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回府住
第91章 回府住
“沒,沒有,是,是我自己的想法。”
這事怎麽又牽扯到宮裏了?
她可不敢亂攀扯。
別人不知道自己的情況,她可是清楚的很,她雖姓愛新覺羅,可到底和皇族有隔閡。
她們這一脈可是落寞了呢。
七十福晉這回是真被吓着了,“叔母只是覺得你與三阿哥相配,明珠,叔母只是一片好心,你就別跟叔母計較了可好?”
不能牽連宮裏,不能。
明珠與自己額娘對視一眼,二人眼中都是凝重。
這種流言傳出最傷一個女子的名聲,為了名聲,她們也不能把這母女如何。
這個悶苦怎麽也得自己咽下。
“叔母不用如此,只不過這樣的話以後萬不可再說,畢竟明珠一人的名聲不重要,可咱們董鄂氏的名聲不能不重視,妹妹往後也是要選秀的,如果在明珠這裏壞了名聲,對妹妹也不好不是。”
明珠上前握住七十福晉的手,慢慢靠近她的耳邊,“叔母,不管你什麽心思全都給我收起來,我入宮是板上定釘之事,如果有流言傳出,皇上那裏如何知道了會如何,那就不是明珠能做主的了。”
明珠臉上帶着微微笑意,“叔母,你覺得的呢?”
“都是我胡言,是我妄言了,明珠,你大人有大量,就別跟叔母計較,叔母再也不敢亂說了。”
看着臉上害怕的神情,明珠笑笑,“叔母這話說的,您是長輩,教訓明珠也是應當,可咱們都是大戶人家,怎麽也得知道謹言慎行這四字。”
“是,是,是,明珠教訓的有道理,是叔母無狀,差點害了明珠的名聲,放心,叔母一定不會讓你白受這委屈。”
阿禮哈氏雖不知道女兒跟弟媳說了什麽,但也知道,女兒是吓到她了。
“行了,都是一家人,大嫂知道弟妹你是關心明珠的,只不過像咱們這樣的人家,婚事可亂說不得,七十弟在外征戰,你無事還是好生在府裏為他祈福吧,外間事就別管了。”
有了這個梯子七十福晉也立馬接過下來。
“是,大嫂說的是,是弟妹不懂事了,弟妹這就回府好好為老爺祈福。”
送走這母女二人,阿禮哈氏深深一嘆。
“你叔母這話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宮裏真有這心思,我的明珠,你該怎麽辦啊?”
皇上不是唐皇,不會為一女人壞了自己的名聲,如果真讓明珠和三阿哥傳出點什麽來,那她的明珠,她的明珠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額娘,額娘你別擔心,此事應該和宮裏無關。”
那位再蠢也不會禍及自己的親兒,這事只怕是有人背後挑撥的。
也就她那蠢叔母會上當,真真是想越過自家的心思不減啊。
“這事讓咱們的人去打聽打聽,看看最近有誰和七十叔府裏有過接觸,哪怕奴才也不能放過。”
阿禮哈氏只是太過擔心女兒,這才亂了分寸,現在冷靜下來,自然也想通了其中的關竅,“你說的沒錯,是該好好查上一查,敢算計我的女兒,也看看本福晉答不答應。”
作為母親,自己的孩子被人如此算計,她的臉色自是難看到不行,“明珠,皇上不在皇城,你就住在府中,別回莊上了。”
女兒回去她是不放心的。
明珠本是想拒絕的,可看到額娘那擔憂的目光,她拒絕的話也說不出口來。
“好,聽額娘的。”
在府裏行事也方便,只不過沒那麽自在罷了。
“張嬷嬷的月份越來越大了,額娘找些産婆和奶娘過去吧,我怕李叔照顧不好張嬷嬷。”
想到自己回來後莊裏住着的張嬷嬷,明珠不放心的對自家額娘說道。
“你放心。”阿禮哈氏輕拍女兒的小手,“額娘怎麽會忘這事,額娘會讓人過去的。”
女兒願意留在家裏比什麽都重要。
就這樣,明珠住在了府中。
最為開心的就是彭春父子三人。
“姐姐,姐姐。”
兩道嘶啞的聲音在明珠小院外響起,她正在給院裏的花草澆水,回眸一看,就笑了。
“你們這聲音,當真是別致。”
到了換聲期的男孩子聲音是真的難聽啊。
二人一聽姐姐這話,都臉紅了起來。
他們也不想的,誰知道一夜他們睡醒過來聲音就變成這樣了。
剛開始還沒那麽難聽,只是變了聲道,說話聲音大些就異常難受。
後來為了能說話,他們不得不大聲些,可聲越大,他們的嗓子就被扯的更尖銳,直到現在,很是難聽。
要不是大夫說是正常現狀,他們都以為自己是被人下毒毒成啞巴了。
“大姐。”
二人見姐姐取笑自己,立馬高聲喊起來。
可惜,他們越是高聲,那聲音就越是難聽。
明珠不想自己耳朵受到荼毒,立馬伸手制止,“別嚎,難聽,耳朵疼。”
這下又捅馬蜂窩了。
“姐姐,大姐。”
“你怎麽可以嫌棄弟弟,姐姐,你太壞了。”
兩道聲音同時響起,雖是異口同聲,但是吧,這聲音也太像了,到根本分不清誰是誰啊。
以前增壽的聲音渾厚,畢竟他習武,聲音要粗。
而增福的聲音因為讀書,聲音溫和清晰。
可現在,這兩人的聲音都成了那種嘶啞中又帶着尖銳,聲音只要大一點,就讓人耳朵難受,要是聲音能再大些都能當武器了。
“停,再嚎就給我出去。”明珠難受的揉了揉自己的耳朵,太折磨人了。
兩小子一臉的委屈,淚珠子都快挂眼裏了。
這小可憐的樣子,明珠也兇不起來了,“行了,別裝可憐,你們現在是變聲期,等時間長些,聲音自然就會恢複,不過,現在能少開口就少開口吧。”
二人收起臉上的小委屈,“還是姐姐最好,阿瑪和額娘除了每日問安,他們都不願見我們。”
這兩兄弟現在的感情越發好,也是明珠樂意看到的。
畢竟一個家族想發展也不是單靠哪一個人,如果靠增壽一個人,公爵府雖不會落沒,但在外人眼中也只不過是個武将而已。
現在皇帝重漢學,文臣自是更吃香些。
如果家族中能有文武齊發展,這個家族自是不會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