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青銅有毒
第16章 青銅有毒
“冶鐵!?”
水力燒爐之事嬴政已經從蒙直的密信中知曉,卻沒想到雍月燒爐是要用來冶鐵,見呂不韋慎重的點頭,心中不由大驚,“此話當真?”
“千真萬确。”
如果說之前呂不韋對于雍月燒爐冶鐵只是抱于玩樂的心态看待,在見過嬴政手中的密信後,則是180°大轉變,深信其能完成。要知道各國家的冶鐵技術都是秘密,更沒有會将此秘密暴露出來,之前聽田農事官所說的木碓、石磨、水車等造物只當是這孩子在哪聽說過,他人不知只是孤陋寡聞罷了!
現在有了蒙直密信的背書,雍月學識的含金量一下子便升了起來。水力灌溉、推磨、燒爐可以推給是墨家弟子幫忙的緣故得以完成,但是冶鐵是萬萬不可能的!如果雍月真能冶鐵成功,其代表的意義絕對非往日而語與。
得到呂不韋肯定的回答,嬴政下意識的瞄了一眼身旁的秦王劍。
秦王劍,是當今秦國最鋒利的寶劍,最早可追溯到‘白起之死’。公元前257年,白起奉秦昭襄王命,攻趙,然因種種原因久攻不下。後被秦昭襄王賜秦王劍,下令自裁。這裏面或許有範雎讒言作祟,也或許有秦昭襄王擔心白起功高蓋主的緣故,反正白起最終确實是死于此件之下。
此把秦王劍,也在歷史上有了最早的記錄。
嬴政瞄向身側秦王劍也沒有其他意思,就是想讓自己現在的佩劍,和雍月得天所授未來鍛造出來的刀劍比一比,看看‘天上’與‘地上’的差距到底有多少。
然嬴政的小心思可沒有逃過呂不韋的眼睛,不過他也理解,貴族的男人所追求的不過就是那幾樣,權利、金錢、女人以及神兵利器。別說嬴政有些心動,就連呂不韋也暢想了一下,不過以上也就想想罷了,畢竟……
“王上,雍城那邊燒爐不是為了打造兵器,”呂不韋小心提醒,得到了嬴政疑惑的目光,“大秦律規定禁止私下鑄造兵器。”
瞬間面無表情的嬴政:“……”
白期待了。
貓臉不開心.jpg
“那雍城冶鐵為何?”嬴政語氣不太好的追問一句,他都想着給雍月找借口不追求他們私自冶鐵之事,誰知道……啧……
Advertisement
第一次見嬴政的表情如此生動,呂不韋心下感慨之餘,嘴也接着答道,“是為了曲轅犁。現今大秦的耕犁皆為石犁,太過沉重也不夠鋒利。曲轅犁的推廣确實為黔首們節省了不少力氣,但雍月說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便研究起冶鐵一事,制作風箱利用水力燒爐也只是其中幾個步驟而已。”
呂不韋話音一落,大殿便陷入了久久沉默。嬴政心下不由一嘆,他這個幼妹還真是不知如何去說為好,冶鐵這種通天技術卻被她用來農耕。出身于王權富貴之家卻喜歡與黔首聚在一起,也喜好給這些人出主意找方法,如此心腸也不知道将來把她帶回鹹陽是好是壞,到時候自己也只能多照看着點了。
“吾妹心善。”
停了片刻,嬴政給雍月下了如此評論,得到呂不韋的點頭贊同。
“确是如此。”
話聊到此刻也算是告一段落,呂不韋率先站起身對着嬴政行禮告退。
第二日,呂不韋便再次踏上前往雍城之路,完全不知朝上因為他的缺席幾乎亂成一團,讓嬴政乘此機會大收權柄。當然以上,也是呂不韋故意放任的結果,就像他之前所想的那樣,是該放手讓政兒自己卻拼搏了。
*
雍城宮。
“怎麽樣,怎麽樣,燒出來了嗎?”
一大清早,雍月便興致勃勃的跑到水力燒爐房附近,坐等爐中成品出貨。
是的,爐中成品,裏面也不是別的,正是咱中華民族的最偉大的創造——瓷器。也是這個時代陶窯燒制史上最優秀的成果。
要說雍月會提出燒瓷,還是因為吃這事。
由于後廚最近又用面粉結合其他食材研究出來不少新花樣,所以在端給雍月的盤子也越來越多。這就導致盤子的樣式也越來越多,玉蝶、石碟、陶碟等等應有盡有齊齊上桌,就差給她擺個八卦連環陣了。
看的雍月是大飽眼福,品嘗新花樣的時候也樂意至極。
結果,她就踩雷了……
白色糕點放在一張青銅碟上,然後這塊糕點就被染上色了,還是綠色。沒考慮這綠色是不是在隐喻什麽(真正綠了的先王嬴異人),雍月只是有點可惜這糕點被銅鏽污染了,自己沒法吃了。
“算了,拿下去吧!”
沾了銅鏽的糕點被雍月随手放在一旁,轉身就被大宮女春雁端走。在春雁臨走時,雍月想這算不算是浪費食物,便随口問了一句,“春雁,這盤糕點拿出去,你是準備怎麽處置。”
“回小公主,想這些主子吃剩的食物,一般都會被下人房裏的仆役分食,”春雁回答完,想了想又接了一句,“在咱們大秦可沒有浪費糧食一說,畢竟咱老秦人窮怕了!”
雍月:“……”
好的嘛,幸好沒有浪費……
等等,這塊糕點它不能吃啊,因為它沾了銅鏽,銅鏽有毒!
猛地想起這個知識點,理科生雍月連忙叫住了春雁,“等會,春雁快回來!那塊糕點不能給人吃,它有毒!”
此話一出,全場驚呼,齊刷刷跪了一片。春雁當即便吓得跪在地上,就連一旁微笑的趙姬都驚的站了起來,小跑到雍月身邊,急道,“月兒,你說這糕點裏有毒,你是因為有毒才讓人拿走的嗎!”
得到雍月點頭,趙姬當即怒道,“是何人,是何人敢在哀家的宮殿毒殺吾女!來人,把後廚的管事給我拖上來!”
雍月一看趙姬這火冒十八丈的樣便暗叫不好,連忙将人拉住。
“等等,阿母,你不用叫人,沒人給我下毒!”雍月哭笑不得的将想要喊人的趙姬攔下,緩緩解釋道,“我說的毒不是別人下的,而是不小心沾上的。”
“那就更不可原諒了!竟然敢讓吾女使用有毒的器具,其心當誅!”
好的呢,雍月沒把人勸住反倒讓趙姬更生氣了。雍月無奈的嘆了口氣,也為趙姬對自己的維護感到心暖,“沒有的事,我說的毒就是糕點上那綠色的東西,不是有人故意為之,阿母息怒。”
趙姬順着雍月手指的方向看去,正巧看見糕點上的那點綠,也不由的歇了火氣。随後忍不住用手指輕點雍月額頭,佯怒道,“你這孩子也不說明白,害得阿母白白擔心。而且那綠色也不是什麽毒,而是青銅器具上固有的顏色,一般的器具可沒有,咱們能吃到那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福氣。”
這下真無語的雍月:“……”
神TM的福氣,這是誰傳的!銅鏽那玩意吃了還能算是福氣,你們古人都是咋想的!那玩意兒有毒你們知道不,別說銅鏽了,就連青銅器你們都不該用來裝吃食,重金屬中毒懂不懂,真是氣死我了!
趙姬解釋完,那邊站在一邊的管事嬷嬷也跟着開口勸道,“是啊,小公主,那綠色确實是福氣。貴人家的小孩子能吃到一口都是天賜,咱們小公主第一次用青銅碟便能吃到,這都是天意啊!”
“呵,所以天意的意思就是想讓我中毒是嗎!?”聽完管事嬷嬷的話,雍月嘴角便往下一扯,表情老大的不高興,“那之前貴人家的小孩子吃完之後都如何了?”
管事嬷嬷沒想到自己随口的勸話被雍月怼了一臉,但聽完雍月接下來的問話後,卻還是耐下心來回答,“自然是全身發熱尤為神助……”
“然後就是惡心、嘔吐、腹瀉不止……”雍月斬釘截鐵的替嬷嬷說完後半句,看向嬷嬷的眼神也犀利的很。
被雍月怒視的嬷嬷表情也有些谄谄,“畢竟神人附體總要有點證明嘛,哪能一點情況都沒有發生。而且那些小孩子好了之後,也照樣茁壯成長,什麽事也沒有。”
她就說封建迷信要不得啊!
“小孩子中毒都能往神人附體上面扯,幸好那些小孩子熬了過來,要是沒熬過來你們是不是還要找理由說這孩子被神人喜歡,帶回天上去了!”雍月說的是義憤填膺,她也知道這股怒氣其實也不該對着嬷嬷發,可是她就是忍不住,為那些平白遭罪的孩子們。
想也知道能用得起青銅器的只能是王室貴族,中毒的也只能是這些人家的孩子,貧窮人家根本就沒可能出這種事。上層貴族們自視甚高,一看這種情況只出現在貴族自然會想辦法往自己臉上貼金,用什麽神明附體之類的理由作為解釋,貧苦老百姓可沒這種神降的待遇。
見雍月是真的發火,一邊還滿意嬷嬷解釋的趙姬也品出點不對勁的意思。
“月兒,你發這麽大火,難道說這綠東西真的有毒!?”
“千真萬确,阿母!”雍月見嬷嬷被自己怼的不吱聲,也沒有繼續對其撒火,而是面向趙姬說道,“其實不止這綠,就連青銅器也是有毒的!長期使用會使人重金屬中毒,症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瀉、腹痛、乏力、頭痛、眩暈、失眠、記憶力減退、精神錯亂、貧血、黃疸、腎功能衰竭等等,輕則生病重則喪命。”
“我果然應該弄些別的東西替代青銅器……”
嘀嘀咕咕,嘀嘀咕咕.jpg
此言一出,全大殿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這消息震在當場,就連問出這等答案的趙姬也不例外,身形愣在原地久久不能言語,連雍月最後的小聲嘟囔也沒注意到。誰讓雍月說的那些症狀,她都有所耳聞,皆是王室貴族們常患之症,沒想到根源竟是如此。
“嬷嬷。”
被趙姬喚住的管事嬷嬷,連忙彎腰應道,“老奴在。”
“将雍月的話都記下來,傳給我兒,然他注意一下。”
“諾。”
*
想替代青銅器可不簡單,在這個時代青銅器它不僅美觀,也是各國王室權利的象征,沒一點身份背景的人想用青銅作為器皿使用,根本不可能!
所以雍月唯一能想到的便是,在華夏擁有悠久歷史文化傳承的陶瓷技藝創造出來的最高藝術品——瓷器。
幸好雍城所處之地,正是現代陝西省寶雞市,而寶雞市正是耀州窯的出産地。
耀州窯,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窯瓷之一,其歷史可追溯到唐代,著名的産物之一就是綠釉陶瓷。這些瓷器的釉面如同橄榄一般翠綠,因此被稱為“橄榄綠釉”。橄榄綠釉陶瓷包括各式各樣的瓷器,如碗、盤、壺、杯、花瓶等。這些陶瓷制品常常展現出極高的審美價值,釉面光滑如玉,色澤明亮如寶石。
這下不僅可替代的東西想出來了,就連顏色也極為相近,不怕成功不了。
說幹就幹的雍月,當即便拉着蒙管事跑到了水力燒爐房,主要就是因為燒瓷挖土這事,還得是找體力好的人幹,春雁那小身板就算了吧!
青銅器有毒一事,蒙管事當然也聽說了,他還在思考怎麽跟王上上報此事,便被雍月拉了壯丁幫忙,遂只能将此事暫且放下,等過後連着替代之物一起上報。
之前說燒爐冶鐵一事,其實早就完成了。只要把火焰的溫度燒到鐵塊的熔點,讓鐵水流到事先準備好的土制磨具裏,将成品用涼水降溫後磨一磨便可使用,除了注意工人不要燒傷自己外,根本不需要雍月操心。可是瓷器不一樣,瓷器的要求可遠比冶鐵苛刻,必須得有個心細膽大還願意聽雍月安排的人看着,單是墨家弟子的人幫忙還不夠,所以蒙直就這樣被雍月趕鴨子上架了。
鐵的熔點是1535°,只要将溫度燒到便算成功。
而瓷器的胎體必須經過1200℃~1300℃的高溫焙燒,才具備瓷器的物理性能。就是說瓷器的溫度是有區限性的,無論過高還是低都會失敗,在這個沒有溫度計的年代及不好掌握。在加上各地瓷土不同,燒成溫度也有差異,所以要以燒結為準并派專人記錄。
因此,幾個人實驗了好多天,才将将掌握溫度的控制方法。
*
今天是第一批成品瓷器出爐的日子,也是呂不韋重新踏進雍城的日子。
由于雍月早早的便蹲在燒爐處坐等成品,因此前往雍城沒有見到人的呂不韋則跟着追到了這裏,一進屋便聽見屋內衆人興奮的尖叫。
“我們終于成功了!”
呂不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