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章
第 17 章
吃過晚食後,沈海就帶上漁網和秦關一起去了大河邊。這會兒天雖見黑,但月亮高懸,還是很亮堂的。
秦黍則帶着一弟一妹去拌一些食去喂鵝,那些食都是一些切碎的一些野菜和泥土裏挖出來的蚯蚓。幾只小鵝吃得很開心,今兒好歹是給它們加了一些肉食過來了。畢竟蚯蚓可不好挖,兩小孩都是攢上那麽幾天才能給小鵝們喂上一波的。
秦小二看着裏頭吃得正高興的小鵝,問秦黍,“阿姐,小鵝什麽時候能變大鵝啊?”
秦黍算了下時間,“大概要四個月吧。”
“啊!”秦小二長嘆了一聲,“那都得秋收以後了啊。”
“是啊。”秦黍道。
“可我想讓它早一點變成大鵝啊,那樣就可以賣錢了啊。”秦小二不由得可惜。
這時,秦小三不由得語出驚人道:“哥哥,你要耐心一點,收獲不是一下子就有了。”
秦黍這會兒腦子都有些昏昏欲睡了,一聽秦小三的話兒,她眼睛都亮了起來,一把将小丫頭摟進懷裏,高興道:“我的乖乖,這話是你自己想出來的還是別人告訴你的?”
秦小三被秦黍摟進懷裏還有些害羞,她眯着眼睛笑,小聲道:“我們家都是春天撒種,夏天才能割稻谷呢。隔那麽長時間不說,中間還要給地裏除草澆水施肥呢。”
“所以你才知道收獲是需要等待的?” 還需要付出?
秦黍眼睛亮閃閃的,她原先只道這丫頭是聰明,可現在看來卻是悟性高啊。悟性可比聰明要好上一些,悟性好的人都是帶一點慧根的。這樣的人要是找到她擅長的領域是極易成材的。
“原來那樣的詞兒叫‘等待’啊。”小家夥兒還小,自己的詞彙系統都是從家裏人那裏潛移默化學來的,她還不能精準的用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況且,‘等待’這個詞也是秦黍這個外來人帶來的外來産物。
一旁的秦小二一見阿姐只摟着妹妹不由地醋了一下,秦黍瞅一眼他那兒耷拉下來的腦袋就知道這小孩兒的心思,于是空着的那只胳膊一伸就将人摟了過來,三姐弟倆就這樣摟着親香了一會兒看着小鵝将食吃完。
秦黍低頭看了一眼左右兩個小孩,眼神微動,不由地又起了一個念頭,但因為現在時機不到她只得又按了下去。
三人洗漱那會兒,沈海他們才回來,一家人一番洗漱過後都上了床秦家才徹底安靜下來。
第二天天剛亮,沈海就帶着秦關去收漁網,經過了一夜,魚都進網了,再不收待會都得憋死了,也就不新鮮了。
沈海他們收好漁網回來的時候,天邊剛泛着一抹朝陽。今兒收獲不錯,沈海将大魚都養了起來,而稍小一點的魚由沈荷清洗一遍直接做魚鲊了。
魚鲊做起來費時間,沈海秦關還要下地便不等了,于是他們帶着沈荷做的早食先一步走了。
沈荷為了節省時間,今兒是将早食趕早就做了,直接省了人來回跑的功夫了。這個時節地裏忙,趕上摘槐花,人手實在不夠用,只能砍掉路上來回跑的時間了。
沈海他們一走,沈荷便開始做魚鲊。
沈荷先囑咐秦黍将火燒上開始蒸米飯,米飯一定要蒸得幹硬。而一旁的秦小二和秦小三則負責給秦黍燒火。
這邊廂,沈荷将去過鱗的鯉魚洗淨,然後均勻地片成厚薄差不多的魚片。每片魚片都得帶着魚皮,然後将切好的魚片放到一旁盛了冷水的盆裏浸出血水來。血水析出後再将每層魚片抹上一層鹽。其實撒上一層鹽要更好一些,但秦家鹽不多,沈荷沒舍得。
撒完鹽的魚片要靜置一段時間讓它析出魚片裏頭的水分。這空當沈荷便去摘了些茱萸回來,洗幹淨的茱萸和到魚片裏頭有助于去除腥味兒。
她這頭忙好,秦黍那邊米飯也蒸好了,這裏頭的米飯剛好用的就是秦黍上次去鎮上買回來的精米。她用的時候可舍不得了,原想着是帶回來煮上全家人都能吃上一口,這會兒剛好秦老太他們也走了,自家人還能多撈上一口,但計劃總趕不上變化。
沈荷讓秦黍将蒸好的米飯盛出來,同時拿出了三塊魚片炙烤了一下,魚片一熟就給三小孩一人塞了一塊。這突然的驚喜,讓三人都笑迷了眼,秦黍更是滿足地喟嘆出聲。
魚肉香嫩夾帶茱萸的辛香之氣在舌尖上爆開,秦黍口水不住地分泌,在物質緊缺的時候,這難得的一塊魚肉堪比前世任何一場豪華奢宴了,更甚至味道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秦黍趁着沈荷問秦小二魚肉的鹹淡之際,她眼疾手快地又取了一片魚肉炙烤了一番,等沈荷看見已然來不及了。
秦黍匆促地吹了一下魚肉身上的熱氣,然後便往沈荷嘴裏一塞。
肉香味在嘴裏溢開。
沈荷嗔怪了一句沈荷,但眼裏卻滿是欣慰,“你這孩子……”
秦小二秦小三一邊一個将秦黍圍起來,“阿姐,魚肉好好吃啊……”
兩孩子邊說還邊不住地吸溜口水。
秦黍摸摸兩人的小腦袋,“等掙着錢了,我們讓娘天天給我們做魚鲊,我們不僅天天吃魚鲊還天天吃豬肉、雞肉、羊肉……”
兩孩子一聽秦黍給他們描繪的美好藍圖,他們只需稍稍一聯想那畫面,那眼睛都綠了,嘴裏的哈喇子更是止不住地流了。
完了,讓阿姐一說,嘴更饞了怎麽辦?
那頭沈荷看着三孩子笑鬧,她手腳不慢地找了一個甕出來,清洗幹淨後,用幹淨的布巾拭幹淨,便一層魚肉一層米飯地碼放好。
她只用了三條鯉魚,沒敢用多。一來是怕這天氣炎熱,魚鲊容易腐壞;二是家裏的精米也沒多少,做不出來太多的魚鲊。
與此同時,秦黍記得沈荷的交代趕緊去摘了一些新鮮蘆葦葉子回來,洗淨的蘆葦葉子搽幹水分便用荊條穿cha在一起當作封蓋蓋在魚鲊上面。
這樣的一份魚鲊僅算是半成品等着酸味出來便算是制作好了。但沈荷沒打算将魚鲊多放,她想着等今天的槐花制好,便将要賣錢的東西一起收好,明天趕早讓沈海進鎮将這些什物賣掉。
畢竟捕來的鮮魚不禁放,放上一天吐吐腥氣也就夠了,而這個天魚鲊更是放不了太長時間,索性一起賣了換成錢心裏才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