情……
姜寧走近了。
林如海咳嗽一聲。
姜寧忙快走幾步:“老爺!”
她到林如海面前一福,笑問:“老爺,我大哥在哪?”
她身後的奶娘和丫頭倒是都紅了眼圈,一臉緊張。
真是個不知愁的。
林如海忽然想逗逗她:“你大哥突然有事,方才出去了。”
“老爺行行好,別哄我。”姜寧踮腳向屋裏看,“桃嬷嬷和歲雪快一年沒見大哥了,您也忍心讓她們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