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64章
觀音菩薩都已經準備好替孫悟空收拾爛攤子,卻沒想到聽到了一個讓他驚訝的消息。
“不死?這我倒是從未見過。”大部分時間都端着形象,看上去波瀾不驚的觀音菩薩忍不住挑起了眉。
車遲國在靈山菩薩裏其實非常有存在感,畢竟這是唯一一個迅速由佛轉道,而且将僧人們都趕去做勞力的國家。
二十年前這事發生後,觀音菩薩化身凡人去鼓動周邊國家中的僧人前往車遲國進行挑戰。
可惜被說動的,真正前往車遲國的僧人們都敗于國王的難題之下。
常年以往,靈山的菩薩們便将這事擱置,靜等轉變的時機到來。
貞觀十三年,唐三藏出大唐時,佛祖察覺時機已到,就讓觀音菩薩派人去入夢告知受苦的僧人們,靜等唐三藏的到來。
為了以防意外,在別人回來後,觀音菩薩曾親自前往車遲國看過當地情形,可惜當時的觀音菩薩并沒有發現孫悟空所說的奇緣。
難不成是太白金星有意瞞着靈山?觀音菩薩忍不住心想。
不等質疑之情真正上來,觀音菩薩又自己否定了這個可能。
如果太白金星真的發現寶貝,早就取出來拿回天庭,根本不可能等到現在讓孫悟空發現。
觀音菩薩心中思慮萬千,面上卻不顯,他只淡淡地說:“走吧,我随你去看看。”
從裏往外走,路過蓮花池時。孫悟空敏銳地發現,原本放在小幾子的魚食已經被撤下。
看來菩薩放棄養魚了,這倒是與長安那些凡人一樣,養一段時間就會換一種興趣。孫悟空沒将此事放在心上,他漫不經心地想,轉頭就将這事抛之腦後。
紫霄宮中,通天也在撺掇太清前往下界打聽寶貝。
Advertisement
道祖閉目坐在最上方,太清姿勢端正地坐在下首,看曾經他們在紫霄宮的修行心得。
通天繞着太清轉了好幾圈,即便把太清鬧得無法把注意力集中在手中木簡上,也沒成功讓太清下去湊熱鬧。
“不過是一後天形成的考驗心性的輔助工具罷了,心性堅定的用不上,心不堅定的也遲早會止步不前難圖大道,拿到手只能積灰。”太清語氣毫無波動,完全看不上所謂的寶貝。
從有意識起。三清接觸的就是最高層次的寶物,這種東西實際上對三清而言連屁股底下的草席都不如。
“你把它取來交于小輩,他們總該派的得上用場。”通天不願放棄,繼續勸說,他依舊想為悟空拉個靠山。
太清嘆了口氣,卷起木簡看向通天:“我唯有一個弟子,他早已成為天尊,孫輩也有他操心,此物在我這的用處甚至不如在無當那。通天,你有什麽打算可以直說。”
通天覺得太清是在暗中諷刺他,畢竟兩位哥哥收徒看天賦,只有他什麽跟腳都收,才用得上考驗心性的東西。
相顧無言半晌,知道太清這個悶葫蘆性格的通天只得将自己想為悟空找靠山的打算告訴太清。
“即使你不與我說,我也會幫你看着孫悟空。”太清知道通天心中依舊對自己存在芥蒂,今天能得到通天真誠的回答,太清心中感覺一暖。
只要通天的态度能夠軟化,遲早有一天他們兄弟三人能恢複從前的親近。至于時間漫長這一點不在太清的考慮範圍之內,畢竟他們不死不滅,絕不會隕落。
太清站起身,對通天發出邀請:“走吧,你與我一同下界。既然你能抽空收下孫悟空,就說明有師父的允許。”
通天有些猶豫,即便太清已經知道,讓光明正大顯露出道祖對自己的偏愛,還是讓通天感覺不好意思。
而且自己下界需要勞煩道祖,哪怕道祖能察覺到,通天也不好意思多次打擾道祖,道祖的力氣還是留給天道才對。
通天試圖找個理由拒絕太清。
一直像尊石像一般坐在上方的道祖突然眼睛微睜,察覺到道祖身上傳來波動的兩人急忙轉身向道祖行禮。
“師父,你的臉色看上去比從前紅潤,可是有好消息?”通天與道祖相伴的時間最長,看到與往日有些許不同的道祖,通天忍不住激動地問。
曾經的道祖和天道在軀體內博弈,即使偶爾醒過來,施法為通天遮蓋天機,面上也帶着天道的冰冷與蒼白。
但此刻的道祖臉上竟然出現了紅意,古井無波的眼中也透露出聖人們歸位前的人情味。
道祖扯出一絲僵硬的笑容:“尚且微弱。”
還不等太清通天沖過來祝賀,道祖就對太清說:“想去就去吧,有我看着。之前我落于下風都能護着你,更何況現在。”
通天眼中含淚,他将本體留在這,換菩提老祖的身份跟着太清下去了。
道祖揮手将通天本體安置回長居的房間。
細細體會比往日流轉順暢一絲的靈力,道祖忍不住透過紫霄宮與一重重天,看向孫悟空曾經過的烏雞國。
烏雞國中,能讓孫悟空感到好奇的,位于皇宮旁的建築已經完工。
那是一座按現任國王想法建起來的青獅宮,道祖睜眼那一瞬,青獅宮正好上完梁。
“你這副模樣看上去倒是比我還蒼老。”從紫霄宮下來的路上,太清忍不住用奇異的眼神打量菩提老祖周身的模樣。
通天樂呵呵地笑道,他那慈祥的表情完全不像是被道祖偏愛的小弟子:“世人都只信老神仙,老神仙最關鍵的不就是老嗎?”
“更何況若是我不換一副和先前截然不同的樣子,恐怕早就被其他人猜出,悟空也會被扣上截教的名頭。雖然沒有大靠山讓悟空陷入別人的謀劃中,但這總比背負截教的血海深仇來得輕松。”
“滿腦子截教的悟空,就不是現在大體上依舊輕松快樂的悟空了。”通天腦海中劃過孫悟空賴在他懷中胡鬧的過往,對于孩子而言,還是快樂成長最重要,苦難還是由大人們來承擔吧。
太清被通天說地一噎,他頭微微側向一旁,不敢去看通天的眼睛:“你放心,我一定會護着悟空,不讓他出任何事情。”
在太清看不到的角度,通天忍不住挑起計劃得逞的笑容。
兜率宮,好不容易把所有道童從太清設下的睡夢中叫醒的太上老君,心髒忍不住劇烈地跳動起來。
站在丹爐前,想要開始練丹補充消耗的太上老君轉身就想逃跑。
可惜太上老君再快也快不過将自己制造出來的太清。還沒邁出殿門,太上老君再次被太清附體,變成被孫悟空誇獎過的,精神了不少的形象。
天上人間時間不對等,最先趕到車遲國的是同在人間的觀音菩薩和孫悟空。
浮在半空中的兩人一眼就看見了皇宮前面豎起的兩座高塔。
本想直接前往探索秘密的觀音菩薩,忍不住湊到人群中打聽消息。
原來那兩座高塔就是國王為唐三藏準備的考驗,只要唐三藏有膽量和耐心在高塔上一動不動的念經半日,國王就承認唐三藏是有真本事的高僧。
高塔過後,唐三藏再給車遲國百姓講佛經,得到一百人的認可,國王裏面就能立馬放外頭的和尚自由。
孫悟空心想,那三個國師沒說大話,這兩個考驗對唐三藏而言确實小菜一碟。
即使唐三藏對人妖有偏見,有一些小瑕疵,也不能否認唐三藏對于佛門菩薩的虔誠之心以及對佛經的深刻了解。
能在不到二十就名揚大唐、成功出席水陸法會的唐三藏,肯定能觸動車遲國百姓的心,抹消車遲國百姓對僧人的厭惡之情。
趁着人群都聚集在皇宮前,觀音菩薩趕緊前往沙地查看。
可惜事情并不如觀音菩薩所想的順利,即便觀音菩薩到時有僧人妄圖結束生命,觀音菩薩也沒能找到引起這件事情的寶物所在。
比孫悟空境界高深的觀音菩薩,只發覺事情并不像孫悟空說的那樣簡單。
那些自盡又複生的僧人,實際上并沒有真正抹消生命,而是陷入幻覺,在投河的前一瞬經歷寶物想讓旁人看到的情景,然後自己回到岸上繼續生活。
除此之外,觀音菩薩還察覺到,這片沙地底下蘊含着許多生靈,他們全部都是氣息平和的存在,只不過有些溫暖有些冰冷,和在地上勞動的大多數氣息暴虐的僧人不同。
知道一時半會兒沒法取出寶物的觀音菩薩,準備先等唐三完成挑戰,看看等僧人們恢複自由身離開後有沒有變化再說。
觀音菩薩和孫悟空原路返回,他們來到皇宮中近距離觀看接下來唐三藏的表現。
觀音菩薩打算趁此機會看看有了磨煉後的唐三藏,對佛經的領悟和從前的唐三藏有什麽區別。
觀音菩薩沒看見的是,他粗略地遮掩身形氣息從沙地離開時,小部分僧人似乎有所察覺,對着觀音菩薩的方向虔誠一拜。
之前提醒唐三藏,此處大部分僧人已喪失本心的年老僧人,在直起身後,忍不住多道了一聲阿彌陀佛。
年老僧人拜完,繼續用繁雜的瑣事磨練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