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體恤
第33章 體恤
終于到了旬休的時候,無論是桓子墨還是其他三人對于回家都有些迫不及待。
所以上午的課剛一結束,四個人就陸續和陸執安告辭,在書童的跟随下一起離宮。
桓府的馬車已經停在了宮門外不遠處,家中的小厮正在車邊守着,遠遠地朝着宮門口的方向眺望。
和他有同樣舉動的還有另外三駕馬車。
出了宮,四個人彼此道別,這才各自上了自家的馬車。
桓子墨剛一上車,就吩咐車夫趕緊回府,聲音裏少有的帶了幾分急切。
即便是他向來沉穩,這也是有生以來頭一次離家那麽長的時間,對家裏人也是十分想念。
原本應該十天之前就有一次休息的,但是因為當時正在忙碌太子冊封典禮的事情,并且他們四個人也想趁着這段時間來補上先前落下的課程,這才放棄了上一次的旬休,以至于足足半個月的時間,他們才等來了第一次假期。
不是不想家,只是他們都清楚伴讀的機會有多難得,太子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下一任皇帝,這第一批的從龍之功誰敢不珍惜。
在他們接到伴讀的旨意後,家裏人就已經反反複複地叮囑過他們,一定要努力在太子面前表現出自己的優秀,這樣在未來才可能受到重用,無論是對于他們自己,還是對于整個家族來說,這都是十分重要且劃算的投入。
所以當陸執安問起他們是否要回家休息的時候,四個人十分默契地拒絕了這個提議,都留在了東宮學習。
同時,他們也都知道了,自己的同窗們同樣也懂得這些道理,接下來要看的就是誰更努力和有天分了。
但那些算計都是他們在東宮的時候,為了自己和家族的前程。此時坐上了回家的馬車,那些心思都已經被抛在了腦後,連桓子墨這樣的性格,都忍不住歸心似箭起來。
作為從一品大臣,桓府的地理位置也是相當優越,從宮門出發,即便是坐馬車,也不過需要一刻鐘的時間。
很快,馬車就在桓府門口穩穩停下,下一刻桓子墨就掀起了車簾,也不等書童來扶,直接跳下了馬車,快步往府門口走去。
Advertisement
守門的小厮遠遠地就已經看到了自家府上的馬車,十分有眼力見地早早打開了府門。
桓子墨剛一進門,就看到了等在影壁處的人。
“娘!我回來了!”桓子墨一時之間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聲音有些大了。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來,讓娘好好看看。”
桓夫人是特意在這裏等桓子墨的。
雖然她知道這孩子從小就早慧沉穩,在他進宮之前也叮囑了不少的事情,可那畢竟是皇宮,動辄就能決定他人生死的皇宮。
孩子再怎麽懂事也還是一個孩子,若是一個不周全得罪了人,吃點皮肉之苦都是幸運了。
她知道自己的想法可能是有些短視了,可對她來說,什麽前程未來,都沒有兒子平平安安更重要。
原本在家中數着,只要五天的時間就可以接兒子回來,卻沒想到竟然又接到了宮裏傳來的消息,說是為了追趕太子殿下的課程進度,這次就先不回家了。
她雖然擔心,卻也只能将這份憂慮埋在心裏。
這日子煎熬着過了半個月,總算是等來了兒子的回家之日,她實在是控制不住心中的急切,于是看好了時間就到影壁這裏等待,為的就是第一時間看到兒子。
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桓夫人一直提着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
孩子瘦了,但是精神還不錯,也沒有受傷的跡象,這就好,這就好。
到底是大家夫人,桓夫人的情緒外露僅僅只持續了一小段時間,确認孩子沒有大礙之後,就拉着人往正廳走。
因為擔心他的情況,就連府裏的老夫人今天都特意早早遞了話來,說是要一家子一起吃頓飯,這會兒正在正廳等着他們呢。
桓子墨被母親拉着,順着她的力道往前走,安安靜靜地聽她說話。
“你祖母也想你了,特意讓廚房給你準備了一桌宴席,這會兒怕是已經在正廳等你了。”
“你爹今日衙門裏公務有些多,中午怕是回不來了,讓我們先吃,你吃完飯之後好好休息一下,娘估摸着他應該會叫你去問一問最近的學業如何。”
“明早還要入宮對吧?缺什麽東西直接跟娘說,娘使人去安排,你入宮的時候一并帶上。你這個年紀,最重要的就是身體,千萬必要虧了自己的身體,這可是關乎一輩子的事情,別跟你爹一樣的年紀輕輕的就餓傷了胃。”
“近日宮裏傳出來了一個叫火炕的東西,據說好用的很,可惜那是要在地上搭的,不然的話給你帶一個入宮,冬日裏讀書也能好受一些,也不知道你住的屋子有沒有,若是陛下能給安排上也是極好的。”
……
從影壁到正廳也沒有多久的路程,桓夫人卻絮絮叨叨地說了不少的東西。
桓子墨安靜地聽着,臉上沒有一點不耐煩的跡象。
到了正廳,果然,桓老夫人已經等在了裏面。
看到自家大孫子回來,老太太的臉上露出一個和藹的小。
“墨兒回來了,來,快過來讓奶奶看看。”
桓府人丁不興,在老太太心裏,除了桓明德這個兒子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桓子墨這個獨苗孫兒了。
桓子墨入宮,要說她不擔心那肯定是假的,只是她經歷的事情夠多,面上也穩得住,再加上她又是祖母輩的,多少還是忍不住保持一下自己作為長輩的氣質,所以才沒有像桓夫人那樣直接跑到影壁去等。
如果桓明德此時在府中的話,看到她如此做派,怕是會在心裏暗暗吐槽一下當年同樣跑到影壁去等自己會試結束的老母親。
這婆媳兩個別看沒有一絲血緣關系,實際上卻是一模一樣的行事風格,也就不奇怪她們能處好關系了。
知道桓子墨是一下課就出了宮,桓老夫人立刻就叫人傳膳。
關心的話可以等會兒再說,但是吃飯必須要按時按點。
以前她可能還沒有這個意識,但是自從桓明德因為胃病直接昏倒在府衙之後,她就十分注意這方面,堅決不允許家裏人不按時吃飯。
即便是桓明德要上早朝,為了避免會在早朝期間産生便意而幾乎不吃東西,她也要時不時叮囑廚房的人,記得每天早上都給桓明德準備一些抗餓又好消化的吃食,讓他帶着過去,下了朝立刻找時間填肚子。
現在是在府裏,她最大,自然是不可能繼續餓着自己的寶貝孫子。
廚房早已經做好了準備,這邊老太太剛一說傳膳,那邊已經備好的飯菜就開始往外端,片刻功夫,飯菜就已經上齊了。
看到眼前熟悉的菜色,桓子墨也忍不住眨了下眼。
都是他愛吃的。
雖說東宮食官署做出來的飯菜真的很好吃,但那是這種帶着親人關懷的席面所比不得的。
這一頓飯的參與者只有他們三個人,而作為桌上的中心人物,桓子墨自然是被格外關照的那一個,碗裏被婆媳兩個夾滿了菜,一副不把他喂到吐出來就不罷休的架勢。
午飯結束後,桓子墨又被她們兩個一左一右地關切了一遍在宮中的生活情況,然後才依依不舍地放他回自己院子裏休息。
等他午休醒來的時候,才終于收到了桓明德下衙回府的消息,于是便整理着裝,去了書房。
看到是他,桓明德這才一拍腦袋,反應過來今天是兒子旬休回家的日子,今天這一上午實在是忙碌,以至于他都忘了這件早上還惦記着的事情。
看到清瘦了些許的兒子,桓明德有些感慨,不過他還是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了正事上。
他的消息渠道比家中女眷要多一些,雖說無法探知到東宮內都發生了什麽,但也清楚兒子在這段時間裏絕對沒有受到什麽委屈。
當然,也不可能鬧出了什麽亂子。
他倒是很好奇,太子殿下的具體情況。
他是刑部尚書,此前太子殿下幾次露面也多是與禮部打交道,再有就是三師裏的兵部尚書程恪和戶部尚書藺晖文了。
太子畢竟還沒出閣,所以和他打過交道的人極少,關于他的信息也極少,但他畢竟是儲君,無論底下的人抱着的是謀權篡位的心思,還是共襄盛世的壯志,儲君的品性都太重要了。
尤其他桓明德還坐在了刑部尚書這樣的重要位置,朝中無論有什麽樣的動向,必定會是他們這批一品大員最先受影響。
“墨兒啊,你覺得,太子殿下是怎樣的人?”
桓子墨早就想過父親會先問什麽,可哪怕是他已經有所預料,真的聽到他先關心太子殿下的時候,心裏還是有些發悶。
不過他已經習慣了他爹把公事看得更重的行事風格,只是有些小失落而已,連自我安慰都不需要。
只是讓他評價太子殿下是什麽樣的人,他突然有些不知道該如何形容。
以往學過的那些華麗辭藻,好像在這一刻都不足以表達他心中所想,于是只能幹巴巴地憋出來一句。
“太子殿下是個很好的人。”
桓明德沒料到兒子就這麽一句話,還在等着下文呢。
桓子墨想了想,又補充道。
“殿下很體恤我們這些伴讀,并且十分聰慧,我們四人要挑燈夜讀才能追得上殿下的學習進度。”
懂得體恤身邊人。
這個形容讓桓明德松了口氣。
懂得體恤就好啊,先帝那種不近人情的架勢,現在想想他還是覺得有些後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