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014章 第 14 章
陳嘉聽了這話忽然來了興致,這些年她生不出孩子,母親怪她,祖母怪她,太後雖然沒怪她,但總是以開枝散葉的理由讓她給劉徹納些新人,從來沒有一個人替她想過,太醫瞧不出病來,藥倒是給她喝了一筐,可懷不上還是懷不上,她怪誰去啊,如今總算有個人能替她想一想了。
她少見的握住了劉瑛的手,說道:“你也覺得這不是本宮的問題,對不對?”
劉瑛坐到她身旁說:“這宮裏懷不上孩子的可不是娘娘一個,後宮裏的那些嫔禦,可都沒有身孕,難道她們也有問題?”
陳嘉連連點頭,雖然她不喜歡劉徹寵幸別的女人,可礙于兩位太後的情面,這兩年她也給劉徹納了兩個新人,就沒有一個懷上過孩子的,她還跟乳母抱怨過,說後宮的女人都懷不上孩子,這絕對不是巧合,乳母當時還說是那幾個人不得寵,懷不上孩子也正常,是她想多了。
想到這幾年她在這事上受的委屈,便覺得不平:“我就說是劉徹生不出來孩子吧,他們還不信!”
“娘娘慎言”,劉瑛拍了拍她的手道:“這事咱們心裏知道就行,可不興往外說的!”
陳嘉長居深宮,便常令排憂講些民間故事給她聽,譬如說哪家女子嫁出去後生不出孩子,被夫家休棄,後改嫁到別家,生孩子就跟母豬下小豬崽似的,一個接一個的,她還笑話過那女子的前夫,設想過如果她不是嫁給劉徹,現在沒準兒也能兒女雙全呢,自然知道男人生不出孩子不是什麽光彩的事。
委屈了這麽多年,終于有個人可以理解她了,陳嘉心裏如釋重負,對劉瑛是愈發親切了:“好嫂嫂,你幫幫我罷,這既然是他的問題,我以後可怎麽辦呀?這些年我都快被他們逼瘋了!”
“妹妹莫急”,劉瑛安撫道:“嫂嫂這裏确實是有一個法子,就看你願不願意了。”
“什麽法子?”
“收個宗親子弟到膝下來養,以後便可以有個依靠了。”
陳嘉:……
“妹妹你想啊”,劉瑛拉着她的手,細細同她分析:“陛下膝下無子,那他百年之後,這帝位傳給誰?”
陳嘉木讷地搖了搖頭,她可沒想那麽遠。
看着她呆萌的樣子,劉瑛失笑:“放心吧,不管傳給誰,你将來都是太後!”
Advertisement
陳嘉被調侃得有些不好意思,嬌嗔道:“嫂嫂就會取笑我!”
笑過之後,劉瑛又繼續說道:“雖說不管怎樣都是太後,可也總有個遠近親疏之別的,這個太後當的有沒有意思,就得看皇帝跟你親不親了,與其讓陛下将來傳位一個見都沒見過的宗室,倒不如先養個熟的在身邊,将來讓他繼位,你就是名正言順的太後了,這樣你于他既有養育之恩,又有扶立之功,到時候他還不任由你拿捏,讓皇帝對你唯命是從,這樣你這太後當的才有意思,你說是不是?”
陳嘉聽她分析,忽然想到了自己的祖母窦太後,劉徹誰都不怕,唯獨不敢忤逆她,見了她就跟老鼠見了貓似的,被她拿捏的死死的。陳嘉這輩子,最羨慕的人就是祖母了,要是劉徹能這麽聽她的話就好了。
陳嘉被說動心了,卻又不免有些顧忌:“要是我以後生了兒子怎麽辦?”
“你要是想留在身邊,就繼續養着,你要是不想養了就還是哪兒來的就送哪兒呗,大家也不會有什麽意見的!”
“可是……這樣做不就等同于告訴大家,劉徹生不出兒子嘛?他定然不會同意的!”
“我的傻妹妹,你們一直也沒個孩子,外面的人誰心裏沒點數?只不過礙于皇帝的臉面,不好說出口罷了!再說了,這事陛下同不同意,還得看你怎麽辦了。”
“嫂嫂可是有法子了?”
劉瑛看她徹底被說動了,便開始故弄玄虛起來,給了陳嘉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便說肚子餓了要吃東西,急得陳嘉撲過去搶下她手裏的點心,揚言她不說清楚,就要餓死她們母子倆,逗得劉瑛大笑不止。
關子賣夠了,劉瑛才又娓娓相道:“你這幾年,為了生孩子沒少受委屈,這些委屈可不能白受,等把這藥再吃上一陣,你就跟祖母說你年紀大了,身子越發虛了,再怎麽折騰也生不出孩子,想抱一個在身邊養着,以後也能有個依靠,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不用說太多,祖母心裏自會衡量,就算不憐惜你,為了江山社稷,也定會好好考慮你的提議的,只要祖母同意,你還怕陛下不同意嗎?”
陳嘉不喜歡她說的借口,卻又覺得她說的法子不錯。
“不過,要想讓祖母同意你抱養一個,關鍵還在于你選的這個人是否合乎祖母的心意。哎喲,他在踢我,你快來摸摸……”劉瑛再一次把話題卡在了關鍵處。
陳嘉正聽得盡興,就被這突如其來的胎動打斷,頓時有些不耐煩,但是看着劉瑛一臉幸福的樣子,她的手情不自禁地伸向了劉瑛的肚子,雖然隔着重重深衣,也還是能感覺到那個小生命正在母親的腹中踢腿,一下一下的,溫暖又神奇,她的心一下就平和下來。
劉瑛讓人拿了一個靠墊,換了一個舒服的姿勢靠着:“你別看這個小東西看不見摸不着的,他可是怪能折騰人的,生一個可能要了你半條命去,如果可以,我倒真想抱養一個去,不用自己生,也能少受那份罪了。”
陳嘉一直想要一個孩子,可有時候也會怕,她聽人說過生孩子的痛苦,她怕自己承受不住,如果真的能抱養一個,免去生孩子的那種痛苦,那就再好不過了。
“嫂嫂覺得什麽樣的孩子會合祖母心意?”
“你覺得祖母活到這把年紀,最大的遺憾是什麽?”
陳嘉想了片刻,說道:“是梁王!”
現在應該是梁孝王了。
先帝在位時,曾向窦太後表明有立親弟弟梁王劉武為儲君的意思,引起了好大一番争端,即便身在閨中的陳嘉也真切地感受過儲位之争的轟轟烈烈:慣會審時度勢的母親館陶長公主在那個時候替大哥陳須求取了梁王的長女劉瑛為妻,便是以為梁王将來會繼位天子,可誰都沒想到先帝會翻臉不認賬,祖母勢單力孤拗不過群臣,梁王争儲失敗,沒幾年便故去了。
愛子抱憾離世,祖母成日哭泣,不飲不食,她将對梁王的這份愛分給了他的孩子,兒子全部封王,女兒也賞賜了只有公主才有湯沐邑,梁王的生忌和死忌,她記得比誰都清楚,每到那幾天,她都要素服齋戒,寄托哀思。陳嘉曾經也跟着齋戒過幾次,那幾日祖母總是不吃不喝,怎麽勸都勸不好。陳嘉一直以為,祖母活到如今的尊榮,應當是此生無憾了,就算有那也只能是梁王。
“你既說到梁王,那我便沒什麽好避諱的”,劉瑛一聲嘆息:“父王在世時,最受祖母寵愛,祖母也是真心希望父王能繼承帝位的,只可惜父王福薄,沒有當皇帝的命。如果他的孫子将來能繼承帝位,也算是了卻了父王的一樁憾事,祖母要是知道的話,一定會很高興。”
陳嘉不由自主地點頭,覺得劉瑛的分析很有道理,這不只是彌補了梁王的遺憾,更是了卻了祖母心裏的一樁夙願,祖母不會不答應的。
宗法理制上自古以來講述的都是父死子繼,在沒有子嗣的情況下,便可優先考慮兄終弟及,其次才是傳位于其他宗室。劉徹的兄弟不少,可論在窦太後心中的分量,沒有一個人能及得上梁孝王劉武,這一點劉瑛比誰都清楚,自她嫁給陳須後,這幾年也常在窦太後身邊盡孝,切實感受過祖母對父王的思念,比她這個當女兒的有過之而無不及,讓陳嘉抱養一個梁王的孫子做養子,将來繼承大統,這樣的考慮合情合理。
如果她的子侄将來能當皇帝,那劉瑛作為姑母,有這份舉薦功勞在,将來一定能謀個公主當當,且論親疏關系來講,她的地位絕對不會比窦太主差。劉瑛知道,這事太大,得一步一步做,不能操之過急,話說到這裏,道理已經剖析得很透徹了,先讓陳嘉自己去考慮了,等過些日子,她再來敲敲邊鼓。
劉瑛借故請辭,臨行前又說道:“好妹妹,咱們是一家人,嫂嫂是為着你好才說這些話的,你萬不能同旁人去講,免得被有心人聽了去,多生事端。你好好想一想罷,祖母年紀大了,這是要盡早定下來才好,以免夜長夢多。”
陳嘉連連點頭,賞下了不少東西表示感謝,送走劉瑛以後,便将自己關在寝殿內,不許任何人打擾,仔細思量劉瑛說的那些話,整整一夜,她怎麽想都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法子,次日一早,便又迫不及待地着人去打聽梁孝王那幾個兒子的情況。
各地宗室王侯的子嗣情況在宗正處雖有記錄,但因封地相去甚遠,更新往往不及時,記錄也多有不全,派人去實地探查得到的信息往往更真實可靠。不過十來日的功夫,派去的宮人便查探到,梁孝王次子濟川王劉明有适齡的幼子願意過繼給皇後撫養,陳嘉欣喜若狂,忙喚人去請母親過來商議。
時近六月,天氣有些悶熱,陳嘉讓人在殿內備足了納涼的冰塊和瓜果,見母親進殿,沖沖地迎了上去:“母親,快來,我有話要和你說!”
窦太主見了滿屋子的冰塊,冰瓜,冰果,臉頓時沉了下來,喚了明珠過來訓斥:“你們都是怎麽服侍皇後的?她現在正在備孕,吃不得這些寒涼的東西不知道嗎?”
明珠被訓得連連叩頭請罪,陳嘉不知道母親哪裏來的這陣邪火,解釋道:“母親,這是女兒給您準備的!”
窦太主見了女兒這般,氣性一下就軟了:“我不需要,你趕緊讓人撤下去吧!”
陳嘉示意明珠照做,又問道:“母親,你這是怎麽了?”
窦太主幾度欲言又止,最後握着陳嘉的手說道:“阿嬌啊,皇帝在外頭行宮藏了一個女人你知不知道?”
陳嘉的臉一下就白了:“你說的是真的?”
“我的人親眼所見,他帶着那個女人在上林苑游園賞花快活的很,你說是不是真的?”窦太主白了陳嘉一眼,有些恨鐵不成鋼:“你呀,行宮藏人那麽大的事你都不知道,你說你每天都在幹什麽?要不是明珠跟我說皇帝想納妾,我留了心派人去查,咱們還都被他蒙在鼓裏。”
“你們一個個地都催着我給他生孩子,我還能幹什麽呀!”她千辛萬苦的要給劉徹生孩子,劉徹卻去外頭偷吃,陳嘉心裏委屈,眼淚又巴巴地往外掉。
“你要一直生不出來孩子,怎麽攔得住他去找別人呀?”窦太主也是無奈,拉着她坐下:“好了,別哭了,回頭母親去宮外尋幾個神醫過來給你瞧瞧。”
“我不要看什麽神醫了”,陳嘉斷然拒絕,又抹了淚,細細把領養過繼的想法同母親說了起來。
窦太主聽了陳嘉的想法悶聲不語,她也想過這個法子,之前讓陳嘉給劉徹納妾,便是想着她們要是能生個兒子的,到時候就抱來讓陳嘉養,只是那幾個姿色平平,不甚得寵,到現在都沒能誕下個一兒半女來。至于要從宗室裏頭過繼一個,這她還真沒想過。
“這事兒先不急,容母親好好想一想再做定奪!”
陳嘉點頭,她知道過繼是大事,急不得,而現在有另外一件更緊急的事等着她去做。
“母親,那個狐媚子是什麽人?”
“不過是平陽敬獻的一個歌姬罷了”
陳嘉聽了來氣,順手砸了手裏的一只耳杯。
窦太主勸道:“你不必如此,聽說她一大家子都是奴婢,她不過是靠着有幾分姿色才得了皇帝青眼,成不了大氣候,等過些日子皇帝覺得無趣了,再找個理由除了她便是。”
她千攔萬阻,還是叫那些狐媚子得了逞,陳嘉哪裏還聽得進母親的勸,待母親一走,便迫不及待地叫人去把衛子夫叫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