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你肯定是被騙了!
第章 你肯定是被騙了!
第五十二章
村長說起前兩年被搶的事,語氣中憤恨不改。
雖然他早就跟人說過千百遍了,但他一直沒法看開,那被搶走的十兩多銀子是他大半輩子的積蓄!
一兩銀子等于十錢銀子,也等于一千文錢。
而一石大米,在他們這地界,沒有饑荒災難的情況下,價值一兩銀子上下。
一石大米多少斤?
約等于一百五十斤。
一畝地種植大米的畝産量也才兩三百斤,要是風不調雨不順,産量還要再減,甚至顆粒無收。
這兩年他們村是紮緊褲腰帶活下來的,好不容易回過點氣來,山賊又出現了,所以大家都擔心山賊又對他們下手,那樣有些人真的是沒活路了。
說着說着,村長好像意識到自己說的太多了,不好意思的笑了,“我有些太唠叨了,人上了年紀之後不知不覺就容易說太多,你們接下來小心就是了,尤其是虎跳崖那邊,路小,山高林密,小毛賊都愛那種地方。”
楊管家謝過他的提醒,緊接着他們聞到了廚房傳來的肉香,楊管家享受的吸了一口氣:“我們好一陣沒吃到肉了。”
村長哈哈笑起來:“我們也是啊,過年都沒吃。”
林烨疑惑:“過年村裏沒人殺豬?”
村長搖頭:“去年中我們村的豬病了,全都死了,今年沒人敢養。”
豬崽不便宜,養起來也費勁。
Advertisement
病沒了,損失慘重。
聞到了肉香的不單單是他們,還有村長家之前在院子裏玩耍的幾個孫子孫女。
他們聞到了肉香,就在門口紮堆,想進來看祖父在待客,不敢進來,就在門邊站着咽口水。
林烨就沖他們招了招手,遞給他們一小包麥芽糖:“過來,一人一塊。”
糖是珍貴的東西,他們看到後,有一個兩三歲的口水直下三千尺,眼睛都黏在上面了,村長連連擺手:“這使不得,使不得。”
“村長客氣了,你們家招待我們勞心勞力,這些糖給孩子甜甜嘴。”
那幾個小的被教導過,沒有長輩的同意,再想要也不敢拿,眼巴巴的看着他們,看到村長點頭了,他們才歡天喜地
的一人拿了一塊。
包裏還剩下幾塊,林烨把這些給了年紀最大的那個女孩,她收了,噔噔噔的跑到村長旁邊,給了他一塊。
村長笑着摸了摸她的頭,“大丫,我不要,你給你祖母。”
她怯怯的看了林烨一眼,扭頭就鑽進了廚房。
廚房裏村長婆子帶着兩個兒媳婦正在忙碌。
很快飯菜就端了上來,村長家的桌子不夠用,他還讓兩個兒子去鄰居那裏借了桌椅板凳和碗筷,才能讓大家都一塊吃上飯。
從他們的餐桌就能看出很多東西。
除了那只雞和楊管家拿出的臘肉,就是一大盆的野菜,還有一小碟鹹菜。
飯是大米混合各種豆子煮的雜糧幹飯。
平時除了農忙,他們都不會煮這樣的幹飯,大部分時候都是各種糊糊和粥,能混個水飽。
這些菜一端上來,看分量楊管家就知道肉菜全都在這裏了,女眷和孩子沒有位置坐,在廚房吃,那邊肯定沒有留肉,他趕緊又拿了盆分了一些過去。
一番推辭,這才坐下來吃飯。
在進村的路上,林烨特別注意過了,他們種的有小麥、高粱、水稻,還有各種豆子。
沒有紅薯的影子。
吃完後,林烨問村長,“怎麽沒看你們種紅薯?”
紅薯這東西不敢說頂替小麥和大米的地位,但它作為一種補充的食物是沒得說的。
村長沒聽說過這東西,“這是什麽?可以吃的菜?沒聽說過。”他好奇,“是你們那地方的?”
他們村裏面很少跟外界交流,除了偶爾走錯路又錯過了點到他們村借宿的商隊之外,他們村只有家裏鹽鐵方面需要補充了,才會去一趟城裏,有的時候都不用去城裏,因為會有貨郎挑着東西來他們這裏賣。
有不少村民一輩子都在周圍幾個村裏打轉,村長已經是這村子裏最見多識廣的人了。
“紅薯不單單是一種菜,還可以作為主食填飽肚子,它跟木薯相似,結的果子在泥下,洗幹淨了蒸熟了是甜的,泥土上面長藤蔓,這藤蔓人可以吃,也可以用來喂豬喂雞,最重要的是這結出來的紅薯産量多,要是地好,下的肥料夠,一畝地可以産一千多斤!”雲常縣那邊在他們
縣令周大人的精心照料下,達到過一千七百多斤的最高記錄,這有個前提,就是那塊地肥力夠,水分适宜,又有人精心照料,要是不能滿足這些條件,産量就會下滑,之後從雲常縣寄回來的信裏,紅薯的畝産量就下滑到了幾百斤到一千斤。
但對比起來,這個數字依然讓人側目。
聽林烨的這番介紹,村長感覺在聽天書:“你說的這個紅薯真的能結那麽多?你肯定是被騙了!”
他們村一畝水稻精心伺候畝産量就兩三百斤,好些的能有三四百斤,而這個外地行商說的這個東西居然能結上千斤?
這不可能!
林烨也不是第一回遇到不信的了,眼見為實,在沒有見到之前不信情有可原:“村長,這紅薯不是沒有缺點的,這個紅薯它沒辦法長時間保存,保存不當會腐爛,還會生根發芽,吃多了還會燒心,腹部不舒服……”
聽着他把缺點說的這麽頭頭是道,村長感覺有點可信了:“真的啊?”
林烨:“是啊,我之前看別人在他們菜地裏面種了兩分地,起了兩大筐的紅薯出來。”
聽到林烨這麽說,村長臉上才有些意動,不占正經的田,在菜地或者是旱地就能種的話,不影響什麽,這倒确實可以。
要是有機會碰到的話,就拿種子來試一試。
“你們有這個種子嗎?”村長突然回過味來了:“你們是不是就是賣這個的?”那就難怪說的這麽好了。
他的心思臉上都快寫出來了,林烨有些啼笑皆非:“不是,村長你可以留意城裏的消息,要是真有這麽好,肯定有人說。”
村長點頭:“那是,要是真的,種子不貴,我就買一點,在菜地裏試試。”
讓他上來就用種正經糧食的田去種這沒見過的東西那是不可能的。
聊着聊着,難免提到了徭役,提到這一點,村長和兩個兒子的臉色都比較平靜,他們家兩個兒子都是青壯年,兄弟兩個能輪着來,每回徭役确實難熬,但一般來說,也不會動不動就出現有去無回的情況,所以害怕是有的,不至于畏懼于虎。
至于說徭役具體是做什麽,每一回的情況都不太一樣。
有的時候是去修理河道,有的時候是去修路,有的時候是去
修補城牆……
夜逐漸深了,大家也聊的差不多了,村長突然想起來一個問題:“你們明天進城記得要給錢,我們進城買東西不要錢,進城賣東西要給一兩文錢,你們這有馬車,估計一馬車要給五六文。”
每個城的“進城費”都不太一樣。
有的城不管是什麽人,帶沒帶東西,只要進去,都要交錢,少的一兩文,多的甚至要十文,沒點大事周圍村子的人絕不進城。
現在這情況,是屬于管的比較寬松的。
楊管家:“多謝提醒。”
村長家兩個房間已經打掃出來了,其中一個房間林烨和楊管家,加上青石他們幾個一起,楊管家自然是要把床讓給少爺睡的,林烨看了那床一眼,沒有推辭,因為沒有推辭的必要,都是木板加上稻草編織的草席,這就是床了。
大家都一樣。
看着林烨倒頭就睡,楊管家也躺下了,心裏佩服的不行,對他來說,跟着少爺一起快馬加鞭的趕路還是頭一回,楊管家對少爺的認識又更深了一層,他是真能吃苦啊,一路上在沒有條件的時候,就沒有挑剔吃穿用度,就好比如今這種情況,少爺他睡在稻草上面一點異議都沒有,習以為常的樣子讓他看得都有些恍惚。
他都睡不習慣,但少爺可以,難怪人家能考中狀元!
第二日一早,吃過了村長家準備的粥之後,他們一行人悄悄在房間裏又留下了一塊銀子,他們離開了,前往鶴宜城。
在鶴宜城裏他們一行修整了一天,再繼續趕路。
這一路上沒有遇到意外,也沒有遇到山匪,順順利利的到達了霖海府。
到了這裏,他們先租了一個小院子,真的把自己當做行商,把帶來的一些布匹、調料等尋找商家賣掉。
他們帶來的有一些是本地的稀罕物,不缺買家,既然要做生意,那多聊聊,了解一下本地官府、本地商家也是情理之中。
林烨總結了一下,霖海府的知府錢知府在商戶眼中名聲不錯,他不貪,一切按照規矩來,不會看到誰的生意好就想收入囊中,也不會想着做無本買賣,要零成本占股,只要三節兩壽該盡到的心意盡到了,他就不會主動找商戶的麻煩。
因為錢知府他本身就有錢,他府中
有兩個妾,一個妾出身鹽商,一個妾出身大布商,這兩個妾進門的時候都帶了大筆的銀票。
他不愛錢,愛什麽呢?
權和名。
權這點也很好說,之前他把同知和通判壓的死死的,直到一年多以前,他生了病,霖海府的同知和通判的存在感才真切了起來。
至于名,錢知府酷愛舉辦各種文會,邀請各位才子和舉人,然後大家一起作詩,歌頌錢知府的功績。
他也确實有功績。
他把霖海府的養濟院從一個虛有其名的地方變成了真的養老院、孤兒院。
雖然養濟院的支出知府大人少不得跟商戶們“募捐”,但養濟院裏的人确實都活下來了,冬天也極少人被凍死。
另外之前霖海府受災,也是在他的指揮下,讓大部分人安然脫離災情。
所以商戶們在知府大人“募捐”的時候,态度都比較積極,不過一年前,錢知府病了,病的嚴重,很多事沒法再出面,雖然他有幕僚等人可以撐着,但同知和通判都抓住了機會。
而一說到這兩個人,這些商戶話不多,态度變得比較肉疼。
顯然,這兩位對商戶們來說,胃口比較大。
老百姓們對這些不太敏感了,對官府都是一貫的“敬而遠之”,不想跟官府的人打交道。
林烨心下松了一口氣。
還好,這地方沒有那種鬧得天怒人怨的“極品”同僚存在。
他們又打聽了一下這霖海府內的大戶,等了幾天,景先生、宿先生他們帶着大部隊到了。
林烨也跟着出現在他們的隊伍裏。
府衙已經提前收到了省裏派發的紅谕,知道新任同知大概什麽時候到任,提前就有人在城門口候着了,他們一進城,就有人在前引路,另外有人快速前往府衙報信。
知府大人告病,但是同知和通判等人都在府衙。
雖然路同知要回鄉守孝,但在接任之人到來之前,他還能繼續處理未處理好的公務。
為了給新長官一個好印象,府衙從上到下都已經收拾過了。
這幾天,消息靈通的,比如姚通判,他最早知道了新同知的出身。
父親是正三品的工部侍郎。
本年新科狀元郎,年十七。
知道這一點的時候,通判差點沒哭出來。
他今年四十九,三十餘歲中了二甲進士,從中進士混到如今的正六品通判,他走了十五年。
而這位林同知呢?
他剛考中狀元,就是從六品,才過去幾個月,就成了正五品,成為了他上級!
他這些年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路同知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比姚通判晚一些,震撼一點沒比他少。
但不管心底有多震動,面上他都要端住,最好再結個善緣。
這人能升這麽快,不單單是因為他是狀元,還因為他有個好父親,朝中有人好做官啊!
所以有些讓林烨意外,交接的時候,這位路同知十分配合,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但就算如此,該核的賬還是要核,該看的庫房、糧倉、牢房、府學等地都要親自查看。
庫房裏的銀子相當矚目,誰能信,一地府城,庫房裏居然只有兩千多兩的銀子。
路同知十分坦然:“我從知府大人手裏接過的時候就只有一千八百多兩,去年修了城牆,前年府衙因為雨勢連綿,塌了一小半,也花了不少銀子維修,賬本在這裏。(aiyinbei)?)”
他可沒有撈府衙的銀子。
糧倉也是林烨查看的重點區域,這是極容易被伸手的地方,不出意料,糧倉裏只有一點陳糧,底部還是發了黴無法食用的。
路同知微笑:“因為前年雨勢太大,這裏也塌了,當時這裏放的糧食都壞了,這些知府大人都知曉,如今這些糧食都是去年新收入庫中的,今年秋收後,這裏想必就能充實起來了。?(
)『來[愛因貝小$說]$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aiyinb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