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章
第 9 章
就在秦家那幾個房頭孩子哭得震天響時,秦黍她們姐弟三正坐在胡凳上摸着自己小肚子嘆氣呢。
“今天可算是吃飽了。”秦小三摸着肚子滿足道。
秦小二也跟着道:“是啊,真希望那幾個傻的天天這樣鬧,那我們就能天天吃飽肚子了。”
秦黍收回看星星的視線,轉而看向秦小二,在他頭上敲了一下,“你才是個傻的!人家吃的本來就是你家的糧!”
秦小二摸着頭,恍然大悟道:“對噢,那她們怎麽過來打秋風都這麽橫?”打秋風這詞還是他在地頭幹活兒,聽人閑唠聽來的呢。
秦黍道:“那都是給慣的!”
秦關這一家人現下忙得不得空閑,騰不開手去将秦家這一串老的小的料理,弄得秦家這老的小的還長了氣焰,還以為秦關他們一家人都是吃素的,所以還在那兒可勁兒地蹦跶呢。
秦黍在心裏掂量了掂量到底是餓死好還是被氣死好,結果她哪樣都不想要。既然哪樣都不想要,明兒藥鋪一行就得加把勁兒了。從藥鋪回來就得着手把這群白眼狼兒趕走,不然吃着她們家的糧回頭幹着罵她們家的事兒,這放前世從沒吃過虧的秦黍眼裏,心裏得嘔出血來。
第二天,卯時初,沈海便背着背簍帶着秦黍一起出了門,因着路遠,沈荷起早還給他們做了幹糧帶上。秀水鎮離秀水村二十多裏,一路上并沒有官道,徒步過去,大概要花上一個半時辰,就這都算腳程快的。
秦黍他們進鎮的時候,辰時過半,日頭還不烈。鎮上沈海很少來,所以并不熟悉。
祖孫兩一邊吃着家裏帶過來的菜團一邊說着話。
“這是要往哪裏走?”沈海見秦黍漫無邊際地沿着街道走,不由問了一句。
“哪裏人多便往那裏去。外祖父你知道這裏的茶肆在那裏嗎?”自打進了這條道兒,秦黍的眼睛就沒帶歇過,眼睛直往道路兩邊打量。
“茶肆再往前走一段便是。”沈海還有點約莫記憶,想了幾息功夫,便給秦黍指了一條路。
祖孫倆摸到茶肆的時候,茶肆這會兒還沒什麽客人。在茶肆叫上一壺茶要花上二十文錢,但若是喝上一碗便只要一文錢。沈海這一趟出來,身上也備了錢,但不多只帶五文錢,就這點錢還是防着中途肚子餓給備的飯食錢。
秦黍問沈海要了一文錢,叫了一碗茶。沈海這一文錢給的也艱難,這掙錢還沒個影子,就要往外花用,還花用在這眼下看來沒什麽用處的地方,他心裏着實有些不安穩。但秉着相信秦黍那一番造化的念頭,他沒阻止,只是靜靜地看着秦黍接下來的舉動。
秦黍把老板端上的那大碗茶推到沈海面前,示意他潤潤嗓子,然後轉頭就跟茶肆老板扯閑話。
茶肆老板是個健談的,迎來送往很多客人,沒有一張巧嘴,這茶肆的攤子也支撐不起來。眼見這會兒沒什麽生意,客人又有聊興,兩人便這般閑唠起來。
“您這兒茶鋪往來都是些什麽身份的客人啊?”
秦黍年紀小,她這話問得不算冒失,茶肆老板只當她是初次進城的娃娃,這些不知道自然也是常理。
茶肆老板笑了一聲,“來我這兒的什麽人都有,過路的歇腳的都會在這兒待上片刻,但主要還是那些在碼頭打短工的腳夫,偶爾鎮上的軍爺也會在這兒落一落腳。”
秦黍一驚,她沒想到這座小鎮還是個軍鎮。這個大魏朝雖然和她前世記憶裏任何一個朝代不沾邊,可秦黍沒忘記,歷史發展的軌跡總是相似的。不論哪個朝代既然設立了軍鎮就是證明前頭有重要關塞需要用來抗禦外敵。看來這秀水鎮也不是個安生的地方。
茶肆老板話說到興頭兒一時半會兒也剎不住,“我們這兒的軍爺隸屬于欽州軍,欽州軍的軍紀是出了名的嚴明,既不擾民還因為有他們的駐紮,我們這裏也不鬧什麽山匪。”
雖然秦黍不知道什麽欽州軍,但不影響她點頭點得歡實給茶肆老板捧場。
“嗳,那咱鎮上豈不是藥鋪很多?”秦黍眼珠子一轉抛了個問題出來。
因着沈海來鎮上也不多,對鎮上的一些事情也只知道個大概。因此秦黍只知道鎮上有藥鋪,卻不知道有幾家藥鋪。一開始以秦黍對秀水村以及附近的幾個村落人口了解,只當鎮上有一家藥鋪便就能滿足人們平日裏的生活需求了。畢竟窮苦人家都是小病熬一熬,大病才會來鎮上抓上一副藥。
茶肆老板嘿了一聲,看向一旁沉默喝着茶的沈海,笑道:“老丈,您家這個孫女腦瓜子可真機靈!”
他朝沈海誇完,轉頭就問秦黍,“丫頭,你怎麽知道咱鎮上藥鋪多呢?”
因為秦黍的年齡和穿着一看就是地道兒的莊戶人家的孩子,這種由一就能想到二的實在不是一個莊戶人家孩子該有的水平。
“打仗會受傷,受傷就得吃藥,這裏既然有軍爺,就不可能沒有藥鋪。”秦黍給了一個不怎麽缜密但很符合她這個年紀的回答。其實秦黍在這裏故意張冠李戴了,老板問的是她怎麽知道鎮上的“藥鋪多”,而她的回答的則是因為有軍爺,才“有藥鋪”。
藥鋪多和有藥鋪,這一問一答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兒,所以老板聽後,只當她年紀小,竟是沒再追問就将這茬兒揭過了。
可茶肆老板能揭過,秦黍不能就這麽輕易地讓他揭過啊,她搭了這麽多口水,就是為了等這重頭戲呢。
“那鎮上有哪家藥鋪是我們這樣的莊戶人家去抓藥才合算?”秦黍睜着一雙黑亮的眼睛看着茶肆老板。
茶肆老板沒想太多,只當是她是打聽着消息留待以後有個萬一好來求醫問藥的,“咱這條路過去左轉那條街上第一家藥鋪就是。鎮上誰家有個頭疼腦熱都往他家去。”
秦黍他們出了藥鋪到了那條街上,茶肆老板沒說錯,沿街的第一家鋪子就是藥鋪,但他沒多說的是,這藥鋪的正對面就又是一家藥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