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章
第035章 第 35 章
吵吵鬧鬧吃過一頓早飯, 兩個人這才靜下心來說話。
江湛問道,“現在書院怎麽樣了?”
書院分官學和私學,林清的清華書院, 以及林涵曾經任教過的白鷺書院都是私學。
林清另外還開設了很多家私塾,教導香眼間的孩童,并且從其中挑選出有天賦或者好學的孩子送到書院。
“陳五娘才剛接手了清華書院, 其他暫時還沒有,不過以她的能力也只是時日問題。”林黛玉道, “清華裏的藏書都是我林家自己的收藏,我本想把它們都拖回來, 卻又怕耽誤學子念書,到底是留下了,真真是便宜她。”
江湛只得安慰她道, “只是一些書罷了, 以後我再給你找更好的。”
林黛玉道, “我看今上再折騰下去,怕不是要焚書坑儒了。你這次在京城裏面可遇到過衍聖公, 有沒有看到她是個什麽樣的人?”
“倒是巧了, 我和他在宮裏有過一面之緣, 是個挺和善的老太太, 還塞了銀杏給我, 只是私底下是什麽樣子就不得而知了。”江湛接過丫頭端來的茶水, 給林黛玉倒了一杯。
“你說我要不要把姑姑的著作也都砌在牆壁裏?有焚書坑儒, 自然也要有魯壁藏書。”林黛玉捧着紅糖山楂茶, 順便也分了江湛一半, “若是這次能結交到衍聖公就好了,我還想試曲阜嘗一嘗孔府菜呢。”
口氣中頗為可惜江湛沒有留在京城替他搭關系。
江湛喝了一口那聞着甜津津的茶, 險些牙都酸倒了,他最不喜歡酸味。
他道,“其實你這樣喜歡吃,也可以寫一寫林家食譜,多年之後未必不能如孔府菜一般自成一系。”
不想林黛玉又嘆氣了,“不可能的。”
“怎麽了?可是林伯父不許你分心?”江湛問道,“你要是不得空,我給你整理就是了。”
“可以!”林黛玉眼睛一亮,“就靠你了!”
Advertisement
她這些時日看了這個也喜歡吃,那個也喜歡吃,全寫出來豈不是要和她一樣高?
翰林院的學究就講究著作等身,旁人都是文章等身,只有他是菜譜等身,豈不是丢人丢到家了。
江湛沒想到她答應得這麽快,強忍着高興道,“那你有寫出來的嗎?”
林黛玉理直氣壯地道,“不是你給我寫嗎?左右我喜歡吃什麽,不喜歡吃什麽你都知道。正好吳老尚書也讓你磨磨性子,你又不像我,需要科舉要上進用功,你只管做你的食譜便是。要是有什麽做法不清楚,家裏的廚子緊着你問。”
江湛:……我怎麽感覺自己跳進了一個大坑?
他佯裝生氣地要去推林黛玉,“你又欺負我。”
“說吧,你有什麽條件?”林黛玉托腮,“從前吧,就說為了我做什麽都可以,現在就讓讓你給我寫本食譜,你就這樣推三阻四,不樂意,唉……”
她越發覺得這是個好主意,江湛其實也寫得一手好文章,只是因為不用科舉沒有顯露出來。
江湛趕忙道,“我也沒說不樂意呀。”
“這還差不多,文章風格的話,我還是喜歡東京華夢錄,你懂的。”林黛玉得寸進尺,“我記得你白描就極好,你到時候在食譜上把畫也配上。”
“都聽你的。”江湛沒有忍住自己翹起的嘴角,本來是想顯得更加為難一些的。
少年人心裏惦念着誰,莫說是寫本食譜随筆,就是。上刀山下油鍋也不在話下。
江湛把昨日的晚飯睡過了,賈敏便改在今天中午替他接風,一大桌子都是素菜,賈敏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小湛多擔待些,現在府裏都是吃素的。”
“我同玉兒吃一樣的就好,在京城的時候,身上盯着的眼睛多,現在能清清靜靜地替老師守孝,對我也是好事。”江湛哄賈敏最有一套了,“聞着就香,多謝林伯母費心。”
林黛玉斜睨他一眼,“吃飯話還這麽多。”
“你吃這個。”江湛給她夾了一筷子菜,“早飯就沒吃好,你快吃。”
林如海眯起眼,打量了一會兒這個殷勤的小皇孫,以前覺得他還小,現在覺得這孩子已經長開了,雖然還有青澀稚氣,倒也不失為個可以看得過眼的。
他和尋常不舍得嫁女兒的老父親不太一樣,他是一門心思想着找一個天底下最好的兒郎來配他的寶貝女兒。
即便有些事不能十全十美,可女兒還小,經過他多年調…教,也不怕什麽。
“聽玉兒說,你們預備編一本食譜?”林如海道,“這可不是易事,要是做得好,便與若水的《四方集》一樣,可以流傳于世。”
林清所著寫的游歷随筆就叫《四方集》,言簡意赅。
“不單為了這個,往後再過去許多年,回頭翻一翻自己喜歡吃過的東西,也是個念想。”江湛給林黛玉盛了小半碗金湯竹荪,“今日竹荪不錯,伯父伯母也嘗嘗。”
自以為開明的老父親心中冷哼:我們家的竹荪好還用得着你來說?
他指着那道金湯竹荪道,“既你覺得好,那便以這道開篇吧,待文章得了先拿來給我看。”
江湛心中疑惑不已,林如海一直對他不冷不熱的,彼此接觸都不多,怎麽忽然關心起他的功課來了。
林黛玉也不知道為什麽,不過她對親爹的才華是完全拜服的,因此高興地道,“好呀,父親肯替我們掌掌眼,那可再好不過了,這菜也不必去廚房問了,我就知道怎麽做。”
林如海心塞地安慰自己,女兒懵懂年幼,不過是親梅竹馬兩小無猜罷了,稱一句我們也是正常。
賈敏這個做妻子的對他的心思感知得UI清楚,悄悄掐他一把,“孩子們的事,由着孩子自己去,你不是正忙着公務麽,好生當差才是要緊。”
她語帶雙關,林如海卻不能茍同,“孩子不懂事,咱們做父母的……”
他擡頭看見兩雙清澈的眼望過來,倒叫他說不出話了。
年輕真好,有時候看到他們,就覺得往後的時日還有盼頭。
……
金湯易得,只用南瓜打成泥勾芡便可,竹荪卻少見。
竹荪本也是一種菌類,依附枯竹而生,因為數量稀少,價格炒得很高,名副其實的山珍。
“竹荪用鹽水泡發,裏頭塞筍丁餡兒。”林黛玉一面說,江湛便一字一句地記下來,“這樣真成菜譜了,你講講這菜哪裏好。”
林黛玉悄悄蘸了硯臺裏的墨,趁着他擡頭看自己的時機,揚手把江湛給抹成小花貓了,“你剛在我父親面前不是信心十足麽才吃過沒有半個時辰就不記得哪裏好啦。”
江湛反應也快,回過身就用手裏的毛筆在林黛玉臉上也畫了一道,笑嘻嘻地道,“咱們不是說好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林黛玉氣鼓鼓地道,“你居然還手?不對,誰和你說好的,你又自說自話。”
“略略略,我不管,反正就是說好了。哪怕就是死了,咱們也得在一處。”江湛看着她笑,“不鬧了,你給我說說竹荪哪裏好了,我沒有你會吃呀,好玉兒。”
“竹荪爽脆,本該釀入蝦或者肉,講究一個外脆裏嫩,改用筍丁便只剩下脆爽了,好在味道也算鮮美。”林黛玉娓娓道來,江湛下筆如飛,字跡潦草得除了他本人誰也認不出來。
“暫且先這樣。”江湛道,“我想着你總喜歡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如果能将典籍或是文獻活用到這菜中來,豈不是妙哉。你想孔府菜的名字,什麽魯壁藏書、詩禮銀杏,都是好聽又有淵源的。”
林黛玉眨眨眼,頂着臉上的墨痕,愈發俏皮可愛了,“那只能勞煩你多多操心了,你權當複習功課,定然能大有進益。”
江湛沒想到挖了個坑給自己跳了,趴在桌上虛弱地道,“你知道我最不喜歡經史子集了,這樣的事還是該林解元來才是。”
“第一次聽到有人把不愛念書說得這麽直接。”林黛玉戳戳他的臉,“統共就分經史子集這四類好嗎?”
到底是替他把功課做了。
竹荪雖生于枯竹,卻是山珍之一,因此可見,出身并不重要,更以此引出唐代杜荀鶴的名句“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來鼓勵寒門士子。
林如海一目十行看過,笑道,“玉兒替你這寫的吧?”
“我負責出主意,林師妹落筆,我天資平平無奇,不比她,怕傳出去了露怯。”江湛老實地承認了,“您覺得怎麽樣?”
“甚好,明日就叫人傳出去,也好叫清華書院裏的學生們知道,我們林家不曾放棄過他們。”林如海也沒有瞞他的意思,“分一匣子詩禮銀杏出來。”
“林伯父這樣光明正大地拉攏學子,不怕陳大人和今上不悅嗎?”
“不悅又如何,我林家該退的,已經退了。”林如海笑道,“今上要只能怪陳五娘沒本事。今日伯父教你一個道理,上位者,大多只看結果,你若為他驅使,哪怕當牛做馬,最後事情辦不成,也無人會認可你的辛苦。”
江湛受教。
陳五娘自然懂得這個道理,可這些書生着實難纏,軟硬不吃。
她接手到現在已經碰壁數次,清華書院裏從先生到學生,沒一個服氣她的。
陳五娘是越心煩吃得越多,以至于林涵再見她的時候,她又胖了一圈。
林涵發自肺腑地道,“是不是得了什麽病?還是看看大夫吧。”
陳五娘:……要麽你他爹的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