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胤祾 舒顏
第31章 胤祾 舒顏
富察氏是個很好相處的人, 因為她其實不怎麽在意細節,也并不要求舒寧一定要吃的再多一點,盡管她其實是有些看不得舒寧吃不下去。
但她沒有逼她吃, 只是找了銀枝,說了幾個菜譜,都是舒寧小時候愛吃的, 又給了銀枝錢, 想要銀枝吩咐大廚房做給舒寧吃, 知道了如今舒寧可以單獨點菜之後,又擴充到了十幾個菜。
“我記得你小時候就愛吃這些, 宮裏頭不比外頭, 點不了菜,就算是同一道菜,做法也不一定一樣,于是我叫銀枝去告訴他們做法,也不知道你還愛不愛吃。”
舒寧發現富察氏拿過來的這些菜居然十分契合她的口味,吃的很開心,富察氏見她吃的開心, 心裏也輕松不少。
富察氏幾乎天天都過來,一呆就是一整天,一般都是說一些自己之前懷孕的事情, 又或者是家裏的事情。
“你大哥估摸着明年就不在安親王府做事了, 趁着你懷孕這個檔口, 你阿瑪托了人,說是能安排到廣善庫做司庫,是個好差事,平日裏也就是給八旗發發銀子。”
舒寧聽到這個, 心下也明白大概是因為她懷孕,所以其他人也願意賣他們家一個面子,所以才能把大哥托合齊換到這個差事上。
廣善庫可是個好地方,有點類似旗人專屬低息貸款的銀行,和錢打交道,油水自然比較豐厚,且這個地方和旗人打交道,還能結識不少人脈,的确是個好差事。
“你二哥前些年已經考了秀才,原本是打算直接給他謀個差事,但他想着若是能再考上舉人,前程更好些,反正咱們家也不缺那點子銀錢,養得起他,于是你父親就讓他繼續在家裏考了。”
秀才是科舉的門檻,而舉人,則不一樣,從來都只有窮秀才,沒有窮舉子的,皆因舉人考中直接就能做官了,那是真的前程遠大。
範進中舉之後官運亨通,最高官居四品的省教育廳廳長,所以只要考到舉人,是真的以後就不愁了。
“對了,你大嫂去年生了個女兒,你大哥給起名叫塔爾瑪,如今都兩歲了了,還有你姐姐,因為你姐夫守孝,所以婚事推遲了一年,不過前年還是出嫁了,如今已經出嫁三年了,今年年初剛生了個兒子,叫餘朗,如今看着你們幾個都過的不錯,我也就放心了。”
舒寧的姐姐塔娜嫁的不錯,餘家雖然是漢軍鑲紅旗,但是正經的旗人,不是包衣奴才,雖然餘家家主只不過是從六品,比托爾弼還低了三級,但只要是正經旗人,富察氏就覺得這樁婚事不錯。
說完之後,富察氏又有些感慨:“你選進宮的那一年才是康熙十四年,如今都馬上康熙十九年了,家裏也不能時時給你傳個信,這些消息你都不知道。”
“如今可不是都知道了”
“是啊,如今都好了,你都懷孕了,我也不求什麽了,只盼望着,孩子健健康康的出生,将來就更好了。”
這是自然的,皇子、公主的外家過的總不可能比其他家差,康熙也不是乾隆,因令妃父親準備饽饽遲了些,就杖責八十。
令妃成為妃子後,居然連家裏欠債800多兩都沒有能力償還,全家上下所有人包括幾個兄弟及其子女全部居住在22間房屋內,直到令妃懷孕了,乾隆才賞賜了令妃家裏房屋三十七間,每年出租能獲得差不多一百五十兩的租金,緩解了令妃家裏的經濟危機。①
一般情況下,一個标準的四合院,北房三間,耳房兩間,東、西廂房各3間,南屋不算大門4間,連大門洞、垂花門共17間,能住人的,也就是十五間屋子。
對于一個官員之家以及妃嫔母家來說,令妃家裏實在是有些過于貧困了。
相比之下,康熙對妃嫔母家還是很不錯的,歷史上的托合齊就是因為身為皇子的舅舅,才能官至步軍統領。
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四日,宜嫔發動了,于當日産下一子,皇上為其取名胤祺,只是小滿月那天,皇上覺得太後在後宮孤寂多年,膝下無有所出,為了寬慰太後,皇上下旨,将胤祺阿哥交與皇太後撫養。
雖然太後已經是太後了,但如今的太後不過三十八歲,撫養一個孩子,的确是打發時間的好方法。
只是聽說宜嫔私下裏有些不大樂意,畢竟太後不說是漢語了,連滿語都說的不好,或者可以說,就不會說滿語,只會說蒙語,這麽多年了,一直如此,宜嫔将孩子抱過去的時候,和太後說兩句話都不能,可想而知以後宜嫔想見孩子一面會有多難。
又是新的一年,康熙十九年到了,正月初三,富察氏和舒寧一起過了一個生日,看着內務府和昭仁殿的人一個一個的往舒寧這裏送賞賜,富察氏終于放心了。
“看見皇上待你如此,額娘後天走也能安心些。”
只是當天晚上,舒寧就有些不太對勁兒,起初她又以為是吃多了,畢竟她今天生日,很高興就多吃了一點。
但沒想到的是沒一會兒羊水就破了,穆達齊姥姥和方佳姥姥最近一個月都是住在鹹福宮的,一看就知道是要生了,連忙開始派人通知禦藥房、太醫院,又讓膳房擡熱水過來,鹹福宮這八個人忙的團團轉。
緊接着,本來就預備着的接生嬷嬷就過來了,按照舒寧之前的吩咐,全部換衣服,連頭發也要拆,然後用準備好的布包起來,最後再用烈酒洗手,然後才能進到産房裏。
舒寧只覺得疼的厲害,一陣一陣的,先開始她還能短暫的睡着,但後來她感覺自己的身體已經不是自己的了,她只能在一陣一陣的反複疼痛中忍受着,也不知道時間,直到她聽到旁邊的銀枝高興的說:“貴人産下一個阿哥!”
但穆達齊氏把了脈,又摸了摸之後,确定還有另一個,就讓舒寧加把勁兒,舒寧被喂了參湯,嘴裏又含着參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過後,銀枝再次對着外邊傳:“貴人産下一個公主!”
之後她好像又排出來個什麽,舒寧感覺應該是胎盤,穆達齊姥姥和方佳姥姥将胎盤埋到了早就準備好的喜坑裏。
再然後的事情舒寧就不清楚了,因為她實在是太累了,太困了,本來就是在要睡覺的時候發動,又生了一夜,沒多久,舒寧就睡着了。
醒來的時候就看見富察氏正在身邊抹淚,不過顯然是高興的淚水,見她醒來了,連忙叫銀枝過來給她喂水。
“是龍鳳胎,你和你的那個祖奶奶一樣,都是有福氣的人,皇上下了早朝之後過來看了一眼,見你還睡着,就沒叫你,只是去看了看孩子,十分高興呢。”
舒寧感覺自己特別的幹,特別的渴:“額娘,如今什麽時候了?”
“已經是酉時了,肚子餓嗎?膳房随時熱着飯,我剛剛已經叫金果取了,一會兒就能送到。”
舒寧一口一口的用完了粥,穆達齊姥姥和方佳姥姥一人抱着一個孩子,如今都已經被洗的幹幹淨淨的,只是皮膚還有些紅,樣子也皺皺巴巴,而且好像也不大,小小的。
看着兩個孩子,舒寧簡直不敢相信這是自己生下來的,她總感覺她還沒有做好為人母的準備。
“如今能看着你好孩子都好好的,額娘明天回去也就放心了,原本還想着看不到外孫了,沒想到正好趕上了。”
正月初六,皇上為阿哥賜了名字,叫胤祾。②
至于公主,一般很少這麽小就起名,滿族不重視女性的名字,就像萬琉哈氏的名字随意的叫做妞妞,意思是家裏最小的女兒,烏雅氏的名字叫做瑪祿一樣,意思是酒瓶子,這都只是随便起的。
公主們也沒有什麽區別,從出生開始,就只叫次序,大公主、二公主這樣叫着,直到快要出嫁,需要冊封了,才會給一個品級和封號,但這裏仍然沒有名字。
不過雖然皇上沒有起名字,但舒寧自己給女兒起了一個,就叫舒顏,希望她今後每一天都開開心心的。
富察氏也聽到了,笑着說:“這個字好,咱們的胤祾一定是個有福氣的人呢。”之後下午的時候,富察氏就收拾回去了,在宮裏留一個月,見識了宮裏的春節,又陪女兒過了生日,見證了外孫和外孫女的出聲,富察氏已經非常滿意了,也不敢再多留。
而舒寧則是拿着書查這個字的意思,祾,神之福也,的确是個好字,不過大概是皇上的偏好,阿哥們的名字大多都是“福”,要麽就是有福這個意思。
比如太子胤礽,礽,意思是福、福氣;三阿哥胤祉,祉,福也。從示,止聲。——《說文》;四阿哥胤禛,禛,以真受福也。——《說文解字》;五阿哥胤祺,祺,本義指幸福;吉祥。
除開早期康熙給孩子起名都是起保成、保清、長華、長生這種希望孩子活的久一點的名字,等到孩子逐漸能活下來了,康熙又希望孩子能夠有福,這大概也是一個父親對孩子樸素的願望與祝福吧。
舒寧還挺喜歡這個字的,不過這不影響她專門做了個銀鈴在小胤祾面前晃悠,聽見小胤祾咯咯咯的笑,舒寧就覺得開心。
烏雅氏過來送賀禮的時候看着舒寧這樣玩兒,只覺得哭笑不得:“這可是皇子,你就這樣逗他。”
舒寧又拿手戳了戳他的臉蛋,如今倒是長起來了,也比之前瘦瘦小小的樣子要胖一點了。
“這個時候不逗逗,得等什麽時候逗,這孩子能在我身邊留幾天呢?”
聽到舒寧說這話,烏雅氏也有些傷感,勸她:“別太傷心,皇上都是為了孩子好。”
舒寧其實也沒有那麽傷心,畢竟她生了兩個,皇子不能養在身邊,但舒顏,也就是七公主是能養在身邊的。
而且只要孩子過的好,其實她也不反對,但清朝皇宮都是責任撫養制度,誰是皇子公主的母親并不重要,真正養着孩子的是皇子的奶媽、宮女、太監、嬷嬷們。
不過她還是不理解烏雅氏這句話的意思,這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還是為了別的了?
不過好與不好,都不是她能評判的,她只能靜靜的等着,等着皇上的那一道聖旨,然後她就要像烏雅氏送胤禛,宜嫔送胤祺一樣把自己的孩子送走了,畢竟是自己好不容易生下來的,不出滿月就要抱走,舒寧只是有些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