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章
第 13 章
鄭國的奏折寫得又快又好,他格外娴熟水利,又好似格外想要取得秦王的重用,所以将修建水渠之事,說得不僅十分重要,還敘述了此水渠建成後關中之地豐收的場面。
什麽沃野千裏,五谷滿倉不在話下。光憑關中之地,便能養活幾倍大秦黔首......
嬴政心動的摩挲着竹簡,目光盯着水利工程需五萬精壯民夫的內容,語氣淡淡:“鄭國有言,若要水渠落成,便需發五萬精壯役夫伐竹彼岸倉、開山鑿洞、截洪築堰等。”
趙瑤君被安置在一角寫作業,這兩日嬴政親自教她識字,學的是以《法經》為藍本的《秦律》,這樣用國法硬核給自家只有五歲女兒啓蒙的,恐怕只有嬴政一人了。
開篇主要是嬴政以實際需求和水德主運,“事皆決于法”的思想,令朝中官員起草、補充的,類似于開篇緒論一樣的東西。
趙瑤君看似默讀識字,實則一邊聽衆人論政,一邊饒有興致,偷偷低頭在袖中拿了自己的剛磨不久的改進版竹筆,用石塊磨得越發尖銳。
她不時還用這竹筆輕刺一下,好似在戳穿誰的喉嚨,動作幹脆又淩厲,好似做了千百遍。
秦國貴族君侯聽了嬴政的話,紛紛出言反駁:“依照臣看,那鄭國心懷奸詭,行的乃是疲秦之計。他一張口,那精壯民富一開始便要五萬,往後不知還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其用心險惡昭然若揭!間諜之語,不值得信任!”
趙瑤君吃瓜,【他是不值得信任,但人家修的渠确實有用啊!過程不重要,結果最重要啊!】
治粟內使聞言,連忙跳了出來:“微臣見過圖紙,鄭國這水渠投入确實巨大,可若是水渠建成,當真能有與大秦功及百世!若王上要伐六國,非得修此水渠,才有足夠的軍糧打底!”
秦朝宗室貴族聽了這話,陰陽諷刺道:“王上請看,早前出事哪次不是這些六國人鬧出來的?我大秦人才濟濟,用那些六國之人,恐怕他們日後背叛!”
商君變法之後實行軍功爵制,秦朝原本王室宗親如今不立功,話語權漸漸減小。每當見嬴政用人寧願用他國之人,也不用一些王室宗親,便早有秦國貴族心裏不滿。
之前先是從四公主那兒得知,楚國的李斯日後會叛秦,今又得知鄭國是韓國派來的間人,來大秦就是包藏禍心,來行疲秦之策的。
大秦宗室貴族逮到這個打擊他國客卿的時機,便開始在嬴政面前言語刻薄諷刺。
嬴政用人不拘一格,身邊文臣武将只論本事,不論出身。尉缭子、大将軍蒙武等若論起來祖籍也并非大秦,有他國臣子聽了秦國宗室君侯的話,臉上氣得漲紅。
Advertisement
他們真心投大王,只是認可大王乃心中明主。他們從未背叛,便是君侯也不該辱及他們。
趙瑤君心裏吐槽:【不是有句話叫英雄不問出路嗎?什麽趙國、齊國、楚國,只要上了我阿父的賊船,那通通都是秦臣!将來六國統一,天下太平。天下之人更是再無分別,皆是我大秦之人,華夏百姓。】
嬴政本來因為身邊的人反複背叛而怒火中燒,只是他也知道不能放任宗室貴族離間的言辭。等聽到趙瑤君什麽六國統一的話,嬴政心裏平靜了許多。
顧不上計較她說自己是賊船的話,嬴政一錘定音。
“我大秦自變法以來,能力壓齊趙,便是因為任用才能。今日鄭國雖為間人,可修渠一事于大秦工在千秋,不得不修!這興修水利乃是大事,投入甚衆也不奇怪。此乃鄭國陽謀,卻是長利我大秦之計策,非得實行不可。”
蒙武點頭:“王上說的是。那李斯不是有言,自己可不費兵卒破韓。不若暫不修渠,待破韓後,用韓國之財貨、韓國之遺民修渠,如此便不耗我大秦國力!”
衆臣聞言,紛紛擊掌叫好!
趙瑤君聽到這兒,不由停下了磨竹筆的動作,看了眼上了年紀卻剛正不啊,長得格外正派的蒙武一眼,吸了一口氣。
【這蒙大将軍長得濃眉大眼的,怎麽還能出這樣彎彎繞繞的損招啊?以戰養戰,損他國之力以壯大自身,真是不錯的計策!】
嬴政眼睛一亮,以戰養戰确實不錯:“蒙卿此計甚好,再過兩日,等李斯出來後,便讓他上朝議政。”
蒙武聽到四公主用甜甜的嗓音誇獎自己個兒,不知怎麽一把年紀了還有些自豪開心。他扭頭朝角落裏認字的四公主看去,正好看到她左右手靈活飛快的轉動把玩這一只竹筆。
那竹筆外形沒多大改變,只有尖銳處鋒利如同刀尖,隐隐帶着鋒銳的煞氣!
公主用手轉筆,将那筆轉得飛快!
轉了兩下,她就将自己肉肉的、小小的、軟軟的手掌張開。用那鋒利的竹筆在五指空隙之間,以常人看不清的速度飛快戳刺着玩耍!
她動作又輕又快,刀從指縫戳下,碰到桌子甚至都沒有發出聲音。
蒙武:“!”
我的公主殿下,四姑奶奶!那不是竹筆啊,那是竹刺、竹刃!公主,你怎麽能玩那個!到底是誰給你改的竹刀啊,其罪當誅!
趙瑤君心神全在刀戳指縫這個小游戲上了,她飛快的玩利器,一邊心裏幸災樂禍。
【若是鄭國知道,自己來疲秦卻起了反效果,不知是否會心情郁結?這就叫什麽,這叫另類的資敵啊!鄭國,你跨國送福利,你可真是個大好人!】
衆臣于章臺宮議事完畢,便一一告退。秦國宗室自覺被嬴政和他國臣子駁了面子,便快速拂袖離去。
看趙瑤君玩得利器玩得眼花缭亂的蒙武,戰場上叱咤風雲,現在卻吓得不敢呼吸,也不敢亂叫。
他生怕自己出聲一打擾,公主一分神,那刀鋒一樣銳利的筆就戳穿了公主的手指裏。
嬴政只留了大将軍王翦、蒙武、丞相王绾、尉缭子等心腹重臣在旁,趙瑤君在嬴政喚她之前,先一步收了自己做的小手工。
蒙武見狀,緊繃的身子立即松懈下來,緊握的拳頭裏有了緊張的冷汗。
嬴政見蒙武形容有異,不由問道:“蒙大将軍怎麽了?”
蒙武深吸一口氣,低聲用氣音道:“一會兒臣單獨告知王上,此事有關公主安危。”
嬴政挑眉,扭頭看向角落做課業的小女兒。
卻見青女悄悄進殿,湊到她耳邊說了什麽,她立即高興得崩了起來,如同火中沖天的一枚小豆子,飛快沖到他們眼前。
“阿父!阿父,我讓太醫令丞把豆腐做出來了!不僅有豆腐、還有豆漿、豆花和腐竹呢!早上起來一碗甜豆花,中午來個麻婆豆腐、涼拌腐竹、晚上來杯豆漿助眠,便是給個神仙都不換啊!”趙瑤君興奮的擠到嬴政身前,臉上帶着對食物的狂熱:“我們現在就讓太醫令丞将豆腐、豆漿、豆花等都呈上來吧!我等不及了!”
【我一定要吃好多好多的豆制品!啊啊啊,我好開心,我是快樂修狗轉圈圈!汪汪汪!】
衆臣滿臉驚愕:“......”雖然早知道公主精神狀态有時很奇怪,但這也太奇怪了。
嬴政噎了一下:“......你是我大秦公主,給寡人莊重一些!”為何小女兒每次開心瘋了,都要說自己是狗、猴子等牲畜啊?她到底怎麽想的,難道這樣也是表達開心的方式?
趙瑤君立即淑女站立,雙手放在服部,眼睛裏卻直白渴望的看着嬴政:“諾。阿父,女兒想吃豆腐、豆花、豆漿。”
【嗚嗚嗚,好阿父,你快傳太醫令上來吧。我等不及了,我好像貓貓拔足狂奔像貓罐頭,只會喵喵喵叫,嗚嗚嗚——阿父搞快點,我等不得了!】
衆臣忽然面面相觑,有些想笑。
這回又堂堂公主又成貓了,真是好生兩面三刀,言行不一。
不過,衆臣卻覺得的公主甚是活潑單純,唯一的貪欲全在貪吃上了。
小孩子貪吃,本就可愛。
嬴政眼睛好似被髒東西辣了一下,他立即扭頭,無奈道:“傳太醫令進章臺宮,令其帶着那什麽豆腐成品一道來。”
趙瑤君立即一本三尺高,撞進嬴政的懷裏,大聲宣布:“阿父,你真是世界上最好的阿父!”
【只要給我好吃的,你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爹!】
嬴政保住懷裏的小炮仗,唇角微微彎起。
這小丫頭,還算有點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