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裏正
第28章 裏正
常家院子圈的大,但只起了四間屋,還留着不少空地預備着往後再起,因那幾年事多屋子一直沒起成。當年常平安他爹雖知道親娘待他不如大哥,但他人孝順,顧及着要照顧親娘,院子就起在老宅旁邊,常平安搬到山裏後,這屋子就由常大伯一家自覺占了。
從老宅子繞到新院子,又聽周圍看熱鬧的婆子說,阿桃大致也曉得如今院子确實是被那一家住下了。
門從裏面落了栓,裏頭應該有人在家。當年常平安受不了村裏流言的時候進了山,進山前院門都是鎖緊的,也不知隔壁一家哪裏來的臉,把鎖剪了屋子占了。
常平安自己知道自家房子叫人占了,可他不敢回村,不敢看村裏人的眼睛,人家雖面上怕他,可他更怕村裏人,怕人背後說議論,怕人說他是妖怪。
今兒跟在阿桃後頭回村,他忽然就覺得沒什麽好憂心的,本就是自家屋子田地,叫人占了該是人家沒理才是。
門推不開,阿桃在門口拍了兩遍,等了半晌,方有個年輕婦人過來,又問過才知道是大房老二一家住在裏頭。
這年輕婦人見這一群人,有些害怕,又去隔壁請了老太太出來,老太太看見常平安,幹巴巴扯了個笑。
常平安基本沒進過村,算起來祖孫倆也很有些年頭沒見過,兩廂一望,連招呼都不曾打。
如今隔壁那一大家子家裏沒留人,除新進門的老二媳婦兒還有個老太太留在家裏燒飯,其餘人都下地去了,連幾個孩子都到窪裏割草去了。
畢竟滿打滿算一大家子加起來種着二十多畝田地,在村裏已算是流油的富戶,方才在隔壁看了一眼,院裏頭還養着一頭正值壯年的青牛呢。
阿桃也不等,請那幾個力工進去将屋裏東西都扔了出來,嘴裏也在罵,“怎的公婆如今人都沒了,你也不在這兒住着,家裏就進了老鼠!”
外面聽這邊動靜,村裏的懶漢過來圍了一圈,也有多嘴的婆娘湊過來看熱鬧,當年的事情已經過去十來年了,這些年傳的話連餘音都少,只有看見常平安時才會熱鬧一陣将當年的事兒拿出來說幾天。
家家都關起門過上了自己的日子,唯獨常平安還困在裏頭出不來。
實際上只要不怕那些閑話,誰還能奈何他呢,這本都不是他的錯。
被褥、鍋碗瓢盆并着腌菜缸子都叫擡着扔出來了,碰碎了幾個碗,先時劉老太太還愕然,末了已經坐在地上哭天搶地罵開來了。
靠另一邊隔的不遠就有一戶當年丢了孩子的人家,打虎的時候拎過謝禮來常家感恩戴德,後來常家出事兒,倒沒落井下石,可也不曾幫着說話,這跟幫兇也沒什麽差別,常平安依舊冷了一張臉,阿桃倒是笑眯眯地問好。
那家嬸子送了兩把菜過來,阿桃笑着接,又搭了幾句話。
如今當務之急,其一便是将房屋田地都弄回來,其二還是得在村裏過活,即便心裏存怨恨,面上關系還是得做好。
阿桃叫幾個閑漢守在門口,又叫那幾個力工将屋裏灑掃歸置幹淨,她則帶着常平安拎着四色糕點并個二兩銀子的紅封去了裏正家。
幾張房屋地契,還有當初委屈簽下的田地契也一并揣在身上了。
裏正家中日子比村裏人好過些,但畢竟是在鄉下地頭,家裏人口又多,該拉饑荒的時候也餓過兩頓,偏這位張裏正有些心高氣傲,家裏還雇了個幹活兒的幫工,到了農忙時地裏也有長工短工伺弄田地,總之外人看來這一家日子過的最滋潤。
阿桃還沒敲門,就聽裏頭罵罵咧咧,女人中氣十足的聲音揚的幾裏路外都能聽見。
“人家男人下地幹活,偏你一天拿架拿派的,一年吃不少吃,掙沒見多掙幾個子兒——”
“躺在家裏只當自己是老太爺,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什麽德行。”
“若不是祖上留下的田地,只怕這一大家子早叫你餓死了……”
……
罵罵咧咧的聲音持續半晌才寫,阿桃又等了一會兒,聽見裏頭動靜歇了,這才拍響了門,門是叫一個半大小子拉開的。
“奶!有人來了!”他一面朝裏頭喊,一面死死盯着阿桃手裏提的點心。
拎着豬食勺的婦人從豬圈出來,手裏勺子還淅淅瀝瀝往下滴,見到常平安頭一眼先愣了神,她從沒見過常平安,也沒見過這麽高大的人,這年月家家吃的少,婦人盯着阿桃手裏點心的眼神同那開門的半大小子沒什麽分別。
“嬸子,我是後面山窪裏常家的,來找裏正大人說些事兒。”
幾包點心遞出去,婦人笑的嘴角都炸了線,張裏正從堂屋出來,已過去十年之久,常平安他不認得了,連當年那樁事兒要是不提,他甚至都已經想不起來了。
乍一見到常平安,黑着個臉站在門外臺階下,竟忍不住還瑟縮了一下,阿桃将人拉到身後,熱絡地開了口,“大人,如今還是因當年山窪裏那一樁事兒過來的。”
提到這事兒,張裏正就想起來了,難免一陣心虛,又見常平安人生的高大,聽山窪裏人都說他可怕,心裏難免生了懼意。
阿桃依舊笑呵呵的,說出話卻帶了刺兒,“大人,當年我家公爹打大蟲的事兒縣裏老爺也是敲鑼打鼓送了賞下來的,原本一家只剩個孩子,遇着事兒了該去府裏哭一哭,因尊重鄉裏族親,這才請了您來斷,可最終斷下這麽個結果,田地叫人家占去十餘年,嘴大的連我公婆起的屋子都占了。”
她一番話說的圓滿,張裏正聽的一腦門子汗,這是拿話來威脅他了。他雖在這十裏八村的有些臉面,可真到了衙門就不夠看了,當年也是見常平安年紀小,常大一家給的豐厚,這才生出惡膽,幫着稀裏糊塗了了事。
“這麽些年過去,是非對錯咱且不論了,今兒來是有一事還請您回去做個見證。”阿桃見他臉色,便先主動揭過這一茬。
當年縣太爺賞下的打虎英雄的匾額還在,擡到官府必定是有人管的,若深究起來他必定是得吃瓜落,人家遞了臺階,他不趁機下來那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