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東出準備
第67章 東出準備
呂不韋的‘陰謀’被點破了,他也不尴尬,算計本就是植在他骨子裏的東西,他有什麽不好承認的,而且他這次的算計又不是為了他自己,而是為了大秦的鹹陽學宮,想也知道如果成功了會給學宮提高多少知名度,多招收多少學生。
不過呂不韋自己也知道,他越是這樣成功率估計越不高,就如小公主說的那樣,他臉上的算計太明顯了,大家又不是傻子誰會巴巴往坑裏跳,更何況那位還是有‘子’之稱的大儒,想必更将不會為‘五鬥米折腰’了。
但是就這麽放棄,呂不韋還真有點不甘心,他都知道人在鹹陽,要是不做點啥,總覺得自己虧了……
“別這樣,又沒說不去,就是你現在的狀态不适合去,算計的嘴臉太明顯容易起反效果,”雍月擡着小肉手指着呂不韋的臉,如是道,“與其讓你去,還不如讓李斯和韓非自己去,畢竟人家怎麽說都是荀子的弟子,就算半逐出師門,那也有事一絲煙火情在的!而且他們倆跟随荀子多年,自家老師什麽脾氣還是清楚一二的,總比你硬着頭皮往上撞的強!”
“……此言有理。”呂不韋不得不承認,小公主說的有道理,人選都是現成的,他也沒必要上杆子打臉,韓非如何先不說,至少李斯的腦子他是相信的,不然他一個寒門學子如何成為荀子入門弟子,有兩把刷子那是肯定的!
想到這,呂不韋轉頭看向等待許久的李斯,和氣道,“李斯,如果這件事讓你去辦,你覺得成功率能有多少?”
“呂院長,實話跟你說吧,如果你只是想要我幾名師兄弟來鹹陽學宮,我認為應該沒什麽大問題,但是如果讓老師親自來……這我還真拿不準……”李斯說的确實是實話,以他家老師的傲氣來看,弟子留下可以,但是讓他自己留下,你是想都不要想,除非……額……好像就算是秦王親自請也夠嗆呢……
“既然如此,那就先算了吧!等以後有機會再說,反正人都在鹹陽,時間有都是!”雍月想了想怕了下手,接續說道,“而且無論我們要做什麽,至少得先給人家留個好印象,既然荀子先生想要大秦紙的話,那我們就多給他準備一些,就先讓李斯帶三箱過去吧!”
“才三箱!?是不是有點少了,怎麽說對方也是當世大儒,只拿出這點是不是有些失禮啊!”呂不韋諾琢磨一下,忍不住出生反駁道,“我提議讓李斯帶三十箱過去,至少能代表我們的态度!”
被三十箱紙吓到的雍月:“……”
理由同上被吓到的李斯:“……”
原來這就是當世首富的氣度嗎,簡直是教科書版的財大氣粗,真尼瑪太吓人了!送禮哪有你這麽送的啊,你也不怕把人家吓跑!就算人家荀子是當世大儒,也受不了這樣的驚吓啊,就沒見過你這樣玩的!
“不行,我反對,送這麽多肯定不行,你這是明晃晃的在用錢開路,人家荀子未必能買賬!再說這些大秦紙是我們要借韓非和李斯的手送給人家的,你這麽做是喧賓奪主,我覺得不行!”雍月一口回絕了呂不韋的大手筆,然後扭頭看向表情同樣有些扭曲的李斯,“李斯,你認為如何?”
“斯以為雍城公主說得對,呂院長三箱便可,三十箱是真的不行!”李斯在贊同雍月的說法後,扭身轉向呂不韋,勸道,“先不說三十箱是不是失禮的問題,單就是老師現在的落腳點在鹹陽客棧,那也放不下這麽多箱紙啊!斯肯定呂院長三思。”
“好吧,是老夫我心急了,既然你們都認為三箱足矣,就按照你們的想法來吧!”呂不韋想了想,随即又繼續道,“不過說起荀子老先生的落腳處,老夫倒是覺得你可以暫時将你的老師接到鹹陽學宮這邊來,就說這邊環境安全僻靜,衣食住行有專人負責,筆墨紙硯充足,可以讓他安心抄書,不用擔心被打擾。”
“關于呂先生的建議我同意,将荀子先生接過來确實可以,這裏不然有你們兩個弟子在,還有足夠空餘的房間安排你的那些師兄弟,我覺得你可以跟荀子老先生提一提。”這不就是所謂的近水樓臺先得月嗎!果然姜還是老的辣,呂不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環環相扣腦子就是好使啊!雍月由衷的在心裏感嘆着。
李斯聽完雍月和呂不韋的建議後,思慮片刻,擡頭道,“斯以為此事可行,請讓我先跟韓師弟說一聲,至于這紙……”
“一會兒我就派人給你送去!”呂不韋沒等李斯主動要,就先開口回應,只要能辦成事就行,甭管三箱紙,就是三十箱他也拿得起,然後扭頭就對上雍月幽幽的小眼神……額,是小公主拿得起才對……
被小公主盯了一會兒的呂不韋,趕緊輕咳找補道,“咳,可以吧,小公主。”
“……嗯。”真是的,一會兒不盯着點人就又飄了,小團子雍月忍不住嘆氣。
終于聽到好消息的李斯,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趕緊對着雍月和呂不韋作揖感謝到,“多謝呂院長和雍城公主,斯這就回去跟韓師弟說這件好消息。”
“去吧。”
*
兩人見李斯離開,然後又坐回了原位,繼續讨論李斯沒來前的問題。
“小公主你是真的打算幫墨家那群人出書?”
“自然。”
“這是為何,一般來說就算出書也是先從法家或者儒家來啊,怎麽會想到墨家。”呂不韋還是不太理解雍月的做法,從以前開始就是育書教人就是法家或者儒家的人居多,就算不選法家和儒家,農家、兵家哪怕是醫家也是可以的,但是一群工匠組成的墨家……他們能對大秦的政治有什麽幫助嗎?
“呂先生屬于雜家,怎麽也開始在意起這些了?”雍月好笑的撇了一眼擰眉的呂不韋,随後好心的提醒道,“在當世各國朝堂上,屬于法家和儒家的身影已經太多,自視甚高的他們已經習慣國家君王去讨好他們了。但是墨家不一樣,你見過那位墨家弟子在他國做過高官,有見過哪一位墨家弟子參與過朝政……”
經雍月這麽一提點,呂不韋捏着下巴也跟着回憶起來,貌似事實真如小公主所說,其他國家好像真沒有見過那位墨家出身的高官,除了他們秦國。
“這是一個信號不是嗎!”雍月舉起食指在呂不韋眼前搖了搖,“前有墨家巨子為官,後有大秦為其出書,以此來告訴分布在各國的墨家弟子,大秦是他們出人頭地的好去處。”
“你是說用此等方法,将其他國家抑郁不得重用的墨家弟子全都收攏到秦國。”
“沒錯,最好是收攏全天下所有的墨家弟子都到秦國來,只喜歡動手不喜歡耍嘴皮子的手藝人,可比那些只會動嘴一點實用都沒有的人強多了,”雍月歪着腦袋數手指頭,邊說邊一根一根的點着,“水車、冶煉、燒瓷、造紙等等這些可都離不開墨家弟子的幫忙。”
呂不韋沉默不語,但是腦袋也跟着雍月手指的動作不停的點着頭。
“孔老夫子有句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做好一件事,就先要做好準備工作,”說到這雍月頓了頓,雙眸再次起了變化,“将可以‘利器’的人都先收攏在手中,這就是我們大秦欲東出的準備工作。”
原來小公主已經想到如此深遠的地方了嗎!?
直到這時,呂不韋不得不承認,哪怕現在雍城公主還不到三歲,但是她果真與秦王政是親兄妹,一樣的野心勃勃,一樣的欲圖天下。
“老夫懂了,既然這也是小公主計劃中的一環,那就如此辦吧!”呂不韋也不管其他國家怎樣,反正他與雍城公主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公主想做什麽他鼎力支持就是,“所以小公主想要老夫做什麽?”
“明後天,墨家巨子的大弟子就會帶着著有墨家學說的竹簡過來,到時候還請鹹陽學宮的老師們一起幫忙抄書,然後幫忙制作模板初型。”
“好說,我這就安排人明後天候着。”原來是要跟他借人啊,呂不韋一聽是這種小事哪有不幫忙的理由,連忙應下。
“那邊麻煩呂先生了!”
好了,這回墨家這邊委托邦的忙也完成了。想到這,雍月覺得一身輕松,覺得自己這段時間的忙碌并沒有白費,因為經此一事之後,墨家馬上就要成為他政哥的囊中之物了!
果然好的開始時成功的一半!
從大秦打響大秦紙這第一仗開始,就意味着大秦已經為征戰六國做出準備了,然後大秦打響第一戰的動作就慢了一步,因為……
幾天後的朝堂上,嬴政一臉詫異的盯着禀報此事的斥候,語氣特別的疑惑。
“什麽?韓國跟趙國打起來了,這是為什麽!?”
“具體原因還不清楚,但是經過調查,趙韓兩國交戰确實已經發生,而且經過線人來報,魏國那邊好像也有點蠢蠢欲動。”
“這……”嬴政就有點不理解了。
衆做周知韓國是出了名的軟柿子,哪個國家都可以捏一下,尤其是秦國……咳……言歸正傳,所以韓國對他國外交的時候,一直都是秉着以和為貴的想法,能不打就不打,能用錢解決就用錢解決,絕對不可能主動出兵跟他國對戰,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打不過。
如此一來,就顯得這次斥候上報的情報出了問題,韓國到底做了什麽事,會逼着趙國出兵打它,甚至還驚動了魏國也要跟着動手!
嬴政坐在上首環視着朝上其他文武百官,詢問道,“衆卿家可有猜測,不妨道來。”
“臣以為定是那趙國心有歹意,找借口出兵韓國。趙國想打韓國之心也不是一兩次了,尤其是長平之戰後……”想到那場戰争,秦趙兩國的傷亡,出言的武官也是心頭一緊。
朝上武官之意,嬴政也心中有數,他在趙國當質子的時候從小被欺負的原因,就是因為長平之戰被武安君坑殺的四十萬趙國降軍。而長平之戰發生的原因,就是韓國對秦趙兩國的左右算計。
嗯……整得他怎麽也想打韓國了呢!?
輕捏了下眉間,嬴政瞬間便收回了思緒,還是剛才的問題,“舅叔父以為呢?”
這裏的舅叔夫指得是昌平君和昌文君,因為按照輩分他們兩個人是嬴政父親姑姑家的孩子,所以是姑舅親屬,因此嬴政表達親近的時候叫一聲叔父或者舅叔父都沒毛病。
“臣以為,應該詢問隐在趙國或者魏國的探子。”
有些話點到為止即可,畢竟知道秦國在各國有探子是一回事,詢問秦國安插在各國探子傳回來的消息就是另一回事了!大家都不是第一次為官,這點道理還是懂得!
“此言有理,按這件事就暫且放下,我們先論下一事。”嬴政颔首,算是滿意昌平君的回答,然後繼續說道,“仲父那邊說,荀子已經進入我大秦鹹陽學宮,由此可見我大秦紙的威力。寡人以為可以此為由,發布招賢令,衆卿以為如何?”
秦國發布招賢令并不是新鮮事了,畢竟當初秦昭襄王機會每年都會發,但是閑日不同以往,就沖這大秦紙,想必這次招賢令定會比以往的效力高得多。到時候大秦朝上又會多出許多賢才良人,可是如此一來,就顯得他們這些‘老人’礙事了。
心裏有小九九的人不吱聲,心裏沒有小九九的人也不敢吱聲,一時間朝上瞬間靜悄悄起來,場面瞬間有點尴尬。
一句話澆滅朝堂氣氛的嬴政:“……”
好氣哦,難怪月兒讓他先斬後奏,等事情塵埃落定再說,現在被架在上面,不上不下的真煩人!
指指點點,罵罵咧咧.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