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公平分家
第42章 第 42 章 公平分家
郁家除了在縣城讀書的郁敬德、郁敬禮兄弟倆, 所有人都在這裏。
雖然郁敬德兄弟不在,不過有他們的父親郁老大在,也不需要他們回來才能分家。
裏正問郁老大兄弟三個, 是不是确定要分家。
他們父母要分家, 也要兄弟幾個都答應才行, 不然若是大夥兒有歧意, 還得繼續調解。
這便是村裏分家的流程, 裏正是個公正的, 自然要問一問。
郁老大沒吭聲,陰沉着臉,郁老二讷讷的, 不知道說什麽,只有郁老三肯定地表示要分家。
他說得大義凜然:“爹既然說要分,咱們不能讓他失望,那就分吧。”
聽到這話, 郁老爺子夫妻和大房等人差點就吐血。
這分家的原因, 郁家的人心裏都清楚, 明白老爺子其實是不想分的,你這麽說,不是故意戳老爺子的心窩嗎?
郁老太太惡狠狠地瞪着他, 要不是裏正和五叔公他們在這裏看着, 她都想撲過去撓他的臉。
這一刻,她覺得老三實在太可惡了, 比二房的人還可惡。
郁老三可不管, 今兒不管怎麽說,這個家是分定了。
他不想再無條件地供着大房,将來沾不沾得到光再說, 這些年為了供大房的兩個侄子讀書,他們縮衣節食,三房能得到什麽好處?
讀書的又不是他的兒子,他幹嘛要繼續委屈自己和兒子們,就為了那不确定的未來?
裏正自是看出郁老爺子和郁老太太的神色不對,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沒去探究。
Advertisement
确認郁家人對分家都沒意見,那就分吧。
接下來便是商量怎麽分。
這事還要看郁老爺子,他是郁家輩份最高的,怎麽分還是要由他來,裏正和五叔公等人只是來作個見證,若是分家分得不公平,還會給予指正和勸誡。
這也是村裏分家的流程。
郁老爺子沉着臉,讓郁老太太去拿家裏的田契和銀錢。
這才是一個家最重要的東西,都在老兩口手裏好好地收着。
郁老太太回房去取,等她捧着田契和銀錢過來時,手都在打哆嗦。
在她心裏,這些東西都是要給大房的,供着大房的兩個孫子讀書,要是分家了,這些東西也要分給二房和三房一部分,以後大房能支使的銀錢減少,說不定還會影響到孫子的前程,如何不讓她心痛難受。
衆人都看向郁老太太手裏的匣子,田契和銀錢都在這裏。
陳氏覺得心都在滴血,狠狠地掐着手心。
她真的不想分啊,想到今天就要分家,只覺得這天都要塌下來,她已經能預感未來的日子大房有多難挨。
只有郁琴和郁敬宗尚未意識到分家代表什麽。
他們覺得,爺奶都偏心他們,就算是分家,應該也沒什麽變化,反正大房是不會吃虧的,最多就是大家不在一個鍋裏吃飯。
這樣才好,不必每次回村後,要跟着二房三房吃鹹菜疙瘩,都沒點油腥味兒,真是難吃死了,不如在縣城吃呢。
郁老爺子接過匣子,将之打開,朝衆人說道:“家裏共有十七畝水田,十畝旱田,三十畝山地,銀錢有九十兩,這些我決定分成四份,我和老婆子一分,大房二房三房各執一份,你們覺得如何?”
裏正和五叔公都點頭,這很合理。
郁老爺夫妻倆畢竟還健在,分家後他們也是要養老的,要有一份田産傍身。按照村裏的習俗,屆時他們想跟哪個兒子過,就将他們的田産給哪房耕種。
看這情況,老爺子夫妻肯定是想跟着大房過的。
郁老大等人自然沒意見,裏正他們都在看着呢,哪裏能有什麽意見。
不過郁老三夫妻倆都懷疑,家裏的銀錢肯定不止九十兩,說不定兩老還私藏了些,留給大房。讓他們無奈的是,家裏有多少銀錢,他們還真不清楚,只有老兩口知曉。
是以他們說有多少就多少,就算藏了錢,他們也沒法子進去搜吧?
郁老爺子繼續說:“十七畝水田,分成四份,大房二房三房各五畝,我和老婆子吃虧點,拿兩畝;十畝旱田,你們各房拿兩畝,剩下的四畝給我和老婆子;三十畝山地,一房十畝,我們老了,就不要了。”
山地是最不值錢的,是村裏免費分給村民的,各家都有山地,也是給各家進山裏砍柴、種樹的地方。
聽到這裏,裏正等人有些吃驚。
郁老爺子這分家分得實在公平,居然沒有偏心大房,大房二房三房拿到的都是一樣的。
水田自然比旱田要好,老爺子沒有多要水田,也沒多給大房,就算他們拿走四畝旱田,其實也不算什麽,反而有種郁老爺子居然寧願自己吃虧些,也要讓兒子們公平分家的感覺。
郁老爺子原來是這麽公平公正的父母的嗎?
村裏流傳的那些偏心大房的說法,只是大夥兒對他的誤會嗎?
郁老爺子哪裏沒看到裏正他們的神色,他沉着臉,手指幾不可察地顫了下。
其實他真不想這麽分,可是郁離就坐在堂屋的角落裏,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只要他擡頭就能看到,對上她那雙幽冷的眼睛,他根本不敢分得不公平。
萬一她覺得不公平,直接撕破臉,要去縣城将郁敬德他們的腿打斷怎麽辦?
郁老爺子只能忍着難受,繼續分銀子。
共有九十兩銀子,分成四份,一家二十兩,郁老爺子夫妻則拿三十兩,畢竟他們年紀大了,也需要些銀子傍身,加上剛才分水田,他們只要兩畝,确實吃了虧。
聽着仍是很公平。
裏正等人繼續點頭,發現今天郁家這分家,他們就是來作個見證的,郁老爺子太公平了,都不必他們說什麽。
分完大頭的田契和銀錢,接着就是房子、糧食和家裏的一些物什。
郁老爺子表示,房子就按現在大夥兒住的房子分,不用挪什麽。
這麽說,其實二房是最吃虧的,因為二房居住的西屋是郁家最破的地方,位置僻靜,房子黑暗狹窄,屋頂上茅草覆蓋,要是下雨時,還會漏水。
不像其他幾房,都是瓦片糊着黃泥桔杆,雨天不漏水,冬天不漏風。
他們的房子比二房的要好太多。
大房、三房都沒意見,但他們下意識看向二房。
應該說,看的是郁離。
裏正他們不知道啊,還以為大房和三房居然還會看二房的臉色,這是想看看二房的人介不介意,還是愧對二房?
再看郁老二夫妻,夫妻倆像悶葫蘆一樣坐在那裏,一聲不吭,看着就是吃虧也不會出聲的老實人,讓人不禁暗暗搖頭。
也幸虧郁老爺子分家公平,不然按郁老二夫妻倆這性子,他們肯定要吃虧到死。
郁離沒有說什麽,平靜地回視他們。
見狀,衆人安心一些,連郁老爺子微顫的手指都穩住幾分。
只有郁老大看一眼就飛快移開目光,心裏再次被某種強烈的恥辱占據,牙關咬得太緊,以至于嘴裏都嘗到鹹腥的鏽味。
郁老爺子心裏還是怕郁離發飙,在決定房子依然是各房住各房的外,分到家裏現有的糧食、鍋碗盆瓢和桌椅凳子及農具等時,多給二房一些,例如煮飯的大鐵鍋就分給了二房。
王氏想說什麽,想到郁離又忍住。
其實她挺想要那煮飯炒菜的大鐵鍋的,這東西好用。
陳氏道:“爹,鐵鍋分給二弟他們,咱們用什麽做飯?”
那鐵鍋可是好鍋,很值錢的,有這鐵鍋,他們不用費銀錢去買,多好啊。
郁老爺子硬梆梆地說:“當然是你們去買鍋,銀子都分給你們了,你們缺什麽自個去買。”
陳氏被噎住,同時心裏也很不舒服。
以往郁老爺子和她說話時,都是比較溫和的,不僅是因為她娘家,還因為她生了兩個優秀的兒子。因郁老爺子的态度,她在郁家的地位并不低,比起兩個妯娌,她能輕松地待在屋子裏,不怎麽需要幹活。
現在郁老爺子硬梆梆地頂她一句,讓兩個妯娌怎麽看她?
郁老爺子沒閑功夫照顧她的小情緒,繼續分家。
顯然昨晚他是仔細考量過的,是以家裏的東西,大大小小的物件,他都能說上一說,怎麽分。
因他做得公平,是以這分家很快就分完了。
衆人都沒意見。
當然大房的人可能有意見,但因郁老大一直不吭聲,郁琴和郁敬宗壓根兒不懂,只有陳氏心裏有些計較,可惜沒一個人幫她。
她心裏很難受,要是長子和次子在,肯定會幫忙争取,說不定老爺子疼愛他們,也會偏心一下,裏正他們看在敬德他們是讀書人的份上,也會睜只眼閉只眼,由着老爺子他們偏心大房。
裏正等人确認郁家幾房的意思,見他們都沒意見,便寫下分家的文書憑證,以及在上面寫明郁家三個兒子每年要給兩老多少養老錢、多少糧食等。
這些村裏都有例可尋,裏正直接寫上去就行,也杜絕一些老人為老不尊,獅子大開口,向兒子讨要天價的養老錢和糧食。
村裏人的家底擺在那裏,不可能為了供養老人,餓死自己和孩子吧?
裏正寫了好幾份,郁家每房都持有一份,裏正那邊再收一份。
于是這分家就結束了。
裏正和五叔公等人拿着一份憑證離開。
五叔公年紀大了,是最後走的,他看了一眼沉默地坐在那裏的郁老大,對郁老爺子說:“你家今日這分家也算公正,日後莫要太過偏心,既然分家了,就要有分家的樣子。”
五叔公的年紀是大了,但他并沒有人老心瞎。
郁家這次分家的氣氛十分古怪,突然要分家這事也很古怪,雖不知原因,但他能感覺到郁老爺子和郁老大其實不怎麽想分的。
就怕以後郁老爺子又後悔,做出什麽來。
郁老爺子僵着臉說:“五叔公放心,我省得。”
“那就行。”
五叔公也不再說什麽,慢悠悠地離開。
郁家的院門敞開,門外有不少村民張望,扒着牆頭偷聽。
直到此時,他們總算知道郁家今天發生什麽事,原來是分家啊。
什麽?郁家居然分家了?!!
衆人都很震驚,他們從來沒想過,郁老爺子夫妻健在,郁家居然會分家。
郁家可從來沒有分家的風聲傳出來。
等他們得知,郁家這次分家居然十分公平時,再次被震驚到。
沒辦法,以往郁老爺子夫妻偏心大房偏心得太明顯,以至所有人都覺得,如果郁家哪天要分家,肯定也是偏着大房的。
桂花嬸等想看郁家笑話的人滿臉失望。
她嘟嚷道:“那郁家的老頭子老婆子平時看着就不像是公正的人,咋分家就公平起來了?”
實在無趣。
**
看完郁家的分家,郁離也準備離開了。
她對郁家這次分家沒什麽意見,大體上是公平的,至于郁老爺子夫妻倆可能還藏有銀子這事,她沒想去管。
人都老了,想要藏些銀子傍身也是正常,只要他們不舞到她面前,她也不是什麽都要管的。
郁金姐妹都很高興。
她們壓抑着臉上的喜色,送郁離出門。
“大姐,等這幾天咱們歸置好,你來家裏,我給你做好吃的。”郁金開心地說。
分家了,以後各房自己做飯吃,不必再吃一個鍋裏的,她們想吃什麽可以自己做飯,不用再跑去找老太太拿糧食,看她的臉色,多吃一粒米還要被罵是饞鬼投胎。
郁家各房仍是各住各的屋子,竈房卻不能再一起用,現在的竈房是留給郁老爺子他們的,各房想要做飯,只能另起竈房。
二房所在的西屋是郁家位置最偏僻的地方,但那裏可利用的空間也多,可以在旁邊搭個棚子建一個簡易的竈房。
相比之下,大房和三房緊鄰着正房那邊,就比較憋屈了,能利用的空間不多,想要做飯,還得往東邊那裏搭竈臺。
當然,也只有三房需要,剛才郁老爺子夫妻已經表明,他們要和大房一起過,由大房給他們養老。
是以大房可以用現成的竈房。
郁銀和郁珠也是雙眼發亮地看着她。
昨天晌午看到大伯回來,她們還害怕大姐會被罰,哪知道不過一天,居然就分家了。
分家以後,她們賺的錢可以自己拿在手裏,想吃什麽都可以自己買,吃東西也不必看別人的臉色。
真是……太好啦!
“大姐,我真高興!”郁珠撲過去摟住郁離的腰,将臉貼在她身上,“大姐,以後你想回來就回來,咱們給你做好吃的。”
她最喜歡大姐了,希望大姐以後都可以吃得飽飽的。
她們姐妹都不要再餓肚子。
郁離摸摸她的腦袋,說道:“我也會給你們帶好吃的。”
現在她在縣城有工作,不缺肉吃,自然也想給妹妹們帶一些。
先前沒分家,她不太想帶,就算帶也是等郁家吃過晚飯後,送去西屋給妹妹們嘗嘗。現在嘛,就沒這顧慮了,就算二房天天吃肉,其他人也只能幹看着,不能過來沾。
郁離将三個妹妹挨個摸了一遍腦袋,讓她們回房歸整,有什麽事可以去傅家找她。
三個妹妹乖巧地點頭,站在門口目送她離開,眼巴巴的樣子,就像三只雛鳥。
等她離開,她們歡快地去找父母,讓他們趕緊将二房應得的東西搬過來,并在西屋旁先弄一個簡易的竈臺。
“阿爹,快去呀。”郁珠催促道,“今晚咱們就做好吃的。”
郁老二有些木讷,好像還沒反應過來,遲疑地問:“金娘,這、這就分家了?”
他轉頭問二女兒,平時這女兒最有主意,和他、和妻子渾然不像。
“當然啦!”郁金催道,“行了,爹、娘,你們趕緊去搬東西,然後搭個簡單的竈臺,不然咱們到晚上都吃不到飯,要餓一天肚子。”
分完家後,其實已經快到午時。
大家是沒心思做飯吃的,也沒竈臺做,只能餓一頓,晚上再吃。
柳氏說道:“那地裏的莊稼……”
她以為分家完後,就要去忙地裏的莊稼。
“地裏的莊稼放在那裏,一天不去伺弄也不會死。”郁金說道,“行了行了,咱們快點兒。”
郁老二夫妻倆被女兒催着,對視一眼,然後默默地去幹活。
郁金姐妹三人也快活地忙起來,就算又累又餓,也不覺得難受,如果真餓得厲害,她們還可以偷偷吃大姐今早帶過來的肉包子。
肉包子真香!
-
三房那邊的氣氛也和二房差不多,所有人都是面露喜氣,幹起活來都不覺得累。
只有大房是最沉悶的。
雖然郁老爺子在分家後,表示要和大房一起住,讓大房給他們養老,他們分到的田地、銀錢等都會帶到大房……
可大房仍是不怎麽高興。
郁老大更是一刻都待不住。
等裏正他們離開,他馬上就站起身,表示要回縣城。
“老大,不歇會兒嗎?”郁老太太心疼他,“你不是請了兩天的假嗎?明兒再去縣城也行。”
難得大兒子回來,她還想給他補補身子。
想到昨天他的那一跪,老太太覺得兒子很需要補一補,不然他跪得也太容易了,肯定是讀書人沒啥力氣,才會被郁離按着跪下。
幸好郁老大不知道她的想法,不然肯定羞恥到想跳河。
他板着臉,硬梆梆地說:“不用,我回縣城歇息。”這個地方他是一刻都待不下,這輩子都不想回來。
說着他就直接出了門。
陳氏都傻眼了。
這剛分家呢,家裏還有一大堆的事,他就這麽走了,留下他們母子幾個在這裏?
郁敬宗追着他爹,嚷嚷道:“爹,我要和你去縣城,我不要在村裏待着,我要和你一起去!”
郁老大自然沒帶郁敬宗走,将他留在村裏。
郁敬宗很不高興。
郁老爺子因為分家心情煩悶,直接回房歇着,只有郁老太太朝陳氏吆喝道:“老大媳婦,快到晌午了,你趕緊去做飯。”
陳氏:“……”
以往做飯這種事,陳氏從來不沾的。
在她進門時,郁老太太因她是秀才之女,對她十分客氣,沒讓她幹家務活,等到柳氏、王氏進門,便由她們來做。
後來二房的郁金姐妹大了,就由她來做。
她只在縣城時給丈夫兒女做飯,在村裏是從來不做的。
這也象征着她與那些村婦不同的身份。
可這會兒,居然要讓她做飯?
陳氏覺得自己先前的預感是對的,果然分家了,對他們大房是最不不利的。
突然她想到大房分到的田地,沒有二房和三房的人去耕種,以後不會要她下地幹活吧?
這麽一想,她的臉色就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