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開業
第033章 開業
每每半月之期快到t?時,《風月見聞》的書粉們就開始掰着指頭數日子,然後等時間一到,要麽告假要麽提前遣人出門,去攤子上排隊。
畢竟誰都知道,《風月見聞》,每期限量,售完即無。
這天也是,一家女學堂大門裏,兩名少女手牽着手,急趕慢趕地跑了出來,身上還背着一個不小的書箱子。
“都說了讓你提前收拾好,結果耽誤這麽久,現在過去肯定搶不到了。”
“關我什麽事兒啊,明明是今天夫子拖堂了。”
“啊啊啊啊好煩啊,為什麽偏偏是今天嗚嗚嗚嗚~~~”
“別說了,省省力氣快點跑吧。”
兩人歪歪栽栽地邊跑邊埋怨,沒一會兒就氣喘籲籲的了。
她們看看天色,心裏估摸着大半是搶不到了,但是又不肯死心,便還是走走跑跑地往那個方向奔過去。
距離差不多還有二三十米的時候,其中一個女孩隐約看見好像還有人在排隊,立馬拉了下同伴:“好像今天還有诶,快快,趕緊的。”
另一人聞言,顧不上确認真假,埋頭就往前沖。到了近前,卻發現居然有兩條隊伍。
兩人躊躇着觀察了一下,還是先排在了買書的那一隊。
攤子後邊,除了往常都在的書攤小哥,今日還多了一人,手裏拿着一個喇叭形狀的東西,怼在嘴前大聲吆喝:“《風月見聞》今日開始改版,加量不加價,還可長期訂購,送貨上門,感興趣的可以排隊。”
他來來回回就這一句話,聽是聽懂了,但還是滿頭問號。
改版?怎麽改?
加量不加價又是什麽?別是把故事的水準整低了吧?
還有什麽訂購,送貨的······聽都沒聽說過。
兩個女生相互讨論着,決定先看看再說。
隊伍移動得很快,很快輪到她們。
兩人掏出早就準備好的錢遞過去,就發現書攤小哥給了她們一本确實比以往稍厚一點的冊子。
封面也和以往稍有不同,大大的《見聞》兩字,在稍微泛黃的紙張上,莫名顯出一絲古樸的底蘊來。
感覺自己占了大便宜的兩人不約而同面露喜色,對剛才那人的吆喝信了幾分。于是她們趕緊走到另一條隊伍後面繼續排着,這才小心翼翼地展開冊子。
?
??????????
以往的冊子就和一本書一樣,只需一頁一頁翻過去就好,而今天的冊子,像是疊豆腐。
展開後發現還得再展開,還得再再再再再展開。
直到一本厚實的冊子變成一張有她半身大小的紙張。
-oooooooo-
兩人不約而同,震驚地張開嘴,眼睛幾乎快脫眶。
過于強烈的反應逗笑了旁邊的人。雖然他們剛才也很震驚,但是現在他們已經進化了呀!!!于是在一種莫名自豪的心理驅使下,旁人熱心地給兩人指點“江山”。
其實,就算沒有別人指導,這塊“大豆腐”也不難理解。畢竟紙張上用單線、雙線、虛線、實線劃分出了明确的分區,每個分區一個故事。又或者說,每個分區是一類故事。
當然,最顯眼的,還是占據版面最大,标題最突出的那個了。
兩人不約而同将超大的紙張對疊了一下,只露出那一塊,然後開始看起來。這一看,就不知不覺沉浸進去了。
直到身後的人實在忍不住,拍了拍兩人肩膀,她們這才發現,已經輪到了自己。
兩人臉一紅,連忙給身後人道歉,這才看向這個跑堂打扮,胸襟上繡着“飛毛腿”三個大字的小哥:“請問一下,長期訂購,送貨上門是怎麽弄呀?”
“是這樣,我們飛毛腿和《見聞》已經簽訂了長期合作計劃。只要您在我這付了定金,留個姓名地址,以後每一期的《見聞》出爐,我都第一時間給您送上門,到時候,您再給我每一期的餘款就好。這樣的話,也省的您花時間排隊了不是~”
聽起來是挺省時省力,不過······
“你們免費給送?”
小哥嘿嘿一笑,伸出一根手指:“送一次,一文錢。”
說真的,一文錢真心不算貴,在定安城,哪怕打賞個乞丐都是2文錢起步了。
兩個小姑娘對視一眼,當即掏出荷包,留了定金和地址。
離開之前,小哥還順手給了一人一張單頁:“這是我們飛毛腿的服務範圍,大到房子,小到一口針,什麽都送,您看看,感興趣可以後續聯系我們。”
兩人大致掃了眼,發現單頁上的內容倒也樸實無華,就業務範圍,收費方式,店鋪地址三種信息,但勝在詳實。
奔着“有備無患”的想法,兩人将單頁往報紙中一夾,相攜離開了。
《見聞》的發行比火鍋店的開業早2天。因為這一次不限量,全定安城至少有一半的人家都入手了一份,所以第二天,大街小巷,工坊學堂,社交話題頭條就是《見聞》。
大家從改版後的形式聊到內容,争論不休,最後,停在了頭版頭條的“坊間名談”上,先是從故事極具渲染感的文筆到反轉再反轉的劇情誇了又誇,最後停在了故事中那個新奇的美食上。
“話說,你們有誰吃過‘火鍋’嗎?看他寫得好像很好吃的樣子。”
旁邊一堆人都搖頭。
“這就是杜撰的吧,話本子哪有真實的,你們還真信啊? ”
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不可能,寫得這麽詳盡,怎麽可能完全杜撰。”
“怎麽就不可能了,那我還能給你編出神仙是怎麽生活的呢······”
一群人說着說着,又争起來。
角落裏,一個瘦弱的男孩默默舉起了手:“我知道哪裏有。”
他的聲音不大,可偏偏,在場所有人就是莫名其妙地聽到了,立馬住了嘴。
十幾雙目光刷地一下聚焦在他身上。
男孩反射性縮了下肩膀,吞了吞口水才結結巴巴開口:“就······我家附近,好像有······家店,名字和上面的一模一樣。據說明······明天開業。”
十幾人聞言,再刷地一下轉回頭,紛紛和自己相熟的人對上,雖然沒說話,但是眼神滿天飛,任誰都看得出他們在想什麽。
幾息過後,圈子裏一個頗具話語權的人一錘定音:“那就明晚下課一起去!陳銘帶路。”
陳銘就是剛才舉手的男孩,他在圈子裏一直都是“跟班”一樣的存在,當即乖巧地點了點頭。
其他人則歡呼出聲,然後開始七嘴八舌地圍繞這個吃食暢想起來:
“不知道有沒有故事裏的這些套餐,我想要同款~~”
旁邊人紛紛附議。且這樣的聲音,發生在大街小巷各個角落。
—— 那自然是有的。
莫林知作為一個專業營銷人,怎麽可能會忽略這一點。
那天給印刷坊下印的時候,她就敏銳察覺到,“同款”&“聯名”的威力。于是立馬就讓師傅另外刻了張A4大小,圖文并茂的“同款套餐推薦”版印原本,注明了原價和福利價,選取了更加厚實精良的紙張,做成了插卡式立牌,每張桌上一個。
同時還緊急招來畫師,抓着李程江一起,給頭條故事的每個重要角色都配了一張人物小像,印成了卡牌。
點聯名套餐即可随即抽取1張卡牌!
正式開業這天,她最後巡視了一遍店鋪,自覺應該是萬無一失了,便領着吳大掌櫃等人,等吉時一到,開門迎客!
酒樓的開業并沒有像惠民食堂那樣轟轟烈烈,她就是放了挂鞭炮,然後門外擺了一圈花籃就算完事兒~
——畢竟錢都花在營銷上了嘛~~~~
沒錯,為了保證後續各個産業線之間的健康長久發展,莫林知從一開始就将酒樓、農莊、飛毛腿、《見聞》幾條重要産業線都割裂開來了。
相互之間獨立運營,互不幹涉,但又互為支撐······舉個例子,《見聞》廣告多的時候,酒樓或者飛毛腿想要打廣告那自然是有優先權的啦~~
莫林知這樣做,也是提前吸取了某巴巴的前車之鑒。
産業線并在一起,勢頭好的時候,自然是可以用老大拉拔後面的弟弟妹妹們,可如果後面的形成了依賴慣性呢?如果競争變大,勢頭不那麽好了呢?
君不見後面某巴巴做業務分割,子公司分割的時候,樹倒猢狲散的,底下多少人遭殃。
既然如此,倒不如一開始就獨立發展,大家卯足了勁兒各憑本事,穩步擴張。
當然,扯遠了,眼下緊要的還是酒樓。
因為開業慶典做的比較平淡,所以當前人不多,進來的基本都是正好路過,又比較喜歡獵奇的人。
整個中午過去,一樓上座率才30%,樓上的雅間就別更提了,一共2桌。
但也有好消息:體驗過的人基本都表示味道環境服務都很不錯,評價很高,還辦了會員充值卡。
說真的,接近100%的好評反饋其實已經超出了莫林知的預期,所以t?對于客流量什麽的,她接受度還好,就是吳大掌櫃頻頻擦汗,看着壓力很大。
莫林知見狀,無奈搖頭:“吳掌櫃,天塌下來也砸不到你的,放寬心吧。”
吳大掌櫃的又一次擦了汗,幹笑了幾聲附和,表示自己就是身子虛,一到夏天就盜汗。
心态這個東西,是只能自己調整的。莫林知道自己說了也沒用,幹脆眼不見為淨,找了個角落位置做自己的事情。
随着太陽一點點西沉,體感溫度也顯而易見地降下來,還有點涼飕飕的。
莫林知從思緒中抽離,看了眼窗外的暮色,提前讓掌櫃把門外的燈燭都點起來。
閑得心裏有些虛的吳大掌櫃親自帶了兩個小二出門了。讓小二扶着梯子,他爬上去,哼哧哼哧一頓操作,忽聞遠處一陣熙熙攘攘,吳大掌櫃好奇望去,就見一群人從不同路口出現,最終彙聚到這條主路上,烏泱泱地奔過來。
他站得高,清楚看見領頭那個年輕人指着自己方向朝身邊大喊:“快,看到招牌了,就是那家火紅火紅的。誰沖刺一把,先去占幾個座。”
吳大掌櫃手一抖,火燭差點落底下小二身上。他手腳并用地爬下來,直往裏奔:“快,快,客人來了,所有人,各就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