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荀子入秦
第66章 荀子入秦
因着韓非再三追問,張蒼終于從自己的思緒出來,順便也給了韓非和李斯回答。
“老師确實來鹹陽了,不過……”
“不過什麽?”
“不過老師卻沒想要來找兩位師兄,來找兩位師兄其實是我自己的主意。”說到這張蒼有點尴尬的扯扯嘴,繼續解釋道,“兩位師兄也知道,自從紙出現後,鹹陽城內突然多出了不少百家之人,都是沖着大秦紙來的。”
韓非和李斯相視一眼後,紛紛點頭,“對,這件事我們也知道,就在剛才我們倆還在讨論此事呢!”
“其實老師來鹹陽的目的也是為了大秦紙。老師是大儒,手上有不少儒家經典,他來鹹陽的目的就是為了想将這些典籍也記錄在紙張上,方便保存和攜帶。”想到了昨天跟随老師來鹹陽的師兄跟自己提起的事,張蒼就是一陣無奈,“但是你們也知道老師的脾氣,他無論如何都不能在大秦為官的,所以這紙就……”
哦,懂了,老師想要大秦紙記錄儒家典籍,但是他自己本人又不想賣身秦國,所以才找上自己在大秦為官的弟子,讓他想辦法。
在這個時代,老師的身份地位堪比父母,所以面對荀子的要求,張蒼還真無法拒絕。可是問題也出在這裏,他雖為大秦官吏,但是他沒有紙啊!整個鹹陽城只有王上和呂院長手上有,前者他不敢要,後者……嗯,所以他便只能找上自己這兩位雖然秦國但并未入朝的師兄們,求他們想想辦法。
“所以你的意思是,并不是老師讓你們來找我和師兄的……”
說的話還是韓非,理由也還是老樣子,他想老師了。所以在從張蒼嘴中知道真相的時候,他本人是何等的失落。不過還是跟以前一樣的道理,失落多了就成習慣了,韓非在知曉真相的那一刻雖然心情略有下降,但是不一會兒又再次打起精神來起來。
山不來找我便去山,反正他已經知道老師就在鹹陽城,自己主動去見老師總不算是錯吧!想到這,韓非雙眸迸發出的神采差點将李斯和張蒼的眼睛閃瞎。
“既然知道老師就在鹹陽,我們還有什麽好糾結的!就算老師不待見我們,但是并不妨礙我們主動拜見老師,事不宜遲,師兄給我們一起去吧!”
說着韓非轉身就要往外走,結果剛走兩步就被一臉無奈的李斯拽了回來。講道理,雖然韓非的身份地位更高,但是在人情世故方面,還是李斯更加擅長。可能就是出身的原因,所以某些在韓非眼裏習以為常的事,在李斯這邊則需要細致斟酌認真去做,比如拜見老師。
“你就打算這麽去啊?”
“對啊,怎麽了師兄?”
“……”李斯捂臉,他這個師弟什麽都好就是在某些時候,腦筋不太靈光,“你在拜見老師的時候,難道就打算帶點什麽嗎?”
“額,我已經讓韓治去準備了。”
“……你讓他準備什麽了?”
“就是平時那些東西……嗯,師兄你這是什麽眼神?”
看傻子的眼神,這時候別說李斯了,就連張蒼看韓非的眼神也也不對勁了。張蒼剛才都把話說的那麽明白了,老師來鹹陽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大秦紙,結果韓非師兄你是一點沒記住,連見面禮都打算按以前的來,也不想想老師是缺那些東西的人嗎!
真是一點心都不長,難怪連李斯師兄都看不下去了,要知道在他的印象裏,李斯師兄一只都對貴族出身的師兄弟們敬而遠之。這次估計也是韓非師兄的做法太丢人,才逼得李斯師兄不得不拽住人。
李斯他能怎麽辦,李斯他也沒轍了。自家師弟腦子軸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跟他相處這多天來他也是心裏有點數的,但是直到今天他才知道,他心裏那點數估計還是不夠,再多的建設性也趕不上韓非的破壞性!
原來你平時拜見老師就是這麽随便的嗎!見面禮竟然都是讓韓治去準備,想當初我為了拜入老師門下,起早貪黑、做飯燒水、推拿捶背,就差沒卧冰求鯉,兢兢業業的侍候了三年,才求得老師收下自己。現在一瞅韓非這傻白甜的樣子,李斯氣就不打一處來,如果不是考慮到韓非是自己後半生的希望,李斯都想替老師修理他一頓了。
但是一想到,現在他跟自己在老師眼中都是一個待遇後……嗯,好像又不氣了呢!
心情突然平和下來的李斯,一把拽住韓非的手臂,語重心長道,“師弟,咱們師兄弟兩人已多年未見過老師,好不容易等到老師來鹹陽,這見面禮不得我們親自來,讓外人準備總歸不像樣子!”
先是被李斯拉住,後又被教育一番後,韓非也察覺到自己此舉的不妥之處,連忙點頭附和應道,“還是師兄考慮的周全,是師弟失禮了。”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見韓非如此,李斯的臉色也緩和許多,“師弟如此想師兄心中甚慰。之前張蒼師弟不是說過了嗎,老師來鹹陽是為了大秦紙。所以為兄以為,将這大秦紙作為見面禮去拜見老師,師弟以為何?”
“此舉甚好!”沒等韓非發言,旁觀的張蒼就忍不住拍手叫好了。
沒辦法,給老師弄大秦紙的任務本來應該是他來做,他也是實在沒辦法才來找兩位師兄。現在李斯師兄既然主動提出要将大秦紙當做見面禮送與老師,間接使他完成任務,他豈有不贊同之理。
“師兄說的卻有道理,可是……”
本以為板上釘釘的好事,沒想到輪到韓非這裏卻卡殼了,因為他說,“可是呂院長不是說,不允許學宮內的老師私自将紙張帶出學宮,否則逐出學宮嗎?”
李斯:“……”
張蒼:“……”
如果不是情況不對,他倆都想對韓非吼一句‘你是不是缺心眼!’了。
張蒼無語望天,李斯再度捂臉,兩個人做了好長時間的心理建設,才安撫好自己剛剛想要暴走的心髒。
“師弟啊,有些事情你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呂院長之所以下那種命令其實是為了預防有人以此謀私利,破壞呂院長想要招人的計劃,與我們現在的情況不同。”李斯敢打包票說,哪怕未來面對自家的親兒子他估計都沒有這麽耐心過,韓非你能耐啊!
“李斯師兄說得對,”見李斯先開口頭,一旁的張蒼也跟着附和,“韓非師兄,你想想看,弟子孝順老師這種事怎麽能算是謀私利呢!而且老師是什麽身份,他可是儒家的大儒,弟子門人無數。現在鹹陽學宮正是缺先生的時候,只要老師随便指幾個師兄弟過來,這問題不就解決了,就沖着這點李斯師兄提出給老師送大秦紙,呂院長就不會反對。”
李斯:“……”
韓非:“……”
狠還是你狠啊師弟,在我們還在考慮送什麽東西讨老師歡心的時候,你就已經開始想挖老師牆角了!難道說這就是沒有被老師嫌棄,獨屬于儒家弟子的有恃無恐!
嫉妒使我面目全非.jpg
不過不得不說,張蒼這一席話确實也打開了李斯和韓非的思想大門,因為他們也覺得張蒼剛剛的提議确實不錯,是可以試着考慮一下的。
思慮再三,還是李斯先開了口,“要不我去跟呂院長提一下吧,畢竟将紙帶出鹹陽學宮一事,怎麽說都得跟院長過下明路。”
至于為什麽不選身份地位更高的韓非去?
呵呵……全因李斯會擔心這傻白甜會一去不複返,被呂院長算計得被吃的一點不剩。耿直、沒心眼(缺心眼)、不長心同時還不長腦子,就沖這幾點李斯就不放心他單獨去面對呂院長那個老狐貍。所以他才會主動請纓自己去說,就為了保住他家傻師弟。
哎,誰讓他倆是分離共命體呢!明明李斯他只是師兄,卻操着當父親的心,就是不知道先先代韓王做何想了!
*
事實就如張蒼之前所說的那樣,呂不韋在聽聞李斯說要帶大秦紙,和韓非去拜見自己老師的時候,整個人都坐不住了。
李斯和韓非的老師是誰?
那可是當世大儒荀子啊!
在這個時代能被尊稱為‘子’的人,那一個個都是不得了的人物。
前有老子、孔子、墨子、孟子作對比,荀子的才學思想可不能單獨用大儒來形容了!而且荀子的弟子無數,七國境內基本都有他的弟子,随便拉出一個人出來那都是精英。只要荀子肯同意入他鹹陽學宮,到那時他還用擔心鹹陽學宮的生源嗎!
想到這裏,呂不韋就有點意動,甚至想親自帶大秦紙去拜訪,不管結果如何這好形象至少得先拿回來。
不得不說,呂不韋想得比張蒼還美,張蒼還只是把主意打到自己的師兄弟上,結果到呂不韋這裏,直接盯上的就是荀子本人了!
“我覺得這事有點懸,”坐在一旁的雍月忍不住給呂不韋澆冷水,幽幽道,“我知道呂先生你很高興,但是你別忘了這是荀子第二次入秦,至于第一次荀子入秦時發生了什麽,別告訴我你不知道,不然按照理荀子入秦這麽大的事,我們不應該現在才知曉。”
被冷水澆清醒的呂不韋:“……”
對啊,為什麽荀子入秦這件事他們現在才從別人口中知道!
想來也是荀子故意隐瞞自己的行蹤,不想讓人知道,至于理由……果然還是因為荀子第一次入秦的原因吧!
有關于荀子第一次入秦發生了什麽,這裏就不得不提一下了。
從歷史上講,‘荀子入秦’是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它标志着儒家開始嘗試與專制統治者進行合作。要知道在荀子入秦之前,儒家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即‘儒者不入秦’。這是因為秦國被儒家視為‘虎狼之國’,認為其只會憑武逞強,不符合儒家的正統觀念。
荀子是在秦昭襄王時期被邀請入秦的,但是入秦後秦昭襄王做事就有些不地道了。
公元前255年,秦昭襄王聽聞荀子有才學邀請他入秦,結果見面後卻表示自己對儒家的不屑,認為儒家無異與國家。還是荀子本人抓住機會,向秦昭襄王兜售儒家學說,兩人談到最後時秦昭襄王才給了一句‘善’作為回答,但結果也沒有真正采納荀子的學說。
這就有點欺負人的意思了!
不過荀子也算大肚,因為他在《荀子》一書中詳細的記錄了他在秦國的見聞觀察,并表達自己對秦國強大實力的贊賞和政治制度的認可。
而雍月想要說的是,哪怕荀子表達了自己對秦國政治的認可,也同意他的弟子在秦國任職,但是他本人到底是被當時的秦王‘侮辱’過,因此,雍月對荀子是否會加入鹹陽學宮持保留意見。
涼水澆完,呂不韋剛剛雀躍的心也平靜下來,随後對着李斯問道,“李斯,你怎麽看?”
被點名的李斯:“……”
我能怎麽看,我還能怎麽看,當然是站着看了!
而且你們不覺得你們想的有點多嗎,說的好像自己老師會因為大秦紙被你們拿捏一樣,這是在看不起誰!?
不過李斯也不能真的保持沉默,誰讓他還要在人家手底下混呢!
“這件事我也不好說,不過我倒是知道以老師的脾氣,不太可能為此妥協,說不定還會一氣之下再次離秦,文人都是有點傲氣的,更何況像自家老師那般的大儒,如果真的為這幾張紙折腰那就不是他了。”
“你看吧,我說什麽了!”雍月對着呂不韋一攤手,“所以拜見人就要有拜見人的态度,不要心裏想那些亂七八糟的。”
“不是,小公主你的意思不是反對我去見荀子啊?”
“我為什麽要反對,我就是想說你剛才臉上的算計太明顯了,不太好!”
呂不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