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章
第049章 第 49 章
吳老尚書這時候才将書信和華山玉簪掏出來, “徽和長公主的意思是先與您商議得妥帖了,這才下國書,不然貿貿然地拿到朝堂之上來說, 豈非讓陛下難辦。”
他是禮部的頭子,又與徽和長公主私交甚篤,讓他來先漏個口風, 再合适不過。
今上揉揉額角,頭疼得很, “先将玉簪送去與林黛玉,只說是徽和長公主一片心意。”
難道現在他就不難辦了嗎?
徽和的強勢與果斷, 等閑男兒都及不上,她先致信給吳老尚書的意思,哪裏是要商議妥帖, 分明是先通知他, 把一應事務都辦好, 別等真的國書到了,來個措手不及, 叫兩國丢臉。
如果今上真的拒絕了這個姐姐, 只怕對方是要翻臉的。
吳老尚書手抖啊抖, 将玉簪托付給一旁的宮人, 今上不太喜歡太監伺候, 身邊一水兒的女官與宮女, 個個貌美。
今上看他這副作态, 心中已然有了思量, 又怕把這老頭子當場氣死, 因此只和顏悅色地讓他先退下,又将柳女史喊來了。
柳女史下了一趟江南, 未曾拿下林涵空,心裏就不是很舒服,進來便懶洋洋地往椅子上一歪,“陛下召臣,可是有什麽事?”
明面上,柳女史與柳妃論着堂姐妹,但是實際上柳女史的出身能扔柳妃十幾條街,容貌不但不輸柳妃,更是妩媚之外多添幾分端貴之氣。
她自貌美如花她的,今上眼裏是瞧不見的,他喜歡沒腦子的女人,柳女史看着喜好享樂,心機深沉尤勝陳五娘,他對她沒啥興趣。
怪不得是父子呢,與太子殿下是一樣的脾性,不喜歡女人長腦子,可當他的女人太沒腦子,他又要發怒,嫌棄對方愚蠢。
“徽和長公主求娶林黛玉,你一路送她進京,可有聞到什麽風聲?”今上給她賞了茶,“這件事不好辦。”
柳女史坐得更歪了,整個人半躺在那雕花圈椅上,喝了半盞熱茶才道,“未曾有什麽風聲,說不得是林如海使的計策呢?陛下也是知道的,林家在鞑靼,素有聲望,從前是他為了避嫌,可如今為了女兒,再拿起來也不是不可以。”
“他們竟然敢……”今上皺眉,“林黛玉就是考中進士,也要從頭開始仕途,可留在宮裏,往後入主中宮也不是沒可能。”
Advertisement
柳女史瞥一眼太子,笑道,“陛下,您總是喜歡小看女人。撇開林若水的事不提,考中進士入仕,和留在宮中與女人扯頭花,林黛玉定然是選擇前者的。往前數幾朝,天家或與士族分天下,或與諸侯分天下,咱們現在是與朝臣在分。做封疆大吏,權柄在手,又何曾輸過皇後娘娘?”
今上已然将曾經可與皇帝共同治理天下的皇後打壓得只能在後宮管管家事,林黛玉難道會稀罕這個位子?
可如果為了林黛玉,放權給中宮,便又會違背今上的“女主內”的思想。
這樣一來,強留林黛玉做太子良娣,簡直是本末倒置。
柳女史見今上意動,又道,“林家與太子殿下有仇,放她去草原,總比留在天.朝好不是嗎?林若水是親姑母,徽和長公主也是親姑母呢,難道會容得孫媳婦為了自己的小算盤,将鞑靼帶到咱們的對面不成?”
今上道,“你說得很對,朕剛才有一法子,索性讓吳老尚書家的女孩兒頂了林黛玉,不知道你覺得如何?”
吳老尚書家自是有孫輩的,更妙的是,他的孫子孫女從前也是跟着林清念書的,最小的那個孫女今年正好十九歲,不早不晚,恰是可婚配的年紀。
柳女史心說您早就想完了,哪裏是剛剛才有的,這招簡直是毒,當即笑着飲完剩下半盞茶,遞給宮人去添水,“陛下這招妙極了。左右都是您與殿□□現對讀書人的重視,林家與吳家又密不可分。”
今上也覺得極其好,撫掌大笑,“知我者,佩月也。”
柳女史名諱上佩下月,不曾娶過什麽表字。
太子跟着道,“父皇妙計,叫這吳老匹夫幫着他們來傳話,現下可好,把他自己孫女搭進來了,我看他要怎麽辦,受了林家連累,說不得要反目成仇。”
柳女史側過身接茶,好懸忍住一個白眼,太子真真是叫今上寵壞了,這種事在場誰心裏不清楚,你非要直白地點出來你父皇是個小心眼麽。
這話也就是太子說了,換作其他皇子皇女,是個什麽下場可就不好說了,今上是最好面子的。
今上對着這“唯一”的親兒子是不惱也不怒,笑呵呵道,“總算你還明白事理,這會子懂了?哪怕吳家女真是個無鹽女,你也得跟朕好好安置着。”
太子立時應了。
這時候,他們都未曾想過,吳家女不是個無鹽女,卻真真有鐘無鹽的本事。
吳老尚書的小孫女與柳女史重了一個字,老爺子給她取名皓月,爺孫兩個同一天生日,前頭辦着壽宴呢,後頭這丫頭就落了地。
十五月圓之夜,吳老尚書看那月滿天街,就取了這麽個名字。
林清當時就笑着恭賀道,“祝君壽閱八千秋,歲歲對,長空皓月。①”
家裏人都覺得很吉利,吳父幹脆就拿“歲歲”給女兒做了小名,盼她歲歲平安。
林黛玉與吳歲歲自然是認得的,林清出事之後未曾再見,是因為這個姑娘着實個潑辣性子,被家人送去蓮花庵清修了。
雖然知道這姑娘不是沒腦子,但是吳家人都很怕她哪日提刀進宮宰了太子。
可見其之潑辣程度。
吳歲歲對這樣的誤解,是挺委屈的,不過并不妨礙她在聽到召她進宮給郡主做伴讀的旨意,當着那傳旨宮人的面冷笑,“永明郡主不是還在南邊兒招郡馬呢麽,怎麽左一個右一個的找人陪她念書。”
誰曾想那宮人亦是羁傲不遜,“吳姑娘這話可問不着,陛下與娘娘的旨意,您要抗旨不成?”
倒是邊上跟着來跑腿的小太監陪笑道,“吳姑娘何曾有這個意思,荔枝姐姐誤會了。吳姑娘也莫要急,郡主不日就會回京,且斷不會誤了您讀書的,那位林解元這會子就在東宮呢,陛下說你們結個伴正好。”
“你倒是會說話。”吳歲歲朝那宮人翻了個白眼,解了腰上的玉佩賞給了小太監,“你這個姐姐,呵呵。知道的是個宮女,不知道的以為陛下派了什麽娘娘來,折煞我了。”
荔枝氣得眼都紅了,“吳姑娘紅口白牙的,可不要污蔑奴婢。”
吳歲歲有個堂姐也陪着她在蓮花庵,說是陪伴,其實就是當牢頭的,不然這丫頭跑了可怎麽好。
堂姐溫溫柔柔的,好似一陣柔和的春風,“這位姑娘好大的脾氣,娘娘要你來傳旨,你卻仗着宮裏的身份,處處為難,難道我吳家是無名無姓之輩不成?不然咱們去娘娘面前分說一二?”
小太監也跟着勸,“荔枝姐姐,莫要誤了差事。”
本來哪裏需要荔枝來跑腿傳旨,實在是她江南的差事辦得不漂亮,皇後罰她罷了。
荔枝有氣不敢朝吳家姐妹發,回身給了小太監一個巴掌,“你算什麽東西,也敢來管我?眼皮子淺的哈巴狗,拿了別人的賞,主子都不認得了。”
今上不喜歡太監,他們在宮中便也不大讨喜,大多是做些粗活、跟着跑跑腿,這會子挨了打,眼淚在眼眶裏直打轉,捂着臉卻不敢哭。
半大的年紀,瞧着十三四的模樣,着實是可憐。
更何況荔枝這指桑罵槐的,哪裏是打了小太監,分明是要扇到她臉上,吳歲歲這暴脾氣,當即撩了袖子道,“你不必在這裏陰陽怪氣的,咱們這就去進宮面聖,我不與你啰嗦。”
**
林黛玉正對着那三支玉簪發呆,也不是很明白如何就都到她手裏了,不過若是有機會去一趟草原,她肯定是歡喜的。
汪藍就是這個時候進來的,見着那太祖的寶物,先是跪下重重磕了三個頭,“奴才哪輩子修來的福氣,竟能瞧見這樣的寶物。”
林黛玉都被他給逗樂了,“汪公公快起來,可是有事尋我?”
“瞧奴才,險些誤了正事。陛下與娘娘宣吳家姑娘進宮陪郡主讀書,誰曾想傳旨的得罪了吳姑娘,這會子正在鳳儀宮打官司呢。貴妃娘娘說您與吳姑娘是師姐妹,請您去幫着勸勸。”
“我這就去。”林黛玉看自己身上穿着得體,不必再更衣,立時站起身,生怕歲歲這個爆竹吃虧。
汪藍剛才都打聽清楚了,小聲給林黛玉遞話,“傳旨的便是皇後身邊的荔枝姑娘,您進宮也是由着她去接的。”
林黛玉點點頭,“要是荔枝,倒也不奇怪了,我也是領教過的。”
話只說三分,汪藍卻懂了,“她素日這樣,可算是踢到鐵板了。”
何止是鐵板,簡直塊燒紅的鐵板。
吳歲歲跪在皇後面前,哭了個聲淚俱下,“陛下要臣女進宮,原是美事,娘娘若是不願意,大可與陛下直言,緣何要這樣羞辱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