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43章 第43章
唐玥親自捧着那青花色瓷瓶, 少安則拿着那些零碎的貴重物品,兩人前後腳往庫房走去。唐憶婉跟在身後。
少安拿鑰匙開了庫房門,率先走進去。
唐玥雖然很少過來庫房這邊, 但還是知道裏頭格局的。她抱着青花色瓷瓶徑直往放置貴重物品的區域走去, 才發現這邊早已堆滿了不少典當物, 且都是死當。
多數是方才那聲音稍顯尖銳的顧客帶來的。
有許多款式精致遠勝于京城有名的珍寶軒的首飾, 如玫瑰簪子、玉簪子、白玉手镯、圓玉步搖、珍珠耳環……
有許多名貴的香料,如沉香、檀香、麝香、龍涎香……
還有名茶太平猴魁、兩個小葉紫檀制成的箱籠、程石的扇畫、一壇竹葉青酒,加上今日新典當回來的松煙墨、澄泥硯、九泉印泥、程石又一副畫作及青花色瓷瓶。
這些湊在一起把這片特意劃分出來的貴重區域的貨架堆得滿滿當當。
唐玥找了個妥當的位置, 現将青花色瓷瓶放置進一個寬敞的木箱子裏,再将這木箱子放在貨架的最底層, 免得被誤磕碰到。
再看少安有條不紊地将手裏頭的貴重物品分類,擺放進貨架層裏再貼上早已寫好的字條,方便日後查看,她對此很是滿意。
唐玥看着這片貴重區域上擺放的東西, 深覺就以這些物品舉辦一場拍賣會,也能吸引來不少貴客了。
既然都進庫房了,她幹脆把整個庫房所有貨架都巡視一圈, 看着字條上的內容對所有物品心裏有數, 又随手挑出好幾件已經到了兩年之期可以轉為死當的物品。
她也沒有像以前一樣,将其取出來送去趙氏拍賣行拍賣,而是做了個記號,打算之後放到拍賣會上一并拍賣。
這拍賣會上的物品總有個價值高低排序, 有好的自然就有一般的,這些物品正好可以放進去湊個數。
唐憶婉跟在大姐身旁, 同樣将庫房裏所有物品都巡視了一遍。她以前從來沒有進過庫房,這還是頭次, 此時眼神裏閃着亮光,滿是驚嘆:“哇大姐,原來我們家庫房裏有這麽多好東西!”
Advertisement
自從去上了四天鑒賞課後,她的眼界和見識都開闊不少,認識的各種貴重物品多了,剛才巡着庫房裏每一排貨架走過時忍不住一一辨認起來。
還別說,她憑着那些鑒賞知識尋着個方向,連蒙帶猜能将庫房裏多數東西都給辨認出來。
所以唐憶婉才忍不住驚嘆,原來自家當鋪庫房裏放着這麽多值錢的當品,怪不得要專門請吳大哥在家裏當護院守着。
随便丢失哪一樣,都是大大的虧本生意。
唐玥笑着應道:“是啊,不過這些都是我們借了周轉的銀子換回來的,只有等把這些物品都給轉賣出去,才能換回銀子,其中多出來的才是我們賺到的利潤。”
“在這之前呢,我們得保管好這些物品。”
唐憶婉點頭:“那是肯定的,要是不見了,我們就等于做了虧本生意。”她感嘆道,“今天能見到那青花色瓷瓶,運用了學到的瓷器鑒賞知識辨認出那是汝瓷,我也很滿足的。”
這說明自己沒有白上課,那些知識自己都能掌握,還能運用起來。當然,要不是有大姐在一旁篤定點頭,她也沒有十足的底氣敢和別人說出自己的判斷。
唐玥笑道:“滿足就好,以後要再有顧客帶着瓷器過來,我一定喊你過來前廳這邊試着鑒定。”
走出庫房,看着門緊緊上了鎖,唐憶婉自覺回後院自己房間去練字,她今日的學習任務還沒完成呢,唐玥則和少安回了前廳。
當鋪的大門再次敞開,繼續營業。
唐玥心裏有了打算,想着再等一個月攢多些體面的物品,就可以趁着年前舉辦一場拍賣會。
從北方吹過來的風從飒爽到裹上冷意,連帶着日光都變得和煦,不再熱意逼人。入了冬月,街巷來往間的路人都穿上了厚實的衣衫,免得凍着。
唐玥翻出去年冬日的衣裳穿上,褲襪那些都購置了新的,将渾身包裹住免得着了涼,這種天氣容易得風寒。
唐明松和唐憶婉去年新做了兩身冬衣,其中有一套是往寬松偏大了做的,哪怕這一年身子長高抽條了,穿上也剛剛好,暖和得很。
唐玥還是和以往一樣,時不時會趁着休息的時候在街巷裏随意逛一逛,很少買東西,但能了解到各種物品當前的價錢,免得有顧客帶着當品上門時她卻不能報出合适的價錢,那這單生意要麽跑了要麽虧了。
這天,她聽見街巷裏的攤販交談着。
“哎你聽說了嗎,北方那邊打起來了,聽說戰況還挺激烈的!”
“哎呦可算是等到了,咱們國家最厲害的蘇家軍在那駐守了都快兩年了,偏對方東一榔錘西一棒的各種小鬧騰,天天都說是無意的,咱也找不到正式出兵的理由。這回打起來了,肯定是抓住了對方正式出擊的理由。”
“快點打完吧,把那群賊人給打回他們的山溝溝去,我們楚國的男兒也好早日班師回朝,在那邊又冷又沒東西吃,日子苦得很哪!”
“反正我是不擔心,我們蘇家軍肯定是能贏的,說不定趕在過年前就能結束戰争,班師回朝呢!”
“……”
唐玥聽到戰亂起的消息倒是不驚訝,北方的僵持已有一年多了。楚國國力強盛,蘇家軍更是其中的精銳,在那邊駐守這麽長時間才正式起戰亂,應該很快就聽到勝利的消息。
但不可避免地,在路過糧油鋪時她還是進去買了百來斤米和十斤油,家裏多囤點貨也是好的。
晚上唐明松回到家裏吃飯,也是不可避免地提起北邊起戰事的事。舉子憂國,這事早在剛傳來消息時就在國子監學堂裏引起同窗的好一頓熱議。
學堂裏有些學生是高官子弟,得到的也是剛八百裏加急傳到朝廷上的消息,前方事态良好,敵方試圖偷襲,卻被我方抓住機會攻入其最重要的糧草囤放點。在糧草不足的情況下,北方的游牧民族又是出了名的物資不足,天氣又變冷了,我方占盡優勢,相信很快就能取得先鋒性的勝利。
唐明松雖未曾參與讨論,但戰事到底關乎民生,不再是在寫文章時空洞地從一紙文字上獻出自己淺薄空洞的建議,他也認真地聽着學堂間其它同窗的讨論,讓自己心裏有數,不再擔憂。
這會他将整理過的信息告訴家裏人,也是怕他們擔憂。
唐玥聽完點頭:“這次戰事起,我方準備多時,想來是胸有成竹的。”
只是免不了有人員傷亡。
吳川倒是淡定,洪門武館的館長是蘇家軍退下來的士兵,他在那邊培養長大,對蘇家軍有着天然的信任。
劉阿婆聽到戰事無憂也是高興,雖說家住在京城只有其它州府都淪陷了這邊才會有危險,到底是不願擔心受怕,那些在戰場上的士兵也是好人家的兒子,哪一個倒下了都令人痛心。
唐憶婉雖然不太懂這些,但從四書五經上學到的知識還是培養了她的家國情懷,自然知道戰事起容易生民塗炭。她很喜歡現在的生活,聽到大哥說這起戰事我們國家有信心,應該很快能結束的消息也高興。
日子照常過着,京城依舊一片繁華,只偶爾從路人嘴中聽到幾句讨論前線戰事的,知道大大小小的交鋒多數是我方勝出,就已經足夠讓人安心了。
這天,許久不見的沈慶峇再次過來,還帶來五匹布料:“掌櫃的好久不見啊,我家綢緞莊今年新出的細紗布料,比之去年的更加柔軟保暖,特意帶上五匹過來送予你們試試。”
唐玥笑道:“沈老板你也太客氣了,去年你送的那些布料都做成衣裳,正穿在我身上呢。你把這些布料都帶回去吧,放在綢緞莊裏可不愁賣的。”
沈慶峇一臉春風得意:“我送出的東西哪有帶回去的道理?掌櫃的你就安心收下吧,五匹布料不值當什麽,就是我的一番心意。”
他笑着說出這段時間忙活的事。去年憑着這細紗布料徹底打開各地冬日的布料市場,賺了個鍋滿瓢盆,今年開春後又在全國各地開了不少家綢緞莊,自家新研制出來的春季輕薄布料也很受歡迎,形成良性循環很快回本後還都開始盈利賺錢了。
他費了些時間買下農田雇了農民種棉花,這不年底戰事起,朝廷裏要發放足量的軍大衣給北方前線的士兵,光是官家的制衣鋪短時間也供給不出這麽多軍大衣,于是把訂單分給商戶,他沈慶峇一番運作下成功接下這訂單,名下的綢緞莊都跟着忙活起來,正好自家田莊種的棉花派上用場。
這筆軍大衣的訂單能讓他賺不少錢,還賺了個為皇家效力的名聲,之後估計還能得番賞賜。以後有了這名頭,自家的生意就更好做了。
更別說入了冬,自家綢緞莊能人研制出更好的細紗布料,生意肯定比去年要好。
這不,春風得意時不忘當初的恩人,憶起那會困境之時是憑借着如意當鋪的三百兩銀子才度過的,就又帶着五匹細紗布料過來拜訪如意當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