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五章
景文侯府一處小客院內,二管家林安正陪謝寒吃酒。林安客氣相待,謝寒只有更客氣有禮的。
兩人用過飯,林安吩咐人好生伺候,便告辭出去了。
謝寒恭敬送林安到院門,轉身回房,立刻有小厮簇擁過來,殷勤問:“謝相公是現在就睡,還是先醒醒酒?”
謝寒知道他的身份不足以讓侯府如此,大約是看在姑娘面上,所以小厮們殷勤,他卻不敢自矜,真把自己當正經客人,随意使喚他們,忙笑道:“辛苦哥哥們,我這便睡了。”
小厮忙道:“可當不起!謝相公只叫我們的名字就是了。”
三人客氣着進了屋子,小厮們倒水鋪床,謝寒坐在桌邊,反複斟酌,才問:“你們知道,姜姑娘的嬷嬷是我母親,侯府規矩嚴謹,我若想見母親——”
聽見“姜”字,兩個小厮互相看看,先“嘿嘿”笑了兩聲,笑中別有意味。
一個便道:“實話和謝相公說,姜姑娘現和老太太住着,老太太那兒規矩雖嚴,可您若實在有急事,也能進去。等過兩個月,姜姑娘搬出去了,您就只能找人把嬷嬷請出來再見了。”
謝寒從這幾句話裏聽出了什麽,忙笑問:“姑娘怎麽會搬出去?搬去哪兒?難道是姑娘的事已經定了?這麽快?”
另一個小厮似是恍然:“是了,謝相公還不知道呢。”
“我不知道什麽?”謝寒雖還笑着,心裏已經開始急了。
“是大喜的事!”第一個小厮放下被子,湊近謝寒,“老太太做主,把姜姑娘說給我們老爺做姨娘了!還沒定下日子,所以先不讓聲張,也沒多少人知道。謝相公可別說是我們說的。”
“什麽?”謝寒瞬時站了起來,帶歪了椅子。
官帽椅倒在地上,發出一聲悶響。
兩個小厮對視一眼。
Advertisement
一個上前扶起椅子,笑問:“謝相公怎麽了?是還沒醒酒?”
另一個笑道:“現在就睡是太早了。謝相公不若還是出去走走?我們給您領路。”
兩人一唱一和,便要扶謝寒出門。
謝寒跟着走到門口,聽他二人還在不停地說“姜姑娘有福氣”“別的不說,老爺和姜姑娘的模樣是極相配的”“這樣喜事,也不知發多少賞錢”,忽然停下腳步。
他伸手扶住門框,擺手道:“我頭疼得很,還是不出去了。多謝哥哥們的好意,我這便睡了。”
小厮們看着他,都愣住了。
謝寒慢慢往回走,邊說:“哥哥們也快歇着罷,天這般冷,若得了風寒不是玩的。”
一個小厮看另一個,那一個輕輕搖了搖頭。
兩人服侍謝寒歇下,抱着被子在堂屋守夜。
等過了半個時辰,天全黑了,打量謝寒睡熟了,一個小厮悄悄起來,開門溜了出去。
謝寒卻在帳子裏睜開了眼睛。
他聽不出那小厮是往哪個方向走,也沒辦法查清他們是誰派來的,但想來在這景文侯府裏,不願意姑娘給林大人做姨娘,想讓他鬧起來把這事攪渾的,只能是賈氏夫人一夥人。
姑娘的事既然還不讓聲張,這兩個在外院服侍的小厮又是怎麽知道的?
他……自是不願見到姑娘嫁人為妾。
可姑娘的婚事并非他所能插手,他也不能給姑娘一個更好的歸宿。這件事若已經說定了……別說他真的鬧起來,哪怕只是他的心思被人看出來一星半點,也是害了姑娘。
這才第一日,便有人想暗害姑娘,往後幾十年,這高門深宅——
謝寒把被子拉到頭頂,緩緩吐出一口氣。
……
溜出來的小厮出了院門便向東行。
東路二門隐蔽處,早有一個婆子等着,見了他劈頭就問:“沒成?”
小厮嘆氣:“謝相公雖說吃了一驚,可過後也沒怎麽,倒頭就睡着了。”
婆子問:“沒看出來他對姜姑娘有心沒心?”
小厮想了想,搖頭:“拿不準。”
婆子有些急:“是不是你們沒按吩咐,辦砸了?”
小厮也急了:“別冤枉人!我們可字字句句都是按教的說的!”
婆子按住脾氣,哄他道:“辦不成就辦不成,你快多說幾句謝相公說了什麽話,做了什麽事,我好回去交差。”
小厮便将謝寒的情狀從頭學了一遍。
婆子掏出一串錢給他,囑咐他把嘴閉緊。
他收了錢,眉開眼笑:“嬷嬷,這麽說,姜姑娘真要成姨娘了?”
婆子吓唬他:“少問這些!成不成你等着就是了。再多嘴多舌,叫主子聽了不受用,看不把皮扒了你的!”
攆走小厮,婆子左右看看,邁進院門。
正房門口,孟绮霜指揮仆婦把飯菜擡出去,又裏外進出幾次,看各處都收拾好了,便不再進門,向後院自己屋裏回去。
婆子跟上孟绮霜,低聲把話回了。
孟绮霜回房,讓小丫頭守着門,拿出一塊銀子給了那婆子:“辛苦你了。”
婆子松了口氣,忙賠笑:“姑娘放心,這事我絕不多嘴。”
孟绮霜笑笑:“找你辦事自然是信你。天晚了,今兒不是你當班,你也快回去吃杯酒歇着罷。”
婆子退了出去。
孟绮霜叫小丫頭端水。
她坐在妝鏡前,看着鏡子裏梳婦人頭的自己,幾下把發間的金釵珠花都拔了出來。
她舉高手,想把這些首飾摔在什麽地方,可最後還是把手放下,将簪釵都收進妝匣。
兩個小丫頭端着水盆巾帕,在她身後大氣不敢出。
孟绮霜沒回頭:“水放下,桌上的果子你們拿去分了罷。”
小丫頭們給她調好了洗臉水和泡腳水,輕手輕腳端果子走了。
孟绮霜摘了耳環,自己洗臉擦牙,坐在床沿上泡腳,終于能靜下心想事了。
姜寧三年前就有那般好模樣兒,今日還能讓老太太一見了就要娶她做良妾,謝寒能甘心陪她來掙命,怎麽可能對她一點心思都沒有?
十六歲的年輕人,又沒讀過書上過學,乍一聽心愛的女孩兒要嫁人做妾了,真能忍住不發作?
她小看謝寒了。
可姜寧真進了門,她早晚也要被封個“姨娘”,那她這輩子……
孟绮霜房裏寂然無聲,而前院正房裏,賈敏聽了半晌紙頁翻動的聲音,終于開口了。
“老爺?”
“怎麽了?”
“绮霜跟咱們多年了,等姜妹妹進門,也給她擺幾桌酒罷。”
“這也是應該的。”林如海合上書,“但姜妹妹還未必……”
“老爺別說這些話了,有什麽意思。”賈敏拿簪子撥了撥燈芯。
“敏兒……”林如海一嘆,握住她的手,“孩子的事,我從沒怪過你。”
簪子“叮當當”滾落在桌上。
“我知道。”
隔着燭火,兩人對視,對方似乎近在咫尺,又似遠在萬裏天邊。
……
直到林老太太睡下,姜寧才在抱月的陪伴下回了東廂房。
房內的時辰鐘已經指向了“九”,而林老太太一般會在淩晨五點以前起床,六點到六點半用早飯。再除去起床梳洗穿衣的時間,滿打滿算,姜寧還能再睡七個小時。
桃嬷嬷和歲雪早就等她回來等得心焦了。
抱月摘下姜寧的鬥篷:“桃嬷嬷和歲雪妹妹才來,若姑娘不棄嫌,這幾日晚上,就我和歲雪妹妹給姑娘守夜罷。我先去看看給嬷嬷的屋子收拾得怎麽樣了。”
她這是想留出一點空兒給姜寧三人說話,姜寧回身挽住她:“今日多謝姐姐處處照顧我,往後還要全靠姐姐教我、提點我呢。”
方才林老太太正式把抱月借調給她了,期限大約會到她的“好日子”。
抱月抿了抿唇,附耳說:“姑娘放心,您和……我們都不會多嘴的。”
把這些說給老太太聽,對她們并沒好處,若把老太太氣着了,她們才是一定會吃挂落。
即便是對老爺有心的,她們是丫頭,姜姑娘是姨奶奶,也沒必要急着和她結仇。
何況姜姑娘又可人疼。
姜寧一笑:“姐姐別多想,我和大哥就如親兄妹一般。”
抱月半信半疑,但也沒再多說什麽,把鬥篷挂上便出去了。
姜寧便挽了陶嬷嬷和歲雪進卧房,先說最關鍵的問題:“老太太說,讓我不用擔心賈家那邊的身契,明日他家自會消了的。只是怕姜家以後還糾纏,所以老太太要先把我買來,再把我放出去,從此便與姜家再無幹系了,也省得他們以後犯法治罪牽連我。”
桃嬷嬷不住念佛。
看她們神色輕松,姜寧才緩緩将今晚其餘的事說了出來。
歲雪張口是:“怎麽到了這裏姑娘也要做妾!”
桃嬷嬷忙拍了一下歲雪:“別胡說,這能一樣嗎?”
可看她的表情,分明也贊同這話。
姜寧卻早已想開了:“我徒有容貌,便如小兒持金過鬧市。便是老太太無意留下我,與我匹配的人家,權勢地位也遠不如公門侯府,若男人是個沒出息的軟骨頭,要借我讨好誰,我還不如不從姜家逃出來!或他家落魄了要賣我,還不知我有沒有這麽好運了。”
尤老娘只是暗示、縱容女兒們賣身,換成是張華呢?
姜寧不再談這些,說起林老太太對她的承諾:“老太太還說,正日子前我就在這住着,等到了日子再搬去碧月齋——這個名字太靜了,老太太說要改。還說我正經有文書,不比別人,月例、月錢也會重新商議,旁人使兩個小丫頭,我這裏能有四個,嬷嬷和歲雪能算進我的陪嫁。”
她把三人的手疊在一起:“大哥一時半會也安頓不下來,嬷嬷,歲雪,你們再陪我幾年罷。”
桃嬷嬷在姜寧面上沒看出一絲不情願,卻還是問她:“姑娘真的願意?”
“為什麽不願意?”姜寧笑着反問,“老太太說的句句有理。留在這府裏,咱們也能過安穩日子了。”
陶嬷嬷嘆道:“是不差,可給人做小,從此看人臉色,姑娘還是良妾,還得老太太喜歡,只怕心窄些的,就要看姑娘是眼中釘、肉中刺了,也談不上是‘安穩’。”
“去誰家沒有糟心事?在這裏,起碼托娘的福……不會太差。”
原身母親救過林如海這件事,就是姜寧在林家生活的最大底氣。
她當然記得,原著裏林如海的壽命不長,兒女稀少,只養活了林黛玉一個女兒,可他今年才二十七歲,等他去世還有十多年。到那時,就算他死了,她年過三十,在這個世界裏,無形的危險也會少很多,起碼不會有那麽多人想把她賣掉了。
而“可能不會有孩子”對她來說更不是壞事了。
林老太太想拿她氣賈家也不算大問題。
就算她把賈赦、賈母都得罪死了,賈家人還能沖來林家把她殺了?還是能強逼林如海把她怎麽樣?
賈家真這麽做,林如海能受得了這口氣?
這個晚上,不管景文侯府裏有多少人輾轉難眠,姜寧是睡得極好,一睜眼正是該起床的時辰。
她請抱月盡量給她打扮得素淡些,最好是既讓林老太太滿意,又不沖了賈敏的眼。
抱月便只給她淺淺上了一點粉,略描了描眉,稍塗了薄薄一層唇脂,簪釵也比昨日少了兩支。
但梳妝完畢,抱月暗自一嘆。
就姜姑娘這個模樣兒,再怎麽減妝飾,哪位夫人太太看了不會——
姜寧大概能懂抱月的心理活動。
但她只是想向賈敏表達出她無意争風的态度,這樣已經夠了。
在去正房請安之前,桃嬷嬷悄聲說:“寒哥兒在外頭找我,我出去看看。”
姜寧忙叮囑:“嬷嬷別走遠了,就在院外說,說完就回來。”
正房。
林老太太還沒梳頭,一字一句細細吩咐拂雲:“讓林安去榮國府東門盯着,看賈赦什麽時候派人出去接人,就拿我的帖子去見國公夫人。”
注:紅樓夢原著裏已經有鐘表了,本文中為了閱讀方便,大部分時間都會用幾點幾分來表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