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章
第 28 章
兩人說着話,那邊宋老爹也看完了病。宋大郎過來抓藥,藥鋪掌櫃拿了坐堂大夫開的藥方一看,見上面除了治愈風寒的藥材外還添一些溫補的藥材。
他将藥方遞給了抓藥的童兒,跟秦黍和宋大郎說:“不是大病,但拖成了痼疾,所以這病需要養。”
宋老爹這病原只是普通的風寒,但一路上缺食少藥、擔驚受怕的,身體不僅虧空了元氣,這簡單的風寒也就變成了痼疾,一直纏綿難愈。
童兒抓好了藥,秦黍付了錢便帶着宋家父子三人回到了攤子上。秦黍到的時候,先前還沒來的楊嬸這會子也來了。楊嬸一看見她,就招呼了一聲,“黍丫頭,你這是上哪兒去了,楊嬸和你說話可說習慣了,乍一看見你家老爺子一個人在這兒,我那眼睛就是一黑啊。”
秦黍就樂,“楊嬸,我們沒在這擺攤之前,您還不跟人說話了?”
楊嬸撇撇嘴,“那也不是。可不是就跟你投緣嘛,話也能多說上一些。”說罷,她這才注意到一旁跟着一起來的宋家父子三人,她朝秦黍努了努嘴,“這是你們家親戚啊?”
秦黍笑道:“是啊,家裏遭了災剛投奔過來的。”她朝一旁坐着歇息的宋老爹看了眼,道:“這是我堂祖,身體落了寒疾,我們才從藥鋪回來。”
楊嬸心道,難怪呢,這宋家人看着比秦家人還要面黃肌瘦一些,原來是逃難過來的。
不過她看了眼宋大郎手上提的藥包,覺得秦家人也夠心善的,就今年這年景兒,這逃難的親戚能給口飯吃就不錯了,居然還能為他們治病拿藥的,想到這兒,楊大嬸對着秦黍臉上的笑不由地更多了一些。
秦黍倒沒覺出楊嬸的心思來,她和楊嬸閑話幾句,便轉身問起沈海今天生意的情況。
沈海道:“賣了幾條魚,就是昨兒定了魚鲊的人都沒來。”
“沒事兒。”秦黍不在意,今兒這魚鲊是沈荷寅時起來做的,現在也才辰時,所以哪怕是到了午時攤子結束時,這魚鲊也不會壞。如果那三個在午時攤子結束時還沒來,那三文定金就是她的了。那三塊留出來的魚鲊她也還可以賣給別人。
“賣魚喽,新鮮又好吃的鲫魚,回去做個鲫魚豆腐湯,補血又養氣哦!還有肥美的大鯉魚哦,配上黑豆,駐顏又養腎哦。男人吃了都說好,女人吃了都說美!”秦黍的廣告詞又翻新了。
翻新的廣告詞真是振聾又發聩啊!直把這一條街上來往的人都唬得一愣,愣過後便有人朝沈海攤子瞧過來。有假裝不經意的,也有那正大光明的。一下子,沈海這個魚攤就成了這片碼頭上最招眼的存在了。
很快就有人過來詢價兒,“你們這魚怎麽賣啊,還有小姑娘你剛說的那話靠譜嗎?”
“鲫魚七文一斤,鯉魚六文一斤。”秦黍眨了眨眼,“我剛可說了不少話兒呢,您問的是哪一句?”
一旁楊嬸連帶宋家父子幾個都埋頭低笑,這丫頭可太壞了!
大漢都氣笑了,“你這是誠心拿我取樂呢?”
“可真不是,”秦黍比了比自個兒的身高兒,提醒大漢道:“我還是個孩子呢!”
可去他的孩子!大漢朝天翻了個白眼。
秦黍掃了一圈周圍似有若無的目光,決定不再逗這位了,不然逗過了生意準得黃,她很誠懇地道:“不管我剛才說的是哪句,我都敢保證,很靠譜。您要是不信還能去藥鋪打聽打聽,這可是食補的方子呢!就這方子我還是跟藥鋪有了交情,人見了我做的是魚攤生意,才露了幾嘴說與我聽得呢。”
大漢心一定,一邊嘴上還兇巴巴地道,“回頭我要是從藥鋪知道了你這一通都是胡編亂造的,我可饒不了你們!”一邊手上不停地從木桶裏挑了幾條活蹦亂跳的鯉魚。
沈海忙拿着草繩穿好了魚,大漢眼疾手快地付完了錢就走了。他一走,秦黍就對周圍還略微有些矜持的人道:“鯉魚沒幾條了,鲫魚還有不少,大家快來看一看啊。”
這一句話就像落沸油裏的一滴水一樣,頓時周圍就炸了。不矜持地一通湧過來急于在那兒鯉魚唯剩不多的木桶裏尋着自己的目标,矜持的一邊嘴裏道,我去看看鯉魚,鯉魚補氣又補血呢,一邊慢慢地圍攏過來。
這兩廂一對比,自然是那不矜持地都得了手,心滿意足地提着鯉魚就走;那矜持的反而都落了空。
秦黍不由得想起前世那句頂有名的話,就你這慢乎勁兒,連口熱乎的狗屎你都趕不上!原先她只覺得這是個罵人的話,現在才恍然,這真是句至理名言啊!
她想這群沒買到鯉魚的人,都是不知道這句話,要是知道今晚準得兒睡不着,指定晚上都擱那兒用這句話在罵自己呢!
所以說啊,人在要緊的時候是不能裝腔作勢的,機會就像補腎的鯉魚一樣,說沒了就沒了。
魚攤慢成了一片,秦黍趕忙打發沒買着鯉魚的客人,“鯉魚沒了,這不還有鲫魚嘛,鲫魚豆腐湯這不還能補血又補氣嘛,家裏的夫人都是可以補補的嘛。”
那邊宋家兩兄弟也忙着招呼客人,大家一通忙亂後才算是将那群沒買着鯉魚的人都打發了。
大家夥兒都大松了一口氣,沈海忙去看木桶的魚,這會兒還有些沒回過神來,“這就又……賣完了?”
秦黍一看,可不是嘛。她想了想,對沈海低聲說了幾句,那旁邊一直看着熱鬧的楊嬸聽見了他們祖孫兩的說話,就道:“黍丫頭,你外祖不是回家嘛,我家有牛車可以借你們。”
秦黍一愣,這牛車可不少錢呢,她們和楊嬸無親無故的,就憑這兩次照面,楊嬸就打算把牛車借她們,這……這可真是不知道該讓秦黍說什麽話好。
不過她很快就回過神理出頭緒來,眼下對她們而言,時間就是銅板兒,于是秦黍也不推辭,“楊嬸兒,這回真謝謝你了。你幫我們大忙了,餘下的話我也不多說了,您且看以後。”
秦黍這人就是這樣,她越承這人人情,她反而感謝的話兒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