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柒拾柒
第077章 柒拾柒
是以她馬上拍了兩下自己的嘴巴, 默念,神靈原諒她胡說八道,神靈切勿跟她一般計較。
元良良委屈巴巴沖舒妃行禮。
娘親要走時, 小胖子又是一陣撕心裂肺的大哭。好在舒妃哄娃能力相當之強。當一堆吃的和玩的擺眼前,小家夥立馬将元良良忘得幹幹淨淨,前一秒還咧着嘴大哭,下一秒咧着嘴又咯咯樂。
元良良遠遠瞧着, 心裏有些不得勁,又想想這樣才好。
匆匆趕回永壽宮, 她跑得太快, 一時沒注意在走廊拐角撞了人。她咬牙切齒捂着額頭擡眼瞧。看到二殿下, 她傻眼。
二殿下見是她,下意識問:“沒事吧?”關切的眼神藏都藏不住。
身旁的二皇子妃瞧着兩人, 心裏不覺冷笑。
二殿下攜同二皇子妃入宮來瞧太後。坐在永壽宮的正殿內, 太後親切問二殿下最近忙不忙, 都在忙些什麽,又叮囑他要勞逸結合,不可傷了根骨,二殿下乖巧一一應下。
在一旁負責添水的元良良就感覺眼前的太後是有人假冒的。要不然就是在她面前的, 動不動就罰她跪, 罰她餓着的那一位是假冒的,不然這世間真有如此詭異多變的人嗎?
二皇子妃瞧了她一眼, 和太後道:“太後,剛才妾身和二殿下在昭華宮附近碰到了良側妃, 是您允許良側妃去舒妃娘娘那探望小皇子嗎?”
元良良瞪二皇子妃, 這個多嘴多舌的女人,她還不夠慘嗎?還來禍害她。她又忐忑去瞧太後, 果見太後又是一臉寒霜,可怕的不像話。
“接壺茶來,替二殿下和二皇子妃倒上。”太後道。
元良良掂了掂手裏的茶壺明明還有大半,正心裏想着太後這是為何,就見兩個宮女走上來,一個手裏端着托盤,另一個奪走元良良手裏的茶壺,示意她接托盤上的茶壺。
元良良沒想太多,接過,只是接在手裏想放下時,那倆宮女睬都不睬她直接走人了。
茶壺的茶是新倒的,極燙。元良良握在手裏沒一會兒就握不住,她想找個地方放下,又不敢,手不由顫抖起來,茶壺裏裝了滿滿當當的開水,直接濺了幾滴在二殿下脖子上。二殿下回頭看她一眼,沒多話,只用手擦去了。
Advertisement
二皇子妃将這一切看在眼裏,她氣極。二殿下何時如此溫柔待過一個人?恐怕府裏新納的那個寵妾都沒有良側妃在二殿下心中重要吧。
二皇子妃抿一口茶,皺眉道:“茶涼了些,還請良側妃幫忙添點?”
元良良欣喜,迅速将茶壺放下,這時二皇子妃将茶盞往前挪了挪,茶壺撞上茶盞,元良良下意識去扶茶壺,不慎被裏面溢出的水澆了整個手掌。
她慘叫一聲,不住揉着被燙到的手。二殿下想也沒想,起身沖過去拉過她的手察看,還着急忙慌喊人請禦醫。
太後瞧着這一幕,眼裏止不住的驚駭。四皇子,陛下,現在又是二皇子。這個女人莫不是真是狐魅轉世,來攪合皇宮的?
元良良好不容易才從二殿下手裏抽出自己的手,她顫抖着手,去瞧太後,接觸到太後的目光,不由瑟縮了下。
元良良給燙傷的那只手又厚厚抹了一遍傷藥,希望不留疤痕,不然殿下見到她醜陋的手犯惡心怎麽好。
她又想起白日裏太後瞧自己的那個恐怖眼神,太後一定是看出來二殿下對她太熱情的緣故。可那是二殿下的問題,跟她有什麽關系?太後不該去質問管教二殿下嗎,卻什麽事都怪在她一個柔弱婦人頭上,真是不可理喻。
接下來的幾日,太後竟沒有找她麻煩,讓她罰跪也鮮少。她算是過了幾日太平日子。
正當她都快忘了還有這茬事時,太後突然昏迷不醒,幾個禦醫同時來探太後脈象,都查不出緣由,還是禦醫院正在太後的床頭發現一只繡着杜丹花樣的荷包。
從荷包裏挑揀出有致人昏迷的毒藥,太後就是中了此毒。喝了院正的幾副解藥,太後才恢複清醒。
太後雖說已無大礙,陛下依舊震怒,勢要查清此毒從何來,何人如此歹毒要殘害太後?
元良良早瞧見那只荷包,她只覺渾身發涼,如同掉進了冰水中,不止冷,她還游不出去。她踉跄兩步,恐懼的淚水不由自主奪眶而出。
果然,一名年紀尚清的小宮女跪下道:“此荷包奴婢見良側妃佩戴過。”
所有人看向元良良。元良良跪下,無力掙紮:“奴婢沒有要害太後,奴婢是被人冤枉的。”
陛下道:“那你倒是說說看,是誰冤枉了你?”
元良良瞧着太後,知道無人會站她這邊,還是有氣無力說了句:“是太後。”
太後用自身安危來嫁禍她,就算都知道是真的,又有誰會站出來說呢。
哪怕是陛下,為了哄太後高興,恐怕也會默認了此事。畢竟她只是一個沒有背景的皇子側妃,就算四殿下之後回來又怎樣,良側妃死都死了,難道四殿下還會為了她找陛下和太後報仇不成?
四皇子府良側妃元氏傷害太後鳳體,陛下下旨将其打入冷宮,擇日賜死。
舒妃抱緊了小皇子,摸着小皇子的頭,憐愛道:“乖孫兒沒了娘親無事,以後祖母會護着我們乖乖的。”
舒妃又想起執着的四皇子,不由唉聲嘆氣,:“你爹爹要回來,知道他的良側妃沒了,還不知道會怎麽樣呢。乖孫兒,你說,你爹爹會不會怪本宮沒有照顧好她?”
舒妃想起四皇子面對良側妃時的眉眼神情,苦笑:“一定會的,他不說,可是心裏一定會這麽想的。可是那是陛下的決定,傷的還是太後,本宮豈能幹涉。”
大皇子府。
“就怕四殿下回來覺得我們沒盡心,殿下,這可如何是好?”
大皇子妃焦急瞧着大殿下。四殿下托付他們關照良側妃,只兩次,他們都無力幫忙。第一次是良側妃嫡姐元傾城被關京兆獄,大殿下不想主動招惹二殿下引來陛下不滿,于是裝作不知。而眼下,良側妃毒害太後,陛下親旨要将良側妃賜死。這時候又誰敢說情。
大殿下忙讓人鋪紙磨墨,這封信是寫給遠在漠北的四殿下的。他得告知老四此事,更得說清他想救良側妃,然他無能為力,他十分心痛。
大殿下寫完信,交給親信後,又琢磨着沖大皇子妃道:“你即可進宮,無需多言,只要陪着太後聊天解悶即可。”
大皇子妃忙應是。
...
祁國北境。
四殿下與諸将僵持不下。原先讨論決定與烏孫談判一起對敵犬戎t王,誰知殿下會在今日提出與烏孫談判暫緩,殿下竟還提出接下來的作戰方案,他打算拿下四郡,立時遭到諸将反對。
四郡是犬戎邊境,要想進入漠北與犬戎對戰,就得拿下四郡,從四郡入手。祁國要有這個勝算,先帝和先先帝也不會數次與犬戎和親,數十年如一日傾舉國之力防守北境了。
且不說能不能拿下四郡,就算能拿下,這就意味着,他們在告訴犬戎王,祁國打算向犬戎開戰了,請人家做好準備。犬戎如今只是針對烏孫,他們又何必自讨苦吃。
四殿下心裏已有決斷,沖諸将肅然道:“烏孫與祁國相鄰,烏孫被攻破之日,便是祁國邊境百姓的災難日。與烏孫聯合,先帝時就有此舉,然結果烏孫王在出戰前夕出賣元朗将軍,導致元朗将軍五萬精騎對敵犬戎十八萬,最終同歸于盡,元朗将軍也在此次戰役中身死。倒不如我們另謀他路,此次便先拿下四郡,好讓犬戎王知曉我祁國并非他蠻夷能任之宰割。”
骠騎将軍林知文道:“四殿下,先帝以及陛下都明确讓咱們在此防守即可,進攻勞民傷財,不到萬不得已,我們又何必主動招犬戎的眼?”
四殿下:“那是因為陛下膽小,怕輸。若是能贏呢?”
諸将面面相觑,心道也就四殿下敢這麽明目張膽非議陛下了。
諸将中其實有一半武将都覺得殿下此話有理。這些年,犬戎王屢次試探,一次比一次過分,然而京都依舊不肯給作戰權。理由一大堆,實則誰不知道陛下及朝中文儒怕輸而已,他們也就只得忍氣吞聲。
陛下也知天高皇帝遠,怕北伐将帥不服從壞事,是以陛下派來北境的幾位領頭将軍皆是他的心腹之人,而心腹之人有兩個還是文狀元出身,镖旗将軍林知文便是其一。兩位文狀元将軍用的心腹參将自也都是只知紙上談兵之輩,這樣一來,北伐軍中幾乎大半的将領都成了保守派。
“四殿下,這仗打不得,我們和犬戎王簽了盟約的……”
“四殿下,犬戎王熟知漠北,我們要是率先發難,勝算全無啊……”
“四殿下,萬萬不可哪……”
四殿下才不理會他們,反正他們也只能怪聽主帥的。“此事本殿已決定了。明日夜半時分,唐平和孟卓也以及羅将軍各率兩萬騎兵随本殿出發四郡,林将軍及諸将留此看守。”
四殿下用的兩人都是他的老熟人,另外的羅将軍也是先帝老将出身且幾次進言打犬戎。此戰他非贏不可,冒不得險,是以他用人萬分小心。
明日?!林将軍還想着向陛下告狀,可飛馬到京最快也要三日,明日哪來得及?
等諸将退下,朱先生憂心問:“殿下,明日是否急了些?此事還需多方面謀劃。”
四殿下瞧着眼前,怔怔出神:“京都已有兩月未送信過來,本殿心神難安。”
朱先生暗暗思忖:不就是良側妃兩月沒給您寫信嘛,我的殿下呀你至于嗎?也許良側妃忙着照料小皇子沒空寫信呢?也許良側妃寫信寫煩了就懶得寫了呢?
殿下似乎知道他如何想,道:“前四個月,良側妃都是固定半個月給本殿寄一次信,四個月本殿收到過八回。可如今這都過了多久了,良側妃斷不會因為其他事忘記給本殿寫,哪怕小皇子病了,她亦不會忽略本殿的,定是發生了何事。”
殿下着重“小皇子病了”,聽得朱先生直咂嘴,殿下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在良側妃心裏比小皇子重要?朱先生好想告訴殿下一個事實,這女人呀有了孩子萬事足。
殿下又道:“奪四郡是早晚的事。不如就明日,這樣也好早點送捷報入京。”
第二日晚,四殿下整軍出發,三位将軍加上他,各帶一路人馬按計劃悄悄摸進四郡,不論拿下守城或是失利,兩日後都要于四郡中的“其嘎”會合。
一日後,四殿下的軍隊突破四郡,城牆上的旗幟由大白犬換成了迎風招展的“祁”。等犬戎王反應過來時,四殿下帶着人已然開始重新整頓四郡,就連四郡原先的名稱都改成了好記的祁國名。
犬戎王野心勃勃,他原先是想下個月先拿下不堪一擊的烏孫,繼而趁其不備,進攻祁國。誰知那祁國四殿下與過往的祁國将領不同,是個勇猛的武将。犬戎王心驚之餘又覺膽寒,看來他是遇到勁敵了,看來攻打烏孫還得從長計議。
而新繼任的烏孫王也因此,很是感恩祁國四殿下的仗義之舉。是以烏孫王決定,從烏孫王族中選出烏孫最靓的美人進獻四殿下。
四殿下帶着軍隊返回時,四十萬大軍高聲齊呼。四殿下能成功奪下四郡無非是振奮軍心之舉。
他們被灌輸了數年,甚至數十年的不敵犬戎王思想,數十次被犬戎王伏擊,都窩囊的不敢反擊一下,上将都只是要求他們守好本分即可。終于在四殿下到來的這一刻有了轉變,他們怎能無動于衷。
三日後,四殿下的捷報送達太和殿,陛下及衆臣得聞捷報,疑惑之下只剩滿殿的興奮喜悅。
祁國與犬戎簽訂百年不進犯盟約,他們規規矩矩都做到了不越漠北境地半步,可犬戎王倒好,數次挑釁試探他們的底線。陛下和衆臣商議下決定忍下這口氣,畢竟沒勝算不是,要是開局就敗,那祁國百姓該如何看待他們的陛下。
陛下心裏其實也很痛恨犬戎王就是,可他有什麽辦法。他無人可用呀。這回四皇子能出奇制勝,着實讓陛下沒想到,總之陛下很欣喜若狂就是了,當着滿朝文武連誇四皇子出息長進,不虧是他生的四皇子。
陛下本想自己親自念捷報,打開帛軸一瞧,發現從頭到尾密密麻麻寫滿了字,陛下于是又遞給賈公公讀。
“四皇子于景昭二十二年一月十四日攻下犬戎四郡,殺敵四千,得俘虜八千,自損三百八十人……”賈公公聲音洪亮念,念着念着,就突兀停了。
陛下正眉飛色舞聽得得意,心道明明那麽多字,這賈公公莫非偷懶?陛下面色不愉,就見賈公公神情古怪湊過來要和陛下說悄悄話。
陛下心道念個捷報有必要如此偷偷摸摸的?讓底下大臣瞧着,還當有什麽見不得人的貓膩。
于是陛下推開湊上來的賈公公,大喝:“什麽事都沒有捷報重要,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