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品鑒
第031章 品鑒
衆所周知,所謂的“再說”“有機會”那就基本等于沒有後文。此後一連七天,莫林知都在酒樓那邊把控菜品,跟進裝潢和員工培訓,直到最後一天整個流程走完,她深覺大體上沒什麽問題了,這才想起那位“文壇鬼才”李程江。
是時候請人來他第一個軟廣的現場體驗體驗了。
莫林知很是慎重地下了個帖子,邀請李程江、老黃和三個孩子。并且這天一早,她作為整個酒樓的負責人,等在了門口。
下帖之前,她沒有告知酒樓邀請的人是什麽身份。而現下,看着一行五人,除李程江穿着還像個有錢子弟,其餘4人俱都樸素至極的樣子,吳管事和衆小二臉色半點不變,熱情地迎上來:“歡迎光臨,貴人一共5位嗎?”
李程江轉頭看莫林知半點不打算插手的樣子,便點了點頭:“對,5個。”
“那您是想要一樓的大廳還是雅間?”
“就一樓吧。”
“好嘞~請您跟我來~”小二揚着聲音,一波三折跟唱歌似的,他半側着身子,帶着一行人從邊上繞了小半圈,邊走邊利落地介紹,“咱們這邊有免費的飲料,免費的蘸料,碗具勺子都在旁邊的櫃子裏,貴人等會兒可以帶着孩子來看看是否有感興趣的。另外,頂樓還可以免費做丹寇或者艾草針灸,只要一桌的消費達到5兩,整桌客人都能享受,貴人們吃完了也可以去體驗下。”
說完之後腳下一轉,将人帶進靠着屏風的那一桌,麻利地給幾人上碗筷杯子,倒茶。然後t?才從桌子裏抽出一張圖文并茂、價格分量标注得一清二楚的菜單,給大家介紹菜品。
火鍋這個東西畢竟新奇,李程江想起莫林知的邀請函裏提到過,今兒這頓全算她頭上,便毫不客氣地要了兩個鴛鴦鍋,共計4個鍋底。
豬肚雞+菌菇+酸湯+變态辣。
另外時令蔬菜點了四盤,還有什麽鴨血、鴨腸、手打雞肉丸、手打魚丸等等看着比較感興趣的都來了一份。
店小二将所點菜單寫在紙上撕下,用回形針和店鋪那張菜單別在一起,問詢過沒有其他要求,這才退下。
等待的時間有點無聊,尤其李程江和老黃還是兩個大男人,也沒啥好說的,想起剛才店小二的介紹,李程江率先提議:“不如去看看那邊的飲料和醬料?”
“走呗。”老黃當即起身。
他一走,另外三個孩子也跟着動了。
飲料那一排擺着四個木桶,分別是酸梅湯、薄荷茶、菊花茶、炒米茶,旁邊立着一名店小二,見幾人過來,麻利地從下方櫃子裏翻出幾個杯子和一個托盤:“貴人們想喝點什麽?”
老黃先每一種都要了半杯,和幾個孩子一起嘗了一下,才各自選了自己喜歡的口味。端着托盤,他看看旁邊的蘸料區,想着要不要打份蘸料再一起端回桌。
店小二看出他的為難,适時提出可以代勞。
老黃便毫不客氣地将托盤給了他。
旁邊蘸料區也是一樣,每一個大缽子上都貼着一個标簽,什麽醬醋油蔥姜蒜等等,還有些比較有特色的例如炒豆、胡椒、肉醬之類的。
上面還有一個大一點牌子,推薦了幾種輕重口味的蘸料調制方法。
老黃根據推薦,給自己弄了一個據說可以解膩降火的油碟。
旁邊李程江和三個孩子也都各自弄好了。李程江也是照着推薦來的,三個孩子就比較五花八門,自由發揮,旁邊伺候的店小二半點沒有幹預,根據他們的要求進行添加,指哪打哪。那過于慎重,好似面對什麽不得了的大人物的态度,把三個孩子興奮得臉紅撲撲的。
一行人收獲滿滿的回了座位,臉上俱是舒爽放松的笑容。
很快,有人端着兩個熱氣騰騰的鍋子過來,店小二幫着點燃了爐子下面的火,然後調整了火勢大小,确認OK後,這才從菜單上劃去已上菜品。做完這些,人也沒走,而是貼心地告知用餐方法:“這兩份清湯鍋底建議可以先喝湯,等菜來了再放進去。”
說完,見他們都沒反應,便貼心地問要不要代勞。
後面還有個小二推着一個架子,上面擺着滿滿當當的菜品也過來了。
幾人都沒見過這種吃法,便都撒開手,讓小二來。
小二便先是給每人舀了湯,等人喝得差不多,确定不需要第二碗的時候,這才開始慢慢下菜。
一邊操作一邊介紹,直到他們适應良好,表示要自己動手時,這才退下。
也就是在這時候,莫林知坐了過來,店小二很快為她添上一套碗碟。
“我以為你要在那裏杵到我們出門。”李程江玩笑道。
“就是正常走個流程。感覺怎麽樣?服務、菜品這些。”
李程江一邊往嘴裏塞了個丸子,一邊贊賞點頭:“加上我的這篇故事,等着吧,今年定安城最火的酒樓,絕對是你家這個。”
聽他這麽說,莫林知漂浮的心徹底安定下來,臉上浮現出淺淺的笑意:“那接下來就看你的了。”
李程江吃得頭也不擡,比了個“沒問題”的手勢。
一行人吃完,又結伴去樓上體驗艾草針灸。
丹寇和艾草針灸是莫林知親自去談下來的。
丹寇選了一家不怎麽出名的小店鋪,但是主人家手藝還不錯,莫林知便以“廣告置換”的方式談了合作,店家免費替她店裏的客人制作丹寇,但是可以利用這個攤位為自家的生意做宣傳。
艾草針灸就沒那麽好談了,畢竟是專業性比較強,且和身體切身相關的東西,莫林知便幹脆找上城內比較著名的醫堂,軟磨硬泡地談了個半價。
醫堂只需要提供學徒即可,但是為了保證效果和安全,火鍋店裏需要挂上醫堂的名字。這樣,既可以達到品宣的效果,也可以形成一種制約。
從當前幾人臉上的享受來看,結果顯然不錯。
最後全套流程體驗下來,李程江當場就要了筆墨紙硯,表示這一期的《見聞》頭版,他要更換內容。
原定的內容其實也不差,只是受莫林知的影響,他之前就是在文章末尾以及故事主角吃飯的場景上給這家店留了幾行位置。
但沒想到這家店給了他這麽大驚喜。
這麽對比一看,這幾行位置就遠遠不夠了。李程江稍加思索,将原來的故事內核幾下拆剝出來重新套殼,變成了整個故事都在一家酒樓發生,然後不着痕跡地将酒樓的菜色、服務、裝潢等等安插進去。
莫林知立在旁邊,親眼看着他思緒毫無阻滞地寫完,心裏不禁感嘆:落筆生花這個詞,就是為這種人量身定制的吧!
一炷香不到,這人就能完成一篇反轉再反轉的敘事體小說,且句句精煉,一字不用改。
不難想象,這樣一篇故事,要是放在現代那種社交平臺,估計不用一個小時,底下的點贊評論就得10W+。
等等,轉評贊???
emmm,《見聞》倒是可以發起一個大衆投票,按月和品類評選大家心目中的商家紅黑榜。
靈感來了的莫林知當即掏出随身小本本,把禹朝版的“大衆點評”記下來,準備後續完善一下。
不光如此,她若有所思的看着大門位置,考慮半響,叫來兩位掌櫃,讓他們在各自的店門口準備一個公告牌一樣的東西。
公告牌的名字也簡單:食客點評區!
《見聞》的大衆點評雖然還沒那麽快出來,但她的店鋪可以先用上!
到時候,就在收銀臺的櫃子上放一簍子點評紙和鉛筆,但凡有意願的都可以寫上自己的感想張貼在上面,當然,也可以寫需要改進的地方。
莫林知将自己的想法以及初步能想到的風險和兩位掌櫃作了細致溝通,确認他們都get到了自己的點,這才撒開手,和旁邊等候一旁的李程江幾人一起離開。
時間還早,幾人一起在街上漫無目的地閑逛,不知不覺,李程江和莫林知兩人就落在了後頭。
突然這麽閑暇,莫林知不太适應的同時還覺得有些心慌,想了想,提議道:“要不我們去印刷坊看一看?師傅說已經把活字印刷研究出來了,正好我們稿子也有了,不如提前給師傅練練手。”
她這話一出,前面的老黃突然踉跄了一下。
大概是收到兩人如芒刺在背的目光,他頭也不回地加快步伐走前頭去了。
李程江收回眼神,看着身邊人,意味不明地笑着感嘆:“王爺還真是運氣,能有你這麽盡忠盡職的下屬。”
盡忠盡職???
莫林知抖了抖,她一直覺得自己和這四個字完全搭不上關系來着。
只不過是做一天和尚就撞好一天鐘而已。更何況,她做這些,可不光是為了蕭衍,更重要的還是提前為自己有錢有權背後還有人的養老生活鋪路。
不過這些,就沒必要說給全天下知道了。
莫林知忽略他的調侃,歪頭問道:“去不?”
“不去。”李程江幹脆利落地拒絕了,他左手撐着右肘,晃晃手中的稿子,“我今天的任務可是超額完成了,誰也別想讓我再動腦子。”
“好吧。”莫林知遺憾聳肩,也沒勉強,只和他約定了第二天在印刷坊的見面時間,就告辭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