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34章 第34章
柳兒她娘搬着一壇厚重的酒, 勉強給舉着放到櫃臺上,扯出個笑容說道:“玥姐兒啊,我今天來找你呢, 是想請你幫忙給看看, 柳兒他爹早些年給釀的一壇竹葉青能值多少錢?”
“這酒有五斤重了, 釀了有十來年了, 味道的話你可以拿碗過來舀口嘗嘗,這味道純正得很。”
鄰裏鄰居的這麽多年,要不是家裏真湊不夠錢, 柳兒她娘還真不願意走進當鋪來。找玥姐兒典當東西,這不是明擺着把自家的窘迫扯開來擺給唐家看嗎?
先前玥姐兒還拜托她幫忙教婉姐兒針線活呢, 家裏的條件雖說比不上唐家開鋪子經營着生意,但柳兒他爹在醫館裏幹活,兒子長大也跟着在醫館裏忙活,都是每月固定拿月銀的人, 日子過得也不錯。
但誰讓自家大姑娘眼高相中了城裏的男人,家裏經營着雜貨鋪的公子哥,媒人上門說親的時候倒是熱情客氣, 話裏話外沒有嫌棄兩家條件不相等的事, 對大閨女也算客氣周到,連給的聘禮也是按照他們城裏人的标準來的。
柳兒她娘和自家男人商量着,咋樣也不能讓自家閨女低了婆家一頭去,不然嫁過去以後這日子過起來沒點底氣, 就只能任人拿捏了。她們想着得給大閨女湊出和聘禮相等的嫁妝來,還得多留點壓箱底的銀子, 以後碰上什麽事也好拿出來花用。
但一時半會要湊這麽多錢出來,家裏沒有, 也只能拿值錢的東西出來典當了。
柳兒她爹是個愛喝酒懂養生的,早些年釀了三壇這竹葉青酒,花費了不少銀兩在裏頭。這些年逢年過節或者有個什麽喜事,他就倒上兩三杯竹葉青酒喝,格外惬意悠哉。
這會為了大閨女,他一咬牙狠心拿出最後一壇未開封的竹葉青酒,讓媳婦拿出典當了換銀兩。
竹葉青酒值錢,但一時半會要尋找合适的買家也不容易,誰家閑着沒事會買竹葉青酒喝,那些買得起竹葉青酒的人家她們也沒有門路認識。
要說典當,怕在鄰裏面前失了面子,其實是可以捧着這壇酒進城裏找別的當鋪典當的。
但柳兒她娘和當家的一商量,覺得別家當鋪的朝奉對這物品壓起價來不眨眼,來如意當鋪這邊好歹玥姐兒和她們家也算相熟,起碼能給個公正的價錢。
唐玥笑道:“菊姨,這竹葉青酒貴,市面上也比較少有,我得開壇舀上點嘗下滋味先,你稍等哈。”
她招呼少安,“少安,你去後院裏幫忙拿個碗還有舀酒的勺子過來。”
少安立馬起身去後院拿,很快回來。
Advertisement
唐玥開了壇蓋子,立即聞到了傳說中竹葉青酒應有的味道,帶着點甜和新鮮的草木香氣。她用勺子在壇裏舀了些酒出來,倒入碗中大概有半碗。
這酒顏色還挺好看的,金黃碧翠,帶着點瑩潤感,與尋常的酒不同。她端起碗嘗了口,味道比較清爽,帶着甜綿芳香,又有些微苦,但并不濃烈,反而恰到好處地增添了些許韻味。仔細品嘗下,這種甜味與酒的辛辣融合在一起,整體口感更加柔和,無怪乎大家都喜歡喝這酒。
在小唐玥的記憶裏,曾經品嘗過時下楚國市面上流傳的各種酒,眼下嘗到的味道确實是正宗的竹葉青酒。
這竹葉青酒啊,其實就是汾酒加上了十幾種名貴的藥材重新釀造而成的,年限越長越珍貴。
唐玥只能隐約嘗出這酒釀造的時間挺久的了,卻沒辦法判斷是否真有十年之久。不過料想柳兒娘也不至于在這點上說謊,回頭要是她請專業釀酒的師傅來品鑒,立刻就會被拆穿。
她照着市面價,再結合平時經營當鋪品鑒後的出價規律,沉吟了會道:“菊姨,這酒确實是竹葉青酒,但到底是叔自己釀造的,具體用的藥材質量沒辦法保證,我是相信叔釀這酒自己喝肯定用好的藥材,但對轉手的顧客來說肯定沒有酒莊出的有保證嘛,十來年的年限倒是可以提高些價錢。”
“這樣子吧,你看死當的話,這壇酒說是有五斤,我給二十二兩的報價,你看如何?”
柳兒她娘是頭次出來和人談這種生意,自家用料自家知道,玥姐兒相信她們耐不住不如酒莊的有信譽,哪怕是将酒壇裏的藥材撈起來也說明不了什麽,能給二十二兩銀子應該也算是實在的價錢了。
想起當家的交代的話,柳兒她娘點頭道:“可以,就死當吧。”
把換來的錢給了大閨女,家裏再賺錢得攢着給兒子娶媳婦,這壇竹葉青酒拿過來典當就沒想着贖回去過。
唐玥當即唱:“當一壇五斤重十年的竹葉青酒二十二兩銀。”
等待少安寫當票拿死當契書給柳兒她娘簽字的間隙,她從櫃臺抽屜裏拿出兩顆十兩重的銀元,又拿出顆五兩的銀元用夾剪剪下一塊再用戥子過稱直至顯示為二兩,才湊一起遞給柳兒她娘。
“多謝玥姐兒。”柳兒她娘道了聲謝後,轉身出了當鋪。雖說不怕玥姐兒知道自家的境況,她還是怕周圍來往的鄰居在這裏路過看見她的身影的。婦人嘴雜,誰知道私底下會傳成什麽樣子。
當鋪裏,唐玥将壇蓋子蓋回壇上,蓋緊後重新密封起來。她交代少安:“把這壇竹葉青酒搬到庫房裏放着吧,這種有點重量又是水質的東西放靠近地面最矮的底層就好,尋個角落放着,免得磕碰到。”
少安:“掌櫃的你放心好了,我肯定把這壇酒放好。”
他捧起這壇酒往庫房走去。
十五日很快一晃而過,陳武在當鋪裏做護院的日子裏無事發生,他也算是完成了他的任務。而吳川也守信地在第十五日回來了。
帶着趕路的風塵仆仆,他笑着打招呼:“大小姐我回來了。”
唐玥笑道:“平安回來就好,趕路也累了,先歇會吧。”
吳川笑着應好,和少安還有陳武打了聲招呼後,他先回了後院放好自己的包裹,又把遠路帶來的鹹肉餅拿到廚房,請劉阿婆幫忙加熱晚飯吃。
劉阿婆誇道:“這餅烙得可真好看,光是看着就知道裏面塞了挺多肉餡的,你娘這手藝了不得。”
吳川聽了眼睛帶笑:“我娘要知道得了你這麽高的誇贊肯定高興,我回去後也常和我娘說你做的飯菜好吃,這段時間都把自己給養胖了。”
劉阿婆聽了直樂。
她忙着做晚飯,吳川出了廚房也沒回房間休息,回到前院後他搬了張竹椅坐在陳武旁邊,詢問起最近當鋪可有發生什麽事。
陳武笑了:“放心吧兄弟,有我守在這哪能發生什麽事啊,夜夜平安,啥事都沒有。當鋪生意挺好的,我也是體會了這半個月,才知道你平日裏在這當護院有多輕松,真不錯。”
吳川才不搭理他這調侃,聽到當鋪這半個月裏無事發生松了口氣。他反駁道:“你也就嘴上說說,要讓你來過我這種生活,你怕還不樂意呢。”
好友多年,都知道對方的性子。吳川是甘于平凡的,當初從武館結業當上镖師,押镖走了兩三年受不住風雨無阻拿命拴腰帶上的日子才離開武館,恰好被唐父招來當鋪做護院。後來回了武館當教頭勉強能習慣,但他更喜歡在當鋪裏做護院平淡的日子,更何況這回帶了對唐家的愧疚在,更加不可能離開。
而陳武天生的镖師命,行镖十幾年不帶厭倦,哪怕前年開始轉做教頭帶學生了,也經常會帶武藝過關的學生外出試訓走镖,是個閑不住的。
陳武聽完笑了笑不說話。
等到當鋪結束營業,一齊簡單收拾下當鋪後少安離開。
他離開前,吳川還特意回廚房裏拿了塊加熱好的鹹肉餅用早先的油紙包着遞給他:“知道你不在當鋪裏吃飯,就試試我娘的手藝吧,應該味道還不錯,陳武吃過一回後念念不忘來着。”
少安接過高興道:“多謝吳大哥,伯母的手藝肯定好,我帶回家和娘她們分着吃。”
一旁陳武見着這鹹肉餅早就饞了。
等少安離開後,吳川瞥了他一眼道:“放心,我讓劉阿婆幫忙熱了鹹肉餅,待會大夥都能吃上。你的話,我還單獨留了兩張給你,回去武館後想吃随時能吃上。”
陳武聞言伸手攬住吳川寬闊的肩膀:“我就知道兄弟對我最好了,替我多謝伯母的好意。”
等到唐明松下學回來,把馬牽回馬廄裏綁好繩子,回了後院洗了把手後,開飯。
知道吳川今天回來,陳武吃過晚飯後也要回武館,早先唐玥特意交代過晚飯做豐盛些,所以劉阿婆特意做了六菜一湯,大夥好好吃上一頓。
最受歡迎的是吳川帶回來的鹹肉餅,陳武咬上一口後頓時陷入了當年的回憶中:“嗯還是以前的味道,香得我做夢都惦記着,伯母的手藝不輸當年。”
唐玥吃着這鹹肉餅,也覺着确實香。面餅烙得酥脆,不厚不薄剛剛好咬着也容易,肉餡的鹹香味裹着面皮都帶上香味,裏頭的油水溢出來并不會讓人覺着膩,一口下去面皮帶着鹹肉特別滿足。
唐憶婉把整張鹹肉餅都給吃完了,唐明松平日裏不愛吃面餅也吃了一整塊。
劉阿婆吃着,一個勁誇吳川的娘好手藝。
這頓飯吃下來,吳川面子上有光,陳武的渴望得到滿足,大夥也享受了美食。
陳武和大家約好有空再見,在大家的目送中離開回了武館。吳川簡單洗漱後回房間休息。
唐明松也和大姐交代,既然吳大哥回來了,他明早吃過早飯後雇輛馬車回國子監,暫時在那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