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永壽
第16章 永壽
自上次見過柔惠後,長春宮一直卧病在床的寧姑娘身子便一日日地見好了。
她病愈後在皇後跟前侍奉了幾次,皇後看她機敏靈巧頗為喜歡便将她提到了身邊伺候,還升了二等宮女。
至此,寧歡姑娘随着照春和望春一同在皇後身邊伺候,還搬去了望春屋中與她同住。
皇後身邊的宮女與下頭的粗使奴才們不同,平日就在正殿伺候着,不常接觸下頭的宮人也屬正常,所以長春宮的衆人對只能偶爾見到寧姑娘一兩面也不覺有蹊跷。
寧歡這幾日都在長春宮待着,她聽照春說皇後心情不大好,便想法子逗皇後開心,這一陪又陪到了用膳時分。
說起來讓她病愈還是皇後的提議。一則,她是長春宮的官女子,若是再一直病着便要被放出宮了;二則,寧歡自以為自己已足夠體貼,總要給皇帝翻牌子的時間。
皇帝對寧歡這自以為體貼的做法是何想法暫且不提。
但總的來說,本就不怎麽翻牌子的皇上又減少了翻牌子的次數,卻開始時時駕臨長春宮。這便是後宮諸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長春宮何以“複寵”的真正原因。
照春為寧歡盛了一碗魚湯,面上含笑:“姑娘快嘗嘗這湯合不合口味,這湯和鲥魚可都是皇後娘娘親自吩咐小廚房準備的。”
寧歡不好意思地看着皇後:“傅馨姐姐實在不必如此照顧我。”
皇後不愛吃魚,她陪皇後用了幾次膳才知道。
皇後看着她溫柔道:“我又不是連魚的味道都聞不得,你難得同我用膳,我便希望你吃得開心些。”
寧歡心下柔軟:“能陪傅馨姐姐一同用膳我便不知多高興了,何須如此費事兒。”
皇後嗔她一眼:“一日日就知道貧嘴。”
寧歡故作嘆息:“這年頭說實話都沒人信了麽?”
Advertisement
皇後啞然笑了,為她夾了一筷子鲥魚。
寧歡道:“看來日後寧歡要賴在長春宮,時時蹭傅馨姐姐的膳食了。”
皇後笑了,她意有所指道:“你來便是,就怕有人過于懶怠,連長春宮都不願來。”
寧歡略顯心虛地別開眼:“哪兒有,只要您不嫌棄,我日日來陪您都成。您知道我很好養活。”她還故作自得。
誰知皇後一聽這話倒輕睨她一眼:“好養活?也不知是誰上次嫌這道燴鹿脯太膩,那道五珍羊肉羹太腥。”
寧歡果然面色讪讪,但她素來臉皮厚,便義正言辭道:“是麽?是誰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竟敢嫌棄皇後娘娘宮中的吃食?着實大膽!”
皇後又被她逗笑了,只覺這小丫頭着實有趣。
“快吃罷,難得小廚房師傅做的魚合你口味,你多吃些,我看着也高興。”
寧歡:“多謝傅馨姐姐。”
用了膳,寧歡陪着皇後坐在炕上閑聊。
乳母抱了永琮過來。
一見永琮,寧歡便忍不住跳下炕來。
皇後好笑地看着她。
寧歡看着明黃襁褓中的嬰兒,卻微微抿唇。小孩子不都一天一個樣兒嗎?上次見永琮便瞧着蒼白瘦小,怎麽過了這麽瞧着還是沒什麽變化。
她面上卻是不顯,笑眯眯地逗着永琮:“咱們小阿哥生得可真可愛。”
她看向皇後笑道:“完全繼承了傅馨姐姐絕色的容貌。”
皇後忍不住笑了:“你這丫頭,一日日的就會哄人。”
她動作輕柔地接過永琮,眉眼溫柔地看着襁褓中安靜的嬰兒。
乳母喜笑顏開地禀道:“五阿哥今日精神好,喝奶都多喝了些呢。”
皇後面露驚喜之色:“真的嗎?”
乳母笑着點頭。
皇後抱着永琮,笑意柔軟:“永琮要乖乖的,要多喝奶,然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長大。”
寧歡看着襁褓中瘦弱的嬰孩,就這麽不哭不鬧地乖巧地被他的額娘抱在懷中,心中忍不住嘆息。
她輕輕摸了摸永琮的小臉,笑道:“對,小永琮要快快長大,日後讓你皇額娘帶着你識字,帶着你騎馬,而姨姨呢,就帶着你四處玩耍。”
皇後忍不住笑了,她沒有戳破寧歡純稚的想法,沒告訴她自己身為女子不可能帶着皇阿哥識字騎馬。
她只道:“對,日後就跟着你這個調皮的姨姨一起鬧皇額娘吧。”
寧歡忍不住嗔道:“長春宮熱鬧一些不好嗎?您瞧着永琮四處亂跑必定也開心。”
皇後想着小兒子日後若能長得強健跟着寧歡随處亂跑的場景,心中不由柔軟。
她笑起來:“寧歡說的是,長春宮熱熱鬧鬧的才好。”
寧歡微微彎唇
照春奉了茶來。
寧歡鼻頭微動,輕輕嗅了嗅,她眼神一亮:“照春姑姑身上好香啊,方才用膳時我就聞到了。”
皇後道:“照春擅長制香,我宮中點的香大多出自她手,味道很是不俗。”
她看向照春道:“想來照春是又制出新香來了。”
照春抿唇笑了笑,從袖中取出一個香囊:“這是奴才新制的香囊,姑娘若是不嫌棄奴才改日也為姑娘制一個。”
寧歡接過香囊聞了聞,那香味清幽淡雅,芬芳馥郁卻全無甜膩之感,真是好聞極了,香囊繡得也十足的精致漂亮。
她想起之前皇後也說過照春的女紅極好。
顯然照春也想到了,她便笑道:“姑娘這次可不許再拒絕了,姑娘若是拒絕,奴才便當您是嫌棄奴才的手藝。”
寧歡被她說得不好意思,她也确實喜歡那香囊,便不好意思地應下了。
*
養心殿。
皇帝看着手中的奏折,眉心微蹙,山西喀爾欽賄賣生員一案還未結束,又有禦史彈劾鄂善受賄,再加上豐縣等地的水災、蟲災等,最近沒個稍稍省心的時候。
皇帝傳了幾道旨意下去,習慣性地看向身旁的位置,見那裏因無人而保持着本該有的整潔,心下反而空落落的。
養心殿原來竟是如此冷清麽。
李玉小心翼翼地換上茶水,觑見皇帝冷寒沉凝的面色,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他心中叫苦不疊,原本皇上也是個淡漠的性子,但平日好歹是個溫雅的模樣。
可自那位小祖宗連着幾日不見回來,這幾日的政事似還頗惹皇上煩憂,皇上這臉色是一日比一日深沉,身上的冷意不要命地往外放,明明是春暖花開的時節,養心殿的氣氛卻猶如寒冬,奴才們更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衆人無不盼着小主子早日回來,小主子在的日子,皇上可是肉眼可見的好說話好性子。
卻見皇帝起身,李玉便小心翼翼地問:“皇上可要出去轉轉?”
皇帝微微颔首便走出了西暖閣。
他負手緩步走在養心殿的庭院中,李玉帶着圓盛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面。
皇帝走到養心殿後門,頓足看了一會兒。
李玉和圓盛心領神會,不需皇帝開口便去将後門打開了。
皇帝看着對面那座與養心殿不過一牆之隔的宮殿,面上終于浮現幾分笑意。
他看着宮殿正上方挂着的“永壽門”三字。
端詳片刻,他驀地輕輕一笑:“‘永壽’,這名字好啊。”
李玉見皇帝心情似愉悅了不少,身上的寒意也散了幾分,悄然松了口氣。
他連忙笑道:“長壽永安,福壽萬全,自然是極好的名字。”
聽見這話,皇帝只是含笑不語。
皇帝又看了對面的永壽門片刻才轉身走回去:“便着手開始準備着吧。”
這樣一句沒頭沒腦的話,李玉卻是心領神會:“嗻。”
這宮裏又要熱鬧起來咯。
皇帝邊走邊看着庭中冷冷清清的模樣,随意問了一句:“長春宮可有說什麽?”
李玉跟在他身後,聽到這話本來笑着的臉瞬間苦了:“沒……沒有。”
皇帝眉梢一揚,輕哼道:“果然是個沒良心的小丫頭。”
這話李玉哪兒敢接,只能賠笑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