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 領頭人
70 領頭人
◎是個聰明的。◎
過了元宵節, 年節就算結束了。
陸柳忙着炒醬,順哥兒搭手幫他,又是燒火, 又是洗切菌子和肉丁。
這季節還有點冷, 陸柳想跟他換換, 順哥兒不用換,他冷了就燒火,暖了就再去切切丁, 挺好的。
上回陸楊說了, 這個醬可以大量制作,陸柳隔天就收拾出來了許多空壇子。
黎峰還滿村的回收,收回來洗幹淨, 放太陽底下曬幹水分,只等着用。
寨子裏的空壇子, 多是小酒壇子, 兩斤裝的。
大酒壇子也有幾個, 是二十五斤裝的。
這些都清出來,湊一湊, 想一次給縣裏送上一百五十斤的醬。
他們這裏吃醬挺厲害的, 平常家裏沒菜,挖一勺醬,拌野菜都能下飯。
菌子醬裏有肉丁,價格沒有擡很高, 銷量不是問題。
陸楊當時是說, 等他們做出大量的醬料送過去, 他就能弄個試吃小攤, 來來往往的客人都嘗嘗味兒。
陸柳學着了。村裏過日子, 本來就有人情,互相送送這個、送送那個都是正常。他在飯桌上提出這個想法,陳桂枝也沒往外送,就拿一碗擺在小鋪子的桌上。
附近有人在飯點端着碗過來玩,順手夾一筷子,都叫香。互相之間說說,更多的人帶來餅子、馍馍來吃醬。
吃幾回,心裏惦記,也來照顧生意了。
Advertisement
不照顧不行呀,碗裏就那麽點,也不好蹲他們家裏吃。
陸柳跟順哥兒臉皮薄,他們話趕話的,說不定就真的吃上了,陳桂枝在外守着,沒法吃白食。也都搭着一斤一斤的買着吃。
陸柳看菌子醬在寨子裏都能賣得動,晚上泡菌子都要把盆泡滿,第二天把鍋鏟掄得起火星子。非常有幹勁。
順哥兒跟他說:“我聽安哥哥說,有別的人家在試着炒醬了。”
安哥哥是姚安姚夫郎。
陸柳也聽他說了,這都沒事。
一家兩家的,不成氣候。
就像現在,寨子裏家家戶戶都有山貨,也都能收山貨,可誰家也沒他們家熱鬧。
黎峰抽空過來看一眼,跟他說:“下回我去縣裏,找鐵匠定個大鍋、大鍋鏟,家裏做飯的鍋還是小了,一鍋鍋的炒,把你倆都耗這裏累壞了。”
陸柳擦擦汗。小鍋炒醬真的太慢了,一次出個三斤多。量少,掄鍋鏟的次數不少。
他這還想趕工,兩口鍋都用上了,在竈臺上左右手的炒醬。
黎峰力氣大,得了空就來換他,加調料的事讓陸柳來辦,他只管炒。
別說一天天的炒下來太累,竈屋裏悶着,人喘氣都沒新鮮的。
他說:“我在前院裏,搭個露天的大竈臺。晴天就在外頭炒,雨天休息。實在趕工,就再搭個棚子。”
剛好大鐵鍋是需要配大竈臺的,正好堆土做一個。
陸柳知道鐵貴,這生意才剛開始,還沒掙出銀子,他不想現在就花錢,跟黎峰商量道:“我們這兒就辛苦幾天,等哥哥那邊試吃過後,我們看看這個醬好不好賣。賣得好,哥哥也給我們結貨款了,拿了銀子,再去買鍋,你看行嗎?”
賣醬是等着賣出去再算銀子,他們家裏銀錢不多。
這陣子拿貨花銷大,各處還沒回本。家裏看着熱火朝天,實際都在往裏貼補。
等了結貨款,他們手裏寬裕點,再考慮別的。
黎峰對銀子的事有數,最近來賣山貨的人也多了起來。
他們家小鋪子開着,菌子醬炒着,山貨收着,打年糕的家夥都搬來了,一家子可有奔頭了,每個人都忙着。
來家裏玩的人都是自己紮堆聊天,看他們一家子忙得團團轉,紛紛坐不住。
別的東西沒到季節,山貨誰家裏沒有啊?都掏出來整理整理,曬一曬。
品相差的,有破損的,留着自家吃。賣相好的,都拿來賣了。
陸柳跟順哥兒在竈屋脫不開身,陳桂枝就在外頭收山貨,也看着小鋪子,時不時要去打酒賣鹽。
黎峰也有事忙,換陸柳出去透個氣,再換回來,他就急忙忙去後院搭兔子窩。
兔子窩很大,他沿着畜棚,跟院牆之間做夾層,占地面積比畜棚都大。
為着兔子好生養,黎峰是用土磚搭窩,擋風防熱,把它們都料理得好好的。
一長條的兔子窩,他為着方便做格擋,是用的細竹竿綁草繩做隔欄。多個隔欄多個窩,撤掉也方便。
現在是幼兔住一窩,母兔住一窩,要賣掉的公兔住一窩,留個小隔欄配種用。
他們家兔子不多,母兔有兩只,公兔三只,小兔子五只。
陸柳都養得很好,暫時沒有出現蔫頭蔫腦的病秧子,瞧着就喜人。
前屋後院,家裏四個人,都忙成了陀螺。
二田跟王冬梅聽見消息,帶着十個雞蛋過來看看。
說是看娘,實際是滿院子打聽。
又看小鋪子,又去竈屋看炒醬,還到後院看兔子,前院曬着的山貨,他倆不看。
王冬梅嫁來有兩年多了,陳桂枝每年都曬山貨,她早看熟了。
這兩口子,過了分家哪個勁兒,還沒開始翻地,兩口子住大房子,舒坦了幾天,回到王家,又被人安慰哄話,有了主心骨。
再是分家,那也是親母子、親兄弟。明面上不撕破臉,就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他們想來讨口飯吃怎麽了?
陳桂枝不客氣,使喚他們幹活。
前院的山貨要過稱、挑揀。
自家還在炒醬,泡好的菌子要洗。
得洗幹淨點,不能藏沙,咯着牙,客人下次不買了!
肉不讓他們過手,小鋪子只能看,貨架後面都鎖起來了。
貨架就是黎峰定制的大長桌子,跟牆壁之間挂着釘子上了鎖。
非要過去,就得爬桌子,這樣不好看。
他倆是想來讨口飯吃,任勞任怨幹着活。
陸柳看他倆好像老實了,他連着炒兩天醬,胳膊都酸了,就跑去叫二田過來炒醬。
二田是男人,平常下地幹活的勞力,有力氣。
他瞪眼看着陸柳,陸柳莫名:“怎麽了?你們不是來幹活的嗎?”
二田憋着氣去了。
炒醬真的累人,不比種地好多少。
陸柳還要在旁看着,每樣食材的順序都不一樣,肉丁跟菌子丁都是預處理好的,一樣樣的下,大醬用着像不要錢的一樣,大勺大勺的往裏加。
他們家的大醬,比陸楊用的大醬便宜,醬香是不夠的,味道也不夠鹹。陸柳想了法子,把這個大醬預處理過,比較糙的手法,他在大醬裏加水加鹽,炖開鍋了,味道就鹹了,加到大鍋裏炒炒,被其他的食材吸收鹽分後,口感還不錯。
他嘗過味兒,跟哥哥炒制的濃郁鹹香有點差別,總體是更加鮮一些。鹹味嘛,還不錯,下飯足夠。再來一口的饞人勁兒也有。
硬要品出差別,那就是個人口味差異。看喜歡鹹香一點的,還是喜歡鮮香一點的。
二田來炒醬的第一天,很是憋氣。
第二天,他就笑眯眯的,炒醬的時候,還總跟陸柳說話,想要套話。
陸柳預處理食材的時候,也有往裏加調料。
白天人多眼雜的,他都是晚上處理食材,白天取用炒醬。包括炖醬增鮮都是夜裏炖好,放在爐子上備用。
知道順序沒有任何作用,二田幹得有勁,他就可勁兒使喚二田炒醬。
順哥兒見狀,也有樣學樣的,去使喚王冬梅來切菌子丁。
有人幫工,陸柳能空出手,他抽空到去喂兔子,觀察兔子的生長情況和身體情況。
當然,他是一個很公平的爹爹。他看兔子的時候,都會先看看二黃,跟二黃簡單玩會兒。
再得一些空閑,就去小鋪子裏坐坐,端盆水,一點點的搞衛生,擦一點算一點。
這根本不算歇息,陳桂枝叫他到外面說話,他才搬着小板凳過去幫忙挑揀山貨,娘倆坐一塊兒聊聊天。
陳桂枝問他:“你看二田兩口子幹活利索嗎?”
陸柳點頭:“挺好的,我都省力了。”
陳桂枝又問:“你願意請他們來做幫工嗎?”
陸柳眼睛睜大。
他當然不願意!
這兩口子幹活是有目的的,肯定是為了學炒醬的手藝,都是假勤快。使喚使喚算了,長久幹下去,遲早被偷師,他可不幹。
可是娘這樣問了,是不是娘心軟了呢?
陸柳小小聲表達抗拒:“不大願意。”
陳桂枝點頭:“你心裏有數就好。”
陸柳頓時高興了。
娘也不願意讓二田他們來幹活!
他們收拾山貨,是把大圓簸箕放到木墩上,一袋袋的山貨倒出來,人圍着簸箕坐,手邊都有竹籃。
品相好的,挑出來,再倒到別的簸箕上,放到架子上繼續晾曬。
品相差的,他們剁丁炒醬沒關系。都收拾出來,等着有空盆,就泡着。泡好了洗洗切丁備用。
陸柳會挑揀,人也是真勤快,問他累不累,他都說累,坐下來,手卻沒停。
陳桂枝看他這樣,語調也軟了。
“你跟你哥真是不一樣。”
陸柳嘿嘿笑:“我哥哥比我能幹,我腦子不靈活,就多多幹活。”
俗話說,勤能補拙,笨鳥先飛。他要好好努力!
陳桂枝說要教他東西,過日子的東西很瑣碎,沒說像入學一樣,還有啓蒙書籍,一個字一個字的教。
她教東西,就跟陸柳識字一樣,先認馬上就要用到的字,按需學習。
她跟陸柳說:“家裏忙,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我們家這幾個人是忙不過來的。這幾天你也聽見了,很多人都開玩笑的試探,問我們要不要請人手。我那幾個老朋友就算了,大峰也有幾個兄弟上門,還是打年糕那批人,問大峰要不要再搭夥。”
陸柳都知道,他在竈屋都聽說了。
他在寨子裏結交的人少,姚夫郎離得近,常常過來,也會幫忙幹點雜活。苗小禾在新村,也經常過來,說是找陸柳問問怎麽養兔子。
陸柳養兔子的時間短,兔子養得再好,也沒有學習意義。要再等一段時間,再久一點,他多養幾窩,見過兔子的各種情況,才好有經驗傳授。說起來還是掙錢的事。
再是前陣子,他主動對陳夫郎示好,雖沒得到好話,陳夫郎也來得比較勤快。
或許他的腦子、他的心思依然讨厭陸柳,可他的肚子做出了選擇。山寨和新村,兩頭走走看看,這麽多戶人家,就陸柳這兒紅紅火火有奔頭。他還能把財神爺往外推啊?
這些人,要怎麽選擇呢?
陸柳乖乖等着後話,陳桂枝卻沒教他怎麽選。而是說:“領頭拉夥的人,要讓大家夥信得過。怎麽叫信得過?這不是你炒醬,他們就跟着你炒醬,你養兔子,他們就跟着你養兔子。是相信你的能力,知道跟着你幹就會有好日子過。也信得過你的為人,知道你公平公正不徇私。也相信你有主心骨,遇事不慌不亂能穩住人心。這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信你公平公正。
“你不能偏幫,不能徇私,銀錢的事,最怕牽扯不清。這筆賬算不明白,再大的買賣都摟不住。你能做到這點,有帶着大家吃飽飯的決心,再小的買賣也能聚起人心。”
陸柳認真聽完,努力記下,反思他有沒有這種品質。
家裏的營生還是太雜太多了,別說外人了,他們自家都不知道哪個長久,哪個最掙。
現在的紅火日子,都是大把的銀子往外流,目前還沒回本。好日子虛着,別人自然信不過。
主心骨,陸柳沒有主心骨。他遇事就會慌,非得要人給他拿個主意,他才好繼續做事。
公平公正……分錢的事,他肯定會堅守原則的。不是他的銀子,他不要。
這樣說起來,他想要成為領頭人,還有好長的路要走。
過一會兒,黎峰挑完水回來,看他倆聊得挺好,也過來坐。
“在聊什麽?”
陸柳見着他就笑,告訴他:“娘在教我怎麽做領頭人。”
黎峰也想學着。
陳桂枝就問他:“你說說你是怎麽領頭的。”
黎峰:“……”
他娘也真是的,這凳子都沒坐熱乎。
黎峰那點經驗,一半是娘教的,一半是自己實踐摸索出來的,到了陸柳這裏,他也不說虛話,跟他講得很糙。
“領頭就是讓人吃飽飯,掙到錢,有命花。”
至于怎麽挑人,選人,黎峰也有一套。
“不怕死,聽話肯幹吃得了苦。”
“嗯……”陸柳遲疑道:“我這兒應該不用生生死死的?”
黎峰問他:“那你這兒需要什麽?”
陸柳也有想法,第一條,肯定得信得過。第二條是聽話,不然他說一句,別人頂十句,他也吵不過,這活沒法幹。
再就是勤快肯吃苦。這些活真的累人。
餘下的,他還沒想到。
陳桂枝跟他說:“這些東西,說來說去,都是虛話,你要往你會的東西上琢磨,才能品出幾分道理。你會做飯,佐料很會放,手裏有準頭。你現在就把我們家這些營生,當成主菜。你挑選一些調料放進來,把心上的準頭練出來。”
陸柳聽到這裏,才感覺明晰了一些。
說起來,他這段時間一直稀裏糊塗的,來找他的人很多,但他始終不知道該試探什麽,怎麽選出合适的人選,跟人聊天都磕巴。
如果是做菜,那他們家的小鋪子就是個葷素搭配的菜。
這道菜穩當、實惠,人脈在,就能細水長流的積攢財富。
像家裏常見的菜,葷素搭配的吃,菜多肉少,算不上吃好,但鐵定管飽。
山貨是靠山吃山,可以比成家裏的臘肉。
花錢買肉就是舍本進貨,拿鹽腌制,就是墊付寄賣。
一時花銷很大,很讓人心疼。偶爾才能滿足的吃上一盤整肉,平常都是割肉嘗嘗鮮。往素菜裏搭,互相添補。
兔子是打來的野味,不會常有,也不會沒有,錦上添花。
有了,他們大吃一頓,大掙一筆。沒有了,也能過日子。
菌子醬,就是一盤鹹菜。
這是苦日子。居家過日子,這盤鹹菜少不了,它能下飯,有它在,可以少搭一個菜,日積月累,都是銀子。利薄辛苦。
陸柳慢慢想,慢慢說,說到後面,他看黎峰和陳桂枝的臉上都是贊許和鼓勵,逐漸也有了勇氣,得出了答案。
“我們家現在的情況,別的菜都能做,鹹菜實在苦累。這裏利薄,是掙的辛苦錢,可以拉人入夥。量太大,我們自家做太累,放出去一點甜頭,給人掙點油水。以後我們家的小鋪子就能更肥,山貨能收得更多。這兩盤才是主菜!”
而養兔子,暫時要再排後,需要漫長的時間來總結經驗,一窩窩的繁育,延長兔子的生命周期,讓它們能持續長大,懷崽下崽。
公兔養大賣了,母兔養大配種。這是以後的事了。
眼下,他們主要是把小鋪子和山貨的生意做好。
陸柳說到這裏,眼裏都是喜悅。
上回見面,哥哥還說,入夥的人要少少的,幹活的人要多多的。
炒醬的難度不高,本來也沒什麽利錢,別人學了不要緊,難的是有地方售賣。
他面前的山貨就是,寨子裏的人都會弄,實際上誰賣出好價發財了?
陸柳說:“娘,我想好了,菌子醬不算大生意,我們搭夥的人不用多,打年糕的那幾個兄弟想來,就讓他們來。我這兒也有幾個朋友,想來也來。這一處,是聚人的生意。這處錢不多,馬上翻地播種,肯定有人退出去,先幹個半年一年的,各處順了,看看留下來的有幾家。以後搭夥做作坊。”
陳桂枝連連點頭:“不錯,是個聰明的。”
陸柳差點感動哭了。
娘誇他聰明!
竈屋裏的醬還要人盯着,不然二田會亂來。
他在外頭坐得足夠久,這便笑眯眯回竈屋。
黎峰在外跟陳桂枝再聊兩句,也去了竈屋。
他到了竈屋,二田說什麽都不留。
他不留,順哥兒看看大哥,再看看大嫂,半懂不懂的孩子又嘿嘿笑着擠眉弄眼,也出去了。
陸柳心情好,炒醬時哼着山歌的調子。
黎峰在旁搭手幫忙,陸柳害羞,唱得小小聲。
大膽示愛的詞句,變得歡快甜蜜。
少了些熱烈,一如他表現出來的性格,柔軟溫暖。
黎峰與他對一句,陸柳像受驚的小鹿,驚得一哆嗦,側目看過來,卻又紅着臉蛋與他對歌玩。
濃情蜜意,甜滋滋。
【作者有話說】
來啦~
明天中午12:00有一章~
貼貼寶貝們,我們明天見呀,晚安麽麽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