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安排
第14章 安排
陸執安連忙趕了過去。
東宮的占地面積并不算特別大,雖然是以模拟小朝廷的規格來建造,但比起整個皇宮來說,還是小了太多太多。
此時等在東宮的共有四人,也就是三師三少裏剩餘的四位。
見到陸執安過來,四人一齊上前行禮。
“臣等拜見殿下!”
“幾位先生免禮。”陸執安下意識地擡了擡手,示意他們起身,可見這段時間的禮儀補課效果還挺不錯。
在外人面前,陸執安還是很能端得住架子的,這個時候走到了正殿的主位上,讓侍墨給諸位大人們上茶。
侍墨應了一聲,出門去吩咐其他人,陸執安則是開始了對幾位老師們的初步認識。
首當其沖的就是太子太師。
太師的人選是陸執安自己挑的,現任戶部尚書藺晖文。
當然,大臣們都不知道最終決定權是在陸執安的手裏,只以為這是陸老爹的決定。
所以順着這個任命思路來判斷,他們一致認為這是皇上打算讓太子殿下走實幹路線。
不管是戶部尚書的太師,還是工部郎中的少師,在朝中都是有名的實幹家,且二者一個戶部一個工部,一個執掌錢糧,一個事關民生。
過去兩個多月的時間裏皇上并沒有表現出太過明顯的政治傾向,但從這次太子三師三少的任命中,他們自認為大致摸到了一些脈絡。
藺晖文起身,上前行禮,正兒八經地介紹自己。
Advertisement
“臣藺晖文,暫任戶部尚書,兼領太師一職。”
陸執安趕緊跳了起來,連忙對他還了個禮。
“藺師請起。”
三師三少,雖然太師太傅太保都有師之名,但實際上承擔教學任務的只有太師和太傅,一文一武。
也就是說,藺晖文就相當于是他的師父了。
雖說在皇家中這個老師的地位能有多高全看皇帝的意思,但陸執安前世接受的教育不允許自己對老師不敬。
見面問聲老師好都是必須的,哪裏受得了自己被老師行禮。
藺晖文也被他行禮的動作給吓了一跳。
太子是君,他是臣,哪有君給臣行禮的事兒啊?!
這要是讓禮部那個糟老頭子遇上了,八成要和太子殿下好好唠一唠君臣之禮的話題了。
藺晖文沒敢站在原地受了陸執安的禮,連忙躲開,只是陸執安的動作出乎他的意料,只躲掉了一半。
“殿下,此事萬萬不可啊!”藺晖文的臉苦了大半。
陸執安不知道君臣之別嗎?他當然知道。
突擊補習裏還真有這麽一節課。
但對于老師的基本尊重是應該的,所以他也就沒有把那些話當回事兒。
天地君親師,放在儒家的那套理論裏,就是跪拜師長都無不可,他今天才只是行了個普通的見禮而已。
所以當藺晖文滿臉緊張不安地想要推拒順帶給他再補一次課時,他直接就搬出了他們最無法拒絕的理由。
“東宮的事我說了算,你們幾位都是我的老師,向老師行禮又怎麽了?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其餘幾人:……
唯獨鎮國公孟信昭這個時候心裏樂開了花。
雖然他也不覺得殿下需要向自己等人行禮,但這會兒看到藺晖文這個老鐵公雞吃癟,嘿,他就是高興!
倒不是兩人之間有什麽實質性的恩怨,而是鎮國公常年在外征戰,這軍隊的糧草全部要由藺晖文來過手。
但戶部管着全國上下的稅收錢糧,滿朝上下也不止鎮國公這一支軍隊需要支出糧草,所以藺晖文做事向來都是精打細算。
答應給的錢糧倒是不會被克扣,但想要多出一錢銀子或者一鬥糧食,那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別說是鎮國公了,就是旁邊同為武将的少傅衛将軍彭佑和孟澤鵬,這會兒心裏也是充滿了歡樂。
畢竟他們同屬被鐵公雞的一員啊!
不過幾人都是有分寸的,這會兒雖然有些開心,卻都沒有在面上表現出來,這也是作為官場人的基本素養了。
藺晖文還想要說什麽,但是陸執安已經把眼神對向了鎮國公,孟信昭也很配合地出了列,一本正經地開始介紹自己。
這一下就把藺晖文給堵了回去,只能氣惱地盯着孟信昭的背影,心想着絕不能給殿下再來一次的機會!
三師三少依着官職排名順序依次上前拜見,于是陸執安就先後把幾人的臉和名單對上了號。
太師,戶部尚書藺晖文。
太傅,鎮國公孟信昭。
太保,兵部尚書程恪。
少師,工部司郎中趙家梁。
少傅,衛将軍彭佑。
少保,安北将軍孟澤鵬。
從官職分布上來看,三文三武,倒是很均勻。
陸執安特意多留意了幾眼工部司郎中趙家梁。
這個人從他定下人選之後就很好奇,今天終于是見到了,心癢難耐,不由得多看了幾眼。
其他人自然也是注意到了他這個行為的,不由得也看向了趙家梁。
這裏官職品階最低的就是趙家梁了,雖然皇上給他升了一級,可也才正四品,離着少師的正二品官職可差着四個等級呢!
有了他的襯托,排名最末、以正三品官職領了正二品銜的孟澤鵬都顯得格外合群了。
陸執安坐在主位上,将幾人的表情看得分明。
不過他選了趙家梁當少師不是為了讓他當靶子的,所以在這個時候,他選擇了給趙家梁解圍。
并且他也沒有用迂回的方式,而是直接坦然地和大家攤牌了趙家梁是他選的這件事。
此話一出,六個人都有些詫異。
三師三少名義上是太子的老師,實際上在教導之外,還被劃入了太子的陣營裏。
也就是說,他們是太子的班子、勢力。
如果皇上允了太子這麽選人,那他肯定會和太子講這些職位所代表的意義,可太子還是這麽選了。
要麽,是太子在藏拙,要麽就是太子別有所圖。
考慮到皇上只有太子這一個兒子這件事,藏拙好像沒有什麽必要,那就是說,太子認為趙家梁的重要性大于擴張自己的勢力。
念頭剛轉到這裏,陸執安後面的話也說了出來。
“不只是少師,太師也是我選的。”
太師是從一品官銜,而各部尚書是正二品,從品階上來看,也是偏低了,但像是這種挂名的職位,在兩個等級內浮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比如同樣以二品擔任從一品太保的兵部尚書,又比如正一品擔任從一品太傅的鎮國公。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他們也沒有多想,以為就只有趙家梁這個例外,以及皇上給皇後娘家面子塞進來的關系戶孟澤鵬。
但是陸執安都已經說出來那麽多信息了,他們要是還猜不出來,那就枉費在官場上混的那麽多年了。
從已有的信息中可以判斷,太子殿下在選擇老師這件事上具有很大的自主權,他可以選出自己想要的組合,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并且皇上和太子的關系也是相當親密,否則皇上也不會允許太子自己挑了。
那麽,太子挑了他們這些人,是想要做什麽呢?
衆人不約而同地将目光看向了藺晖文和趙家梁。
太子是皇上唯一的子嗣,所以,為了保證統治的安穩,他将來上戰場的可能性約等于零,更多的時候他都指揮是一個總指揮官。
而負責文化方面的太師少師,至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都會是陸執安學習生活的主旋律。
因此,太子選擇了最有利于自己計劃的兩個人。
先前他們都以為人選是皇上定的,是皇上想讓太子走實幹路線,現在看來,有這個想法的是太子本人才對。
這個時候,他們恍然間想起來月初時候的那次午後召見。
皇上帶着衆臣來到了禦田,還帶着他們親自試了曲轅犁和直轅犁之間的區別,之後還在朝會上将推廣曲轅犁的事情給安排了下去。
所以……這件事不是皇上在給太子刷聲望?
除了趙家梁之外,其他五人都想到了這一點。
因為品級低而沒有被緊急宣召、又不像孟澤鵬那樣有個好爹的趙家梁:[茫然.jpg]
思路轉到了這個時候,幾個人都已經隐約感覺到了什麽——
他們這位太子爺,好像和大家想象中的都不太一樣啊。
說實話,當初最後兩位在朝皇子拼到同歸于盡的時候,朝臣們不管立場如何,都是眼前一黑。
因為他們都知道,剩下的人選就只有前太子和那位不滿一歲的病弱小皇子了。
據說前太子夫妻倆都身體康健,且當年他′出閣後的那一年時間已經能看得出幾分明君之姿,雖說荒廢了十年,但應當不會太差。
衆人的顧慮更多的是在太子回宮繼位後的下一任儲君是何模樣上。
衆所周知,太子夫婦離宮時還沒有子嗣,只有一個在肚子裏揣了八個多月的包子,也就是太子長子。
這位小殿下可是在村子裏土生土長了十年,從未接受過正統的皇室教育,又已經長到了十歲,性格已經定型,萬一長歪了,以後很難糾正。
但他們那個時候已經沒得選了,請太子回來繼位,恒朝還能繼續往下走個二三十年再考慮下一代君主的事。
可如果讓那位小皇子繼位,只怕是傾覆之禍近在眼前。
所以即便是擔憂,衆臣們還是默認了請太子繼位的事情,而小殿下品性如何這件事,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裏一直都是懸在衆人頭上的一把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