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45章
鶴手裏拿着的,竟然是一個諸葛/連/弩。
常念記得走之前是将諸葛連□□給了鶴,不過并不完整,只是各個部件的分形圖,至于要如何組裝的全弩結構圖,他并沒有給。因為那會兒鶴已經開始帶人研究斜織機了,想着應該是沒有時間做別的。之所以會給分形圖,也是為了讓他提前了解。卻沒想到,鶴僅憑借分形圖就将諸葛連弩做出來了!
雖然單論機括的精巧,連弩是遠遠不如袖箭的。畢竟聽名字就知道諸葛連弩在三國時期便已盛行,而袖箭卻是到了宋朝才有記載。
但凡事不能一概而論,袖箭的精巧在于隐秘、殺人于無形,說白了還是單體攻擊的暗器。而諸葛連弩則不同,它完全是用在戰場上的大殺器。
首先,它一弩十矢,十矢可連發。要知道工業社會時期的左輪手槍也才六發子彈,但諸葛連弩竟然可以連發十次。比如鶴手中拿的這個,他的外形比古時的弓箭還要小一些,攜帶十分方便。
常念接過來颠了颠,對于他來說稍稍有些重,但要是換做經常狩獵的戰士來拿,便會十分輕松。
還有半個多月就到秋季的交換集會了,如果在出行前給戰士們配備上諸葛連弩,即便數量不多,也能更好的保障此行的安全。
而在延越建好城牆之後,設弩床架巨大連弩,估計就連百米之外的敵人,都能一秒送走。
想想從出發尋礦到今天,滿打滿算才過去九日,又是斜織機又是諸葛連弩,怪不得鶴頂着一張快精/盡/人/亡的臉。
他決定以後絕不提前給鶴劇透,真怕給人累死。
“試過了?”
提起連弩,常念對準遠處一顆大樹的樹幹。
鶴雖然面容憔悴,但人卻異常亢奮。“試過了,比我預估的還要厲害一些。”
諸葛連弩的扳機并不是如彈弓弩向下按,也不是如現代手槍一樣食指扣動,而是像老式電閘那般向下拉。拉完之後需要手動複位,然後才可再次下拉。
他對着樹幹連續拉動扳機,只聽“嗖嗖嗖”三聲箭出匣,然後又是“噔噔噔”的三聲,箭矢全數沒入樹幹之中。
大夥兒本來是接首領和祭司回家的,可在見到連弩的威力後全都沉默下來,這也太厲害了吧!有了它,以後狩獵隊哪還需要那麽多人,這玩意只要嗖嗖嗖幾下,跑的最快的豹子也逃不掉吧。
倒也不如他們想的誇張,其實諸葛連弩的缺陷還是比較明顯的。比如需要有一定的經驗才能準确射中,又比如其實如果射程再遠一些它的威力就會成倍下降。
單從射程來講,如果将彈□□幾個關鍵零件替換成金屬,它的射程會更遠。
常念的最終計劃是要将彈弓弩與諸葛連弩結合,再在上面安裝上狙擊鏡,努力将冷兵器做到極致,不過這話他現下可不敢告訴鶴。
看一眼樹上的三支箭,某人可不準備自己拔出來,畢竟以他的力氣也拔不出來。剛想擡手叫山,就見到雍留上前幾步,用沒有受傷的那只手将箭矢拔出,然後雙手呈到他的面前。
常念終于明白了,為什麽上學的時候導師特別喜歡有眼力見的同學。
滿意地接過箭,他重新裝到箭匣中,遞給厲問:“你要試一下嗎?”
厲只是接過來看一眼,并沒有試射,說:“先回家,瑤姨還等着呢。”
對對對,常念這才想起來,“都回去吧,也到午飯點兒了,有事下午再說。”
一群人随着首領和祭司呼啦啦地轉身朝部落走,沒走幾步一個嗓門大的漢子興高采烈地說:“祭司,第二批房子都建好了,就等這您和首領回來給咱搖號!”
好嗎!原來效率快的不止是鶴工一個。
常念也不掃大家的興,“成,等日頭再落一點,天氣涼快了就給大夥搖號分房。”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說得好不熱鬧,一個被忽略的腦袋不開心的往他腿上蹭了蹭。
瑤這才發現小家夥的存在,看出來是一頭小狼崽兒,但她也不如何害怕,只開口詢問:“它是你們帶回來的?”
看出小家夥委屈,常念安撫似的揉了揉它的腦袋說:“嗯,路上撿的,很聽話。”
厲覺得這個動作有些眼熟,好像昨晚小狐貍就是這麽揉他的。嫌棄地看了一眼狼崽子,他可沒看出它哪裏聽話。
終于被摸頭,小家夥剛才的不開心消散了,雄赳赳氣昂昂的跟在常念身邊,別說還真有那麽一點小狼王的樣子。
往回去走的路上,新收下的幾個人就好像劉姥姥入大觀園似的,東瞧瞧細看看,什麽都新奇。之前雍留就懷疑過祭司身上穿的像是布,不過因着也有鞣制皮子手藝特別好的,能将皮子制的輕薄又軟和,他就沒有多想。
可剛才瞧見瑤的一身衣裳,他終于能确定,延越這個他從未聽過的部落,竟然有布。而且何止是有布,部落裏大多數的孩子身上穿的都是布,好像布也不過是稀松平常的玩意。
雍留被輾轉在幾個部落交易過,有中型部落也有大部落,偶爾也見到過從城中過來的人交換奴隸,自然也瞧見過布衣是什麽樣的。但即使是城中來人穿的布衣也都是灰白色的,如瑤這般顏色鮮豔還帶着圖案,他從未見過。
這一切難道又是少年祭司的神跡嗎?
他望着那個白皙的背影愣愣出神,可有的人就好像後面長了眼睛,警覺地向後掃視,好在雍留反應快,剛剛的眼神并沒有被捕捉到。
厲直覺,後面有視線盯着這裏,但回頭時并沒有發現異樣,只見到狼崽子如打贏了丈的大公雞一般,炫耀似的看着他。好像在說,“看,白白的兩腳獸還是最中意我!”
野自打進到延越急的就像熱鍋上的螞蟻,申叫他回去吃飯,他也跟在祭司後面磨磨蹭蹭的不肯回去。
“有事?”臨近門還是玥回頭問了一聲,常念這才發現野還跟在後面。
“有,有事。”野磕磕巴巴的說。
厲可不準備一家子人在外面等他說話,開口:“進來說。”
厚實的木門被推開,常念滿意的拍拍門板。雁跳出來問:“祭司,我帶人找的木料,你覺得怎麽樣。”
“不錯。”常念滿意的點點頭,然後對站在門口的八個人說:“你們也都進來吧。”
得了吩咐,幾人才跟着進來。
“阿娅,他們是我在路上遇上的,以後會跟着我做事。”常念指着人和母親介紹。
瑤點點頭算是認識過。
“鶴、雁,你們過來。”
見祭司叫他們,鶴和雁走上前。
“給大家介紹一下,他是鶴,主要負責......”他在想要怎麽介紹鶴的工作,但想着說了他們現在還聽不懂,只道:“算了,你們只需要記得鶴工負責的事情比較重要,如果他需要誰做什麽,聽他吩咐就成,不用特地過來問我。”
然後又介紹:“他是雁,我有什麽事一般都會吩咐雁。你們以後有什麽問題可以找他,接下來也是由他負責你們的管理和物資分發。”
他看一眼玥,覺得還是要介紹一下:“那邊的是玥,我阿娅身邊的人,以後她有事找到你們,照做就成。”
自打常念回來以後,喬和山便又跟着了。看了看身後,他說:“我後面的兩位是喬和山,平時就跟在我身邊。”
剛才介紹了鶴和雁,任誰都能聽出這兩位有多受器重,但雍留也只是淡淡聽着,沒什麽反應。直到聽見少年祭司說後面的兩位能一直跟着他,雍留的眼中才有了變化。
之後,他又将八人給鶴和雁介紹了一遍。
“先吃飯吧,一會兒把其他人都叫過來,正好重新分配一下。”
招呼人将桌子擺好,好在院子夠大,一張圓桌擺在主屋跟前,另外拼了一張長桌在後面。
圓桌不大,玥将飯菜擺好後就要過去長桌。
“哪兒去啊?”常念端着碗問。
瑤也指着個位置,不許她走。
圓桌上坐了瑤、常念、厲和玥,剩下的人都去了長桌。
其他人倒好,但剛來的幾人明顯有些不知所措,他們做奴隸太久,已經不知道要如何在桌子上與人吃飯了。
雍留坐在中間,看了一眼,率先用左手拿起面前的竹筷,一句話不說埋頭吃飯。不過,他也只吃周圍的食物,遠處的并未伸手去夾。
反觀喬和雁他們,恨不得圍着桌子吃流水席,生怕哪樣好東西自己會吃少了。
和別人的心情都不同,受“冷落”的野根本沒心思吃東西,他味同嚼蠟的一口口往嘴裏送,還時不時抻着脖子看祭司。
常念這會兒早就忘了野,好些天沒有好好吃過飯,見母親動了筷子,自己便開始風卷殘雲。有的放得遠夠不到的,也只要一個眼神,厲便幫着夾過來。
等一頓飯吃完,他覺得自己快直不起腰了。
幾日不見,母親的肚子又明顯些,常念摸着自己的肚子開玩笑道:“吃的太多,瞧着竟比母親這個懷寶寶的肚子還大些。”
厲眼神控制不住地看向他的小腹,不知想到什麽,喉結滾動了下。
“不許胡說,哪還有個做祭司的樣子。”瑤含笑嗔道。
常念不以為意地:“我沒胡說,就是很大嗎!厲你摸摸,是不是都鼓出來了。”說着,他拉起厲的手就放到了自己的肚子上。
倒也沒他說的那麽誇張,不過确實是吃撐了。他心思都還在歸家的喜悅中,完全沒感覺到某人的手有些抖。
飯後不久,二十人小隊也過來了,這下祭司大人手底下的人全部到齊。瑤帶着玥出去遛彎,将院子留給他們。
厲沒着急離開,此時他腦子裏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已經散了,坐在位子上看小狐貍如何安排進來的事兒。
剛到家時常念就想問了,不過想着大家都還餓着肚子,按下沒說。這會兒有空了,才問雁:“怎麽院牆壘好後,沒再建外院的房子?”
雁看一眼坐在那的首領,說:“出發那日,首領交代,再過段日子就是交換集會,您很可能要換一些奴隸回來,讓我們在養殖場那裏先建造一排房子,方便安置後來的人。”
“真的嗎?那可太好了,建的怎麽樣了?”本來還發愁如何安置新來的人,現在厲提前安排好,倒是消去他不少煩惱。
“有了之前建房的經驗,大家的速度都快了不少,昨天已經将瓦片裝好,之後再盤好炕裝上門窗,就能住人了。”雁回道。
常念點點頭,又問:“那邊的房子大概可以容下多少人?”
“結構是照着部落的房子建的,中間是廚房,左右各一個屋子。首領走前說後面住的人可能會很多,所以房子要更大,如果人挨人的睡,大概一個屋子能住下十五六人。”
計算了下,一個人占半米的身位,能睡下十五六人的那便是七八米的大通鋪。七八米的炕盤起來也不算難,他上輩子在視頻裏就見過,好好規劃一下煙道的走向就行。
“好。”常念看向八人說:“晚上你們幾人便住過去,一會兒讓雁多帶些皮子,等炕盤好你們就能住的更舒服些。”
之前房子剛建好還沒盤炕,也有好些族人住在毛坯房中,現在這樣安排應該也不算苛待他們吧。主要是幾人在計劃之外,現在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已經很不錯了。
他側身看厲,誇獎道:“還是你有先見之明,不然我都沒地方安置人。”
厲握拳放到唇邊,輕輕咳嗽一聲,哪有什麽先見之明,他只是單純的不想鶴和雁的房子那麽早建好,好繼續把小狐貍按在自己的屋裏。
看向雁,他吩咐:“那邊的房子裝木窗,等天冷之後可以在木窗上加皮子。”
常念疑惑看他,厲解釋:“玻璃太鋒利,後面你交換回來的人會住那裏,不安全。”
住處安排好,常念看向二十人小隊說:“我之後也會很忙,家裏的事和一些雜事都交給雁打理,他那總要有幾個人幫忙,誰願意去?當然,你們要留在隊裏也沒關系,我讓他們幾個跟着雁也成。”
雖然現在對外鶴和雁還是奴隸的身份,可誰家奴隸單獨住一個屋子啊,瞧着祭司大人對兩人的看重,哪會有人看不懂。
朝新來的幾人那裏看了一眼,常念說:“雍留,你手不方便,先跟着雁。”
又和二十人小隊說:“你們這裏我還是留二十人的編制,所以跟着雁的最多能有七人,你們自己商量一下。”
有人想跟着雁,也有人想繼續留在二十人小隊。最後,正好從隊伍裏走出了七人。
“成,那你們七個還有雍留就和雁一起做事。”
為了不讓新來的人誤會,常念挑明:“你們在這裏住上幾日也能知道,鶴和雁是部落分給祭司的奴隸。如今這個院子裏也沒別人,我便明說了,在我這無論是他們也好玥也好,即是阿父留給我的人,也算是我半個家人,我既然器重,就不希望有人會輕視他們。不然,也不要怪我這裏不留人。”
來部落還不足半日的功夫,幾人關于這個世界的理解全部被颠覆。奴隸?有這樣威風的奴隸?說是大部落裏的大人還差不多。
但現在可不是想這些事兒的時候,一齊回道:“是。”
看向新組成的二十人小隊,“以前總叫你們二十人小隊,也沒正式個名字,現在重新組隊,以後就叫羽林衛吧,先由喬帶隊。”
雖然羽林衛在古代是守護皇上的,而常念也并沒打算做延越的王,可起名字真是太難了,腦子裏只想到了這個,反正就算厲知道羽林衛的意思也會不以為然。
突然升官的喬一臉茫然,祭司也沒提前說啊!
喬和山是厲選給他的,那便是絕對可靠的人。山這人話少木讷不适合與人溝通,也只有喬合适。
聽見他這樣的安排,厲的唇角微不可查的彎了彎。果然,小狐貍最信任他。
所有人都沒注意,只有小狼看到了。他從鼻子中重重地哼出一聲,轉過頭不想看大個子的春風得意。
“走,一起去那邊看看,東西晚一點再送過去。”說完,他看身邊的厲問:“你要一起去嗎?還是留下來處理部落的事?”
“不用,沒什麽事需要處理。”厲起身也跟着一起去了。
站在旁邊的野眼淚都快出來了,怎麽還沒輪到他。
之前在荷花池那邊撿來的野鴨蛋,現在已經有破殼的,毛茸茸的一團團在禽舍裏溜達。
小狼見到之後,眼神明顯流露出興奮,如果不是禽舍的籬笆高,估計都能跳進去一口一個。
常念見到,輕輕踢了一下小狼的屁股:“少給我打這些鴨子的主意,我可都數着呢,丢一只都找你算賬。”
“嗚嗷。”不滿的嚎叫了一聲。咋地,他還比不過那些鴨子嗎?
別看它在常念身邊和個狗崽子似的,但當着外人都保持着昂頭挺胸的姿勢,做足了小狼王的派頭。
鴨子們小,還不知道狼是何物。可剛才他嚎的那一嗓子,把羊吓的夠嗆,幾只羊你推我擠的逃近了羊圈裏。剩下單獨隔離的好戰分子,也沒往日的那股勁兒,找了個隐蔽的角落,把頭埋到了枯草裏。
常念哭笑不得,這貨之前不挺勇的嗎?怎麽這會兒倒學起了鴕鳥,難道這便是血脈壓制嗎?
小狼很滿意自己達成的效果,頭昂的更高了。
見到了還沒裝門窗的一排房子,常念打量一番說道:“這就是你們以後住的地方。”
之後又補充道:“也不是總住這裏,後面祭司的府邸......也就是我的家會越來越大,誰做的好,可以如鶴和雁一樣得我信重,便也可以随我回去住在外院,到時候的條件自然也會比這裏好。”
他這可不算是話大餅,最多,最多算是獎勵機制。畢竟以己度人,能自己住一間屋子,誰願意和這許多的人擠在一張大通鋪上。
本來見到他們住的地方離祭司的家那麽遠,雍留心裏十分不甘。不過聽到後面的話,他又燃起希望。像鶴和雁一樣嗎?他倒要看看,那兩人有什麽不同。
母豬下的十三只小豬崽都活了下來,就連那個差點早夭的也能在豬圈裏跑兩圈,只是有時候步子不如旁的豬穩當,跑快了會晃悠兩下。
常念一眼望去,竟然有八只都是小公豬,算着日子,他該動手劁豬了。這樣等它們長大後,肉才能不腥膻。
對未來一無所知的小豬崽子們:哇,好多兩腳獸啊!
等了一會兒,見祭司沒再吩咐別的,野覺得他等的機會到了,于是說:“祭司,您之前說的代價,我想好了。”
常念正準備去看棗紅馬,聽見野說話,這才想起來他怎麽把這人忘了。
“怎麽,不回去和族人商量一下了?”
野苦笑,再商量,再商量他的籌碼就飛了。
“不,不用商量,這事我能做主。”
他一直對也心裏的底牌很感興趣,不知道能讓他如此猶豫的到底是啥。“說說看,你能付出的代價是什麽。”
野知道現在說出來,肯定不如出發前的效果好,可沒辦法,只得挺直背脊說:“之前祭司您說去尋找鐵礦,我并不知道鐵礦是什麽,直到看到了礦山。原來所謂的礦也是一種石頭。之前我們四處躲藏時發現一處,那的石頭特別堅硬,雖然不如這次發現的銀礦硬,但做出的石器也要比普通石器強許多。之前覺得那個地方很隐蔽,想留着等孩子們長大後我們就去那裏建一個小部落,有了堅硬的石器,也能好好生存下去。如今來了延越,我只想帶着族人加入延越。”
說道這裏,他即有些哽咽,也有些底氣不足:“我知道祭司您找到了更好的石頭,可是我們發現的地方離延越很近,方便開采運輸。只希望您和首領,能,能收下我的族人。”
啥?他們附近就有礦?常念驚呆了!這孩子咋不早說,要知道是這個“投名狀”,他就應該帶着族人早早把朝部落的老弱婦孺接過來!
先別管是什麽礦,但大致猜測應該是金屬礦藏。
畢竟,不如銀礦堅硬,大概能排出是花崗岩的可能。但還比其他石頭堅硬,那裏面一定富含金屬元素。
就算是座銅礦也行,至少像野說的,方便開采運輸。
常念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他問:“你說的石頭在哪兒?是什麽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