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他統共只寵過這麽一個……
第12章 第 12 章 他統共只寵過這麽一個……
越是細看清語越覺頭疼。譬如衣裳,三爺竟然讓人給她準備春裳十六套,夏衫十六套,冬季的又補了八套,過幾日會有人來量身。至于秋衫,因為還有大半年功夫,不急着提前做,等開春了再說。
還有首飾,他一個大男人什麽都不懂,居然給她六套頭面,另耳飾十六對、各色镯子二十四對。發飾列表更讓人頭暈,懶得數了。
為裝她這些東西,特意騰出兩整間屋子來,衣裳櫃子要置辦六個,鞋櫃一個,首飾櫃子一個。
就這還讓她添……
他是不是對女子的裝扮有什麽誤解?難怪要給她騰出個院子,他早就打算好了覺得這邊廂房肯定不夠使的?
待到王管事退下。
陸源又笑眯眯掏出厚厚一疊紙,先抽出三張,“這是朱雀大街的三個店鋪的房契。一家胭脂水粉的,一家糖果點心鋪子,還一家雜貨店。三爺說姑娘年紀小,酒樓和大店鋪定然經營不過來,先給您幾個小的練練手。”又放下數張,“這是京郊良田和江南水田,另田旁莊子的田契地契。”剩下數張一模一樣的,“這是二萬兩銀票。”
最後擱下個匣子,“另有些碎銀,給您日常打賞人用。”
清語瞪着它們看壓根不想動手碰:“他要做什麽。”
就算打發她立刻走,給她嫁妝,都犯不着這麽大手筆。何況他也不像要趕她出門的做派。
“三爺說是補給您的,上次旁人幫忙給了些,這次是他親自來選,不一樣。”
清語便記起來宮裏給賞賜的那時,三爺曾說那是給她補的及笄禮物。如今想必也是。
女兒家的及笄禮素來要大操大辦,可她處境使然,家裏又遭遇不行需得戴孝,自然無法舉辦儀式。三爺怕是顧念這點方才如此。
可這些實在太多了。
她家算是富足的,滿打滿算加起來全部家底也就這些的兩倍。三爺随手一給就是簡家家底的一半,還是使着玩的語氣,實在讓她光看都覺得眼睛疼。
Advertisement
何況三爺先前給了她五十兩的月例銀子,壓根使不上還原封未動。
一個丫鬟,根本沒有打賞旁人的份,都是主子們打賞她。
“我留一些就好。”清語頭大的随手拿出約莫十分之一,“其餘你拿回給他。”
陸源側身避開,胖胖的身體躲得相當靈活,“這我可不敢。三爺吩咐的事情,我哪能忤逆。姑娘不如自己和三爺說去。”
反正三爺有的是法子讓姑娘答應,他可不攬這等苦差事。
眼看着給越老夫人請安的時辰要到了,清語只好讓馮媽媽暫且把這些收起來,等三爺回來再說。
先前越老夫人幾次要見她,都被越崚非以各種理由推脫,道小俞要服侍他脫不開身。如今三爺白日都不在府裏,老夫人昨日已經發了話,再不走一趟說不過去了。
其實清語起初也犯嘀咕,老夫人看起來很和善,為何三爺不肯讓她去。後看他種種作為,想必不願她以丫鬟身份受委屈故而如此,能讓她少跑一次便是一次,就又釋然。
臨出院子前,巧遇捧着厚厚一摞書冊的陸源。
清語随口和他打招呼。
陸總管笑得眼睛眯成條縫,晃動着手裏那大摞冊子,“三爺讓我教姑娘算賬,往後院內的賬目都歸姑娘管了。待您從內宅回來,咱們就開始捋一捋。”
清語腳步微頓,目光測量了下賬冊加起來的厚度,“這是把十年的賬目都翻出來了?”
“哪能呢,一年的都還不到。三爺鋪子裏都沒算在其中,只包括了田地莊子的各項收益,以及逸昶堂的開支。”陸源左手托起賬簿,右手摸了摸渾圓肚子,“其實不難,姑娘肯好好學的話,我一會兒就能教會您。”
清語有些絕望。想到三爺如此多的資産和這院子看似簡單古樸實則低調豪奢的做派,不由暗暗叫苦。
她在家偷懶慣了算賬實在不強。偏他給了那麽多好東西,拿人手短無法硬氣說拒絕。
早知如此,先前見三爺不肯讓她去針線上,真該主動找個旁的好差事。
譬如去廚房打下手做包子。
春溪園內。
潘氏正聽着莊子上的管事婆子回話,郭媽媽進屋來說:“表小姐正在廊庑下候着,等夫人一道去給老夫人請安呢。”
潘氏沒搭理這一茬,等管事婆子一段話落下才問:“來多久了。”
“有小半個時辰了,一直不讓人通禀,說夫人事忙,等夫人閑下來自然出門能夠見到。”郭媽媽讓剛留頭的小丫鬟給管事婆子打了簾子,又指了火盆示意她們火不夠旺。
潘氏拿根銀簪子撥弄香爐,“她倒是有心。”
待到小丫鬟們去取炭火,郭媽媽低聲問說:“表小姐當時或許一時迷了心竅,後面想通怕是就好了。外面天寒,夫人要不要讓她進來等?”
萬一真動病了,娘家人問起來也不好看。
潘氏将銀簪放下,微推開窗戶一條縫,看外面天陰沉沉的,潘雪凝獨立于黑沉的天幕下,凍得小臉通紅也依然脊背挺直,倒有種寒梅立于風雪中的傲然之姿。
窘迫,卻也是好看的。
郭媽媽小聲說:“誰年輕時候沒喜歡過鄰家俊俏的小二郎呢。何況三爺實在生得好,連我這個老婆子都忍不住多看幾眼。等看清三爺脾性如何涼薄,自然想通。”
潘氏輕輕合上窗扇。
認真回想,她也在少時覺得好幾家的郎君好看,偷偷思慕過。但那些都是少女時候的绮思,作不得真。等嫁人後一心一意相夫教子,早不記得那些小郎君們是甚樣子了,偶爾閃過也只個模糊影像。
這段時間侄女一直小心謹慎地伺候着,吃飯給她布菜,擡手便給端茶,出門給她撩簾子,低聲下氣地連丫鬟婆子的事情都肯幹,她不是沒看在眼裏。
只前段時間發生的着實是心裏一根刺。
不過,都已經過去。看雪凝這段時間做事十分得體,就也罷了。
“進來等倒不必。”潘氏指了披風讓郭媽媽拿來穿上,“左右我也該去老夫人那裏了,叫上她一起吧。”
潘雪凝身子都等僵了依然硬撐。等潘氏過來時小觑一眼,見沒有給好臉色還以為今日去不成。正心裏忐忑着,聽聞郭媽媽經過時叫了她一聲。喜不自勝,知道自己過了這一關,忙舉止恭敬地跟上。
安寧苑內。
如今冬日天寒,楊媽媽一早讓人炖了暖身的湯水,但凡夫人小姐爺們來了都給端一碗。
越老夫人看潘氏喝了沒叫潘雪凝,做主讓人也給表小姐了碗。潘雪凝忙不疊的謝着,看姑母沒有讓她坐的意思索性繼續站着,只等老夫人心善讓她落座。
不料越老夫人好似忘記了這茬,自顧自問起幾個孫輩最近的長進,男孩問功課,女孩問琴棋書畫。
待到小俞姑娘來了,看她依次向各位行禮問安,越老夫人依然沒停下詢問,等挨個都答完了,讓幾個小的先離開,留了年紀稍長的幾個在這兒,這才轉向小俞。
雖不是第一次見了,依然驚豔于這孩子的相貌。
越老夫人問她:“你這些日子忙碌得很,幾次三番讓人去請都請不來。可是老三給你了什麽苦差事?竟是這般的抽不開空。”
清語不由暗想,幸而三爺剛給了她幾個果真忙碌的差事,不然這話都沒法答。便道:“三爺讓我管院子裏的賬。”
屋裏本坐姿各異的人都繃直了身子。
二夫人邵氏很是欣喜,叮囑道:“三爺如此看重你,往後需得謹慎努力。須知賬務最繁瑣也最重要,往後若你又不懂的可以來問我,我略懂一二。”
話出口後,邵氏驚覺此話好似有些過了,畢竟三爺院子裏的事怎是她這個繼母好過問的,頓時坐立不安。
她心思浮于表面,清語看出她的緊張後悔,笑着福了福身,“謝二夫人。三爺叮囑過我,二夫人掌管着二房事務,若二夫人有需要,可随時吩咐我。”
二房的臉面與三爺息息相關,她可不願旁人看了二房笑話,能幫忙圓過去的自然要多講幾句。
邵氏明知三爺不可能這麽叮囑小俞,便更喜歡小俞的懂事和體諒了,颔首正色道:“但我能幫你們的,我定幫一把。”
潘氏覺得這事兒蹊跷。
老三如此謹慎,怎會讓個來路不明的丫鬟幫忙管賬?這丫頭看着畏畏縮縮的,不像是能撐起一個院子賬務的模樣。
更何況老三平日的出行做派,那比老侯爺都要張揚幾分,院子裏的銀錢往來更是不知凡幾。
這丫頭能應付得來?
她欲言又止地看向老夫人:“母親,您瞧這事兒——”
越老夫人倒是心裏有數。
畢竟老三年紀不小了,統共就寵過這麽一個女子,想必是當心尖上疼着的。自己的東西交給心尖上的人看管,就算再愚鈍,心裏也高興。
何況小俞雖是個丫鬟,但做事得體。現看發髻還是未婚樣式,想必年紀太小沒法收房。往後年紀大一點擡了姨娘而老三沒有娶妻的話,少不得逸昶堂的事務都是她打點。
越老夫人便沒接潘氏的話,只與小俞道:“你往後沒事了就來我這裏伺候着,陪我說說話。”
順便教她些東西,免得日後做事登不得臺面丢了老三和越家臉面。
又叫楊媽媽同樣端了碗暖身湯給她。
清語來得晚不知這湯有甚重要,謝過老夫人後一飲而盡。溫熱微湯,驅散一身寒氣又好喝。
其他人比她來得早,都知道這東西只主子們有,仆婦丫鬟是一律都無的,看老夫人這做派不由心思各異。
潘雪凝見旁人沒有提及東跨院的事情,暗自焦急,忍了又忍想着不要主動第一個去問。可若不問,哪知道個中情形?
現在能讓她管賬,以後就能讓她管他所有事情。
三爺警惕心那麽高的一個人,上輩子沒個女子能近身,憑甚這丫鬟得了如此殊榮!
就憑那張臉?
恰好丫鬟們端點心過來,潘雪凝借機攬了這個差事,第一盤捧到老夫人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