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44章
出了平頂山地界,唐三藏師徒一路上都沒遇到幾戶人家。
偶爾看見有村莊,進去一瞧也是荒無人煙。田野間雜草叢生,鳥雀在被地龍搗松的田埂上來回蹦跶。
進了村莊,更是滿目破敗之相。茅草屋經過時光的變遷散落一地,屋內堆積的糧食也早已生根發芽,長成郁郁蔥蔥一片。
“此地土地神真是可恨,百姓的安危沒有守護,卻光顧着讨好一個妖怪。希望天庭能給他嚴厲的懲罰,這才對得起投胎轉世的生靈。”幾人在此處過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唐三藏在村口念完往生經後,看着眼前的景象感嘆道。
“放心吧師父,這次有老君在場,他必不可能逃脫罪行。”孫悟空安慰道。
“希望如此。”唐三藏沒說他到底信還是不信。
接下來的路都是平路,挑擔子的難度遠比之前在山區中低。
鑒于豬八戒在之前犯下的過錯,唐三藏将挑擔子的重任交給了豬八戒,算是對豬八戒輕易相信別人的懲罰。
沙悟淨松快了幾分,趕路時邁的步子都比從前大。
唯有豬八戒滿臉渴望地看着孫悟空與沙悟淨,嘴裏不斷地哼哼唧唧,試圖将擔子甩給別人。
但無論豬八戒如何求饒,都沒能捂熱唐三藏被他連坑了兩回的心,最終挨了兩丈禪杖不說,擔子依舊在他身上。
走了一個多月,唐三藏師徒又遇到看不見尾的群山。山上樹木郁郁蔥蔥,竟有幾分平頂山的模樣。
“師父,前方有座寺院。不如我去問問路,我們今晚借住在那吧。”孫悟空勒住白龍馬,擡頭向唐三藏看去。
也許是在平頂山的記憶還沒從腦海中消散,一向遇到寺廟就會進去參拜的唐三藏,眼中竟有了幾分猶豫。
“天色還亮,悟空我們不如往前走走,不必着急于借宿。” 唐三藏遠遠看着寺廟,覺得那座寺廟氣氛陰森森的,就像是以前遇到的妖怪府邸。
Advertisement
“師父,就讓我在這歇歇吧。我可不想再像前幾日那樣,随便找處平坦地睡覺,連個草垛都沒有。一覺起來腰酸背痛不說,睜眼還能看到天幕,這哪是人過的日子。”豬八戒把擔子往旁邊一甩,坐在旁邊樹墩上就開始擺爛。
孫悟空來來回回地看唐三藏與豬八戒兩人的表情,不知道該如何勸說的孫悟空,只能選擇折中的方法:“之前都沒遇到人家,或許這裏也是一處被閑置的寺廟。我先去前頭看看,如果沒人我們再往前趕。”
說罷,孫悟空踩上筋鬥雲往前飛去。
看到寺廟的第一眼,孫悟空就知道此地必然有蹊跷。
明明孫悟空感覺到了寺廟內的人氣,從外頭看,這座寺廟卻是荒廢多年的情景。寺廟大門蛀了個大洞,被綠藤爬滿不說,連名字都被灰塵遮蓋的嚴嚴實實。
孫悟空沒有驚動裏面的人,只是跳起來抹去灰塵瞧了眼寺廟名字。
“赦建寶林寺”,這居然還是附近國王下令建遭的寺廟,孫悟空內心感到十分訝異。
一般而言,赦建的寺廟只會香火茂盛,就像是李世民在長安建的壽星觀,還沒建完時就有長安百姓想進去參拜。
而不是寶林寺現在破敗樣,顯然其中有什麽隐秘。
孫悟空覺得要是一個弄不好,他們就會被牽連其中。到時候比遇到妖怪還糟糕,畢竟他總不能光天化日之下打殺別國百姓。
孫悟空深思熟慮過後趕緊離開寶林寺,并将此事告訴了在原地等待的三人。
“那就趕緊走吧,我們身在異國他鄉,千萬不可随意摻與到他國政事中。”唐三藏沒有進入過大唐的官場,但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他,清楚的知曉什麽職位就該做什麽樣的事。
天幕已開,在大唐那頭圍觀的李世民即使內心好奇,卻也能理解三藏法師的擔憂。無論想要獲得什麽信息,最關鍵的還是要保重人身安全,要是三藏法師出了事,他以後可就沒法再看天幕了。
寶林寺那頭,孫悟空走了許久後,終于有個腦袋從寶林寺中伸出來,探頭探腦地四處打量。
确定四下無人,小和尚趕緊将寶林寺大門關好,又用木板在後面擋住,才回主屋去禀報住持。
“住持,外頭的人走了。”和尚湊到住持耳旁輕聲說。
住持懸着的心終于放下,他那一口長氣,足足轉了三個人才嘆完:“走了便好,走了便好。我還以為是有官員來找我們算賬的,幸好只是路過。看來我們日後得更低調些,也不能讓人發現我們曾經幹過的事。”
小和尚在一旁心有餘悸地點頭。畢竟小和尚比住持年輕,他可不想白白丢了性命,特別是之前那事中,他什麽好處也沒撈到。
在太陽正式下山的前一刻,唐三藏師徒總算趕到了下一個歇腳的地方。
這是一處普通的村落,只不過由于地理位置的關系,它比普通村落大上幾倍。
“老村長,這裏的配置至少能稱一句城鎮,怎麽在你們口中就是普通村落?”孫悟空湊到老村長旁邊打探消息。
打探消息的同時,孫悟空還不忘記扮鬼臉吓村長的小孫女。不過小孫女膽子大,不但沒被孫悟空吓到,還好奇地伸出手摸了摸孫悟空的毛臉。
老村長老眼昏花,他沒有看見自己膽大的孫女已經試圖去拽孫悟空的尾巴。
老村長樂呵呵地解釋:“再往西去就是我們烏雞國的國都,即使是普通人也只需走上半日。我們黑羽村在國都旁邊,自然不敢妄自稱大,去和國都比較。所以雖然因為位置好,村莊不斷擴大,也依舊只是個村。”
小孫女步子小,在大人們身旁跟不上步伐,導致走路顫顫巍巍的。
她人也矮墩墩,不到孫悟空的妖高。可眼力手勁卻遠超成年人,孫悟空一時不查,他的尾巴就被小孫女拽在手中。
孫悟空明顯聽到後面有人嗤笑了一聲,他趕忙回頭瞪了一眼豬八戒。
最後孫悟空用在長安備着的糖塊,把自己的尾巴從小孫女手中換了出來。
“大師兄,你有這好東西,怎麽不給師弟我嘗嘗?”豬八戒一看到吃的,就腆着老臉湊上來。
“你這呆子,我何曾克扣你的齋飯,你怎麽饞得連小孩兒的吃食都要搶。”孫悟空一把将豬八戒推開。
“八戒。”唐三藏冷冽的聲音響起,豬八戒不由得打了個寒顫,趕緊歸隊。
“施主,小僧踏進你們村的時候就有一個疑惑,不知施主可否為小僧解惑?”孫悟空問了半天都沒問到唐三藏想要了解的事情,唐三藏只能自己開口詢問。
“聖僧請講。”老村長脾氣非常好,有問必答。
“小僧看一路上各家各戶都養着烏雞,思及此地是烏雞國,本國名稱是不是以烏雞的繁多而命名的?”唐三藏試圖了解獨家秘方,“畢竟小僧曾向大唐的農戶了解過,雞一旦多起來,就容易鬧雞瘟。施主是不是有什麽特殊的養殖方法,才讓此地烏雞能健康成長。”
唐三藏在金山寺生活的時候,還需要幫寺中師兄弟處理雜事,順便為山下百姓解惑。
大唐安居樂業,百姓們的困惑比較少。每天都能樂呵呵生活的百姓們,唯一會頭疼的問題就是家中牲畜生病,雞瘟是其中最突出的問題。
但唐三藏只是普通僧人,即不了解牲畜也不會行醫,只能口頭寬慰百姓,好緩解他們的憂慮心情。
百姓們的憂慮一向很短,沒幾天就會打起精神做其他事情,可他們問過的問題卻深刻地纏繞在唐三藏心中。
眼下見識到了烏雞國的獨特,唐三藏非常想了解烏雞國的飼養方法,有朝一日等他回大唐,他想教這個方法教給大唐百姓。
可惜老村長是大字不識的普通人,他完全不知道他們這的烏雞為何能長得如此健壯。他只說鬧雞瘟的時候會有人來喂藥,藥都是當場喂的,也沒有人留下一份。
雖然沒法了解到養雞內容,老村長卻告訴了唐三藏師徒其他事情。
“其實本國并不是因為養雞養得好才取名烏雞國,真正的事實與聖僧猜測的相反。”老村長說起過往的時候,眼神中還滿是憤恨,哪怕入土,老村長依舊會記得這段過往。
老村長說:“先王逝世後,先王曾經的太子就是現在的國王登基。太子從年幼時就喜歡鬥雞,等當上國王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他直接命人将國名改為烏雞國。更過分的是,他還下令讓全國家家戶戶養烏雞供他挑選,不但禁止買賣烏雞肉,還不允許自家宰殺吃肉。”
老村長越說越氣,語氣帶上哽咽:“一開始我們都不了解如何飼養,畢竟大家身無分文,哪有機會買雞崽子,所以導致雞瘟發生,村裏的雞群一夜死絕。死絕後,國王還逼着我們借高利貸去養雞,差點把我們逼到死路。”
“可我看,你們現在生活富足,雞瘟發生也有人發藥,完全不像你口中說的那樣。”孫悟空不解,他打斷老村長問道。
“都說是以前。”話被打斷,老村長着急地拍拍大腿把話頭搶過來,“我剛剛說的一切截止在三年前。三年前,國王認識了一位雲游的道長。道長離去後,國王一下子變為明君,不但派人安撫好全國百姓幫忙飼養烏雞,還抛棄了原本正在建造的寺廟。”
“寺廟?”孫悟空心神一動重複道。
“你們既然是從東邊兒來的,應該見過那處寺廟。”老村長手指向東邊,“就叫寶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