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出戰
鞑靼從北部進犯,地處平原,盛燕國有心抵抗,可在毫無障礙物的草原,勇猛的鞑靼人取勝的幾率遠大于盛燕國。李攀洛在行軍過程中派人前去了解鞑靼兵力,帶兵将領,又研究了将要作戰的地形,都言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可面對如此平坦的地形,對方是日日在草原搶掠的蠻人,自己的士兵卻是享了幾十年太平的老兵,李攀洛在拒鞑靼還有半日行程時停了軍隊,在營帳內思索對策。
“報!将軍,不知何人将這支箭射到了營帳上。”一個士兵打斷了李攀洛和副将們的探讨,手中拿着一只箭,箭頭穿射着一張紙。
“呈上來。”李攀洛壓下心中的詫異,接過了箭,取下紙片,打開:出兵緣由。簡單的四個字,沒有落款,李攀洛随手将紙片給了王副将,讓大家穿看。“出兵當然是為了打敗鞑靼了,這還有什麽緣由!”一位副将看了紙片,不由斥呵,引來了不少贊同。“王副将,速速派兵前去勘察鞑靼王廷最近動向,查明他們出兵緣由。”李攀洛卻是在大家的争吵中想到寫紙條人的心思,“楊副将,加派士兵,保護好糧草,另外,派出一支分隊去探查鞑靼的糧草位置。”平地作戰,敵強我弱,雖已知道鞑靼兵力不足三萬,可硬拼之下只能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不到迫不得已,絕不能采用這個方法。有人給他送來了思路,他也不能全部寄托在鞑靼那裏,糧草永遠是戰争的最重要因素,他要找突破點。李攀洛讓衆将回自己的營帳了,他看着手中的紙條,總覺得熟悉,卻一時想不起來。
“将軍,對方有個叫土奇的人,本是盛燕國人,十年前犯事逃到了鞑靼,此人愛好兵法,屬下怕……”。副将将查詢的信息報告給了李攀洛。
“将軍,鞑靼王廷分了兩派,正在□□,土奇備受一方排斥。”
“想辦法拖住土奇,我剛剛探查了地形,傳令大軍後退三十裏,全軍備戰。”攀洛指了指行軍圖下了命令。
“将軍,三十裏後可是條河,敵強我弱,又無退路,必敗啊!”一副将看了地形,背水一戰這事,兒戲不得,不能用盛燕國疆土玩笑。
“你們只管去做,記住,拖住土奇,告訴将士們,此戰,我們必勝!”
“是!”
“李翦,你去領三千精兵,繞到敵軍後方,待我發令進攻時,突襲鞑靼,另外,看看找到敵軍糧草位置沒有,派人燒了。”李翦是李攀洛自小的随從,除了入宮那幾年,一直跟随左右。
史記:永興元年,鞑靼進犯,李攀洛領兵十萬,在伊漯河畔大敗敵軍。
“将軍,前面又是一條河,我們還要像上次那樣打嗎?”
伊漯一戰後,大軍向前推進百裏,前二十裏,又是一條河,不同的是,鞑靼在河的此岸,與盛燕國形成對峙。
“不,現在我軍剛剛贏得勝利,傳令下去,大軍好好休息,另外,派人去查探土奇的動向。”
“是”
“将軍,又一只箭。”
李攀洛取下紙條,“挂羊頭賣狗肉”還是原來的字體,還是一樣的言簡意赅,紙條在副将之間穿看着,每個人都是疑惑的表情。
“将軍,土奇那裏已經探清了,本來備受壓制的他因為上次一戰鞑靼大敗,如今內戰的兩派暫時和解,打算讓土奇做軍師,共同與我軍對抗。”
紙條還未參透,又一将士上來報告。李攀洛卻好像抓到了什麽,“準備好火藥,還有,讓将士們休整好,其餘不用再管。”
史記:永興元年,李攀洛帶領十萬大軍,與鞑靼共兩戰,均大敗鞑靼,将鞑靼趕至漠河以北,此後百數十年未曾進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