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章
第 8 章
衆人紛紛看向趙瑤君。
嬴政道:“瑤君,那你說說,要怎樣種麥子才行?”
【啊,怎麽樣種麥子,這是我一個小孩子能知道的事情嗎?】
【這種問題就應該阿父、諸位大臣這樣的人,來煩惱,來思考的!我一個不知事的小孩,就該玩着吃着,乖巧地等他們把事情辦妥。】
嬴政和衆臣聽了這話,看着四公主瑤君無辜純稚的小臉,心裏一陣無語,只覺得好氣又好笑。
合着公主你什麽都知道,卻主打讓他們君臣為大秦賣命,你這個小姑奶奶吃喝玩樂是吧?
趙瑤君眼珠轉了轉,想到自己支線任務獎勵的牛肉火鍋,豆腐方子,不由挺直身子,覺得還是要勉強支棱一時片刻。
她開始滔滔不絕的施法。
“這種麥子要說好處,那可多了去了!首先它比水稻耐寒,還可以越冬種植,麥子在青黃不接時收獲,足以飽肚,給黔首救命。”
“更何況,它磨成面後的味道也十分不錯,大家嘗過後也能知道它比豆飯、麥飯好食得多。”
治粟內史驚喜無比:“這麥子竟可以越冬而種!那不是能多一季收獲了?”
他扒拉着糧食收成的糧稅,以及國庫內的糧食儲藏,開始粗略大致估算,若是王上日後同六國開戰,糧食會耗費多少。
嬴政面上也有了興奮之色,他同幾位武将文臣相視而笑,想到天下一統的雄心壯志又多了許多成算。
結果治粟內史像是想起來了什麽,笑容一收,反而可惜的嘆氣:“可是地力只有那麽多,種黍、種稷、種菜又還要種麥的話,太過耗費地力。”
“今明兩歲縱然一時秋收大獲,可從長遠計,此事并非好事。”
Advertisement
寫過基建文,以及外婆是北方的的趙瑤君,幾乎下意識脫口而出。
“怕什麽?其實麥豆套種,不會損害地力,反而能夠肥田。我記得有古籍裏面還說‘麥後種黑豆,一畝一石六’的諺語。實在損害了點地力,我們就通過人工堆肥,肥田補充地力。”
一畝一石六的産量不錯了,如今上好的田地也就能産一石半的糧食。
治粟內史聞言,不由放下心來,卻還是忍不住問:“這麥後種黑豆,一畝一石六的說法,不知道是哪本農學古籍裏的?”
他家農學傳家,就沒聽說過哪本書裏面有這句話的。
【什麽書裏的?問就是沒有這本書,這是幾千年後我大華北地區還流傳着的民諺,集中了廣大勤勞的老百姓的智慧和經驗而成,并非農書所記載的。】
【幾千年廣大種田的百姓經驗集結而成,非常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那大豆的根部含根瘤菌,富含氮元素,可以穩定的固氮肥田,所以種糧食時,可以和大豆進行套種輪作,這樣的話,産量不僅不會降低,還會提高呢!】
衆人聽了,不由有些驚奇。原來這話來自後世啊,怪不得他們都沒有聽說過。
不過那什麽蛋元素、固蛋、根留什麽的,怎麽他們聽得見,卻一個詞也聽不懂,聽起來還奇奇怪怪的。
治粟內使是秦國農學大家,也是侍田好手,他下意識覺得,四公主話裏的內容很重要。
可聽不懂,他心裏就如同貓抓一樣,只能将迷茫的眼神看向自家英明神武的王上,默默道:王上,公主殿下在想些什麽啊?為何臣一個字也聽不懂。
嬴政:“......”寡人也聽不懂。
【這樣的諺語,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我寫過小說,我還都能背好多呢,什麽“麥到芒種谷到秋,豆子寒露用鐮勾”,什麽“春耕深一寸,可頂一遍糞”......對啦!我還記得養豬的諺語呢,什麽“豬是家中寶,糞是地裏金”。】
嬴政和衆臣聽着,立即意識到這些說起來琅琅上口又簡短好記的話語,确實凝聚許多農人長期種田的經驗和智慧,是十分珍貴的經驗。
農莊大廳裏面沒有布帛和筆,治粟內使拼命記憶。嬴政和所有臣子也知道那些諺語的重要性,正在記憶,還沒記完,就聽到公主嘆息了一下。
他們不知道為什麽,突然有種熟悉又不好的預感。
果然下一刻又應驗了。
【啊,我不是在說種麥子嗎?怎麽扯到農諺那兒去了?算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說起豬,我真的好想吃紅燒豬肉、農家小炒肉、糖醋排骨、碳烤五花肉包生菜......】
【嗚嗚嗚,想吃的眼淚從嘴巴裏流了出來,我直接嘶哈嘶哈——】
衆臣深深吸了一口氣,笑容十分勉強難看。公主!你接着想啊!
什麽叫這些不重要?明明這些才是重要的事情,你一定要接着想下去啊!
那豬肉又腥臊又不好吃,你怎麽就饞成了這樣?想這些有的沒的,不重要的。
治粟內使更是急得站了起來,忘記不能提到有關“天機”之事,急急開口:“公主方才說的——”農諺,公主能不能把你知道的都說出來?小臣想要記載以授我朝子民。
可涉及到有關農諺之語,他就是透露不了半個字啊!
趙瑤君看這內使急得面紅耳粗,狀若癫狂的樣子,她卡了一下,還以為內使是為她一直走神的事情而着急。
心裏感慨了一句治粟內使的急性子,趙瑤君才笑着将話題轉回了種小麥上。
“這句話來自哪本古籍我忘了,反正這個說法沒錯。若阿父和各位大人不放心,大家可在我農莊裏設立試驗田。”
“我們先在我那裏試一試,我先種黍或稷後種豆,然後在冬日時候可越冬的麥子嗎,這樣便能實現糧種一年三熟。等試好了,再種也不晚。”
嬴政和衆臣沒聽到那些諺語,但也知道四公主提出來的建議是穩重謀國之言,不由點頭道:“還是公主考慮周全,此事定然可行!”
小點試行,若是有錯誤,損失也小。若是一下子就将局面鋪開,發文強令黔首多種麥子,少種黍、稷,若是出了差池,那損失可大了去了。
趙瑤君點頭,仍由嬴政和自己的臣子交談,她則想了想。
【關中之地,土地還算肥沃,唯有一點缺點,就是有些缺水。麥子雖然耐寒,也不似水稻一般需要很多的水,但是冬日種植也需要一定水分的。】
【不過現在種也可以,但是等到那個二五仔兼大水利專家鄭國,來秦國修好水渠後,那簡直才是種地的最好時候!水分足,地力肥,無論種什麽,産量都要翻上一番。】
嬴政和衆臣安靜下來,呼吸又急促了不少。什麽叫鄭國修水渠,糧食會翻一翻?難道之後有個叫鄭國的人,會在他們秦國興修水利?
嬴政身邊人才濟濟,但這種水利專家,還是不多。聽了鄭國之名,他心裏一時惜才,又想起小女兒洩露的天機裏,此人興修水利的功勞,更加盼望此等功臣良将來到自己身邊了。
嬴政和自己的幾個大臣都在心裏感嘆,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不過,公主話裏的二五仔又是什麽意思?是誇贊人的俏皮話嗎?
趙瑤君一直在惦記的支線任務,她終于能完成了。于是她興奮的起身,在殿中踱步幾次,又突然停下,語氣十分興奮期待。
“這樣的話,我要以請八百貧窮且生活難以為繼的黔首,為我在莊園裏種田、種麥、打理莊園。”
“我還還打算在水磨坊裏,請黔首做工,幫我磨面。我還要在鹹陽城分散開好幾個面條店、饅頭店,甚至開別的飯店。培養好這些黔首後,讓他們進店做工。”
嬴政給的莊子是很大的,現在莊子裏人還不多。所謂農莊,莊子裏以及莊子外靠近泾河以及山腳的連綿土地,都是趙瑤君的。
過于廣闊的土地,那八百個人還不知道能不能種得完。
鹹陽城大約有四十萬人口,安置一千人窮困黔首,這樣一算下來,好像也能安排得完。
趙瑤君想到豆腐方子,不由對嬴政笑笑:“等回到章臺宮,阿父讓人幫我招些窮困老實的黔首為我做事怎麽樣?”
【招人有父親靠,管人有田莊管家用,強國有大秦君臣,她就是個吃吃睡睡,玩玩鬧鬧,時不時找泰山山神要獎勵的地主家傻女兒!啊,這樣的日子,真的太美好了!】
嬴政和衆臣多次聽到公主不求上進,只貪圖享樂的話,還是有些無話可說。
但再沒有比嬴政更想要完成秦國強盛的夙願,讓女兒完成祂發布的任務的強烈決心了!
雖然女兒只圖享受,平日也只是動動嘴巴吩咐別人做事,但她也确實想到辦法了。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起他看重的扶蘇,以及比她年長的兄、姊,簡直不知道強上多少去了。
嬴政雖然表現出看不慣小女兒懶惰成性的樣子,但心裏卻十分得意于女兒聰慧能幹,靈動孝順。
說起來,瑤君除了對吃的執着外,其餘沒什麽貪欲,還有一顆赤子之心。或許也是因為這樣,祂才格外偏愛她的吧。
嬴政慈愛的看向趙瑤君,眼裏下意識帶了好幾層的濾鏡,爽快笑道:“好,此事阿父替你辦好就是!”
完成自我說服的嬴政,在心裏感嘆,他家瑤君比起旁人家孩子已經好很多了,只是愛吃愛玩一點兒,太尋常了,畢竟她還是個孩子,年歲又這樣小,等她再大些就好了。
這話當真和後世熊孩子家長一個口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