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15章
在景安堂,賈母當着各家女眷問賈敏:“姜姨娘怎麽不在?親家母從前那麽疼她……”
這話中深意,無非是意指姜寧仗着林老太太的寵愛不敬嫡妻,還孝中偷懶,辜負了林老太太,不是真心孝順。
賈敏回答的是:“姜妹妹正給老太太燒經呢。”
——當時,姜寧真的在燒經,以上對話是事後她聽別人轉述的。
姜寧并不知道賈敏到底是不想配合賈母打壓她,還是覺得衆目睽睽之下不好說謊,總之,賈敏沒按賈母的劇本來。
可能是從景安堂到林老太太靈前路上人太多,不好對消息,也可能是賈母就是覺得姜寧在借抄經、燒經逃避服侍賈敏,賈母沒放棄計劃,在林老太太靈前直接對姜寧發難了。
她滿面慈愛關懷姜寧:“可憐見兒的,我看你似乎瘦了些?抄了這些日子經文,累了罷?倒快比你太太還憔悴了。難為你的孝心,親家母沒白疼你一場,你也要好生保養,別累壞了自己,倒辜負了親家母。你也勸着些你太太,別叫她傷心太過。”
所有人的視線都在賈敏和姜寧身上打了個轉。
姜寧略怔了怔,雖然不知道景安堂裏那一出,她也立刻就明白賈母打的是什麽主意了。
賈母是睜眼說瞎話。
自從到了林家,姜寧一直奉行吃好喝好身體好的真理,在半年裏把自己的腰圍養胖了一寸多,氣色紅潤、眼神明亮更不用說,就算原來有些底子虛,也早都配合鍛煉養好了。
林老太太才走了沒幾天,姜寧就是天天吃素也瘦不了那麽快,何況素飯裏還有豆腐,她還每天喝燕窩、銀耳,并不缺營養,哪怕天天熬夜勞累,身子也能撐得住。
而賈敏本來就不算很健康,這幾個月又大病過一場,又在林老太太病床前日夜服侍了一個月,這幾天還加倍的忙碌,原有三分肉也瘦沒了兩分,憔悴遮掩不住,全都現于人前。
和賈敏一對比,姜寧簡直是白白胖胖……萬事不愁的模樣。
作為妾室,怎麽能太太勞累不堪,她卻這般潇灑?
Advertisement
作為林老太太生前那般重視的人,林老太太駕鶴西去了,她怎麽能看上去一點也不傷心?
姜寧正被煙熏着了,眼睛疼,此時霎時落下兩行淚,往賈母膝上一伏:“多謝國公夫人關懷……”
她簡單總結了下她的身世——博取下同情分——和林老太太對她的恩德,尤其強調了林老太太幾次請太醫過來給她調理身體——她身體好還有錯了嗎?
“若無老太太的大恩,哪有姜寧的今日?夫人自然比我多百倍千倍見識,可老太太那麽疼我,如今一朝登仙去了,我不過一日抄兩卷經,哪裏比得上老太太對我的萬一呢?我只恨不能多抄幾卷,多送一送老太太,又怕字跡太潦草,叫神佛菩薩看了,以為我心不誠……”
一天抄兩卷經,任誰也不能說這個工作量小了,她每天都忍着手酸抄完,真是沒白抄。
賈敏是忙,她也沒躲懶歇着呀?
不能因為她身體好,就強行給她扣那麽多帽子吧?
她抄經是向林老太太盡孝心,就算不能随時服侍賈敏也沒有任何過錯。她甚至能說她是在替賈敏盡孝呢。
姜寧嗚嗚咽咽,又轉向賈敏:“太太事多,我這點小事,如何能勞動太太請夫人來勸我?”
她故意這麽說,一則是保全林家的面子,不讓外人看着林家妻妾內讧,二是也想看賈敏會怎麽接,三則也是對賈母的還擊。
林如海早晚會知道這裏發生的事。
賈母在他母親靈前挑事,陷害他的妾,壞林家的名聲,她卻忍下委屈,顧全大局,林如海會怎麽想?
她不想争風,不代表她會任人宰割,哪怕對方是國公夫人。
如果賈母還不信,非要刨根問底問清楚她每天到底抄多少,那就問?她的的确确每天至少抄兩卷經,并沒作假。這是在林家,又不是賈家,看最後丢人的是誰?
賈母嘆了一聲,偃旗息鼓,看向賈敏。
賈敏親手把姜寧扶了起來,替她擦淚:“好妹妹,我知道你的心了,往後都依你罷。”
姜寧作勢要跪,被賈敏扶住。
姜寧便只做哀痛至極,撲向方才燒經的地方,一手掩面,一手繼續燒經,先是小聲哭,等情緒上來了便嚎啕大哭。
她也不必擔心失禮,人死了,親眷哭得越大聲才越符合禮儀。
等哭累了,她作勢一癱,自然有人把她扶回屋裏。
這時各家女眷早就不在這裏了,她是做戲做全,也想争取一兩天休息時間,順便挂一個“虛弱”牌,繼續逃避未來可能會有的管家重擔。
林老太太才走,賈母就迫不及待要對付她了,姜寧可不想知道如果她管幾天家,賈母會不會恨得想啃她的骨頭。
她很清楚,她雖然來到了紅樓夢的世界,但書裏和現實并不能完全等同。書中的賈母并不能和現在這個年紀才五十出頭,頭發還大半都黑着的,手腕強硬的貴族主母劃等號。
林黛玉是賈母親女兒唯一的血脈,她姜寧只是一個賈母恨不得能替女兒除掉的良妾。
所以,她和賈敏最多只能用幾分默契達成和平,不可能成為“朋友”或更親近的關系。
所以……她一定能坐視賈敏勞累。
果然,到了晚上,在林老太太去世後,林如海第一次邁入了明光院。
姜寧沒說半句賈母的不好,林如海也沒提這事,只關心了她的身體,讓她休息兩天,然後,給了她兩張地契。
一張是林老太太給她的,還有一張新的,都已經過好戶了。兩張地契上土地的面積差不多大。
姜寧放心了。
一個靠山走了,另一個靠山似乎也很靠得住。
幾天後,賈敏·主動叫了姜寧過去,在她面前鋪開一張詳盡的堪輿圖。
“定下八月初二離京,走水路一個月就能到姑蘇老家了。這是老宅,老爺書房在這,我住這——”
賈敏點了點兩個位置。
“還有這幾個院子,妹妹看看想住哪一處?選定了,好現在就着人回去收拾出來。”
看來賈敏決定維持林老太太還在時她們的相處方式了。
姜寧低頭看圖。
林如海丁憂守制二十七個月,她至少要在老宅住兩年。住的院子好不好,會很大程度影響到她的生活質量。
林家老宅是個前後一共四進,并排兩個跨院,另外帶一大一小兩個花園的建築群。
林如海的書房和賈敏的正院自然在正中。第二進是林如海的書房,再往後的兩進是賈敏正院。
正中東西各有一個跨院,跨院內院落大小不一。
小花園在東跨院的前半部分,約有一個半普通院子大小,看位置應該是給男子讀書、會客使用的。
大花園則在整個老宅的後半部分,占地頗廣,有五六個院子大小,園中還有活水,有湖,被一處山石自然地分成了東西兩個部分,也有東西兩處園門可以出入。
西門在正院的後院和西跨院最後一進院落之間,東門則在東跨院東北處,離正院有一段距離。
賈敏指出來的,可供姜寧選擇的幾個院子都在西跨院裏。
姜寧看了一回,先問:“不知孟姨娘住哪裏?”
賈敏道:“妹妹不必管她,你只選你的就是了。”
姜寧便指着西跨院最北邊的院子說:“多謝太太疼我,那……我住這一處?”
這處院子離林如海的書房最遠。
如果賈敏讓孟绮霜住進她前面的院子,那便是将她和林如海更隔開了。
但這院子離花園最近,而且是幾間院子裏最大的,比明光院的屋子還多,庭院面積也大,院裏還有一口井!
院門是穿堂樣式,正中前後兩道門,兩邊各有一間小屋,沒隔斷。廂耳和明光院一樣,只正房三間前面還多一間小抱廈。這便是一共多了三間屋子了,住着會更寬敞。
住得離林如海近,或許能多見他幾次?
雖然林如海不可能會在孝期裏和她做什麽,但往壞裏想,她如果想告個狀、打個小報告也更方便。
都說“見面三分情”,她有事也更好張口。
可比起擡腳就是花園的好處來說,“住在林如海旁邊”的誘惑就沒有那麽大了。
而且,賈敏讓她選院子,既是主動示好,也是試探。
她真要住在林如海旁邊,賈敏會答應,但還想維持住她們還算友好和諧的關系,可能就難了。
聽姜寧選完,賈敏臉上看不出來滿不滿意,只道:“這裏遠些,妹妹的身子也弱,便還照着明光院,給妹妹搭個小廚房罷。”
又嘆說:“原還說要給妹妹院裏再種些花木,只怕要食言了。這裏要交還,咱們回去也是守孝,倒不好弄得花團錦簇的。”
姜寧忙說:“太太疼我,我都知道。”
賈敏微微一笑,收起堪輿圖:“先回去收拾的人五月三十走,現下用不着的東西,比方顏色衣裳、沒裁的衣料、不用的擺設,都讓他們先送回去,咱們上路就簡便了——妹妹使用的家具不必管。我讓拂雲和抱月去妹妹屋裏幾天,幫妹妹清點?”
姜寧忙道:“多謝太太。”
林老太太去世後,院裏二三等的下人還好安排,領一兩銀子的八個大丫頭是沒去處了。
現在林家只有賈敏能用四個一兩的大丫頭,姜寧和孟绮霜都只能用一吊錢的。
別說賈敏身邊的編制滿着,就是都空了也放不下八個人,更不好讓服侍過長輩的人降級,從一兩變成一吊錢。
按說這八個大丫頭服侍林老太太登仙有功,很應該都放出去,但因林家最近事多,騰不出這個手,放她們出去又難免亂糟糟的,所以還都留在林老太太院裏做事。
這回賈敏把拂雲抱月撥給姜寧,也只是借調,不占姜寧這裏的分例。
這又是賈敏的一次示好。
讓拂雲和抱月去幫忙清點姜寧的財産,總比賈敏派自己的大丫頭更讓姜寧舒服。
姜寧真心實意感謝了賈敏。
看就這一會功夫,門口已經等了三四個媳婦要回事,她便很有眼色的告辭出去了。
離五月三十還有近一個月,時間很來得及,姜寧便慢慢把東西裝箱造冊。
她所有財産的來源就兩部分:林老太太給她置辦的嫁妝,林老太太與其他人賞她的東西。
地契、房契、身契一個匣子就能裝開了,她肯定是随身帶着。
加上金銀锞子和這幾個月發的月錢,姜寧現在共有金子三百四十二兩,銀子六百五十多兩,銅錢十來串,加起來還不到一百斤……作為守財奴,她當然也要随身帶着。
首飾基本都是精品,放滿了大小六個首飾匣,雖然大部分孝期不能戴,姜寧也覺得放在身邊才安心。
這些首飾才是她身家的大頭。
再把筆墨紙硯留下夠用的,書留幾本,餘下孝期穿不着的衣裳和各色衣料共裝了十大箱,書裝了一小箱,擺設裝了一箱,共是十二個箱子報給賈敏,先送回姑蘇。
姜寧粗略估計了一下剩下要随身帶着的,還能再裝七八個箱子。
古代出行不便,這麽大規模的搬家一次真是能要了人半條命。
姜寧總覺得賈敏是在強撐精神,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倒下了。
但她還是絕對不會沾手任何有關管家的事。
哪怕賈敏真累出病來……她也不接這活。
或許人的潛力是無限的,也或許是她低估了賈敏,直到林老太太喪禮結束,到了預定要南下回鄉的日期,賈敏都還好好地主持着林家的家事。
八月初二,林如海清早入宮拜別皇上後,林家所有人便乘車前往碼頭上船。
林家的遠近親友們但凡能趕來的,自然過來相送。
姜寧兩輩子都沒坐過船,生怕暈船,準備開船前先睡他爹的,下了馬車就匆匆往船上走,沒注意到有一個貪婪、憤恨、嫉妒、不甘的眼神遠遠盯着她,跟随着她。
正要去與兩位內兄——賈赦和賈政——告別的林如海停下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