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45章
當天晚上,以前從唐三藏身旁離開的六丁六甲帶着國王的魂魄,從禦花園井下暗河趕到寶林寺。
好不容易将國王送進了寶林寺中,六丁六甲卻驚愕地發現,原以為會借住在此的唐三藏師徒失去了蹤影。
一旁被他們使法術暈過去的國王眼看着就要轉醒,六丁六甲沒辦法,只能再給國王補了一層法術。
幾人帶着國王東奔西跑,總算順着環繞村莊與國都的禦水河,找到在老村長家借宿的唐三藏師徒。
孫悟空覺淺,躺在唐三藏旁邊的床上翻來覆去睡不着。
在窗戶透進來的朦胧月光下,孫悟空瞧見念完佛經後好不容易入睡的唐三藏身上,泛起了隐隐珠光。
珠光愈來愈盛,到了一個臨界點後,珠光突然又全收回唐三藏體內,然後唐三藏的魂魄從他的身體中浮現。
剛離體的魂魄十分懵懂,唐三藏在原地站立了一盞茶功夫,才開始往外走。
見唐三藏穿過木門徑直向屋後走去,孫悟空趕忙起身追上。
“大聖莫慌,這是我們動得手腳。”六丁六甲他們見孫悟空已經掏出金箍棒甩在肩上,急忙出來阻攔,免得到時候孫悟空将無辜的國王一并除掉。
孫悟空見唐三藏走得非常慢,半天都沒走出幾步,便也不着急。他收回金箍棒,抱着胸質問這幫跟在後面的神仙:“平日怎麽叫你們,你們都不認出來。今天怎麽這麽主動,使了法術讓我師父魂魄離體,你們究竟是想讓我師傅父幹什麽?”
六丁六甲一衆人對視一眼,對着孫悟空整齊地搖頭,表明這事不能直接告訴孫悟空,需要孫悟空他們自行發現。
孫悟空又問需要唐三藏去見什麽人?
這回六丁六甲他們倒是回答得爽快,直說是烏雞國的國王。
孫悟空心中轉過萬千思緒。白天老村長說三年前國王突然有大變化,他就知道事情不簡單,眼下連天上的神仙都開始插手,非常有力地說明烏雞果必有貓膩。
Advertisement
唐三藏已經從村莊後面離開,孫悟空便不再和六丁六甲他們多言,孫悟空向六丁六甲匆匆行了個抱拳禮後就連忙跟上去。
走到禦水河旁,一直懵懵懂懂的唐三藏終于醒過來。
記憶中上一件事還是琢磨佛經的唐三藏,臉上寫滿了茫然二字。
唐三藏左右環顧一圈,發現徒弟們都沒跟過來,禪杖也不在身旁,心中頓時升起驚慌之意。他掖好被河風吹開的衣領,轉身就想回村莊找孫悟空他們,想要明天一早就離開此處。
不等唐三藏邁步,在此等候多時的烏雞國國王悠悠地從河底飄了上來。在黑夜與搖曳的樹影的襯托下,這畫面就像是活見鬼一般。
烏雞國國王好說歹說,才在真正動怒之前讓唐三藏相信他不是什麽孤墳野鬼。
即便如此,烏雞國國王在向唐三藏訴說是事情經過時也包含怒氣。要不是昨天來找他的菩薩們說唐三藏是聖僧,在只三年前的道人那經歷過挫折的烏雞國國王,必要給唐三藏好看。
烏雞國國王大放厥詞,自己說得很高興,卻沒有注意到唐三藏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反倒是躲在樹後面,一直在觀察唐三藏的孫悟空,注意到了唐三藏難看的面容表情。
烏雞國國王翻來覆去就是這幾段話。什麽道人篡奪他的王位、道人貪圖他妻妾的美色日日與他妻妾歡好、道人上位後沒有一點國君樣,将他原本安居樂業的百姓治理得日漸貧困,真是什麽話好聽就把什麽往自己臉上貼,一點也不顧及現實真實情況。
白天在老村長那聽到完全相反說法的唐三藏,全程皺着眉完全不想搭理烏雞國國王。
“陛下,既然如今可以自由行動,為何不直接找太子殿下述明實情?”唐三藏雖然認為道人篡位确實不對,但眼下有更好的方法,唐三藏還是希望烏雞國能夠自己解決這件事情。
結果國王連嘆好幾聲,才支支吾吾地解釋。原來菩薩們只給他今天這一個機會,接下來他又要回到當年沉井的地方重新入睡。
話都講到這步,唐三藏無法拒絕只能答應下來。
烏雞國國王喜笑顏開,将早就準備好的白玉圭遞給唐三藏,将唐三藏當做菩薩那樣虔誠地拜了幾拜後,才在唐三藏眼前散去身影。
唐三藏看着湖面發了會呆,原本清醒的腦子又開始懵懂,然後像來時那樣一步一步地挪回老村長家中。
孫悟空一路在唐三藏身後護着他,見唐三藏能自行認路,也沒有跳出來去攙扶。
話說那烏雞國國王沉入河底後,并沒有像他原以為的那樣回到禦花園井中沉睡,而是整個人随微風飄到六丁六甲的面前。
烏雞國國王在政事上十分混賬,對于菩薩卻十分崇敬。
聽到六丁六甲說他曾經違背本國百姓的意願,致使百姓們陷入貧苦中,所以需要接受懲罰。一向自視甚高的烏雞國國王竟然沒有開口反駁,而是真誠的接受了六丁六甲給予他的懲罰。
一旁正好路過的小黃狗被六丁六甲一指,它的靈魂就陷入立刻沉睡。
六丁六甲将烏雞國國王的靈魂塞露黃狗身體中,并告訴國王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待事情,這個懲罰直到唐三藏師徒将他救活才會結束。
李世民早上還有早朝,他醒得比昨夜被叫出去的唐三藏早了片刻。
李世民一邊被人伺候着穿冠冕,一邊問旁邊記錄天幕的史官與宮人,昨夜發生了什麽事情。
史官冷汗直流,就怕事情說出來後腦袋不保。
見史官這副模樣,原本只是随口一問的李世民來了興致。
李世民的困倦被好奇心驅散,他扭過頭說:“看來昨夜真的有事情發生,你好好和朕說說看,究竟是什麽讓你怕成這副模樣?”
史官默默給自己打氣後,心一橫,将昨夜聽到的道人謀害烏雞國國王篡位的事情說給李世民聽。
和史官猜測的不同,李世民并沒有生氣。
李世民反倒頗為可惜:“可惜烏雞國離大唐太遠,最多做做生意,再不過也只能當個附屬國。不然就這烏雞國國王昏庸的模樣,他那地盤等不到道人篡位就已經歸屬大唐。”
李世民真是恨不得隔壁的小國國王們,也能像烏雞國國王那樣蠢笨。
也許是殿中史官與宮人的迷惑被李世民察覺到,李世民勾起一抹意味深長地笑:“《荀子·哀公》中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朕看即使烏雞國國王能夠歸位,他接下來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到哪裏去。”
“到時候已經體驗過道人和善統治的烏雞國百姓,對烏雞國國王的恨意會更甚從前。只知道鬥雞的統治者,終究會被底下的百姓推翻。”
這一番話說完,殿內瞬間安靜地聽不到除了李世民以外的呼吸聲。所有宮人都裝作木頭樁子,只希望李世民看不見他們。
昨夜被六丁六甲這麽一折騰,即便唐三藏醒來的時間比平常晚小半個時辰,唐三藏眼底依舊帶着濃濃的陰影。
從床上坐起的唐三藏,一開始只以為腦海中的畫面是他昨天的夢境。但當看見放在枕頭旁的白玉圭時,他就明白麻煩事是真的沾染了上來。
“悟空,這該如何是好?”唐三藏憂愁地問孫悟空,他将昨夜的情況事無巨細地告訴孫悟空,希望孫悟空能幫他想一個逃脫麻煩事的辦法。
孫悟空看着窗外陸陸續續起床,臉上帶着笑意去勞作的百姓們,心裏同樣帶着惆悵。
按理說他們應該站在烏雞國國王的角度,幫他趕走道人重掌政權。可事實上百姓們對于烏雞國國王的好感,遠沒有篡位的道人高。真要把烏雞國國王換回來,百姓們基本就會告別現在輕松的日子。
六丁六甲出手,說明菩薩們希望讓烏雞國國王回去。
但思及黎山老母曾與他說的順應人族自己的選擇一說,孫悟空又不想順應菩薩的意思去害普通百姓。
孫悟空煩躁地撓頭,只覺得他們現在進退兩難,做什麽都不合适。
最後還是湊過來旁聽的豬八戒,用他一根筋的想法解決了他們的煩惱。
豬八戒說這話時臉上滿是不在乎,孫悟空從中看出了他當年不願意離開高老莊時的散漫:“要我說,就是師傅與大師兄将菩薩看得太重,想要事事都滿足菩薩的要求。只是你們也不想想,菩薩們遠居海外,哪能時時刻刻關注烏雞國的事。”
“現在我們只要将烏雞國國王的東西交給太子,再想辦法複活國王,最後誰當國王就讓他們自己決定。”豬八戒說着嘿嘿一笑,“給我看最後當國王的依舊是那道人。百姓們等事情拆穿後肯定選擇能讓他們吃飽飯的人,吃不飽飯的百姓可不是剛複活的離開中央幾年的國王能對付的。”
“八戒倒是閱歷豐富,連這種事情都能想明白。”孫悟空驚訝地看着豬八戒,他沒想到是豬八戒竟然會對人間政權更疊有獨到的見解。
豬八戒臉上帶着自豪:“那是,我可不像你,被壓了五百年,連個人都見不到。要知道我在高老莊不是白呆的,五百年來,那片地不止換過多少個小國。”
既然有了主意,衆人也不再猶豫,直接出門去打聽太子平日會在哪,以及昨夜唐三藏見到的那條河有什麽特別之處,可以讓烏雞國國王出現。
回答他們問題的是在與朋友玩耍的小孫女:“太子就在你們問的那條河附近,他每年開春後就會來附近打獵。”
“至于那條河。”小孫女歪着腦袋沉思,“沒什麽特別的。就是我小時候看見有人把一個和尚捆住扔在水裏,捆了一個月左右,穿盔甲的人才把那個和尚撈起來。”
一旁七八歲的男孩反駁:“小花你記錯了,沒有一個月,只有三天,人一個月不吃飯活不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