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季江妍番外(上)
季江妍是季家第五個孩子, 第二位小姐。上面有兩位嫡兄一位嫡姐,再加上一位庶兄。
在季家,季江妍總覺得自己是存在感最弱,又可有可無的那個。兩位嫡兄得到了父親盡心的栽培和母親的關照, 姐姐由祖母親自教養, 還有上京城最有名的女夫子教導。就連庶兄, 都有姨娘全心全意的愛護着,似乎只有她自己,是可有可無的那個。
長輩們把振興季家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兄姐身上,一點都沒分給季江妍, 對她的希望也不過就是別惹禍別拖後腿,因為他們沒有精力再來培養她。
這些年她遇到最心寒的事情,一件是她的大哥出去騎馬是摔斷了腿,父親知道他的腿以後都不能恢複後,毅然決然的放棄了自己的長子。因為身體有殘疾的人, 無法參加科舉入朝為官。至于後來大哥幫助魏王成為了魏王的幕僚,最後幫助魏王繼位後獲封了爵位,這就是誰都沒想到的事情了。
還有一件,就是季江妍的乳母想要維護她不受欺負, 結果惹得一位有身份的小姐不快。母親當場讓她道歉, 季江妍本以為自己低頭認錯能夠保下乳母,沒想到母親還是當場就把乳母發賣了。等季大人回來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唯一做的就是狠狠給了女兒一個耳光。
季江妍忍不住怨恨,不知道父母為什麽要生下自己。這些年她唯一做的和他們心意的事情, 就是成了公主的伴讀。
那一日季大人專門把小女兒喊到書房裏,對她小心的叮囑着。本來聽到父親要見自己,季江妍心裏還有些激動。可到了後來她在書房忍不住的就發起呆來,她想着自己這十年過得到底是什麽日子,才會因為能見到自己的父親而開心不已。
進宮之後,她才知道季府裏少爺小姐們之間的相互争寵,和公主們之間的勾心鬥角完全無法相提并論。季江妍一直不是個有野心的人,甚至年少時還有些怯懦,她不願也不敢去争些什麽,每天在宮裏過得如履薄冰,比在季府還要憋屈。有時候季江妍都在想,她到底什麽時候才會忍受不了奔潰?!但她的承受力好像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強,竟然一直的忍受了下來。
有次學堂下學後,季江妍覺得心裏難受的要炸開了,就躲在花園的假山下哭了一會兒。起身時正好看到假山後不起眼的地方夾着一封信。她一時好奇拿出了那封信,帶回了住的地方,打開了那封信。
這封信沒有擡頭也沒有署名,就是一個人的抱怨和痛苦。看着信上的內容,季江妍好不容易忍住的眼淚又流了下來。
原來還有人和她一樣,寂寞又痛苦的活着。季江妍覺得自己找到了知音,她猶豫了很久,開始回了第一封信。漸漸地,他們開始越來越頻繁地通信,從互相訴說着自己的痛苦,到主動聊些開心的話題,去寬慰對方,去為彼此的分擔。
那是季江妍最輕松的時刻,可以肆無忌憚的跟一個陌生人傾訴她的痛苦,獲得安慰。她不知道的是,東宮裏性格沉悶的太子,第一次有了想要為另一個人的人生負責的想法。
宮外,季江妍也認識了她的第一個朋友,當時還是吏部侍郎的孟大人的嫡長女——孟清彤。
孟家的後宅的事情,可以說的上是整個上京世家圈子裏的笑話了。季江妍偶爾聽到過幾句,對這位孟家大小姐也有幾分同病相憐的感慨。之前季江妍赴宴時也見過她幾次,沒少聽其他家的小姐在背後嘲笑那位孟小姐死板無趣。可是她們也是只敢在背後議論,畢竟孟小姐是楚萍郡主的好友,楚萍郡主的跋扈護短,在整個上京城裏都是有名的。
平郡王不愛摻和朝堂上的事情,可架不住他老人家輩分高,連陛下也多有敬重。平郡王對楚萍郡主這個孫女十分偏愛,養成了她有些嬌縱的性子。
上京城的小姐們都怕楚萍郡主,所以沒人敢在她面前得罪孟小姐。季江妍也怕她,所以即使心裏有跟孟小姐相交的想法,卻一直不敢上前。
Advertisement
後來有一次家宴上,楚萍郡主不在。一位姓周的小姐的父親在朝堂上和孟大人不對付,她就鼓動着其他小姐來找孟小姐的麻煩。她們幾個人站在孟小姐面前,對她極盡諷刺。
季江妍也不知道自己當時哪來的勇氣,就那麽擋在孟小姐面前想要幫她說話,結果沒說兩句就開始磕巴了起來,被周小姐她們連帶着取笑。季江妍差點被自己的不争氣氣的當場哭了出來,這時孟小姐拉着她的袖子,反而擋在了她的身前。
就看孟小姐張口閉口的用女四書上面的話反駁的周小姐她們無力招架。季江妍也沒想到現在還有大家小姐看女四書的,聽得也是雲山霧繞的。
最後是孟小姐大展神威,一人說退了周小姐他們一幫人,徹底在上京閨秀圈樹立了一個不好惹的形象。而季江妍自己,則收獲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朋友。
她以前一直覺得孟小姐恐怕和自己一樣,過得不痛快,熟了之後她才知道,清彤和她不同。
清彤不會自我為難,即使在孟府後院那種環境,也要過得舒心。反觀季江妍自己呢……她年紀比清彤大,但明白的道理還不如清彤多。
和清彤成了朋友之後,季江妍也開始學着不用別人的過錯為難自己。而且除了清彤之外,她還和楚萍郡主也成了朋友。她知道清彤并不是外人看到的那麽死板無趣,也知道了楚萍并不是嚣張跋扈不講道理。還有阿玉……和楚萍不打不相識的阿玉。
季江妍覺得她的人生并不是一片灰暗,她還有三個真心以對的朋友。
每次出門前聽着父親的叮囑,季江妍就會想起清彤現在是不是和她一樣,在父親的書房裏發呆聽着說不完的廢話。她覺得自己的父親和清彤的父親孟大人一樣,又不一樣。譬如孟大人會希望清彤和楚萍玩兒在一處,覺得那樣可以巴結到平郡王。可她父親卻不僅僅如此,她父親覺得平郡王不問朝政,但有個宗室的身份。而讓季江妍和清彤她們交好,也是為了結交孟大人和董大人。
說白了,孟大人巴結平郡王是想自己有個好前程。而自己的父親呢,他是想做國丈,想做下任皇帝的外祖父。父親這麽多年對姐姐的精心教導,是為了讓她在宮鬥中立于不敗之地,畢竟父親的官職不高,他之前沒想過太子會明媒正娶自家的女兒。
這麽一比較的話,季江妍還覺得孟大人還比自家父親有出息一點。
那時候,季江妍覺得是她人生最好的時候,在宮裏有一個和她神交的知己,在宮外有三個至交的好友。
後來宮裏的那人提出想和她見面時,季江妍才慌了。她之前從來都把對方當做一個知己,沒想過其他什麽的。而當時她剛有了一些少女的心思,聽到這個提議後就忍不住亂想。從信中的只言片語裏,她知道他是個男子,而且對他的身份也有了些猜測。畢竟會說“母後”的,在宮中只有三位。這人過得如此不快,肯定不是受盡寵愛的當朝王皇後生的七皇子了。
不是七皇子,那就只能是前兩位魏皇後生下的太子或是魏王了。這兩位在上京風評完全不同,一位被說陰郁無能,一個被說胸無大志。季江妍也說不清和她通信的是哪個。幾經猶豫之後,她還是将同意見面的信件放在了假山後面。
約好的當天,大姐突然讓她幫忙去外祖母家拿東西,季江妍百般推脫不成,又不敢讓別人替她去約定的地點守着,只能硬着頭皮上了大姐早就準備好的馬車,想着取完東西馬上赴約的。只是她沒想到,她上馬車的時候就走進了姐姐布好的局中。她一直覺得家裏對她最好的大姐,利用了她成為了太子明媒正娶的妻子。
而趕回去赴約的季江妍,只看到了正好離開的,挂着魏王府印記的馬車。結果就是,她把魏王當成了與她通信的人。
回府後季江妍寫了一封信放在了假山後面,向對方為自己的失約道歉。
而在季府,一道聖旨下來,姐姐成了太子妃,父母高興地要發狂,一直說果然長女是他們的驕傲,他們的希望。季江妍在一旁含笑的看着,還上前恭喜了笑的娴靜的姐姐。
後來府裏一直在忙姐姐出嫁的事情,公主也到了年紀不再需要她這個伴讀。季江妍沒了進宮的機會,又不好意思直接去魏王府表明身份。等到她借着看姐姐的機會進宮時,發現那封信過了幾個月還在原來的地方,并沒有被人取走。
季江妍覺得對方是因為自己的失約而不快,心裏遺憾,卻又沒有辦法。她并不知道是因為那人覺得自己找到了她,所以才再沒有去假山後面,看看那裏是否還有沒取的信件。
他們就這麽錯過了,因為一個人處心積慮的頂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