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虛構證據
第102章 虛構證據
“嗚嗚,太後娘娘,奴才家再怎麽不得聖寵可也是滿族上三旗,如何能讓一個包衣如此欺負,如果臣女家中無人出頭,那才叫丢了咱們滿人的臉。”
這話一出,太後居然都不知道該如何說。
畢竟在皇家人的認知裏,包衣就是奴才,包衣家族就是滿人的奴才。
而董鄂氏一直跟着先祖打江山,自是有他們的功勳,确實不是一個包衣能欺辱的。
“放肆。”
太後還未開口,德妃就忍不住了,“本宮的母族已被皇上擡旗,你休得辱沒本宮母族。”
德妃怕是忘了,康熙只擡了她一人之旗,整個烏雅氏可還是包衣呢。
呵呵。
她這是什麽腦子?
真是懷孕把自己懷傻了不成?
明珠面帶不解:“什麽?”一聲不解當下出聲,“皇上何時給烏雅氏一族擡旗的?為何不見發聖旨?”
太後也被德妃的話給說蒙了,畢竟皇帝确實沒有給烏雅氏一族擡旗。
倒是德妃,被擡入了正黃旗後,整個人都變得張狂起來。
之前聽宜妃說過一嘴,她一直未信,現在看來,她也是看錯人的一天。
“德妃,別胡言亂語,烏雅氏乃是正黃旗包衣,唯有你,因生育有功,皇上這才擡你入正黃旗,可不是你一族。”
太後發話,德妃的理解也回籠而來。
是啊,她一直想給家裏擡旗,可皇上一直壓着。
可被明珠叫破自己的虛幻,德妃只覺得沒臉。
本想借着太後之手為自家擡下旗,沒成想,太後居然沒入套。
呵呵,不得不說,後宮的女人心眼子是真的多。
明珠只覺得奇怪,畢竟擡旗那樣大的事情,德妃再昏了頭也不會記錯了去。
等太後開口,她這才反應過來。
德妃這是想借太後之口為自家擡旗呢。
她是否亡了,擡旗可得皇帝親下聖旨,不然,誰準都無用。
德妃,這步棋走錯了,等太後反應過來後,德妃可沒好日子過。
真不知道她是怎麽想的。
“太後。”德妃見自己的算計成空,當下起身跪下,“是臣妾失言了,也是因為臣妾擔憂十四,這才想借勢壓一下明珠格格,畢竟十四之事她有嫌疑。”
此時,德妃咬上了明珠。
明珠可不帶怕的。
她給了月寒一個眼神,月寒畢竟是宮中出來的暗衛,自是清楚這慈康宮裏奴才們的出身。
她接收到格格的示意後,第一時間就給太後宮裏的暗衛傳了消息,讓他們去找統領大人。
魏珠一直關注着,第一時間就收到了月寒這邊的傳信。
太後那裏,他還真是不好動手,如果是德妃,他搬出皇上來有用。
太後這裏,唉。
魏珠還沒有動作,又有人過來禀報,說是德妃拉着那些罪人去當面對峙了。
這下魏珠不淡定了,那些人為何留到現在,就是因為他留下的活口,為皇上歸來後查明事件真相的。
畢竟受到迫害的是皇子,他一個奴才,可無法定案的。
慈康宮。
明珠當下磕頭,“太後明鑒,臣女這是第一次入宮,見都未見過十四阿哥,如何有害他的心思。”明珠皮膚嬌嫩,輕輕一磕,額頭就紅腫開來。
太後雖不喜明珠,但也不認為她有這個本事害到十四阿哥。
“德妃,董鄂氏格格是一等公彭春之女,可污蔑不得。”太後再次開口提配德妃。
讓她別因為嫉妒做出錯事來。
這次皇帝親征彭春雖未去,但董鄂氏一族可有不少兒郎在前線。
如果董鄂氏格格在後宮被人誣陷,那怕她是德妃這個後果也承受不得。
德妃自是有信心,“還請太後娘娘允許嫔妾讓人帶證人進來。”
看到她信心十足樣,太後動搖了。
“準。”
明珠全程不說話,看着她們二人表演。
反正她不相信德妃有自己的罪證。
要真那麽容易被她拿到,那麽董鄂氏一族也就不用活了。
她是一臉信心,可陪跪在一旁的月霜心早就提起,要不是格格多年培養的冷靜,只怕這時她就被吓破膽去。
很快,兩個老嬷嬷就拉着一個半死不活的人進來。
一看就是受過刑的。
身上也是被收拾過的,倒也幹淨。
明珠就看了眼,就收回了目光,身子顫抖着,像是被她的慘樣給吓着一樣。
唯有月寒,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這是?”太後指着地上的人,向德妃詢問着。
德妃行了個禮,然後一臉憤恨的指着地上的人道:“回太後,這就是害我兒的兇手,也是董鄂氏的人。”
後面那句話是她炸明珠的,這個嬷嬷身後很幹淨,越是這樣幹淨的人身後就越不幹淨。
德妃就不信,這人會跟董鄂氏府沒關系,跟自己結仇到生死地步的,也唯有董鄂氏明珠。
說的是嬷嬷的身份,可德妃的眼睛一直未離開過明珠,就看她的反應。
明珠一臉驚駭的看了眼被德妃指作為董鄂氏府人的嬷嬷。
當看清後,她假做松了口氣。
“太後明鑒,此人絕對跟我董鄂氏無關。”
見到她這模樣德妃秀眉緊皺,她不相信一個小姑娘能有這副鎮定。
心下失望,但,也不影響她把髒水潑到她身上就是。
“無關,呵呵,明珠格格你看看這個再說。”
這時,德妃未等太後開口,她讓人拿出一件證物來。
當看到東西後,明珠一副受到驚吓的表情,“不可能,這不可能。”
這是一個香囊,而她更清楚這東西她送給了誰。
“怎麽就不可能了,上頭還有你的字,明珠格格,你這下否認不了了吧。”德妃一臉得意洋洋,好像認定她無法反駁此證物般。
明珠又怎會如她的意,只不過,此時不是她公開的時候。
“放肆,說,這東西是不是你的。”太後一臉嚴厲的看向明珠,“|哀家真是小瞧你們董鄂氏家的人了,人還沒進宮呢,就開始算計宮裏的阿哥,當真是好大的膽子。”
說完,太後重重拍響茶桌,可見她的怒火有多深。
“太後明鑒啊,臣女萬不會做出如此害人之事,這東西,這東西雖是臣女的,可,可不該出現在這裏的。”
明珠淚如雨下,好像受了很大的冤屈一樣。
※※※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