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章
第 22 章
一直閑着沒事做的感覺并不好受,所以寶玉得到了這個任務,一刻也不想停歇,吃完飯便喊了林之孝家的過來。
因為操辦大觀園內部修飾等諸事一直是林之孝家的同周瑞家的主要負責,其餘媳婦們共同幫襯着。寶玉先叫了林之孝家的過來,打眼一瞧,見她眉眼精明,神色坦蕩,小紅長得像是與她脫了個影兒似的,當下便覺得還算可靠。
再看周瑞家的,卻是不同,只見她滿面陪笑,眼神卻透露出打量的神色,衣裳也是鮮豔奪目,比林之孝家的更加會打扮,精明也是外露在口舌上。
寶玉先問道:“如今大觀園內的布置到哪一步了?”林之孝家的尚未開口,周瑞家的搶先說道:“回姑娘,之前同瑛大奶奶看到沁芳閘了,餘下的都已經定了。”
寶玉皺眉,她想問的卻不是這個。林之孝家的看出來了,便開口說道:“回姑娘,這大觀園的布置,按照瑛大奶奶的意思,是務必要辦得花團錦簇,方能讓皇上高看咱們一眼。按照安排,皇上進了園子裏,先從稻香村處過,順路到潇湘館和怡紅院,再從沁芳閘出去。大奶奶如今已經安排好了稻香村處的布置,其餘地方兒只是多添了些花草,還未細細布置。”
寶玉這才點頭,心想道:“還是能講清楚事情的人最适合彙報。”她說道:“林大娘果真是最清楚明白的,且看小紅便知道了,母女兩個都是伶俐人兒。”周瑞家的面上便有些挂不住,寶玉卻不甚在意,便同林之孝家的一同去稻香村看了一眼。
稻香村內布置原是簡樸田園風,寶玉見大門處放了兩株杜鵑花,花苞尚未開放,再邁進門去,見稻香村的院子裏被仆婦們打掃得一塵不染,兩邊的十字路擦了幾遍,锃光瓦亮,半分泥點子都沒有,原有的鄉村景象一點也無了。
林之孝家的見寶玉又皺眉,心裏知道這個小主子怕是有自己的想法兒,歷來新官上任三把火,自然是要燒出和上一任不一樣的新東西來,才會叫上面的人刮目相看。
寶玉思忖半晌道:“叫她們把稻香村的灑掃先停了,調撥人手先去收拾正殿的會客廳,那裏務必要打掃幹淨。”臨走又吩咐道:“把門口這兩盆杜鵑花也撤了罷。”
思來想去,寶玉還是先來見賈母。沒寒暄幾句,見四周沒有旁人,開口便問道:“老祖宗,寶玉心裏害怕。”
賈母詫異道:“好好兒的,怕什麽?”
寶玉直接趴在賈母懷裏,低聲說道:“今早當着衆人,寶玉頭腦一熱就應下了這個差事,如今細想想,又怕辦砸了,丢了賈府的面子不說,聖上要是怪罪下來,寶玉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賈母道:“我當是何事,原來是為了這個。”她又是好笑,又是心疼道:“你放心,雖說是你在照應,可你老爺和兄弟都幫你看着呢,出不了什麽錯事。”
寶玉又說道:“寶玉只是小女兒心思,留心想着,萬不可在擺設上觸了聖上的黴頭。寶玉之前聽說,聖上登基後,宮裏并沒有多出鮮花兒果樹的需求來,隐約聽說是不喜歡這些鮮豔的布置,便安排人把稻香村外新放的鮮花都撤了,不知老祖宗覺得可好?”
賈母一愣,方才點頭道:“好,自然是好。”
寶玉猶豫半晌,又道:“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寶玉活了這麽大,當初祖宗們的事和先皇之事一概不知,總是擔心因為不了解聖上的脾性弄錯了事情,想來想去,滿府裏最有經驗的若說不是老祖宗,還能尋誰去?”
賈母見她此刻才說出真話來了,不免輕嘆了一口氣,擺手将服侍的丫頭們都派出去了,方才撫着寶玉的肩頭,慢慢說起來。
原來當日賈代善有顯赫軍功,同當時的先皇共同在戰場拼殺,感情甚篤。先皇當初還曾到大觀園裏和賈代善共同住過一段時間。
賈母道:“算起來,這件事也過去了五十年了。”先皇去世後是太上皇登基,太上皇退位後便是眼下的新皇登基了。
賈母繼續說道:“先皇一生戰功赫赫,多少皇子都是仰慕他的功績。且不說皇子,就是當下的黎民百姓,也都在歌頌他的恩德。”
寶玉點頭,心裏想道:“這麽說來,倒是一位仁德帝君了。”這樣想着,便問道:“新皇來大觀園,是否也有追思舊居,緬懷先皇之意呢?”
賈母不知道寶玉這番心思從何而來,她感嘆道:“越來越聰明了。”她慈愛地撫摸了寶玉的頭頂,繼續說道:“傳聞咱們新登基的這位皇上,與太上皇之間政見不合,多有一些摩擦。新皇倒是時時提起先皇的政績來,言語之間很是欽佩。”
寶玉心想:“若是這樣,不如辦個懷舊的主題,最起碼明面上不會撞到槍口上。”她問道:“老祖宗,那先帝爺來大觀園的時候,是住在哪裏呀?”
賈母笑道:“你猜猜。”
寶玉忽然站起身來,二話沒說便道:“那自然是稻香村了!”賈母哈哈大笑道:“不錯。”
先皇在登基之前,确實有在偏遠的西南地區做藩王的經歷,他最愛之事便是憶苦思甜,稻香村便是當初的賈代善揣度聖意,專門為先皇建好的,先皇到了大觀園,果然便開開心心地住了進去。
既是這樣,那事情就好辦多了。寶玉心下激動,竟飛身前去抱了賈母一下,說道:“謝謝老祖宗,您真是見多識廣慈悲心懷的老祖宗!孫女兒忙完了再來找您用晚膳!”說罷,行了禮,飛也似地去了。
鴛鴦見寶玉去了,忙回來伺候,見賈母神色感慨,像是高興,又像是悲傷,不免多問了一嘴。賈母拭淚道:“我這些孫子孫女兒,只有寶玉一人像她爺爺。”
事不宜遲。寶玉命林之孝家的将所有仆婦們都到怡紅院集合。她見烏泱泱站了一院子的人,少說也有一百位,她清清嗓子說道:“晌午我同老太太商議了,此番聖上到訪是有臉面之事,請各位來,也因為各位本身是有臉面的人,這大觀園中的布置少不得還得請各位幫忙。”
說完,她将這一百來人分成幾個小組,分別負責各處的安排和衛生,各處十到二十人不等,分別負責衛生、擺設、看管東西和接收指令。由于稻香村和正殿是重中之重,便多派了些人手。
寶玉道:“勞煩各位操勞這幾日,待熬過那一日,若辦得不錯,想必各位嫂子們都有賞賜。”若辦得不好呢,那自然是大家都沒臉了,這句喪話寶玉并未說出口,繼續道:“我年輕不知事,若是有哪些地方不懂規矩犯了忌諱,還請各位多多指正。可若是有人因我年輕便不知尊重,那我可要如實回報老太太,看她老人家如何定奪了。”
衆人都知道賈母對寶玉喜愛非常,哪裏敢僭越,都笑道:“不敢。”
寶玉說完了,鴛鴦便命下人們備上上好的碧螺春茶來,一人領了一碗,之後領命而去。寶玉将每個小隊挑了一個靠譜的當成隊長,每日由她們來彙報情況,于是各項事務都緊急操辦起來,不在話下。
寶玉留心稻香村的布置,将其中的一些新的擺設特意換成了舊的,又着人将院內的開闊田地都敞露出來,還将地裏都種上了水稻,這才看着有點先帝簡樸的感覺了。
此時,林之孝家的匆匆來報,道:“聖上到訪的時間定在下月十八。”寶玉掐指一算,離下月十八還有一個多月,足夠準備了,心下稍安。
時光過得飛快,眨眼間離四月十八便只有三日了,晚上,寶玉一身疲憊地回到怡紅院,晴雯早就準備好了熱水,寶玉正準備讓晴雯來給她按一按酸痛的頸子,沒想到林逸潇早就等在怡紅院內了,見寶玉回來,便笑道:“妹妹辛苦了。”
寶玉“啊呀”一聲,覺得羞愧難當,她竟然忘了今日是院試放榜的日子,都沒顧上遣人去問逸潇,當真是昏了頭。她忙不疊地走上前去,見逸潇滿面風光,便知院試必定是上榜了。
“恭喜林哥哥。”她拱手說道:“林哥哥高中了。”
晴雯忍不住答道:“何止高中,是中了廪生呢。”寶玉對這檔子事并不是很通,但也聽人說過,廪生是院試最高的一檔了。她拍手道:“那,下一檔必然就是鄉試了,提前恭祝林哥哥高中了。”
逸潇忍不住笑道:“鄉試要到明年八月,還早呢。”
寶玉訝異道:“無論何時,以哥哥的才情怎會落榜?只管恭賀就是了。”說着又鞠了一躬,逸潇倒不好意思起來,嘆道:“眼見着妹妹也長大了,忙裏忙外不得閑,倒是我也沒幫上什麽忙,只空口白牙胡說了一通。”
寶玉道:“哥哥何必這樣說,你安心把狀元拿到手,就算是幫到我了。”說完,便邀請逸潇明日同她一起去參觀各處布置,逸潇答應了,見寶玉已經有朦胧之意,便作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