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我在大明當邪神》12
第70章 《我在大明當邪神》12
【好了, 今天的推文到此結束啦!】
【關于明朝,我們能在男頻看到許多穿越到明朝的網絡小說。長樂了解一番後,也不得不承認, 明朝可能對男性來說是最好的古代。
因為明朝沒有唐朝的世家門戶之別,也沒有宋朝的重文抑武, 在明朝哪怕出身農家, 也可以通過科舉成為朝中重臣。
哪怕沒文采不識字,也可以通過戰場殺敵來封王拜相。
甚至知道哪些太監日後得勢, 通過抱太監的大腿就可以錦衣還鄉,或者進入鄉學, 抱學士大腿, 成為學黨的同謀, 再成為人上人。】
朱元璋臉色黑沉沉。
前面還聽得高興,覺得他建立的大明果然比唐宋厲害,結果立刻又聽到什麽太監、學黨,朱元璋就想想到唐朝的宦官專權和宋朝的黨争,好了,大明一下子集齊了。
他憤怒地瞪着朱棣,很想罵朱棣後代都是什麽皇帝, 閹人和文人竟然都控制不了,一個個權勢滔天,把皇帝放在哪裏?
但是朱棣也愁啊, 他又去瞪自己的胖兒子朱高熾, 這小胖子剛出生就胖,所以從小身體不好, 朱棣更偏愛能馬上征戰的次子朱高煦。
現在朱棣都忍不住懷疑,是不是正因為朱高熾身體不好, 所以被大臣和太監架空了???
【但是明朝對女性非常暗黑。
可能大家都想不到,才女最少的時代竟然不是蒙元也不是滿清,而是明朝。
男女性別最不平等的時代,竟然也是明朝。
除了以上提及的明朝惡習,明朝還有個很少被提到,但是真實存在的惡習——束胸,又或者叫做“纏胸”。】
“束胸是什麽?”
Advertisement
唐朝人不能理解。
尤其是武周到開元盛世時期,服飾文化影響到了唐朝中後期。哪怕唐朝中後期對女性約束越來越大,許多青樓女子還是投其所好。
唐末詩人周濆寫鄰家女“日高鄰女笑相逢,慢束裙腰半露胸(1)”,唐末花間派詩人歐陽炯寫青樓女子“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臉如蓮(2)”,唐代詩人方千寫“粉胸半掩凝晴雪(3)”,連白居易都有寫名妓“半露胸如雪,斜回臉似波(4)”。
方方面面都能看到,此時的大唐,與唐以前的秦漢,女性的內衣還是正常的肚兜抹胸。
【很可惜,纏胸和纏足一樣,雖然具體起源時間不确定,但是目前有史料記載的,都是從宋朝開始。
宋朝以胸小為美,把小胸叫做“丁香乳”。于是女子開始把胸緊緊束住,一直流傳到了明清,纏胸纏到了民國。】
“束胸是說澤嗎?”
秦漢人齊齊低頭,看自己。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秦朝的士兵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澤”是他們的亵衣,而且是男女通用的,主要是為了吸汗。不僅他們軍中的士兵都穿“澤”,連家中的女眷也穿。
有時候士兵之間洗衣服晾衣服非常随意,拿錯了別人的澤也是常有的,他現在穿的別人的澤就比自己的那件小,感覺憋得慌,呼吸都不順暢了。
士兵扯扯自己的衣服,試圖把裏面的衣服扯的寬松透氣點。
他有些疑惑:“非要把胸口憋住,是太窮了買不起很多布嗎?”
在這個物質匮乏的年代,秦朝士兵能想到的,就是跟自己家人一樣,為了節省布料把衣袖做窄小點,所以才做束胸。
對宋朝人而言,又是一次赤果果的打臉。
【所謂束胸,就是在女性剛開始發育的時候,由她母親用一根長長的白布條一圈一圈把她胸部纏住,這根白布又叫“束奶帕”。
女兒出嫁以後,束胸還要繼續進行,這個任務轉交給了丈夫……(5)
到明清時期,可以從畫中看到,女性的曲線完全消失了,不是因為她們瘦到沒發育,是因為束胸越纏越緊。
其實蒙元和滿清統治者反而是非常厭惡的。
蒙元時期束胸還沒徹底發展起來,女性迎來短暫的放松春天;但是到滿清時期,明朝的束胸根深蒂固,朝廷越反對,男人越堅持。
于是到了清末,到了民國,女性的胸越纏越緊,胸前越來越平。
民國時期,上海錦江飯店創始人董竹君女士曾在自己回憶錄《我的一個世紀》中寫過:
十五六歲時穿的服飾就是“一件灰色無花的綢面灰鼠皮襖(那件皮襖相當大,穿起來不合身的),一件緊胸的布背心(當時女孩子都要把胸部捆得緊緊的),一條黑緞褲,一雙黑鞋和白洋布緊襪套。”(6)
一直到後來興起“天乳運動”,發起婦女解放運動,女性的胸才迎來自由,多麽可悲!】
長樂說這話時,語氣悲怆。
雖然她生活在相對自由許多的現代,其實因為從小出生在農村,她依然能聽到對女性的許多“清規戒律”。
比如她個子高,腳也比較大,從小祖母就擔心“腳太大了嫁不出去”;
後來她開始發育,又有村裏的婦人盯着她的胸,說“胸太大了很醜”。她們當地的方言裏,“醜”不單純是不好看的意思,還有說“不知羞”“不害臊”的意思,于是有的長輩經常強行壓着她的肩膀,讓她含胸點,別挺起來顯得“醜”;
再後來工作之後,長樂喜歡上健身,偶爾回老家,還有人盯着她的屁股說她“屁股大好醜”,或者說“屁股大好生養”。
明明是她自己的身體,卻有那麽多親近或者不親近的女人各種點評。
而同村的其他男孩,嘴巴大的像香腸唇是“嘴大吃天下”,個子小偏偏手腳大明明很不協調,大家誇他“手大定江山,腳大走天下”。
誇完那個平庸至極的男孩,那些婦人一回頭就開始批評她的大腳。
長樂當時翻了個白眼,心中下定決心,一定要考出去,離開這仿佛還停在清朝的農村。
現在她知道,村裏那些婦人其實自己也不知道這些意味着什麽,她們自己也是被一代代馴化過來的。
可能她們的長輩就是民國時期纏足束胸的那一批女性。
長樂很小的時候,還見過村裏的纏足老太太,終日只能坐着。
那時她祖母說起對方,還語氣羨慕說人家年輕時是地主家的有錢小姐。
盡管祖母早已不在了,但長樂現在知道,自己祖母的羨慕是真心誠意的。
哪怕她祖母是優秀的女工人,上過學,參加過公社建設,也進入過國營工廠,但是知識的吸納并不代表她的父母留給她的影響能徹底改變。
祖母依然覺得大腳女難嫁,會給剛開始發育的她縫制很緊很緊的小背心,會給她刻意做小一碼的千層底布鞋……
清朝仿佛滅亡了,又仿佛沒有。
當她考出農村,進入城市,卻發現城市裏也沒有多自由。
體育課時男生會盯着女生的胸大聲嘲笑,走樓梯時男生會從上樓往下故意盯着女生的胸口……
明明是男生的錯,老師看到,反而批評女生的衣着,不允許女生的衣領太低,也不允許女生穿外套敞開,更不許女生的校服襯衫最上面的扣子松開。
豐滿的女生會被男生惡意取綽號叫“奶牛”,纖細的女生同樣會被男生惡意取綽號叫“飛機場”“小葡萄”之類。
最可怕的是不止是男生會這樣嘲諷女生,女生也會這樣跟風、或者為了讨好自己喜歡的男孩,對其他女生冷嘲熱諷,仿佛自己不是被嘲諷的一員,就可以肆無忌憚欺壓同性。
而作為引導者、始作俑者的男生,無論是瘦的跟竹竿似的還是胖的跟水桶似的,都自信莫名,在一旁得意地哈哈大笑。
明明是男生的錯,嘲笑的是男生,偷看的也是男生,為什麽批評的是女生?被老師或者長輩要求規範行為的也是女生?
長樂終于開始失望了,也開始憤怒了。
在長樂查資料時,竟然還能看到現代的這些纏足和束胸再次複蘇,仿佛看到了宋-元-明-清-民國-建國的一個個輪回。
現在既有女性為了顯得胸大做豐胸手術,也有人為了顯得胸小把胸口緊緊束縛,到底什麽時候才能真正的自由?
長樂哀嘆一聲。
【男人真的非常神奇。
明朝亡國後,留發不留頭,有人抗議就被屠城,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廣州大屠殺……
然後男人屈服了,剃發易服,但是不許女人改,以纏足代表自己的漢人氣概,越纏足越小,不管女人死活;
到了清朝末年,西洋人和西洋文化入侵,皇帝親自剪掉辮子,男人開始斷辮易服,留平頭,穿西裝。
但是男人們不許女人剪頭發,也不許女人解開束胸。
好像自己的愛國情懷非得靠折磨女人來證明。】
長樂放出秦、漢、唐、宋、明、清再到民國的男女服飾和發型的演變。
秦漢時期的直裾深衣和曲裾深衣有相似之處,兩朝人也自知彼此的關系,并不意外。
就連後世常見的襦裙,其實從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到,戰國時期就有了,後期的變化是在戰國襦裙的基礎上發生細微的變化,秦漢人也不陌生,唐宋人更不陌生。
到了元朝,那特殊的發型,看得人眼前一皺,瞠目結舌。
盡管知道游牧民族一定會與中原民族服飾不同,但是沒想到發型可以差距這麽大。
明朝時期的衫、襖、霞帔、褙子、比甲及裙子等,大多也是仿自唐宋,只是穿得更加嚴嚴實實,能很明顯的看到社會的風氣不同。
風氣最開放的武周人非常不習慣:“看着多熱啊。”
武周人不但可以穿半臂上街,也有了低胸穿,這也是因為大唐和武周時期處于地質變化的溫暖期,長安和洛陽的夏天無比炎熱,周圍的植被能看到後世南方才生長的植物。
到了明朝,處于小冰河期。
但是當然,也因為程朱理學被奉為官學,哪怕炎熱可以在自家穿得清涼點,在外面自然是不可能的。
再往後到了清朝,發型與服飾齊齊變化。
變得越來越短,也越來越奇怪。
看着清初的金錢鼠尾頭,漢代的大儒董仲舒也儒雅不起來了:“《孝經》有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些人怎麽敢剃成這鬼樣子!”
然而到了清末,長樂先上了一個刺激性的“溥儀斷辮”,再來個短發西裝戴眼鏡的溥儀,還配個字幕“大清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鏡頭再往街頭一掃,好多短發西裝男!
“這不肖子孫!竟然自己斷發!”
親自下過“剃發令”的福臨,差點氣得厥過去。
他剛下令:京城內外,限10日;各省自诏令到達之日算起,亦限10日,官軍民一律剃發,遲疑者按逆賊論,斬!(7)
在遭遇抵抗的隔年,多爾衮再度下令逼迫。
結果這邊在逼迫漢人剃發易服,天幕上就在放愛新覺羅氏的皇帝斷辮易服,學了西方人。
福臨差點一口老血噴出,康熙皇帝玄烨也沒好到哪裏去。
天下的漢人同樣也高興不起來。
那街頭的男人,有的是短發長袍馬褂,或許也是漢人,但是為什麽頭發又給變了?
男人還得剃幾次頭???
剃頭之後,還有那西裝,又得換幾次服裝?他們漢人自己的服裝呢?
天幕最後放出一組視頻,是漢服複興的視頻。
雖然裏面也有男性,但是能看到更多的是女性。發型、妝容、服飾,都在女性身上傳承下來。
她們手裏拿着書卷,是《詩經》,是《唐詩三百首》,是《紅樓夢》;
她們頭上簪着鮮花,是大唐人最愛的牡丹,是宋代文人最愛的梅花,是清代文人愛的蘭花;
她們身上的衣裙,有大唐的豔麗自信,有宋代的溫婉素雅,也有明代的端方大氣;
她們臉上的妝容,畫着大唐的花钿,貼着大宋的珍珠妝,點着明代的胭脂唇……
她們自信地笑着,脫口而出的是古代詩詞文章,行的是古禮,傳承的是古代文化。
雖然歷史上許多時代對她們并不公平,但她們并沒有怨恨,依然為了華夏文明璀璨的部分驕傲,依然自發地傳承着華夏的文明。
這讓曾經動不動說“傳男不傳女”“女子頭發長見識短”等糟粕話語的男人沉默了。
兩相對比,極為慘烈。
【從頭到尾,女性至始至終被束縛。
男人喜歡小胸,就緊緊束胸。
男人喜歡小腳,就斷骨纏足。
很多人可能覺得,束胸又不是纏足,不折斷骨頭怎麽了?
你試試穿小一號的衣服,喘不過氣來的感受伴随着日日夜夜,你喜歡嗎?
除此之外,金元往後,婦科醫學書裏關于乳腺疾病的記載越來越多。
我們現代人知道,哪怕是不合适的內衣都可能導致乳腺疾病,乳腺癌還是絕症,有多少明星确診沒幾年人就沒了。
乳腺癌連現代都只能穩定不擴散、不能徹底治愈,古代有辦法解決嗎?
這是活生生憋出來的疾病,建議給每個男人纏一纏。】
明代,擅長婦科的大夫聽到這話頓時激動起來:“天幕所提到的乳腺癌莫非就是乳岩?”
被洗腦的明代女子,哪怕感覺到自己胸部得了疾病,為了自己的名節也不願意接受治療,這也讓專業的大夫非常苦惱。
等到病人眼睜睜因為乳岩病死,大夫又是為女子可惜,又是為自己也沒有太好的治療辦法苦惱。
從金元四大家開始,不同的中醫理論有重“氣”有重“辯證”等等,其中對乳岩的看法是認為是乳汁淤積、情緒不舒,主張通乳和讓婦人心情舒暢。開得藥方也以這兩樣為主。
但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束胸原來也有這麽大的負面影響。
也或者是因為,金元四大家誕生的年代,還沒束胸。而明朝大夫依然學着以前的理論,受到當時的社會環境影響,竟然沒意識到束胸對女性的胸部健康如此不利。
聽到束胸會導致女性胸部疾病,大夫這才恍悟,或許不是乳汁淤積導致乳岩,而是束胸導致乳汁淤積,再導致了疾病;
再聽到在後世乳腺癌也是絕症,只能穩定不擴散不能徹底治愈,大夫的手扯着胡須,眉頭狠狠皺起。
若是要穩定不擴散,就需要長期治療。可是婦人連讓他檢查都不願意,如何長期接觸……
“父親,男女有別,這婦科,不如就傳給女兒吧。”大夫的女兒主動請纓。
大夫看着女兒堅定的眼神,又看看天幕上的長樂沉重的嘆氣,仿佛感受到了後人對大明的嫌棄和怒其不争。
“罷了!雖然老祖宗說傳男不傳女,但你穿男裝上課,就不算我違背了老祖宗的規矩。”大夫非常懂得變通,主動給女兒出主意。
女兒雖然對父親這話有些哭笑不得,但難得得到承認,立刻開心地答應起來:“好!女兒一定好好學!”
【下一期,我們讓古代那些女子來現代看看,看看正常的法治社會,女性的胸和腳都可以和男人的胸和腳一樣自由——生而為人,身體本就應該是自由的。
男人自己卑躬屈膝,向形勢低頭,心中的不甘和欲望在女人身上發洩,這把子力氣用在打仗上,幽雲十六州也不至于兩宋都沒收複,北元也不至于整個大明都沒解決。】
朱元璋:“北元整個大明都沒解決?朱棣,你幹什麽吃的!還遷都,有什麽用!”
朱棣也很懵。
他自己就是武将,靖難之役都成功了,怎麽北元就一直沒解決呢?
他的封地在燕地,遷都也到了燕京,離塞外那麽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坐得住,沒去打北元。
可若是打了,怎麽就一直沒打下來呢?
【咱們下一期就是最後一期咯,長樂我本來就是業餘來做推文,做到這裏覺得好氣。
每次看到古代女性的悲慘遭遇,偏偏自己無能為力,越想越氣,氣到睡不着。想想反正也沒人看,幹脆不做了。
這一期其實是正式結束,下一期會做個告別番外,就徹底告別啦!】
這下子,無數人慌了。
“什麽,下一期就是最後一期?”
“這麽快就要結束了嗎?”
“結束之後是不是再也拿不到獎勵了?”
“你這不廢話嗎。”
“我還希望沒有小說也能有答題獎勵。”
“題目都是根據小說來的,小說結束了哪裏來的答題獎勵。”
“可惜了!”
還有人開始罵明朝:“都怪那明朝太變态,把這小姑娘都給吓跑了!”
更可惜的,是一開始就因為吐口水或者暴力搶劫或者作弊被剝奪答題資格的人,到現在一個都沒得到,就結束了。
但是不論如何,長樂聽不到他們的談話,也不會因為古人的意見改變。
長樂淡定地下線,離開去準備最後一期推文。
而晉江答題系統也準時出現在所有人的面前,那熟悉的屏幕和倒計時,讓衆人一時有些不舍,甚至聽鈴聲都顯得有些親切了。
【答題時間到!】