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Chapter71
第071章 Chapter71
Chapter71
想活着, 遠離詭異的死亡森林是最好選擇,通關要求卻注明必須待在森林的領域範圍內。
「領域」,該如何準确定義?
另外,通關任務第一次注明了「非靈異類任務」的提示。
這個提示能信嗎?
莫倫保持高度懷疑, 接受起本輪角色芬妮的記憶。
與歐洲跨洋而來的冒險者不同, 芬妮在北美出生長大, 今年25歲,生日是12月1日。
父母都是采藥人,也都有過進入死亡森林的經驗,兩人在五年前先後病逝。
芬妮從小跟随雙親學習辨識草藥, 有着豐富的野外采摘藥植經驗,去過北美的許多森林。
死亡森林與其他森林不同, 它太危險。常年彌散的黑色霧氣,讓闖入者迅速窒息死亡。
即便是在為期三十天的「開霧日」, 林中磁場混亂,無法使用指南針等定位設備。
富貴險中求。
這片詭異森林沒有活着的動物, 生長的植物卻具備多種奇效。
三百年以來,一直有人試圖移植培育森林植物, 但始終沒有獲得成功。反而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冒險者,探索出了死亡森林的六大規則。
莫倫根據原主芬妮的記憶, 構建了一張大致地圖。
Advertisement
以死亡森林為中心,方圓百裏都是它的領域, 是根據黑霧逸散來劃定。
領域內沒有定居者, 但這些年以來生活在周圍的村民在森林邊緣地帶陸續搭建了東、西、南、北四個小鎮。
四鎮平時空空蕩蕩, 只有三年一次的「開霧日」, 冒險者與周邊常住民臨時入住。
村民們運來日常生活物資,經營臨時旅店、餐館、雜貨鋪等。盡管貨物售價遠超市場同類商品, 可冒險者們作為主要客戶群體能夠消費得起。
幾乎無人抱怨臨時小鎮的高消費,村民們也是冒着風險來大賺一筆。
為期一個月的「開霧日」,死亡森林的黑霧雖然散去,但仍有詭異危險發生。
六條規則的背後是一條條人命。
第一條「不使用真名」與「第五條0點~5點不在森林內逗留,否則會有失蹤風險」可以放在一起看。
早年傳聞。
在深夜森林裏會莫名響起呼喚冒險者姓名的聲音。誰下意識應答,誰就會莫名其妙地不見了。
第三條「每個人進入森林總時長不超過六十天」,約等于每個人一生只有兩次機會入林取寶。
直到芬妮上次進入森林,還是有人不遵守這條規定。
有過兩次全身而退經驗的冒險者,自認為有點本事挑戰死亡森林,為了高額傭金第三次入林。無一例外,這樣做的人都窒息暴斃。
第四條不讓孕婦入林,也是有着不低于一百起慘痛教訓的實例。
有些女性冒險者入林時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
她們順利離開森林後,或生下畸形嬰兒,或是所生育的嬰兒有嚴重先天疾病極易早夭。
第三條必須佩戴「白石面具」,據說森林亡魂有關。
在森林死去的人,死後亡靈被禁锢在原地,每逢「開霧日」攻擊活人。
只有佩戴由森林出産的白色* 石頭制造的面具,才能避開亡靈帶來的厄運。
以上,都是原主芬妮上次冒險獲知的消息。
三年前,芬妮确實順手救了醫師卡倫,彼此間萌生了朦胧好感。
莫倫将原主的日常行事與故事梗概對比,卻發現一處違和的地方。
以芬妮自力更生的性格,她憑着自己的本領賺錢,從來都不偷不搶。
為什麽會在故事結尾,像是換了個人,偷走戀人的任務所得?是「水晶骨」的利益太誘人嗎?
芬妮雖不富有,但也不窮困。
假如賺不到本次巨額酬金,是不能立刻躺平,但遠不至于到吃不起飯又露宿街頭的地步,只是繼續普通打工人的生活。
是貪婪在一念之間改變了芬妮?才會讓她在得知卡倫死訊後愧疚自殺?
抑或,存在別的內情?
莫倫很清楚故事梗概只能作為大致參考,前兩次通關都是發現不為人知的隐秘。
她梳理了芬妮的記憶,又掃視一圈目前所在的旅舍客房。
四個小鎮的旅舍的設計基本一致。
所有房間都自帶盥洗室,以單人間為主,也有少量雙人房。
不論是不是沿街的客房,窗戶都很小,約一張A4紙的尺寸。即便是白天,房內也無多少自然光,必須用煤氣燈或蠟燭照明。
房間都帶反鎖裝置。
門後都貼着六條生存守則的告示,同時标紅一句「保管好你的鑰匙,記得反鎖門!」
走入盥洗室,牆上挂着半身鏡。
鏡子照出了「白石面具」的具體樣式。
沒有任何裝飾與着色,是最簡單的石質面具。
貼臉的內面打磨抛光,外面工藝粗糙,摸上去有明顯的石質顆粒感。
它只能遮住上半張臉,讓人露出鼻子與嘴巴,對進餐沒有影響。
在左右邊緣位置開鑿了兩個洞,穿上繩子,系帶式地佩戴在頭部。
莫倫來回偏頭,又摸了摸面具的系帶繩。
理論上,這個面具戴到離開死亡森林領域,三十天內不能摘下。
它的綁帶堅固嗎?
冒險者之間發生沖突時,砍斷面具繩,豈不是一種有效且致命的偷襲方式?
在故事梗概中,男主角卡倫的直接死因疑似是被女主角芬妮碰落了面具,誘發不明原因的窒息而死。
先不提面具功效,就看一看它的價格。
人人都要佩戴的白石面具,售價高達2個“死亡森林幣”,而僅限三十天內使用。
死亡森林幣,由森林周邊村鎮聯合發行的臨時貨幣。
類似去賭場兌換籌碼,籌碼僅在賭場內使用。
死亡森林幣的使用時間僅限在「開霧日」的一個月,使用範圍僅在四個森林小鎮。
冒險者住店、飲食、購買小鎮供應的各種物資,必須使用死亡森林幣。
因此,抵達小鎮後必須去森林金銀鋪換錢。直至一個月的「開霧日」結束,離去前再把森林幣換回黃金或其他現實流通貨幣。
兌換,肯定要收手續費,森林幣的單筆兌換手續費是總金額的3%。
莫倫粗略估計了芬妮帶來的任務經費,折合森林幣50幣。
森林幣的購買力與19世紀70年代的英鎊相近。
倫敦做苦力活的勞工一年只能賺到50英鎊。在死亡森林小鎮,這筆錢只能勉強湊合過一個月,足見這裏的物價之高。
連一張沒有多少工藝含量的面具也要高價2個森林幣。
無奈,這種基本防護工具,再貴也得買。
別指望面具降價,它的制作銷售幾乎被周邊原住民壟斷了,與原材料的特殊性有關。
制作面具的白色石材來自死亡森林。白色石頭離開森林一定範圍之後,它就會變成灰色石頭。
曾有商人企圖把白石運到外面批量生産面具。
為了掩飾白石發生了變色,在制作時把面具重新染成白色。佩戴了實際上“灰石”面具的冒險者,在那一年全都暴斃在死亡森林內。
造假面具事件曝光後,人們認識到了白石的特殊性。
白石面具只能在死亡森林附近制作。不只是遠離森林會讓它變色,與人體接觸過一段時間後也變成灰色,屆時不再具有防護效力。
莫倫僅從這些表面情況,已經能得出一個确鑿結論——死亡森林,危機四伏,圍繞着它的卻都是暴利生意。
斷人錢財如同要人性命。
三百年的死亡森林探險已經形成了相應産業圈。如果死亡森林直接不存在了,很多人都得發狂。
“咳咳。”
莫倫假咳了兩下,一不小心就想把死亡森林徹底鏟平。某種角度,那是從根源上消除不讓她活着的威脅。
先不考慮其他人的願意,僅以常規操作方法來看,鏟平森林很難。
以現有熱.武器,無法直接抹平占地面積頗廣的死亡森林。
假設縱火燒林,必須保證火勢足夠大且足夠持久。
然而,不能确定原本彌漫森林中的有毒黑霧,是否會在燒林過程中被加劇釋出,也就無法人為地持續性放火。
鏟平森林幾乎不具備可操作性。
莫倫收斂發散思維,繼續分析眼前的可探查情況。
接着照着鏡子,仔細打量這具身體。
故事梗概裏,卡倫隔着面具認出了芬妮,但沒有提到他憑什麽辨識。
三年前,芬妮22歲,已經超出了普遍情況下的女性身高增長年紀。
三年後,她的身高卻有明顯變化,自然長高了4cm。随着身高的變化,讓身形也豐腴些許,臉型也有了一些變化。
在一個不能使用真名的地方,改換造型更幫助掩飾身份。
芬妮對類似二次發育的情況沒有排斥,還覺得有利于僞裝。
本次前往死亡森林前,她染了頭發,從棕色變成了黑色。
莫倫對比這副身體時隔三年的模樣。
從衣着、身形到下颚線輪廓都不一樣了,她的臉部、耳朵也沒有痣、疤痕等明顯特征。
幾乎沒有變化的只剩這雙眼睛。
在美瞳隐形鏡片出現之前,很難改變瞳孔的顏色。
盡管在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就用颠茄藥劑來放大瞳孔,讓眼睛看起來更有神,但颠茄有着致命生物堿毒素。
一旦使用颠茄眼藥水過量,美化眼神就變成了自尋死路。
芬妮作為采藥人,了解颠茄的毒性。
她沒有使用這種藥劑放大瞳孔,她覺得僅剩一雙眼眸沒有改變也沒大問題。隔着面具,應該也沒人能把她認出來。
如今,莫倫的意識主宰了這具身體。
瞳孔不變,但眼神也發生了變化,還能被卡倫認出她是誰嗎?
或者該問現在的卡倫還是卡倫本人嗎?
假設本次通關依舊是雙人進入夢境,另一位任務者是否扮演了卡倫?
根據芬妮的記憶,三年前的醫師卡倫約1.78米,目測體重在70kg~74kg之間。
他有着微卷的棕色頭發,是與芬妮本來的發色相同。黑色眼睛,嘴唇略薄。
冬季進入森林,所有人都把自己包裹得嚴實。
除了下半張臉,基本不見外露的皮膚,手套與圍巾是标配。
每當「開霧日」,有近一千五百人分散在森林邊緣的四個小鎮。
莫倫僅憑原主芬妮對卡倫的印象記憶,就算卡倫本次不曾改變外形,也難在1500人準确定位他。
故事線中,卡倫又憑什麽認出芬妮,只憑一雙眼睛嗎?
莫倫不能完全否定一眼識人法的存在,但識別難度高。
或是被觀測對象的眼睛很有特色,或是觀測方非常熟悉那雙眼睛。
芬妮的眼睛算不上有特點。曾經半個月的相處,就能讓卡倫牢牢記住這雙眼睛不曾忘卻嗎?
帶着疑惑,莫倫收拾行李,出門退房。
目前,她在森林的東鎮。
芬妮選擇入住森林東側,因為前兩次「水晶骨」是在森林的偏東位置被找到。
故事沒有細寫男女主人公相遇的具體位置與時間,只說卡倫一眼認出白月光,熱情地追求她許久。
芬妮漸漸被打動,在『開霧日』的後期接受了這份感情。
莫倫從模糊不清的情節概述,推測故事線中兩人相遇時間較早。那樣的話,相遇地點應該就在森林偏東方位。
現在,她不必尋找水晶骨,也就不必繼續留在東鎮。
立刻換地方,不是為了躲避卡倫或另一位任務者,而是決定挑戰通關任務的邊界線。
前兩輪都沒有發生劇情自動糾偏。
這次,任務活動範圍太大、線索太過龐雜、潛在威脅不明,不如卡一波BUG。
夜晚18:30,莫倫背着行囊走出旅店。
冬天,天黑得早。
兩小時前太陽下山,而小鎮街巷是燈火通明。人流不減,非常熱鬧。
正是晚餐時間,餐館內外的座位幾乎全滿。
食客們不只是去吃飯,也有一些是去尋找本次冒險的臨時夥伴。
莫倫找到馬車夫A,提出離開森林領域的要求。
馬車夫A非常詫異:“再有五個多小時,森林黑霧就會徹底散了。明天可以進入森林,您确定要往外走?”
莫倫報出地址,“是的,我想起點事,着急趕回家一趟。”
馬車夫A聽了地址,假設馬不停蹄地走,明早六點就能到目的地。
他也不管乘客為什麽走,只管賺錢。“好的,一口價,車費6個森林幣。”
莫倫差點笑了。物價高,也不能高得離譜吧?
“你确定沒說胡話?我不是第一次來死亡森林,之前往返車費加在一起約合3個森林幣。你憑什麽叫價6個森林幣?”
車夫A忍住翻白眼的想法,從兜裏取出一本小冊子。翻開,指了指第三頁。
“明碼标價,童叟無欺。冒險者在「開霧日」的中途離開森林領域,車費價格翻五倍。我只收你6個森林幣,不是7.5個,是給你打折又抹零。你找別的車,還比我開價高。”
莫倫看着這本《四鎮聯合物價參考手冊》。白底黑字,寫着中途離開的車費翻五倍。
車夫A:“我勸您沒急事就別離開了。等到12月1日再走,車費只需1.5個森林幣。而且您走的距離超出白石面具的效力範圍,它會變灰。您再回來還要出錢買一只新面具。”
莫倫是在卡任務的BUG,是非走不可。
“行,那就6個森林幣。不過,你得把我安全送達,我才付車費。”
車夫A理所當然地答應:“行,保證送到。我走這條道十年了,還沒出過差錯。”
莫倫坐進了車廂。
車夫A揮動皮鞭,馬車快速朝鎮外駛去。
距離森林越遠,人影變得越稀少。
保持這種車速,四個小時後足以完全駛離森林領域範圍。
莫倫一路觀察,時不時看看指南針。
此處果然磁場混亂,指南針一直在亂轉,根本無法正常運作。
望向天際,雲層厚重,不見一縷星光。
莫倫回憶三年前的「開霧日」,整個十一月都是陰天。
她問車夫A:“你剛才說跑這條線路十年了,這是第四次遇見「開霧日」嗎?”
車夫A:“是的,第四次了。對比我剛入行,現在也只翻了一倍車資。十年物價只翻一倍,也是良心價。”
莫倫好奇的是天氣情況。
“前三次的「開霧日」,也是整個十一月持續陰天,一直看不到星星嗎?”
“對的,只要是在死亡森林領域就是陰天。”
車夫A又說:“鎮裏的老一輩也沒在「開霧日」遇到過死亡森林的天空放晴。人們都說黑霧不是散了,而是飄到了天上變成了厚重的烏雲,烏雲遮擋了陽光與星光。”
這不符合雲層形成的自然規律。
莫倫轉而問起別的,“都說死亡森林是高危地帶,你見過幾次死人?”
“女士,這不是能聊的話題,加錢也不行。”
車夫A拒絕談論死亡事件:
“死亡森林太古怪了,坊間傳言,它能孕育出奇特藥材就是汲取了亡靈的怨氣。不要在森林領域內說亡魂的事,免得被亡魂聽到找我們的麻煩。”
莫倫聽到車夫A有錢不賺的拒絕語氣,猜測:“以前是不是發生過連人帶車一起失蹤的事?”
“啪!啪!”
車夫A給出的回應是抽了馬匹兩鞭,加快了行車的速度。
“請您不要問了。您非常好奇的話,等「開霧日」結束,去附近村鎮再另做打聽。”
車夫A擺出不再交談的架勢:“我得專心駕車,加快車速。您小心,坐得穩一些。”
馬車繼續朝前,不知不覺三個小時過去。
期間,倒也不是一路沒瞧見人影。
從反方向駛過十一輛馬車,可能是朝着森林小鎮方向去的。
莫倫瞧着窗外景色,沒有建築物,自然風景非常單一。
從樹叢到荒野,路過河流又到了樹叢,再進入荒野。沒有星星定位,很難讓不熟路況的人确定方位。
車夫A卻不帶一絲猶豫,該轉彎就轉彎,該直行就直行,就像是閉着眼也能駛向目的地。
忽然,莫倫聞到了一股飯菜香,類似聖誕節烤火雞。
她向左右車窗張望。目前行駛在曠野上,目力範圍內沒有火光,哪來的烤火雞香氣?
香氣一閃而逝。
大約十分鐘後,莫倫覺得左手手背瘙癢,是螞蟻從皮膚上爬過的感覺。
立刻低頭,摘掉手套不見螞蟻。借着煤氣燈的光照,沒在手背上看到蟲子。視車廂一圈,還是沒看到蟲子。
剛才的走蟻感是錯覺嗎?
莫倫看了一眼懷表,現在是「21:55」。
車夫A依舊保持原先的行車速度。
理論上,半小時後馬車就能走出森林領域。
不多時,古怪的一幕卻出現了。
車夫A又一次轉向後,沒走幾步,猛地拉緊缰繩企圖急剎車。
“不可能!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明明是朝着遠離死亡森林的方向行駛,馬車跑了了三個多小時,死亡森林怎麽可能又出現在前方視野範圍內?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回想來路,走的都是熟悉到不能熟悉的路,到底是哪裏出了差錯?
難不成這是鬼打牆?!
瞬間,車夫A渾身冒出冷汗,死死攥着缰繩。
現在沒有直接繞回出發地點,瞧着樹木的種類,眼下的方位靠近森林北側。
不能再朝前,再往前就會闖入森林。
今天是10月31日,距離正式「開霧日」還有兩個小時,還不能進入死亡森林。
兩小時後,到了夜間0點。夜間0點~5點,仍舊不能在森林逗留,有失蹤風險。
離開,立刻調頭離開! 趕快去最近的北鎮。
車夫A再次揮動鞭子,準備讓馬匹轉彎。
莫倫當然望見了前方黑壓壓一片樹木。
參天大樹,無邊無際,這就是死亡森林的邊緣。
莫倫:“你不是說從業十年來從沒出過問題嗎?”
“我、我、我也是第一次遇到!”
車夫A努力控制恐懼,但話難免說不利索。
他只能自我安慰:“這是死亡森林領域範圍內,什麽事都有可能發生!”
莫倫無法看清車夫A的表情,只能從他的語調中判斷他不是故意行駛錯誤。
假定車夫不是故意走偏,那麽這就是出現了任務線的自動糾偏嗎?
“啪!啪!”
車夫A用力抽打馬匹,一直以來聽話的馬卻不配合了。
不知為什麽它不肯轉彎,就是停在原地,挨上幾鞭子也不肯動。
此時,另一道馬蹄聲由遠及近地響起,是從森林內傳來的。
馬蹄聲越來越清晰,它跑得非常快,還能聽到人類的喊叫聲。
“啊!”
“快拉住它,撞樹上了,要撞樹上了!”
“嘶——,我的腦袋差一點點就撞到了。”
車夫A聽出來人是誰,是同一個鎮子的車夫B。這人怎麽敢在這種時候進入死亡森林?
很快,車夫A知道了答案。
車夫B的馬車朝外狂奔。
這輛馬車的狀态是顯而易見的不正常。馬像是瘋了,不管不顧地在橫沖直撞。
車夫B卻不是駕駛員。
在駕駛位上,坐着一位棕色卷發的男人,他有着一雙黑色的眼睛。
卷發男人一手握着缰繩,一手揮動馬鞭,硬是把瘋癫的馬限制在完全失控的臨界邊緣。
馬車跑得飛快,像是跑出了S型,三五分鐘沖到森林邊緣。瘋馬徑直朝着車夫A所在位置撞過去,但最後一刻,它被缰繩遏制住了。
“咴嗷——”
一聲馬叫之後,一路瘋跑的馬終于止住腳步,徹底停了下來。
森林邊緣,兩輛馬車不期而遇。
莫倫将剛才這一幕收入眼底,多麽熟悉的趕車技術,她特意拜師學過。
現在可以确定一件事,卷發駕車男人就是「M-冰淇淋」。再看「M-冰淇淋」本次的外形,他的本輪角色極可能就是醫師卡倫。
這就是劇情糾偏的力量嗎?
由此,莫倫更加深了此前的推測,自己的任務是活着,對方的任務可能是追殺。
想卡通關任務的BUG?
那就把人給直接送上門。
莫倫:該來的,總會來。
往好了想,這是給她省事了。BUG,下一次她還敢卡,還會卡出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