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056章 第56章
第56章
西六宮, 疏香宮。
對于宏治帝李子徹而言,他很少踏足這一座宮殿。
今個嘛,帝王駕臨。
對于疏香宮的嫔妃而言, 這也是少之又少的特例。
待帝王攙扶起見禮的崔婉華時。同住疏香宮羅良人、葉良人, 這二人微低頭,二人被掩藏了的眼神份外複雜。
“陛下。”崔婉華也很意外。今個的陛下待她特別親近。在旁人面前,也沒有掩飾半分。
這等特殊的待遇, 以前的崔婉華沒享受過。哪怕是被喻為得寵之時,一樣的少之又少。
倒是在妃位以上的諸位娘娘們身上,崔婉華見過帝王的優待。甭管這些優待為何?
至少帝王樂于給着體面, 這一份體面讓崔婉華如今得着。她份外欣喜。
李子徹攙扶了一回崔婉華,不介意表示了帝王的寵愛。
待在東配殿落坐後, 崔婉華捧上茶盞,李子徹接過來。
沒飲茶, 李子徹的目光落在崔婉華身上。李子徹說道:“疏香宮的主殿欠一些修繕。朕瞧着, 還得花些時間維護一番。”
一聽這話, 崔婉華的心頭一跳。
帝王提了修繕疏香宮的主位, 這意味着什麽?崔婉華不是傻瓜, 她當然能想到。
Advertisement
若是後殿主殿,至少是一個嫔位出現。若是前殿主殿, 最差一個正二品的貴嫔。再要麽,就是妃位了。
“……”崔婉華微低頭。
“聽到朕的話,可懂朕的意思?”李子徹問道。
“陛下之言,臣妾句句記在心上。臣妾妄自揣測,陛下是要晉了位份。”崔婉華忙回道。晉誰位份, 不言而喻。
“依朕之言,要晉封你位份。一宮主位, 你也當的。”李子徹擱下茶盞,他開門見山的表明态度。
得帝王明确的答案,崔婉華心頭狂喜。一宮主位,崔婉華盼了太多年,跟盼星星盼月亮似的。
奈何當年嘛,崔婉華就是做過一場夢。以為她自己會被晉封為一宮主位。結果呢?不過是區區從三品婉華。
待今日,終于輪到她崔氏上位嗎?
崔婉華壓住心頭的喜意,她調整一二呼吸,忙回道:“臣妾聽陛下的。”
“哈哈哈……”李子徹笑一回。
對于李子徹而言,宮廷內苑的嫔妃們,這些人一個一個出身世家。甭管是主支入選的秀女,還是旁支入選的秀女。
這些秀女的立場一直讓帝王懷疑的很。奈何嘛,有時候帝王也有無奈的。
李子徹在宮廷內苑平衡一二,不過是不想讓宮廷內苑亂了。
有些權柄擺那兒,總要人掌握着。讓誰掌握着能放心,這才是李子徹在意的。
依李子徹的想法,何寶林和孔選侍二人皆有喜。這二人誕下的皇嗣,其一抱給崔氏,其二讓貴妃撫養。
結果嘛,丹若宮的萬蓁蓁明言拒絕。
或者說萬蓁蓁拒絕的理由打動了李子徹這一顆冷酷的帝王心。
帝王也是凡人,也會被一些溫情打動。最真誠的,便是帝王向往的。
萬蓁蓁不抱着皇嗣,不求帝王百年之後的依仗。一心一意就想求現在,就想跟帝王你濃我濃,順遂半輩子。
至于未來?
萬蓁蓁許了生死相随。這當然讓李子徹的心底有一些微微觸動。
在心底,李子徹也樂意給萬蓁蓁這一位貴妃更多的自在。不過區區小事,在李子徹想來,随貴妃罷。
既然貴妃不樂意丹若宮裏添一位懷孕的嫔妃。那麽,這二人歸屬于誰來照顧?
賈皇後膝下有二皇子李濟泰,楊惠妃膝下有大皇子李濟民。
對于李子徹而言,他不想再給這二人添籌碼。或者說昭陽宮、金粟宮于目前而言,在帝王心裏已經達成平衡。
剩下來的女眷裏,能撫育皇嗣的嫔妃。那就獨有婉嫔一人。
婉嫔是敵國公主,魏朝公主撫育大周的皇嗣?李子徹不樂意的很。
連讓婉嫔生育皇嗣,帝王都不樂意。何況是讓婉嫔抱養皇嗣。帝王當然更不樂意。
思來想去,李子徹在衆嫔妃裏一扒拉。還數着崔婉華最合适。出身合适,一衆嫔妃裏就數她的家世最清貴。
至于旁的嘛?也不可否認的,崔婉華從三品的位份。再提一提,也順利成章。
至于晉為哪一等品級的嫔妃?依着帝王先前的想法,晉嫔位即可。
可在貴妃拒絕抱養皇嗣後,李子徹一番琢磨。他就改變主意。
“朕很看好你,你禀性不錯,容貌也佳。家世背景,樣樣拔尖。”李子徹在誇崔婉華。明明是誇贊的話語,還是帝王的誇。
按說崔婉華應該很開心。可聽進崔婉華的耳裏,她的心頭卻是升起一種莫名的酸楚。
樣樣拔尖又如何?崔婉華瞧着自己離萬貴妃差着太多品級的位份。
崔婉華只得心頭苦笑。不得聖寵,再是好,帝王不喜,奈之為何。
“朕打算晉你為淑妃。”李子徹給了答案。這一個答案像是驚天的雷,一下子轟在了崔婉華的心尖尖上。
“陛下……”崔婉華真被驚住。她擡跟,她不敢相信的望着帝王。
這當然有一些失禮,可崔婉華是真被帝王的大禮包驚吓住。
“不滿意?”李子徹挑眉問道。
“不,不。”崔婉華忙福一禮,回道:“臣妾受寵若驚。”
真的是受寵了,又被驚住。一下子晉位為淑妃。能跟惠妃平起平坐。
崔婉華覺得天降餡餅,她有一點吃不住帝王的盤算。
“無妨,你可以慢慢适應。”李子徹很坦然。
帝王來一趟疏香宮,爾後,離開。
疏香宮,宮門處,崔婉華恭送帝駕遠去。此時的崔婉華有一種輕飄飄的感覺。
莫說崔婉華輕飄飄,就是東配殿的侍候宮人們一樣輕飄飄。
一朝主子飛上九重天,他們這些侍候的宮人們也會雞犬升天。主仆諸人,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娘娘,恭喜娘娘。”等崔婉華一回到東配殿。侍候她的宮人們忙來磕頭賀喜。
“糊塗。”崔婉華神色嚴厲,她說道:“聖旨未下,你等的做派是猖狂了。讓旁人瞧着,特別是傳進陛下耳裏。萬一陛下不喜我的張揚,這聖旨免了,那時候我才真正成了一個大笑話。”
“……”磕頭的諸人被吓唬住。
“快起來。待聖旨降下,你們再恭賀不遲。我若有喜,你們當然是一衆同喜。”崔婉華先敲打,再描一個大餅在前面擱着。
有崔婉華的話,在場的宮人們倒是适應良好。畢竟大餅擺那兒,真伸頭,真可能吃着。
東配殿裏。
崔婉華雖然呵斥了侍候的宮人們。可在心頭,崔婉華還是暢想了封妃大典的奢華。
貴妃冊封大典那一等的喧嚣,崔婉華是給磕頭的衆人之一。那會兒多羨慕,崔婉華就多想着自己的封妃大典早早舉行。
一輩子可能就一次的張揚,還是坦坦蕩蕩的愛諸人禮。往後有妃位,又能從容召見娘家親人。
至于妃位的待遇等等,哪一樣都讓崔婉華的心情澎湃。
宮廷裏,消息總瞞不住有心人。或者說有些事情也沒必要瞞了。
宏治帝要提拔宮妃,先跟太後商量,再跟當事人講一講。
等着去昭陽宮跟皇後說一說安排時。賈皇後能怎麽辦?當然是微笑面對。
帝後是表面功夫,二人貌合神離。宏治帝的決斷,昭陽宮的賈皇後改變不了。
“陛下之意,挪了疏香宮的羅良人、葉良人的寝殿,讓二人搬去餘容宮。”賈皇後對于天子的安排。她贊同了。
“也好。”賈皇後說道:“疏香宮裏,往後要挪進了何寶林、孔選侍,由着崔淑妃照顧。還是人少些,清靜些的好。”
對于崔婉華上位,一朝晉位淑妃。賈皇後沒反對的理由。
崔氏出身清貴,家世擺那兒,淑妃的位份當得。或者說早前,天子是刻意的壓了崔氏的位份。
如今嘛,天子想提拔,這沒什麽可反駁的。倒是何寶林、孔選侍二人全由崔氏照顧。這就讓賈皇後心生警惕。
“只是何妹妹、孔妹妹皆有身孕,讓崔妹妹一人照顧,她會不會忙不過來?”賈皇後擔憂的問道。
“無妨,母後打算給何氏孔氏的身邊安排照料嬷嬷。對于皇嗣,母後一直非常重視。崔氏就是協助一番。”李子徹回道。
真是協助嗎?這理由賈皇後不相信。
怕是等着皇嗣一降生,崔氏成了淑妃,這抱養于膝下太正常,也合宮規。
“陛下與太後思量周全。”賈皇後說道。
金粟宮。
楊惠妃知道崔氏要晉位的消息。因為聖旨下來了。
宮廷裏多一位崔淑妃,這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宮廷內苑,從二品及以上的位份從來一個蘿蔔一個坑。可這坑一直沒填滿。
如今嘛,又填上一人。崔淑妃,這三字在楊惠妃的腦海裏飄啊飄。
“嬷嬷,備禮。本宮總要賀一賀淑妃妹妹晉位。”楊惠妃說道。
“諾。”楊嬷嬷恭敬回話道。
丹若宮。
萬蓁蓁也知道疏香宮裏,崔婉華晉位崔淑妃。
聽着宮人的禀報,萬蓁蓁早有心思準備。她沒什麽想得開,想不開的。萬蓁蓁除了有一點心疼又要送禮外,旁的嘛,她不在乎。
“嬷嬷,按宮規,我們丹若宮也給崔淑妃贈一份賀禮吧。”萬蓁蓁跟萬嬷嬷說道。
萬嬷嬷應下話。
對于給崔淑妃贈哪一些賀禮,宮規擺那兒,從大流即可。
在萬嬷嬷呈上禮單子讓萬蓁蓁過目時,萬蓁蓁略掃一眼,心頭有數。她笑道:“嬷嬷辦事,我最放心。就按此辦吧。”
話罷,後續事宜,萬蓁蓁交給萬嬷嬷操勞。在萬蓁蓁的心裏,她還在想着宮廷外面的事情。
起風了,借風要燒的火星子可否點燃呢?
為何點燃火,不外乎,就是萬蓁蓁不甘心。或者說她想燒一燒高氏一族的富貴是不是真的萬世不移。
甭管是高氏一族當初想摁死她。還是高太後撫養的三皇子四皇子想摁死她。
對于這兩方面的惡意,萬蓁蓁一點不懷疑。除了主觀上的揣測外,萬蓁蓁也一一尋着人證。
當初高氏一族辦事嘛,幹的活有一點粗糙。或者說高氏一族對于萬蓁蓁太蔑視了。
憑什麽以為萬蓁蓁是宮婢出身,就真是一點沒勢沒權?
借着萬太監當年留下來的人脈,萬蓁蓁自己又登上貴妃位,還得帝王聖寵。萬太監留下來的舊人們還是樂得在宏治一朝有一些做為。
嘗過權利為何的人,從來是寧可死,也不願意失了權利。
權利,這才是人生最美好的毒與藥,讓人沉溺,不可自拔。
借着萬太監的舊有勢力,萬蓁蓁先查清楚了。高氏一族想讓她死,這一點不做假。
當然免不得中間嘛,萬蓁蓁借勢而起,又收攏了一些人心。對于宮廷內苑的風波詭絕,萬蓁蓁從來不會小瞧的。
至于三皇子四皇子年少,不,應該是稚子年幼。萬蓁蓁瞧在眼中。
可當初落水後的經歷,還是讓萬蓁蓁起疑心。
被人強摁水裏的感覺,那一種感覺不會錯。如果不是她水性好,如果不是她力大,最後一力強十會。
萬一她真被摁水裏,最後殁了呢?
三皇子四皇子是天家貴胄,誰還能讓他們償命不成。
小小童子,心思歹毒。又或者就是小童惡,才會惡的如此沒心沒肺啊。
至于三皇子四皇子為何恨她?萬蓁蓁也查出來,或者說拼出來一些答案。
根腳落在高氏一族,落在高太後的身上。當然中間有沒有人做局?
肯定有。
萬蓁蓁為何這般想法?不外乎就是賈皇後、楊惠妃,這二人都是得利者。
雖然瞧着賈皇後被天子摁了一回頭,讓楊惠妃得意一些。
可賈皇後落高太後的臉面,讓壽康宮沒再掌了宮權,那也是事實。
對于宮廷內苑的事情,有時候不必細查。自由心證,誰得利了,誰就算不是兇手。那也一定是參與者之一。
或者說不是參與者,也多半是旁觀者。還可能是做局的人。若不然,好處能憑白無故的落到頭上。
這等好運,萬蓁蓁不相信的。
昭陽宮。
賈皇後召見了崔淑妃,還跟崔淑妃商量一回封妃大典的事宜。
崔淑妃心頭歡喜,面上卻是道:“一切聽皇後娘娘的意思。”
問崔淑妃在意不在意封妃大典?她是在意的很。可越是在意,崔淑妃越要端一端架子。
如今跟以前不一樣。崔淑妃也是上位者。總不能赤裸裸的上陣,那不成笑話嘛。
昭陽宮裏,賈皇後和崔淑妃你來我往,雙方都客客氣氣,有商有量。
丹若宮。
李子徹來一趟。或者說不止來跟貴妃閑聊趣事,聊聊閑适。
李子徹一來,他與貴妃進了殿內。爾後,打發走侍候的宮人們。
獨餘二人相處時,李子徹的目光落在萬蓁蓁的身上。
“蓁蓁,你了不得。”李子徹誇贊道。
萬蓁蓁坐于帝王身畔,她很坦然。仰了頭,笑問道:“陛下誇我哪兒的優點,細細一說,讓我自個得意一下。”
李子徹瞧着萬蓁蓁的惬意态度,他念叨一個名字。一聽這一個名字,萬蓁蓁收斂起笑容。
禁軍,天子親軍。禁軍是統稱,實則分為禦林軍、羽林軍、鐵林軍三支。
禦林軍、羽林軍守于燕京城,鐵林軍鎮于順天府。這三支軍隊是天家的根本,統稱禁軍。
禁,宮禁也。
“陛下,可是覺得我做錯了。”萬蓁蓁誠懇的問道。
“……”李子徹沉默片刻後,才說道:“你鬧騰的太利害。敲登聞鼓,你也敢想。”
“為何不敢想?”萬蓁蓁擡頭問道。
“蓁蓁,你如今依仗朕寵你,就這般肆無忌憚嗎?”李子徹問道。
“是啊。”萬蓁蓁誠懇的回道。
“可我更知道,陛下是明君。陛下心中裝着社稷江山。只要于江山有利,拔掉一些蟲豸,又有何不可的。”萬蓁蓁的一雙眼眸子全是真誠。或者說真是信任。
“哈哈哈……”李子徹笑一回。
笑罷後,李子徹問道:“你信朕?”
“信。”萬蓁蓁肯定的說道:“天下社稷,江山萬裏,全是陛下您的基業,您的宏圖大志,若無這美如畫的山河,又如何描繪,又如何留于青史昭昭。”
“那些蟲豸豈配活于世間,那不是玷污了陛下的如畫江山。”萬蓁蓁理所當然的說道。
“你不怕?”李子徹再問道。
“不怕。”萬蓁蓁回的肯定。
“我只是想讓陛下收攬更多的軍心。禁軍是天家根本,不能讓那些蟲豸啃了陛下的根基。陛下念親情,您不能出面做的事情,我替您做。些許刀劍風霜,些許謠言非議,我皆是不怕的。我已經許諾了陛下百年之後相死相随啊。”萬蓁蓁伸手,她主動執起天子的手。
二人十指交纏,萬蓁蓁在給天子洗一洗思緒。當然要讓天子站自己這一邊。
萬蓁蓁做的大場面,沒天子站臺,豈不是容易被敵對的勢力定點爆破。
要知道那些敢跳出來,敢為自己求一份公道的人,這一回是豁出去自己的性命。或者不止自己,更可能是拿了一家子的性命在賭。
要知道上位者的底線從來很低,一旦打擊報複,被一家子整整齊齊都是小事。若掩蓋了,那多正常。
如果上位者倒臺,只可能是更上位者的施壓。若不然的話,黎庶百姓為何要奢望了什麽青天大老爺,為什麽?
不外乎,還是黎庶百姓自己也知道的。沒有青天大老爺,蚍蜉撼樹,難,難如登天。
“你膽大包天。”李子徹的神色嚴厲。
“不過,這一回朕許了。”李子徹突然之間神色緩和,他臉上露出一些的無奈之色。
“往後再有這般的事情,你一定要提前跟朕講一講。”李子徹說道。
“陛下,我若講了,您才為難。”萬蓁蓁滿臉的真誠,一雙眼眸子裏是對帝王的心疼。
真心疼,想一想,宏治帝一心想收攬禁軍的心。為此,帝王花着銀山銀海。
給打勝仗的勳貴們加食邑,加爵位,加官位。給打勝仗的将士們升官散財。士卒們也是厚賜不斷。
便是如此呢,帝王還怕寒了戰死将士的心。多賞燒埋銀子。結果呢?一些蟲豸的心眼兒打在這些戰死的普通士卒身上。
人死了,又是普通士卒,那有關系也難通天。真敢打這等富貴主意的,從來是靠山硬邦邦。
想一想敢在這等事情上撈錢,還是撈出人命官司又被壓下去。這能量得多大?
若不是大人物出頭,苦主,不,應該是苦主都沒了。
知情者只能閉嘴,不閉嘴的,莫不成想跟苦主一樣的被閉嘴。
萬蓁蓁想幹一票大的。不止想打擊了高氏一族的清譽。更想讓三皇子四皇子的将來沒了高氏一族的頂力相助。
高氏一族勢弱了,三皇子四皇子這等養在壽康宮的皇子才可能少了助力嘛。
這二位皇子将來會不會争皇位?吃過外戚福利的高氏一族肯定會想投注。到時候三皇子四皇子能不動心?
萬蓁蓁很懷疑。
可高氏一族失了禁軍的“民心”。三皇子四皇子跟高氏一族走得越近,借了高氏一族更多的力量。他們離着禁軍啊,那會越來越遠。
這裏頭的操作空間可多了。萬蓁蓁不急的,她只是在替人伸冤的同時,也就是借機替自己順便複個仇啥的。
真不急,萬蓁蓁覺得人生路太漫長,沒必要為着報仇,那是顯露出急哄哄的心思。
萬蓁蓁只想不顯山不露水,默默無聞的把仇給報了。最好還讓仇家不知道誰下的黑手。
萬一被知道她下的黑手,那也得是光明正大的,畢竟是萬蓁蓁的仇家做錯事。
對于萬蓁蓁而言,她相信自己的正義。
吾心吾行,澄如明鏡。所行所為,皆為正義。這才是萬蓁蓁奉行的宗旨。
于是坦坦蕩蕩的萬蓁蓁也大膽在帝王面前承認她做的一切。做了就做了。不帶一點害怕。
為何?
萬蓁蓁覺得她站公理的一方。她站一個理字。雖然這一個理字,也是帝王給的膽量。
對此,萬蓁蓁真心感激一回宏治帝。
哪怕帝王有私。可這一份私心用在自己身上時,唉。誰都會忍不住的偷着樂。
可開心後呢,萬蓁蓁的心頭也有危機感。怎麽辦呢?萬蓁蓁當然想做一個對于帝王而言有用的人。
有些事情帝王不好出面,萬蓁蓁不介意污了手。被人誣蔑的罵一罵,聽一聽蟲豸們的犬吠,唉。
萬蓁蓁很樂意。只要于帝王有利,她也樂得出頭。當一個有用的人,這才是萬蓁蓁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