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亂世嬌藏11 皇城幾度易主
第71章 亂世嬌藏11 皇城幾度易主
衆舞姬正在道別, 崔府小少爺卻突然到來。
阿忘瞧見崔嘉容,笑容未改, 只是背過了身去。
崔嘉容見她如此, 霎時明了她的心思。過去他曾開玩笑,說等憐蓮大了,就将她納為妾室。憐蓮雖沒答好, 可也不曾反駁。
如今有了做小姐的機會, 看她那樣子是不願為妾了。
崔嘉容垂下眼睫,心中滋味難言。
真是傻子, 她當真以為父親認她作義女,是為了給她好前程?
做他的妾有何不好,起碼他會護着她, 錦衣玉食、奴仆成群,斷不會叫人欺辱她。
崔嘉容不死心,走了過去,問:“你當真要做這個義女?”
衆舞姬見勢不對, 散了開去。
阿忘只好轉過身來, 行了個禮道:“奴婢為崔家之奴,自是聽憑老爺吩咐。”
崔嘉容上前一步,離阿忘更近:“那我的話,你聽是不聽?”
阿忘道:“奴婢沒有拒絕的權力。”
她既沒有拒絕成為義女的權力, 也沒有不聽少爺言語的權力。
若是做舞姬, 幾年過後,少爺娶了正妻忘了她,那她只能做個卑賤的家妓。
若是做義女, 崔氏高門大戶, 不可能貶義女為妓子, 就算将她嫁給旁人做妾,也比如今的處境好。
Advertisement
崔嘉容意會了阿忘的一語雙關,道:“若我現在去求父親,把你納為妾室,你可願?”
崔嘉容添了句:“只是名頭上的,你及笄之前,我不會碰你。”
阿忘行禮道:“奴婢聽憑少爺吩咐。”
崔嘉容面色好轉,安慰道:“你別怕,我不會牽連到你。”
阿忘莞爾一笑:“我知。”
崔嘉容瞧見阿忘如此言語如此笑容,心中芥蒂散去,心道,憐蓮只是個弱女子,他本就不該怪她。
崔嘉容走後,阿忘笑容淡去。
高門大戶的奴哪有好當的,得罪了任何一個主子,都免不了凄慘的下場。
阿忘總覺得自己有過一段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時光,可回憶裏分明沒有半點痕跡,或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在夢中得到過當成了現實。
崔嘉容的請求不但沒有得到他父親崔允庚的允許,他本人還被臭罵了一頓。
崔允庚沒想到自己的小兒子竟也是個難過美人關的、還算不上英雄,就是個毛頭小子。
崔允庚把兒子打發去了軍營,跟新兵蛋子一起受訓,給他好好反省反省,什麽時候知錯了不惦記了什麽時候再回來。
崔允庚還有個大兒子,到外地平叛去了。
崔嘉容被強行趕去軍營後,再無人阻攔這認義女的事。
阿忘成了崔府的小姐,日子好過許多,只是仍得學習唱歌跳舞,額外還加了琴棋書畫。
阿忘也漸漸明白,她名為義女,其實和從前并無實質性的區別。崔府的老爺和夫人,只是希望她能更好地伺候男人,讨男人喜歡。
阿忘沒有選擇,亦沒有反抗。
就在阿忘以為接下來能度過一段安穩的日子時,皇城驀然變了天。
平叛歸來的大丞相兼大将軍赫連朔在皇宮被刺身亡,傀儡皇帝宣布大赦天下。
賀蘭皇帝試圖通過不追究赫連餘黨罪責的方式穩定時局,但赫連家并未服從。赫連朔的兄弟帶着部将連夜逃出皇城,傳信給梁國各州的赫連勢力。
赫連一族掌控着許多州,兵馬糧草皆充足,一時之間,各州響應,打着清君側的名號彙合朝皇城攻來。
崔家大兒子崔嘉賢本是跟在赫連朔手下去外地平叛積攢軍功,赫連朔回皇城他也跟着歸來。
誰知不過幾日,赫連朔身死,皇城變天。崔允庚趕緊接兩個兒子回到崔宅,靜待時勢變化。
這幾天崔家豢養的部曲嚴密巡邏,崔夫人孫蘊柔吩咐下人收拾金銀細軟,若有變故,一家子迅速逃出皇城,去崔氏一族勢力雄厚的漣州。
賀蘭皇帝下令緊閉城門,不允許高門大族逃離,又大封官職試圖籠絡人心。
然而很快,赫連兵馬齊聚皇城之外開始攻城。
皇城內,除了依附皇帝的少數勢力,其餘世家貴族閉門不出。
赫連氏攻城期間,皇城內米糧價錢瘋漲,普通居民餓死者衆。
月餘,城破。賀蘭皇帝被俘,三日後被殺。
赫連氏扶持新的傀儡皇帝登基。
但局勢并未安定下來,各地其他勢力聲稱要為皇帝報仇,誅滅不忠不義赫連一族。
趁赫連氏後方不穩,不少勢力占據了許多州。如尉遲氏,擁立了一個賀蘭小兒當皇帝。西邊的萬俟氏有樣學樣,也擁立了一個皇帝。
一時之間,梁國領土上出現了三個皇帝,并互相指責對方為僞朝。
尉遲氏實力強大,聲勢浩大,尤其是麾下的霍氏大将,所到之處,攻無不克。不過半年,梁國東邊的領土俱被尉遲氏占據。
但有傳言尉遲氏排擠霍氏兄弟,二者不合,霍氏占了城池雖名為尉遲氏所有,實則成了霍氏地盤。
軍營中的尉遲大将軍也正為此憂煩不已。
霍氏慣會收買人心,身先士卒,體貼兵将。而尉遲氏子弟仗着勢力亂指揮又嚣張跋扈,還沒本事,好幾次作戰失利,損兵折将。
每次都是霍氏兄弟收拾殘局。漸漸地,軍營中一些兵将只認霍不識尉遲。
尉遲大将軍動了殺霍氏兄弟的念頭,但霍瑛在戰場上救過他的性命,又軍功赫赫,若無由頭,師出無名,恐影響軍心。
尉遲大将軍猶疑着還沒出手,霍氏就自告奮勇要為尉遲出征梁國東南領土,尉遲準予,卻只讓他兄弟二人帶走八百兵馬。
霍氏兄弟帶走了死忠自身的精兵,尉遲氏也為不費吹灰之力趕走了霍氏兄弟欣喜。
誰知霍瑛霍玉驽如此厲害,一路南下,彙聚流民,收攏亂兵,每攻克一城兵馬就更加強盛。到最後竟把梁國東南的領土都打了下來。
尉遲勢力中,更不斷有人潛逃投奔霍瑛。到了這個地步,尉遲大将軍只能明面上維系着與霍氏兄弟的關系。
有軍師獻策,嫁女給霍瑛霍玉驽兄弟,加強霍氏與尉遲氏的聯系。
尉遲大将軍不舍得将自己的女兒嫁出去當犧牲品,暫時擱置了下來。
好在他征戰在外的兒子和侄子強勢崛起,回到尉遲大本營後,尉遲大将軍之子尉遲弘,當衆責罰尉遲一族的纨绔子弟,且将他們從重要位置上踢了下來,換上真正有本事會打仗的将領,又改良了兵将升遷制度,這才将軍心穩定了下來。
尉遲弘私下裏對父親道:“當初我走之前就勸過您,不要一味地縱容族中子弟,軍營之中須得賞罰分明,提拔有才之士各司其職才是正道。可父親心軟,對親族一味地縱容,造成如今局面,又放跑了霍氏兄弟,我恐将來,霍氏會成為尉遲氏的勁敵。”
尉遲大将軍一臉不豫道:“南邊前朝是如何滅亡的?不就是對待親族過于嚴苛殘暴,才導致內亂國滅。為父吸取教訓,怎麽還成了錯事。”
尉遲弘無奈道:“凡事有度,過猶不及。我知道父親感念族人養育之恩,可縱容他們的孩子禍亂軍營,不是報恩反而是害了他們。覆巢之下無完卵,若尉遲氏因此潰敗,他們又豈能保全性命?”
尉遲毅兄弟幾人父母早亡,得到族人收留養育,尉遲毅才存活下來并漸漸有了如今的勢力。他一向待族中子弟優厚寬容,就算有中飽私囊倒賣軍糧之輩,他也往往輕輕放過。
尉遲子弟的纨绔在尉遲治下的城池裏是出了名的,強搶民女、劫掠百姓諸如此類惡行數不勝數。
就算有告到尉遲毅面前者,尉遲毅也往往只是重重責罵一番便罷。
尉遲弘有心整頓,但父親在上,實難反抗,便帶着堂兄弟幾人領了兵開疆擴土。
此番回來,他決心整頓,不能再縱容下去。
沒過多久,西邊的萬俟氏跟赫連氏鬥了起來,鹬蚌相争漁翁得利,尉遲弘看準時機,趁此帶軍攻克了皇城。
赫連氏慘勝萬俟氏,剛收複了西邊領土,就丢了皇城。赫連氏回援,久經戰亂兵勞馬疲的赫連氏大敗,尉遲氏乘勝追擊,一路占據了梁國以西。
赫連氏勢力紛紛出逃,在尉遲氏絞殺之下,漸漸消聲滅跡。
尉遲氏帶着擁立的皇帝入主皇城,另兩個皇帝一個前頭在萬俟與赫連的鬥争中被殺,一個為尉遲氏所殺,自此,梁國的土地上終于只剩了一個皇帝。
尉遲氏征戰之時,霍氏也并未守在原地,一路沿着原有的地盤擴張。
尉遲氏占據了梁國的大部分領土,但偏東偏南的領地全被霍氏占據。
霍氏明面上還是尉遲氏麾下,又因着雙方都想休養生息,暫時未有直接沖突,局勢似乎穩定了下來。
崔宅。
皇城幾度易主,阿忘年方十五。
因着崔氏一族多為文臣,又是漢人中的豪門望族,尉遲氏入主皇城後,崔氏并未受到太大牽連。
賀蘭氏為了維護統治一直提倡漢化,尉遲氏入主皇城後,為了穩定朝局,便只誅赫連不牽連其他,收攏漢人勢力。
按理說崔氏能保全已是萬幸,但中途出了個插曲。
在赫連氏還未倒臺前,赫連氏有個少爺在崔氏做客時撞見崔氏義女,非要鬧着娶她為妻。這事還沒鬧出結果,尉遲氏就攻入了皇城。
赫連少爺自是逃命,但他自個兒逃不夠,還擄走了崔氏義女。
崔家大公子領着部曲追了出去,今日方歸。
崔府外,崔嘉賢勒停馬,跨下馬匹,走到馬車旁道:“阿忘,到家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