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中秋
守株待兔什麽的不管幾率到底是多少,總之因為吃上了兔肉,後面幾天萬穗兒上山的時候還特別留意了一下,可惜直到八月十五這一天,還是連兔毛都沒發現一根,萬穗兒也就死心了。
抱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态,萬穗兒每天雖然還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卻是沒有那種再來一只的心态了。
時間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秋收完了,萬家成的生日又和中秋趕上,家裏自然要好好大肆慶祝一番。
天剛蒙蒙亮,楊靈芝起身做飯吃完,就挎着一個菜籃子出了門。中午的時候回來,菜籃子裏就多了許多以前家裏沒有的物件。
楊靈芝放下菜籃子,跟萬家成商量:“鎮上的東西不多,咱們要不要去城裏看看?”
萬家成想起來為了搶一塊花布差點被一群大媽劃花了臉,撕破了衣裳,敬謝不敏,頭頓時搖成了撥浪鼓,虛聲道:“炒倆菜糊弄一下就行,不用這麽麻煩。”
楊靈芝心道一年就過一次中秋,家成一年也只過一次生日,家裏日子又慢慢好起來了,晚上怎麽也得整一頓好酒好菜。于是她一邊擺弄帶回來的東西,一邊說:“你去大哥家把自行車借來,我騎着去城裏一趟。”
萬家成見媳婦不聽他的,也不分辨,苦着臉答應下來。
萬穗兒覺得這自行車老是借來借去的于人于己都不方便,還不如直接買上一輛,道:“爸,這自行車多少錢?咱家什麽時候也買上一輛?”
萬家成笑眯眯道:“得一百二十多塊錢哩。”他摸了摸萬穗兒的小腦袋,嘆道:“光有錢還不行,還得有票。這自行車票稀罕的緊,城裏人都少有。”更別提他們鄉下這地方了。
萬穗兒不死心道:“那大伯家的自行車是怎麽來的?”
萬家成道:“你大爺爺是從部隊上退下來的,總有些別人沒有的門路。”說到這裏,不待萬穗兒說話,他擺了擺手,“你大爺爺從你爺爺沒了之後就一直照顧我,我可不能總是麻煩他。”
自行車票過于珍貴,想要搞到,可不僅僅是花倆錢就行的,總歸要欠別人的人情。萬志民一個退伍老兵,這人情用一回少一回不說。跟他的其他戰友比起來,只有別人幫他的份,沒有他忙別人的份,久而久之的,萬志民哪裏還有那麽厚的臉皮去求人幫忙呢。
萬穗兒皺了皺小眉頭,琢磨了一會兒,眼前一亮,道:“黑市呢?黑市裏有沒有賣自行車票的?”
萬家成也琢磨過味兒來,他摸着下巴喃喃道:“黑市裏那些票販子倒是賣糧票,也不知道賣不賣自行車票?”
萬穗兒鼓勵道:“那你就去問問呗,又不會少塊皮。今天就去,媽不是還要去城裏嘛,你正好騎自行車帶她去。”
Advertisement
萬家成哭笑不得的說:“這事兒不急,不急。你媽是去買東西呢,我一個大男人就不跟着摻和了。”他生怕萬穗兒繼續糾纏下去,趕緊把飯桌放了下來,招呼道,“先吃飯,有什麽事兒吃完飯再說。”
午飯是萬家成做的,還別說,萬家成用菠菜和粉條炒了一個半湯半菜的倆不像,放上倆小米椒,味道卻是很好。
萬穗兒吃了一碗菠菜粉條一個大地瓜,暫時放過了追問萬家成關于自行車票的事兒,萬家成暗暗的松了口氣。
飯後一家人睡了一會兒,楊靈芝就騎上萬家成借來的自行車,到城裏采購去了。
萬家成在家裏也沒閑着,他殺了一只公雞,用開水禿嚕掉雞毛,開膛破肚取出內髒用鹽搓洗幹淨,放在一旁就等楊靈芝回家大火炒上了。
院子裏收了玉米,這時節又還不到種白菜蘿蔔的時候,院子裏難免顯得空曠曠的。
萬家成收拾完了雞,手上卻還不閑着。他把從別村收來的高粱杆子挖掉裏面的白絮,剩下韌勁的皮壓在一塊兒平整的石頭底下。萬穗兒蹲在他身邊好奇的問:“爸,你這是做什麽?”
萬家成手上不停,嘴上道:“編席子呢。”
萬穗兒追問道:“席子又是做什麽的?”
萬家成笑道:“鋪炕曬糧食,幹什麽都行。”他把最後一根高粱杆子挖空,朝屋裏努努嘴,“咱家炕上鋪的那個就是我編的,都用了好幾年了。”
萬穗兒這才恍然,她在皇宮裏倒是常常見到南方用竹篦編的席子,還想北方要用什麽做席子,原來竟是用高粱杆子做的!
這高粱杆子掏空了以後倒是比竹篦柔軟許多,雖不及竹篦涼爽,但勝在舒服,兩者各有千秋,還真是難分桎梏。
果然不可小觑人民的智慧!
楊靈芝回來的時候,菜籃子裏多了一條大鯉魚和一瓶酒,她高興的對萬穗兒說:“妞妞最愛吃魚了,晚上咱們就做紅燒鯉魚。”接着又把酒遞給了萬家成,“今個兒過節,又是你的生日,喝兩口吧。”
萬家成拿着白酒,高興的連連點頭,又突然嘆道:“诶,要是能有碟花生米下酒就好了。”村裏地下種的都是地瓜玉米,花生産量不高又不能當糧食吃,自然是一點都不種的。
至于說自家的自留地,那更是滿滿的種上地瓜,連玉米都舍不得種,生怕來年餓着肚子。
楊靈芝卻是早有預料的樣子,只見她慢悠悠的從菜籃子裏拿出一包花生,笑眯眯道:“我就知道你會說這個,早就給你準備好了。”
萬家成樂的,要不是當着孩子的面,真恨不得親家老婆一口。他從楊靈芝手上接過自行車,“我先去給大哥把自行車送去,回來再給你搭把手。”推着自行車風風火火的就出了門。
楊靈芝看着他的背影,甜蜜的笑了笑。
一旁被無視掉的萬穗兒捂着腮幫子,默然無語。
楊靈芝見萬穗兒捂着腮神色不對,連忙放下菜籃子沖了過來,她拉下萬穗兒的手,擔心的問:“怎麽了?”
萬穗兒死魚眼:“……牙疼。”
楊靈芝示意萬穗兒張開口給她看看,萬穗兒連忙躲了開去。她連連搖頭,提起喂雞用的小皮筒就跑出了家門,“沒事兒,我先去喂雞了。”
“這孩子。”楊靈芝這才意識到萬穗兒不是真的牙疼,無奈的搖了搖頭。
山上的雞早就不止萬家成一早抓來的那批,經過萬家成的搜集,現在的雞已經二十多只,算是初成規模。
萬穗兒提着小皮筒,一搖一晃的上山喂雞去了。
聽二十多歲的老父親說,最近賣雞的人家多了不少,是因為秋糧下來,糧食因幹旱減産,沒有糧食喂雞了。因此不少人家就連下蛋的母雞也偷偷的賣了出去,生怕被多吃了一點糧食。
好在萬穗兒什麽都缺,最不缺的就是糧食。
家裏喂雞用的爛菜葉子和地瓜蔓,萬穗兒每次喂雞的時候就偷偷摻上大米和玉米粒,這些雞才來了沒幾天,就被她給喂胖了。
可惜這雞光長體重,蛋卻是還沒下一個,萬穗兒每天一個雞蛋喂弟弟的願望至今還沒有實現。也因此,中秋佳節,別人盼着家人平安團圓,萬穗兒卻盼着家裏的雞早早下蛋。
萬穗兒忍不住又多撒了一把大米,心裏默念:如果你們下蛋,以後我不會虧待你們的。
比如說:不下蛋的時候親口把它們吃進肚子裏什麽的。
要知道,上一世能被她吃進肚子裏的雞,無一不是千挑萬選,這是多麽的榮幸啊。
萬穗兒吸溜一下口水,沒敢再繼續想下去。
回到家裏,萬家成和楊靈芝一個燒火,一個炒菜,倒也配合默契。萬穗兒沒有去打擾兩人,跟兩人打了聲招呼,進裏屋教軍軍說話去了。
按理來說這年紀軍軍應該會說話了才對,可這小子每天呲着牙笑眯眯的,吐口水吐泡泡,就是不吐字,可是讓萬穗兒擔了一把老母親的心。
好在前世聽太醫說過,有些孩子天生說話就比別人晚。萬穗兒尋思着軍軍不足月出生,也不見癡傻,比別人晚幾天說話也無不可。
沒成想,楊靈芝捯了一筷子魚放進他嘴裏,他竟是說話了。
“好次……媽……要。”軍軍撲棱着雙手就往魚上抓,楊靈芝趕緊攔了下來,她哭笑不得的對萬家成說:“這算是好事成三了吧。”
萬家成也是哭笑不得:“咱兒子頭一回說話說的字可真是不少,就是……”他瞧了軍軍一眼,道,“将來怕是個小吃貨。”
頭一回說話就是為了吃的,萬家成幾乎可以預見兒子未來是個啥樣兒了。
萬穗兒卻是苦了一張臉,她把軍軍從楊靈芝懷裏抱了過來,用手指着自己的臉說:“軍軍,我是姐姐啊,跟我叫,姐姐。”
萬穗兒簡直不敢相信,她教了好幾個月的弟弟竟然開口第一句不是“姐姐”!要是“爸爸”“媽媽”什麽的也就算了,可為了一條魚……
萬穗兒簡直要氣哭了。
軍軍被萬穗兒抱得有些不舒服,他也不哭鼻子,小手往楊靈芝那邊一伸,意思很明顯,不要姐姐抱,要媽媽抱。
萬穗兒的背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灰暗下來,楊靈芝抱過軍軍,好笑的說:“你跟弟弟計較什麽,他還什麽都不懂。”
萬家成補刀:“诶,他可不是什麽都不懂,他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