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私塾
第031章 私塾
小翠回到孫家後,孫秀娥也不必每日來來回回跑幾趟。
下午日頭正曬,酒館裏坐着兩桌客人,吃了一兩個時辰了。康子坐在門檻望着來往的人,阿旺趴在櫃臺邊打盹兒。
孫秀娥在櫃臺中央扒拉着算盤,整理上個月的賬目。
“聽說了沒?雙橋村那間私塾不辦了,老先生是七十高壽,無力再教學,附近村上又找不到可接手的先生。”
“那豈不是周圍幾個村子的孩子都沒人教了?那最近的私塾,隔着三四十裏呢。”
“可不嘛,村民都快愁死,那些五六歲的小娃娃,地裏活兒又做不了,都是先送私塾裏認兩年字再出來。這沒先生教,如今那些孩子山上田下遍地跑。”
聽到一桌客人談着話,孫秀娥手上動作忽然停下來,細想了片刻拍醒一旁的阿旺。
“我出去一趟t,晚飯的時候要是沒回來,讓趙娘子掌廚。”
阿旺點了點頭,還在揉眼睛,完全清醒過來時孫秀娥已經不見了。
村裏私塾的授課先生一般都是秀才或舉人,孫秀娥想着肖克岚在家反正也是閑着,每日到城外教半日小孩子,下午晚上回家一樣可以溫書準備科考。
她趕着驢車來到雙橋村,果然這裏的私塾已經停課兩個月了,村裏老族長帶着孫秀娥來到私塾。
這是山腳下的幾個茅屋,一進門細密的粉塵撲面而來,引得孫秀娥一陣咳嗽。
老族長慢慢說道:“這屋子上百年了,我小時候也是在這裏念的書,牆上的土灰掉得厲害,越來越薄。下雨天的時候,有幾處還漏雨,這倒不妨事,拿幾個盆接着就行。”
剛說完,孫秀娥感覺頭頂上忽然一涼,一滴雨水正好落在她頭頂上,這幾天夜裏都下了雨。孫秀娥擡起頭看,那屋頂角落的茅草濕了一大片。
老族長咳嗽了幾聲,又說道:“原本想讓村民們湊錢把這屋子好好修繕一番,但有幾戶人不願出,這事兒也就沒能成。”
這茅屋破破爛爛的,孫秀娥心裏擔憂,不知肖克岚願不願意來。上次肖克岚落榜後,孫秀娥對他高中這件事也沒那麽大的信心了,随他再考一次,若是又沒考中,就在這鄉間教一教小孩子,也未嘗不可。
孫秀娥沉思了一會兒,對族長說道:“屋子修繕的銀子我來出,不過得讓我家相公來做教書先生,至于學費嘛……每個學生每月多繳一斤大米。”
聽到話老族長開始欣喜,後又愁眉苦臉起來:“一斤大米?一斤幹柴行不行?有的家裏三四個孩子,每人六斤,家裏都沒米煮飯了。”
大米換幹柴,孫秀娥自然是不樂意的,但是又不想錯過這機會,她不知道肖克岚若是考不上進士,還能幹點什麽?
看她猶豫不決,老族長又開口道:“這樣,五斤幹柴!柴火這山上到處都是,大米可是家裏的糧食,有的人家裏米自己人都不夠吃,叫他們再往外拿一斤,這讓人家怎麽活啊?”
孫秀娥聽出這道理,動容地點點頭:“那行,五斤大米加五斤幹柴,明日我把銀子送來,修繕的事就交給您了。”
回到臨安城已經是傍晚,天還沒黑,但她不想再去酒館,直接回家,迫不及待地想跟肖克岚說到私塾教書的事。
前院裏小翠坐在房檐陰涼處洗菜,孫錦語看見娘親回來,兩只胳膊打開,屁颠屁颠地跑過去。
孫秀娥回來路上,在路邊小攤買了一個糖畫,孫錦語拿着開心地舔起來。
來到後院,透過窗縫看到肖克岚在書房桌案上奮筆疾書,孫秀娥輕輕推門而入。
“相公……”
肖克岚停筆回過頭來:“诶?今日怎回來這麽早?”
“跟你說個事兒,城外雙橋村正缺一個教書先生,你要不去試試?”
孫秀娥期待的雙眼讓肖克岚手心裏捏了一把汗,遲疑道:“我……能說不嗎?”
這麽一問孫秀娥神情有些不悅了,“怎麽不去?雙橋村就在城外不遠,坐驢車不到半個時辰就到了。小翠兒如今也回來了,孩子也不用你看。你每日上午去城外教教書,給家裏掙點柴米回來,下午和晚上接着溫你的書就行了。”
看她這樣子,肖克岚知道并非是來跟他商量的,沉默一會兒輕點了點頭。
看到他默許,孫秀娥露出滿意的笑容,親手幫他再拿起筆,笑說道:“相公接着寫啊,我這就給你做好吃的去。”
孫秀娥直奔前院廚房,想着肉菜似乎不夠,再讓小翠去集市上買點羊肉和豬排回來。坐在房檐下,一邊洗菜一邊看着乖乖添糖畫的女兒,嘴裏還哼着不知名的小調。
書房裏的肖克岚拿着毛筆發愣,心裏有些迷茫。
-
九月,肖克岚到雙橋村私塾教書。
之前在這裏授課的是一位老秀才,知道他是舉人,第一堂課倒是來了不少人。這天孫秀娥也跟着來了,想着今日把大米和柴火一塊兒拉回去。
但是到場的學生,能交出柴米的只有一半。
老族長解釋道:“有的家裏困難,馬上就秋收了,到時候還能少你的不成?”
講堂上坐了二三十個孩子,孫秀娥坐在外頭樹蔭下,托着腮看着裏邊念詩的肖克岚,嘴角浮起一絲微笑。心裏盤算着往後每月的收成,這間茅舍是她花了五兩銀子修繕的,可不能做賠本兒買賣。
三十人孩子,每人每月五斤米五斤柴,家裏三個大人一個孩子吃都吃夠了,還能再勻一些到酒館,這倒是省了一筆開支。以後肖克岚若是考試考不中,那也不至于餓肚子。
聽着課堂上傳出的綿綿詩句,孫秀娥坐在樹蔭底下,不知不覺打起盹兒來。
臨近晌午,私塾放課了,孫秀娥被周圍孩子們叽叽喳喳的說話聲吵醒。
肖克岚最後一個離開,走出來發現孫秀娥還在外面,詫異道:“你怎麽還在這兒?”
孫秀娥趕着驢車過來,“就這一輛驢車,我走了你怎麽回去?”
肖克岚手一撐,坐在了米袋上。
驢車緩緩駛動,孫秀娥駕着車,回頭看了一眼閉目養神的肖克岚。
“累嗎?”
“不是,就是有點習慣。”
“過幾天就習慣了,我覺得你講得挺好,比我小時候的那個教書先生教的還要好。”
“嗯……”
“以後你自己來,這驢車給你用,記得下午回來牽到酒館去,我還要用它拉磨呢。”
“哦……”
“還有幾個孩子沒繳柴米的,說過幾日再補上,你多問着點別忘了。”
“好……”
-
十月秋收,家家戶戶都忙着地裏活兒,有大一些的孩子會幫着作農活,來私塾上課的人也少了,十來個零零散散坐着。
肖克岚望着驢車上的大米和幹柴,這瞧上去比上個月少太多了。
“先生!”
他低頭側過來,這是村子裏小花,雖然才七歲,每次上課很認真。
小花輕輕柔柔地說道:“先生,我奶奶前幾日病了,我照顧她就沒到山上拾柴,那五斤柴我明日再交行嗎?還有這兩個月的大米,我娘說只能秋收後再給您。”
肖克岚撫摸了下小花的腦袋,溫聲道:“不打緊,何時補上都可以,實在沒有的話就算了。”
到了下旬的時候,家裏快沒米了,小翠跟孫秀娥說,讓她下次回家帶點回來。
孫秀娥覺得不可思議,按理說肖克岚從學生那裏收的那些,家裏吃應當完全夠了。來到廚房一看,果然米缸裏只剩下一兩頓的米。
小翠說道:“老爺這月初帶回的米只有二十多斤,這哪裏夠吃啊?”
孫秀娥趕到書房來問肖克岚,肖克岚翻着書漫不經心回道:“正是秋收,來上課的孩子也不多。”
“有多少人啊?那也不至于二十幾斤吧?”
面對孫秀娥質問的語氣,肖克岚才緩緩放下書解釋道:“村民們日子都拮據,繳不上來也是情理之中。家裏又不是差這幾斤米,何苦為難人家呢?”
話音一落孫秀娥頓時火大,拍桌子罵道:“不差這幾斤米?你知道我修繕那間私塾都花了五兩銀子,為的就是能讓你安安穩穩在那裏教書,讓你收幾斤米回來這麽難?”
肖克岚平複了下受驚的情緒,不緊不慢說道:“早跟你說不去,你偏讓我去。更何況學識無價,怎能拿來做交易?”
孫秀娥臉氣紅了,愣了一瞬,低下眼四處尋找趁手的東西。
“我看你是窮酸勁兒又上來,要不是老娘家裏好吃好喝伺候着你,你收不到糧食喝西北風去啊?人家花岱延都知道上秦家給小姐們教畫畫寫字,換幾兩銀子,你呢?讓你換點大米回來這麽費勁兒呢?”
肖克岚啞口無言,被孫秀娥從書房追打到了院子裏頭。
“你是不是拉不下臉收大米?你不敢我敢,明兒我就跟你一塊兒到雙橋村去。”
想着快二更天了,怕吵醒了孩子,孫秀娥壓制住心裏的怒火,哼聲回了北屋。
院子恢複寧靜,肖克岚輕揉着被打的地方,寂靜的走廊上,是他綿長沉重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