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60 第五十九章
不久前。
“就快到了?”崔曉撥開擋在面前的枝丫,問道。
“快了,快了。”阿秋道,“你看,我說過這地方很難找,彎彎繞繞。”
崔曉的确明了了這地方有多難找,這山上地勢究竟有多麽古怪。他與阿秋已經施展輕功繞了約要有半個時辰,林中漆黑一片,阿秋雖然對山裏幾乎了如指掌,卻仍緩着速度,崔曉當然知道阿秋是在等他。
崔曉道:“這座山看着不是特別大,但形勢實在有夠複雜,誰又能想得到底下還藏着那樣一處地道。”
“說來,那條地道也是有夠結實的,雨水灌入好像也未坍塌,我們之後送李聞雲去清水鎮上,還要想想該如何處理。”阿秋思索道,“我先前只是知曉有這麽個地方,沒怎麽去過,沒想到……”
阿秋帶着崔曉先去了地道出口的位置——靠近清烨山莊那側的,果不其然,找到了李惟清與蕭九華。
崔曉奔至近前,他的聲音隔着老遠就傳了過來,蕭九華已經站了起來,正将李惟清也從地上拉起。阿秋跟在崔曉後面,他剛走到近前,就聽崔曉正在說:“師兄,你們上來多久了?嘿嘿,我找到我們那個車輿了,它竟然在地道的一間石室裏。”
阿秋便緊接着道:“——李聞雲,那小孩,我将她放在屋裏了,跟小灰一起。”
蕭九華與李惟清點了點頭。
他們當然也知道車輿的事情,便将這些事情細細說了,崔曉與阿秋以為那兩個湍族人是蕭九華臨走前順勢抹的脖子,便也不提。
阿秋又道:“更往前些的時候,我們遇見了十來個人,再加上暗道之中的一個,崔曉在石室中看見的兩個,以及方才說的二人,李聞雲說這地道中應該只有二十人左右,算來也是相差無幾,剩下的人,便讓蕭九華去清水鎮時再想想如何處理吧。”
崔曉聞言看向蕭九華,問道:“咦?蕭 九華不是也要去清烨山莊?”
蕭九華好像也剛剛知道自己要去清水鎮。
“也罷。”蕭九華拍拍衣服,道,“清烨山莊的事畢竟不急,晏儀蕭女兒的婚宴不可能只辦一天,稍晚趕上也沒什麽。我便先與阿秋将李聞雲安置好,再去不遲。”
Advertisement
“那便交給你們了。”李惟清道。他稍稍一想,忽又記起自己的小包袱,與阿秋一說,對方當然也拍着胸脯說幫忙保管,一準兒沒問題。
而後,李惟清與崔曉便順着阿秋指的道路而去,蕭九華與阿秋則留在原地。
阿秋目送二人身影沒在樹林之中,又凝神細聽,直到連李惟清的腳步聲也再聽不見,才回身看向蕭九華。
蕭九華臉擺弄着拿上來的那柄華而不實的劍,只道:“阿秋,你扯謊的功夫未免太差了些。”
“哪裏差了?”
“哪裏不差?最初說的遭遇本教的事情,崔曉不知怎樣,李惟清卻斷然是沒信的。”
阿秋背對着蕭九華,笑道:“得了吧,你在乎這個?我們快些,一會兒到清水鎮上,我可要找個地方好好大賭一把!”
蕭九華忽然嘆了口氣。
阿秋問:“怎麽着,感悲傷秋?”
蕭九華晃晃腦袋,神色疲懶,只道:“不能再與監安司如此相處下去了。這次的事情,監安司已經有人将事情管了,我們卻并不知曉,才會造就這樣一個形式;互相幹涉,才會造就這樣一番情景。”
确是如此。中年文士與早食鋪老板先他們一步進入暗道,随後又有人破壞銅管結構,使雨水倒灌而入。
蕭九華懶得猜這些,他沉默一會,又說:“李聞雲,那小孩兒,怎麽辦?”
阿秋道:“當然是該怎麽辦就怎麽辦,怎麽着,堂堂九刃教還養不起一個小姑娘嗎?”
蕭九華嘆氣:“好、好,總歸是件麻煩事。”
阿秋又問道:“這處地道裏的事,你真不知情?”
“當然不能,這種地方的船只生意,怎麽能不經過九刃教的手?他們竟然以為如此簡單就能将這些東西運出……不過也正因許久未收到船只傳回的消息,他們才會如此急切的将人安插入清烨山莊。”蕭九華嘆了口氣,“只是沒想到,嗯,他們竟然是用這樣的手段來騙晏儀蕭的。也沒想到,他們手上有這樣一批小孩。”
他畢竟不怎麽理會麻煩事,這種事情,想必手底下的人卻是知道的。
“噢。”阿秋說道,“怨使呢?他死了嗎?”
“應該沒有,雖然他沒認出來我,但這情有可原,所以我沒有下殺手。”蕭九華道,“不過怨使如果自己找死,那我便不知曉了。”
阿秋道:“是這樣嗎?但怨使畢竟睚眦必報,我看你之後還是當心些,別在他們身上栽跟頭。”
蕭九華搖了搖頭,笑道:“當然……但得罪怨使的可能并非是我,而是另有其人。不提這些了。”
“那便提一提寧……趙平,你們先前說趙平來了清水鎮…….?這是不可能的,誰都知道,趙平不會出他那一畝三分地。他是誰?”阿秋問道。
“他确實不是趙平,但……不知道。”蕭九華稍稍皺眉,說道。
阿秋驚奇道:“第九刃使,你還有不知道的事情?”
蕭九華稍一沉默,道:“一個人就算再怎麽厲害,不知道的事情就是不知道……這沒有什麽難以承認,也沒什麽好覺得丢人的。”
“你說得對。”阿秋點頭。
在他們說話的時間裏,已經又有一批人逐漸圍了上來,他們顯然聽從蕭九華的命令,因為他在說話的間隙裏做出幾個手勢,幾個領頭的便略一點頭,便立刻有幾個人從隊伍中出來,迅速下了地道。
他們的動作很快,沒有任何遲疑,在他們已經盡數進入地道後,阿秋與蕭九華才将将說完了話。
蕭九華便又回頭,點出兩個罩着袍子,看不清身形的人:“你二人……藏匿功夫好,先去清烨山莊,百馨坊應當已經在那裏待了許久,他們将局布了,我們坐收漁翁之利自然也沒什麽錯處…….烏刃和監安司也在,做事當心些,別被抓了把柄,也別掉了腦袋。”
被點出的二人從隊中兩步踏了出來,他們都用鬥篷蓋住了面貌,其中一個嬌笑道:“當然,我倆可都是良民,怎麽會去招惹監安司。”另一個人沒有說話,但模樣很尊重的向蕭九華行了一禮,而後他們施展輕功,不說有多快,卻的确端的是悄無聲息。
“烏刃是誰?”阿秋問道,她面上滿是疑惑,竟是當真不知曉這樣一個人的模樣。
蕭九華道:“百馨坊的殺手,還算熟悉。”
稍待片刻,幾名方才下到地道的九刃教教衆便逐一而上,他們将幾只壇子擡了上來,其上木板與石頭還壓着,其中內容物想必也是完好無損。
其中一人報告道:“除去搬上來的幾只壇子,餘下的已經銷毀。”
蕭九華點了點頭,阿秋歡欣地擺擺手,示意他們将壇子搬走,這是她要的東西。
九刃教教衆帶着幾只壇子,如同來時一般悄無聲息地再度沒入林中,只剩阿秋與蕭九華仍站在原地。
樹梢上傳來幾聲鳥叫,阿秋将自己的鈴铛拿出,稍稍擺弄,蕭九華瞧了一會,卻沒瞧出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鈴铛,究竟是怎麽抖一下能夠發出這麽多響聲的。阿秋确認好鈴铛仍完好無損,便又将之收起,蕭九華也收回目光,就像半點也沒好奇。
阿秋說道:“接下來你要如何?”
蕭九華嘆了口氣:“還能如何?與你一同便是,這裏剩下的事,自有監安司操心。”
此時,驅蟲無聲悠悠轉醒。
他在清醒的一剎,已經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麽事,甚至對自己竟能醒來感到驚詫。他想不通為何秉燭書生為何未下殺手,這個人從來都很古怪,就比如他常持的燭火——沒有誰會在大白天和雨天依然持着那東西,但沒人見過秉燭書生放下他手中的燭火過。
驅蟲無聲被放在了樹旁,一旁的馬也拴在同一棵樹上。馬大概還算溫順,沒有在驅蟲無聲昏迷不醒時撒蹄子踹人,可驅蟲無聲定睛一瞧,就見馬兒口中咀嚼的正是他的一縷頭發。
他還全身發麻,一時沒有感到頭發在被拉扯,于是馬已經啃了有一會,而他也暫時沒什麽力氣擡手搶回自己的一縷發絲。不知道秉燭書生對驅蟲無聲究竟做了些什麽,他渾身沒有一絲力氣,只能姑且倚靠在樹旁,天還未亮起,驅蟲無聲想必還未昏迷太久,只要他待會能恢複氣力,那麽昏這一遭也不算什麽大事。
只是他依然想不通,秉燭書生究竟意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