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 徐勉
61 徐勉
沈妩下意識就追了上去。
“姑娘?”玉管不明所以的跟在她身後。
這處假山連着兩條小道, 一條通往前院,一條通往後花園。
沈妩猶豫了下,讓玉管去後花園的那條路上找找,自己則往前院的這條路上去。
“姑娘要找什麽人, 好歹說清楚, 免得奴婢無頭蒼蠅似的。”玉管提醒道。
沈妩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看準了, 因此沒有說出徐勉的名字, 只道:“就是剛才看到了個男子的背影,你去那邊找找看, 若是熟人先別聲張來找我,若是不認識的就去告訴鞏媽媽。”
今日家裏賓客衆對, 這裏是又是前後院交界處, 萬一有人走岔了,沖撞了女眷就不好了。
玉管走了, 沈妩提了裙角往另一條道上去。在自己家裏, 她倒不怕有危險。
前面種着一大片竹林,這條甬道在竹林裏面蜿蜿蜒蜒。如果不是為了特地賞玩,大家去前院都不愛走這條路, 因為太繞了。
沈妩在竹林裏一邊走, 一邊轉看,半晌連個人影也沒見到, 想着也許真是她眼花了。
正要掉頭回去時, 旁邊一個人影從竹林裏閃現出來。
沈妩定神一看, 立即驚喜的叫道:“徐勉?”
說罷,猶自有些懷疑的近前打量了一圈, 才問道:“真是你啊, 我還以為眼花了呢?你怎麽來汝州了?”
徐勉看着面前的沈妩, 許久不見,小姑娘長高了,也長開了,一張小臉潋滟精致的如瓊蕊。
他挑了挑眉,沒有回答她的問話,反而道:“徐勉?原來你私底下是這樣叫我的?”
Advertisement
沈妩這才注意到自己下意識的稱呼,不禁幹笑起來。
人前叫哥哥就算了,人後,她心理年齡可是超過對方不少的,哥哥怎麽叫的出口。
徐勉走近一步,似笑非笑的看着她,趁她不注意一個拇指敲在她額頭上,道:“叫二哥。”
“二哥。”沈妩乖乖叫到。
“乖,二哥給你吃糖。”徐勉說着從袖袋裏掏出一顆拇指大小的麥芽糖,成色倒不是很好。
沈妩此時才瞧清,徐勉與從前好像有些不一樣了。
還記得頭一次見他,少年目光溫和,氣質矜貴,俊美的面容在陽光下仿佛在發光。
而今,當年的少年郎長大了,容貌依然俊美,但周身氣質凜然,看似平靜的眼波下暗藏着深邃和疏離。
看來老成國公去世,對他的打擊挺大的。
沈妩心裏的念頭一閃而過,然後問他:“寶鏡最近好麽?”
聽到這話,徐勉的眼神無意識軟了軟,言簡意赅道:“還好。”
沈妩就松了一口氣的模樣,嘆氣道:“寶鏡還沒有及笄就嫁人了,也不知婚後适不适應,那個安陽侯府的二少爺我也沒有見過,不知道是個什麽樣的人,會不會讓着寶鏡?”
許是驟然在他鄉遇到熟悉的人,沈妩的話不免多了起來,絮絮叨叨的說了不少。
難得徐勉竟也不覺得煩,明明他這會兒趕時間。
他順着沈妩的話說道:“不過是換個住的地方住,日子久了總能适應的。”
“你說的倒輕松。”沈妩瞪着徐勉,反應有些激動,“你們這些男子不嫁人,哪裏知道女子嫁人的艱辛。這是換個地方住這麽簡單嗎?”
“寶鏡在自己家裏親娘疼,哥哥寵的,想玩就玩,想睡就睡,想吃什麽就吃什麽。可到了別人家呢,婆婆吃飯她餓着,婆婆睡覺她站着,不光要伺候婆婆,回了屋子還要應付丈夫,端茶遞水,好不好的還要看臉色……明明在家是千金大小姐,嫁了人好似平白低人一等似的。”
徐勉:“……”
沒想到一句不過心的話,引來她這麽多抱怨。
他只好解釋道:“安陽候夫人是有名的慈和人,就算立規矩也不會對寶鏡過于嚴苛,子洲性子溫良,更不會欺負寶鏡。”
沈妩聽了這話才不說話了。
兩人一時沉默下來,就有姍姍來遲的尴尬氣氛在兩人之間蔓延。
半晌,沈妩輕咳一聲,道:“你是來找我爹的嗎?要不我這會兒帶你過去?”
“不用了。”徐勉道。說完許是覺得自己的語氣稍微有點硬,于是解釋道:“剛才已經見過令尊,這會兒準備走了。”
“現在嗎?”沈妩有些吃驚,“宴席都還沒開席。”
“我還有事……”
徐勉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聽沈妩道:“好不容易來家裏一趟,連飯也沒吃。”
她好似有些過意不去,低頭解下腰間的荷包,在裏面掏了掏,好似要取出來什麽東西,不過随即又算了,然後将整個荷包遞過來。
“我看你臉色有些不好,是不是沒吃飯有些低血糖,這荷包裏是糖果,你帶着路上吃吧。”
徐勉本來沒打算要,但手比腦子快,等反應過來時荷包已經在他手裏了。
“……多謝!”他抿抿唇,對着小姑娘點了點頭,然後不帶一絲遲疑的轉身。
等出了沈家,他騎馬一路疾行到城外,見到了接應他的随從,才停下來。
“少爺,怎麽樣?”随從神色焦急的問道。
徐勉道:“沈大人答應送我們去西北,過些日子有押運軍資的人馬,我們混在其中不會有人注意到。”
“太好了。”随從露出一臉喜意,然後道:“西北路途遙遠,得準備充足的幹糧。”
他說着去找同僚商量去了,徐勉此時才有時間細看沈妩給的荷包,耳邊響起小姑娘對着他背影喊的話:放心,這荷包是在外面繡樓買的。
他搖搖頭,然後打開,露出裏面金燦燦一片,竟是個黃金打的小盒子。
他拿在手裏惦了掂,有細細的撞擊聲,摸索着打開盒蓋,露出裏面五顏六色的糖果,每個都指甲蓋大小,晶瑩剔透的,好似上好的水晶石。
徐勉托着盒子看了半晌,才原樣收進荷包裏,塞在了腰間。想了想又不放心,取出來裝在袖袋裏才覺得安心。
……
且說沈妩送走了徐勉,便回了宴廳。
曹問心見到她,說道:“剛才那位白姑娘到了,我把人安置在花廳旁邊的暖閣裏了。”
沈妩點點頭,道:“嫂子忙,我去瞧瞧。”
白九娘沒想到沈妩竟然會給自己下帖子。知州家的賞梅宴,尋常小官可是連門都進不來的。
以白家商號的實力,再加上剛剛承接了官府的棉布訂單,勉強夠資格得一張邀貼。但以往這種事都是祖父親自出門交際,偶爾也會帶上白顯銀。
但這回知州府上送帖子的小厮卻點名道姓請自己赴宴。
白九娘有些緊張的坐在椅子上,下意識打量起屋內的擺設來。
一張弦絲雕花美人榻上搭着狐皮毯子,毛色細膩純粹,沒有一絲雜色;
幾案上擺着一只小巧白玉玲珑香爐,青煙氤氲,是從未聞過的清雅香氣;
兩旁的高幾上各擺着一盆建蘭,竟全是絕品孤品。左邊是峨眉晨光,花色豔麗,仿若帶着一股飒飒仙氣,右邊是雲龍素荷,花容端莊小巧,玲珑剔透。
手邊的小幾上是丫鬟剛上的茉莉香茶,茶盞杯壁輕盈,青白色釉質透明如水。
到底是知州府,連小小暖閣裏的物件都是有錢也難買到的。
三兩有些不安的站在白九娘身後,輕聲道:“姑娘,沈姑娘叫您來赴宴,卻又把您一個人扔在這裏……”
她話還沒說完,就被白九娘打斷了,竟是難得的斥責語氣,“你懂什麽,這才是主家的體貼之處。外面那些全是官家貴女,若不是沈姑娘下了帖子,我一個商戶女連站在她們面前的資格也沒有。”更別說在一處赴宴了。
三兩聽着不由白了臉,低低道:“是奴婢想差了。”
白九娘道:“知州府上的規矩大,不是咱家可比的,說話務必要謹慎。”
她在提醒三兩,也是在提醒自己。
兩人等了不一會兒,終于聽到門口傳來輕盈的腳步聲。
白九娘忙忙起身看去,見是沈妩從外面進來。
今日她打扮的比上回見時隆重華麗不少,鵝黃色蓮紋團花紋窄袖衫,柘黃色高腰裙,外穿橘色刺繡半臂短襖。
亮麗的眉眼露出随和的笑意,不似初見時的疏離冷淡。
“小女見過沈姑娘。”白九娘福身行禮。
“你來了。”沈妩上前扶了她的手臂,語帶歉意的說道:“剛才被我爹爹叫去了書房,怠慢了。”
白九娘望着沈妩提起沈父時無意間露出的小女兒的嬌态,心裏一動。
早就聽說知州大人十分寵愛這位嫡幼女,果然傳言不假,連書房這樣重要的地方也允許她進出。看她說起時稀松平常的神色,可見往日常去的。
白九娘心思波動着,面上神情越發恭順:“沈姑娘客氣,小女怎敢當。”
沈妩笑了笑,坐在小幾旁的椅子上,然後讓白九娘在自己對面坐了。
她解釋道:“我想着你是白家商號的主事人,日後咱們打交道的地方還多着呢,所以趁此機會請你來,也好彼此親近親近。”
白九娘聞言,面上露出感激的神色,“五姑娘肯提攜小女,小女日後定然盡心竭力為您辦事。”
沈妩就露出滿意的神色,說道:“走吧,宴席快開始了,外面的姑娘們我卻一個也不認識,還要煩勞你幫忙介紹介紹。”
白九娘就發現沈妩說話做事,總是讓人發自內心的舒坦。
明明是沈妩帶着她出現在人前,讓她得了好處,然而為了不傷她的面子反倒說是讓她幫忙。
于是接下來白九娘為沈妩介紹各位貴女十分盡心,連各人的性情習慣以及往事都講解的一清二楚。
讓沈妩沒有花費多少功夫就了解了所有人。
因着今日的出色表現,宴席結束時沈妩對白九娘的賞識又重了一層,并且讓玉管親自送她到二門。
白府裏,所有房頭的當家人都聚在老太爺院裏的大廳,為的就是等歸家的白九娘。
“祖父,我回來了。”白九娘一回來,連衣裳也沒換就來給白老太爺請安。
“九娘回來了,今日玩的可開心?”白老太爺慈祥的看着面前的孫女兒,語氣溫和的問道。
只是他話音剛落,一個四十許的山羊胡男子就迫不及待的對白九娘道:“家裏允許你參加知州府上的宴席,可不是讓你去玩的,怎麽樣,有沒有與那位知州府的五姑娘打探到什麽消息?官府的第二批訂單什麽時候開始招标?”
自己能去赴宴是五姑娘邀請的,家裏敢不同意嗎?
說話之人是白九娘的二叔。只是白九娘對他的話眼皮都沒有擡一下,只看着白老太爺說道:“今日五姑娘帶着孫女兒認識了一些閨秀,大家都很和氣。”
和氣?
那些可都是官家貴女,對你一個商戶女不輕視就算了,怎麽可能和氣。
白老二一副懷疑的表情。
白老太爺眼裏卻似有精光閃過,對孫女兒的表情越發慈愛,他問道:“你和五姑娘可有約定什麽時候再一起玩?”
白九娘就搖頭道:“五姑娘忙的很,怕是沒時間與孫女兒玩鬧的。聽說近來要開辦一個被服廠,專門接制軍服被褥的活計。”
“哦?”白老太爺聽到這裏,忍不住坐直了身子,問道:“你是說接下來那位五姑娘還要參與到籌備軍資的事務中去?”
白九娘好似沒有看到老太爺的焦急表情似的,緩緩點了點頭,說道:“應該是吧,今日孫女兒到知州府時,五姑娘就被知州大人叫去書房了,孫女兒等了好一會兒才見到她。”
這樣嗎?
白老太爺低頭思考着什麽,一時沒有說話。
其他人相互對視着不敢打擾。
大廳裏一時沉默下來。
不知過了多久,白老太爺才看向白九娘,“說起來這次投标,九娘你做的很好,你想不想再接着做?”
白九娘還沒有說話,其他人頓時都急了。
白老二叫道:“爹,九娘一個姑娘家,不待在閨房裏繡花,老摻和外面的事算什麽?”
白顯銀也道:“爺爺,您不是說這件事接下來就交給我負責嗎?”
白老太爺卻沒有理會兩人,只問白九娘:“九娘的意思呢?”
白九娘面上保持着一派溫順模樣,聽到問話,垂眸回道:“孫女兒受家裏養育十幾年,若能為家裏出力,孫女兒是願意的。”
“好,這次官府的棉布訂單就繼續由九娘來負責。”白老太爺一錘定音。
說罷,又對白九娘道:“你回來還沒見過你娘吧,快去給她請安吧。”
白九娘福了福身,退出去。
只是還沒走到門口,就隐隐約約聽到裏面七嘴八舌,都是質問祖父為什麽讓她一個姑娘家摻和生意上的事。
白九娘勾了勾唇角。
還能是為什麽呢,因為她是個姑娘家啊。
知州大人讓自己的愛女負責籌備軍資事宜,白家想要一直給官府供貨,就只能也推出個女主事人來。
自打知道招标會的主事人是知州府五姑娘,白九娘就知道自己和母親苦等的機會來了。
只要有第一個讓她參與家族生意的機會,那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
裏面那些蠢貨,遲早有一日她要将這些年加諸在她們母女身上的痛苦悉數還回去。
*****
且說今日這場賞梅宴舉辦的十分圓滿。
送賓客們離席時,安氏紅光滿面,頗有些意猶未盡之意。
今日宴席上的青白釉器皿,可真是讓她大出風頭。聽着衆人對沈家家風的膜拜,簡直讓她心裏無比暢快。
到了次日,安氏的熱情還沒有消減。沈妩去時她正與鞏媽媽商量過幾日宴請吳同知一家的事。
“到時咱們還用青白釉瓷,昨兒吳同知的夫人可是誇了幾回茶盞的釉色清雅呢。”
鞏媽媽就說道:“吳姑娘要和三少爺議親,咱們家可得擺出實力來,不能讓對方看輕。”
安氏點頭贊同。然後就聽鞏媽媽話音一轉,說道:“不過快過年了,青白色難免顯得素了些,不如等過完年您再宴請。”
安氏想了想,覺得鞏媽媽說的有道理,也就點頭同意了。
轉頭看到沈妩,問道:“你怎麽這會兒來了,又是來說要出門的事?這回還是去窯廠?”
沈妩先是點頭,後又搖頭,“這次不去窯廠,我打算帶諾哥兒一塊去外面逛逛,找塊地皮建被服廠。”
安氏現在對她要做的事很少幹預,只道:“快過年了,皇帝也要封筆休息幾日,你過完年再折騰也來得及。”
沈妩笑道:“這批軍服被褥要的急,為了趕工,我想在年前先找地方,招工人,開工怎麽也要等到正月過了。”
安氏就揮揮手,“那你去吧,現在天黑的早,記得早點回家。”竟是一副不願多管的模樣。
于是,沈妩就真的出門了。
她和沈諾在城裏轉悠了好幾日,才終于定下被服廠的地址,是在城西靠近護城河的一處空地上。
這塊地方原是一片樹林,自打官府将樹砍了賣了,這地就一直空着。
之所以選擇這裏,一是這片地皮價格便宜;二是城西是貧民百姓的聚居地,将來招工方便;三是這裏交通還算方便,而且臨近護城河,他們做衣服被褥生意的,很容易發生火災,這裏離水源比較近,安全系數高。
唯一的缺點就是這裏是一片空地,需要她自己建造屋子。
不過,魚與熊掌不能兼得,沈妩和沈諾商量了一番,最終還是決定把地皮買下來。
好在沈妩關系硬,提前拿到了官府的定金,因此造屋的銀子還能掏的出來。
至于地皮的錢,沈妩找了方師爺,請他幫忙說一聲,允她先交個定金,等寬裕了再交尾款。
方師爺笑呵呵的答應了,還讓沈妩以後有什麽事直接找他就行。
沈妩不由感嘆,這就是在官方有關系的好處啊。多方便。
無論現代,還是古代,做生意最難得就是和官府打交道,辦各種手續。現在她這直接把這一步省了。
搞定了場地,接下裏就是招工和訂做縫紉機。
招工這一塊她交給沈諾負責,機器這一塊她請雲鑒幫忙。
雲鑒外面跑慣了的,因此沈妩交給他不用操心
而沈諾,年紀還小沒有辦事的經驗,因此沈妩得先制定了大的方向再由他來具體執行。
“首先,咱們只招女工;其次,咱們只從那些失去了主要勞動力的家庭裏招人,比如家裏只有孤兒寡母,或者男主人受傷殘疾的;再次,每家每戶限制一個名額。”沈妩言簡意赅的說道。
沈諾一邊點頭,一邊在心裏記下她的話,然後說道:“姐姐心善。”
沈妩說道:“這個世道女子想要生存很難,而之所以如此,除了女子天生比男子體弱,創造的價值天生比男子少之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能讓女子養活自己的工作崗位太少,所以當我有能力時,當然要伸出援手。”
……
修房造屋可以等到過了年再說,但招工得在年前盡快完成。
沈諾讓人在西城幾個巷口都貼了招工啓事,然而來應聘的人多數并不符合他的要求。
這些人要麽就是男子,要麽就是家境尚可。
沈妩知道後,一想就知道了事情的關鍵處,讓沈諾雇幾個口齒伶俐的小孩子,然後将招工的在西城到處宣傳一番。
如此,很快就招齊了女工。
沈諾對此有些不解,沈妩就對他解釋道:“那些每日掙紮在溫飽線上的人,要麽不識字,要麽每日忙着生計,哪裏有時間去看什麽招工啓事。”
沈諾這才恍然大悟,心裏暗暗決定日後一定要和五姐姐多學學世情經驗。
因着沈妩每日忙忙碌碌,所以感覺日子過的飛快,轉眼就到了年後出了正月。
年後被服廠的廠房要開始建造了,沈妩直接花積分在系統商城買了一張規劃圖,然後就不管了,只将沈諾指揮的團團轉。
見她每日無所事事,安氏就拉着她一起商量宴請吳同知一家的事,安氏想讓沈妩的窯廠重新燒一套碗碟,招待客人。
這日,母女二人正挑揀碗碟紋樣呢,鞏媽媽就急匆匆來報:“夫人,二夫人和四姑娘來了,已經到府門口了。”
“誰?”安氏一時沒反應過來。
鞏媽媽急道:“就是京城府裏的二夫人,還有四姑娘啊。”
甄氏和沈妙?
“她們來汝州幹什麽?”安氏莫名其妙,“難道是為了諺哥兒的親事?”
鞏媽媽道:“我看不像,真為了西少爺的親事,二夫人為什麽不帶三少爺,反倒帶着四姑娘。”
是啊,算算時間,沈妙應該快成親了,這個時候來汝州做什麽。
【作者有話說】
下本預收《我靠寫作升級》《七零之我的時空之門通現代》,歡迎寶寶們多多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