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11章
“叔父,我們什麽時候才能到你說的唐國?”
在唐三藏師徒往西趕路時,也有兩妖正在自西往東而來。
只見一大一小兩條白蛇邊趕路邊聊天,小白蛇說話時還伴着嘶嘶的吐舌聲,要不是體型不大,恐怕能吓到一片路過的人。
“快到了。”大白蛇對纏在他揚起脖子上的小白蛇說,“過不了一月就能進唐國,不過我們先去另一處地方。我之前結交的朋友,再過一段時間就是生日,聽說有人準備送丹藥。也不知道丹藥對你的情況有沒有用,若是有用,我便拿東西跟他交換,也好減輕你的痛苦。”
唐三藏那邊,給孫悟空套上金箍後,兩人也算是一路順暢地走到了蛇盤山鷹愁澗。
這地方山巒疊嶂,崎岖難行。此刻又是冬日,樹木光禿禿的,一點兒風也擋住。
寒風吹得原本就難走的懸崖山路,此刻就連步子都踏不下去。唐三藏已經下馬步行,但白馬仍舊吓得四條細腿止不住地顫抖,原本就已經很慢的西行速度,變得連小兒爬行都不如。
孫悟空也曾提議過,他将靈力凝聚在馬蹄上,讓馬跟在他們身後飄着,這樣他們能走快點。
這話說出口,孫悟空被唐三藏訓了一頓,唐三藏說想取得真經就得真心實意一步步走到佛祖腳下,而不是像孫悟空這樣投機耍滑。
孫悟空見自己好心的提議被拒絕,在心中冷哼一聲。唐三藏不願意就不願意吧,少做一些事,還能省點靈力。
說起金箍,它也是怪異得很。孫悟空戴上金箍後沒幾個時辰,就感覺到金箍在吸取他的靈力,連空氣中四散的靈氣都被吸到孫悟空周身。要不是孫悟空實力強悍,靈力充沛,怕不是要被吸成猴幹。
之後借着給唐三藏找野果充饑的機會,孫悟空偷偷離開,找了個僻靜地方。他想用陳老頭的法子,抛掉身體換回本體,以此摘下金箍。
不嘗試還好,一嘗試就捅了個大簍子。金箍不但随着他身體改變而改變,變回本體後吸收靈力的速度,翻了好幾番。孫悟空能肉眼看見周邊樹木因靈氣震蕩地晃動,要不是他及時變回六尺樣,這裏的異動肯定會被神仙發現。
因為金箍,那天孫悟空不但回去時間晚了,還臉色略顯蒼白。
要不是孫悟空解釋說附近找不到野果,唐三藏念緊箍咒的威力又過大,導致他那個時候沒緩過勁來。恐怕唐三藏要猜他私自逃跑,給他來一段緊箍咒。
Advertisement
從那天起,孫悟空也減少了使用神仙手段的頻率,像個凡人那樣趕路生活。免得金箍以後要是加大吸收量,他卻供不上。
想到這,孫悟空更加怨恨佛門。嘴上說着勸人向善,實際行動卻如此惡毒。不但要給人套上鏈子,還要從根本摧毀別人逃跑及修煉向上的可能。
以後到了西牛賀洲妖怪衆多,肯定有佛門欲除之後快的妖怪,有想要收在門下當坐騎的妖怪。
孫悟空打定主意,等以後遇到了,好妖就勸人家趕緊逃免得被佛門抓住。壞妖只要武力趕得上他這假身被削弱的程度,他就去南海找觀音,讓觀音自己解決,他才不上趕着幫佛門去除異己。
兩人越往前走,水流與石頭碰撞的悶雷聲就越清晰。
走到一處平地後,唐三藏看着眼前奇景忍不住感嘆道:“千仞浪飛噴碎玉,一泓水響吼清風。看到此等美景,連心情都開闊許多。”
流水聲也砸響了好幾天沒動靜的天幕。文人墨客看着天幕中的奇景,也忍不住出聲附和三藏法師。覺得自己足不出戶就能看到可以提升心境的美景,着實是上天的仁愛。
“師父,別噴你那玉了,有長蟲把馬叼走了。”孫悟空慌亂的聲音打斷了唐三藏的好興致。
唐三藏皺眉側頭時,正巧看見一道白影從他眼前掠過,進了眼前的澗裏,水花濺起三丈遠。
唐三藏連手裏的錫杖都來不及揮,白影就消失在澗底幽深的湖水中,他只得回頭問孫悟空:“這是什麽妖怪,怎麽連你也防不住。”
孫悟空一臉委屈:“師父,千日防賊也有松懈的時候,我們都看得入迷,顧不上馬,怎麽知道此處會有偷馬賊。更何況此處是蛇盤山鷹愁澗,我當年到處求學時,這裏就十分有名。想必澗中白蛇輩分比我高出一截,他本事就算不比我高,也差不了多少,他要偷襲我當然發現不了。”
“這該如何是好,沒了馬,我速度可快不起來。原本一日路程,以後得走五日。”唐三藏進長安前平日倒也靠步行,對失了馬唯一的感想就是沒法按時回長安。
“不如到下個城鎮去買一匹,我聽說西域多寶馬,價格還比長安便宜。”孫悟空可不想去打架,花錢買馬方便多了,而且叼走的白馬估計已經沒命,就算找到也沒用。
孫悟空說着從袖子裏掏出一堆碎銀子和珍珠,“這是我離開花果山前,手下老猴子塞給我的,他說早晚用得上。當時我嗤之以鼻,沒想到真被他說中了。”
“長輩總有更多的處事經驗。”唐三藏誇獎了孫悟空一句,但拒絕用徒弟的錢財買馬,說後面佛國衆多,大不了停留幾日講經籌錢。
此時的佛門有地有人還有上層統治階級支持,錢財可比壓了五百年的孫悟空厚了不知道多少。唐三藏平常講經,權貴們給的錢就能買下長安一處小宅子,不過唐三藏從來不收。
兩人沒在錢財上說好,可也算統一了意見,看了一眼壯闊的鷹愁澗就打算離開。
這就急壞了觀音派來監視保護的神佛。他們不顧隐蔽,自己跳了出來。
一衆神臉上帶着苦意,勸說孫悟空下去找馬不成,見兩人打定主意去買馬,只能松了口。
為首的神開口:“大聖有所不知,這裏有觀音菩薩給你師父三藏法師的一處機緣。澗中的不是白蛇而是從別處來的小白龍,打敗白龍,三藏法師自然就有坐騎。”
孫悟空還是不太想幹辛苦事,他嘴上諷刺:“之前還說要自己走去西天,現在怎麽可以騎龍了。”
唐三藏聽到觀音菩薩給他的機緣本來略帶心動,有了孫悟空的話臉色瞬間變為抗拒,直說不願走捷徑。
衆神好說歹說,孫悟空見他們話間都透出煩躁才借坡下驢答應下來,免得他們惱羞成怒去告發。
最後不當值的神佛離開,當值的陪着唐三藏以免師徒兩人乘着他們不注意溜走。
孫悟空直接進了澗底,也不掏出金箍棒,而是咳了一聲,擴大聲音:“我乃出發前去西天取經的唐和尚的大徒弟,偷吃白馬的小賊,據說你是我師父的機緣,那就趕緊給俺老孫出來。要是你不出來,我就去南海找觀音告狀,讓他收拾你。”
底下的白龍是西海龍王敖閏三子敖烈,他被觀音救了之後,一直盤踞在這。
龍族要求嚴格,不能對凡人動手,敖烈平常也只能吃吃魚蝦以及不長眼的小蛇。
今天他難得吃了一匹白馬,肚子裏有了葷腥,正舒坦地躺在石床上開心,沒想到就有煞神找上門來。
吃白馬時,敖烈就看出了那兩人的端倪。和尚加上不好惹的徒弟,又是從東來的,一猜就能猜到是取經人。
可敖烈将觀音的囑咐抛在腦後,直接忽視兩人,卷了馬就走。雖然觀音救了他,但他壓根不想入佛,也沒覺得自己打破一個珠子有什麽問題,他才懶得理取經人。
現在取經人大和尚擺出架勢,敖烈也只想蒙頭當沒聽見,躲過這趟苦差事。南海離這遠着呢,他一個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無名小徒,怎麽去南海,可笑。
敖烈翻了個聲,纏着石板蹭鱗片,嘴裏哼哼唧唧,看上去過不了多久就能夢會周公。
孫悟空等了至少一炷香時間,龍沒等到,耳旁卻隐約傳來沉睡的鼾聲。孫悟空差點笑出聲,看來這白龍跟他一樣,也不願意去取經。
孫悟空沒去揪白龍的龍須,而是出了鷹愁澗,一個筋鬥雲去找觀音。這事是觀音安排的,讓觀音出面說幾句就行,何必要他勞心勞力。
到了紫竹林,孫悟空只說自己在澗底與吃了馬的白龍搏鬥,對白龍說取經人再此,白龍都不願意收手,所以來請觀音做主。
觀音果然怒了,架着雲就跟孫悟空去了鷹愁澗。
睡覺睡得好好的敖烈,突然感覺腹部一陣緊勒,尾巴也垂在半空。他煩躁地睜眼打量,卻見他被一股力量控制,正緩緩離開澗底往上升。
不多時他就升到觀音面前,觀音旁邊還站着有一面之緣的猴子。那猴子在觀音看不見的角度對着敖烈呲牙一笑,好一派狗仗人勢。
觀音質問敖烈是不是他跟孫悟空打了一架,還不願意跟從三藏法師前往取經。
敖烈想說他哪和這猴子打過架。幸好他腦子轉得快,反應過來孫悟空是何人,又看到那只猴子快速眨了眨眼,急忙收回原本的話,認下打架這事。
“去西天取經太累,還吃不了葷,請菩薩寬恕小神,小神實在不想去。”敖烈把真實想法說了出來。
“你犯了大錯,能有将功贖罪的機會已經是別人求也求不來的,誰會向你這樣整日不知修煉,專害此處生靈。更何況你不是早就答應,為何突然變卦?”觀音被敖烈的懶惰氣得口不擇言,都開始說敖烈是個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